书城社科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21564900000021

第21章 班主任必知的育人技巧(4)

有的后进同学得了20多票,受到很大震动,痛下决心改变自己,一直埋着头写了一星期作业,再选举时,竟然没得一票,他的努力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他竟然激动得满眼是泪。

也有个别时候,某位同学或许是没有勇气面对现实,明明没少说闲话,还自我感觉良好,得的票多了,就感觉承受不了,这就得找他谈心,引导他有勇气面对现实。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不能只顾自我感觉,应该更多地面向社会,面向他人积极推销自我,如若社会或他人持否定态度,那就必须想办法改变自我,以适应于社会和他人的需要。

一天下午,我请班级的“四大闹将”放学后来找我,一起讨论选举“闲话能手”这种做法。

首先我问这种做法利弊哪个大,他们都认为利大于弊。有利于他们认识、评价自我,有利于将自己置于同学们的帮助之中,监督之下,有利于给自己及时施加压力,为减少票数,获得同学们的好评而努力。弊端呢,就是票数多时,有点丢面子,感觉难受一点,除此就没有别的弊端了。

当然,若是班风不正,使用此法可能会使选举成为个人闹义气、相互整治的工具,在那样的班级里运用此法,也就弊大于利了。

“四大闹将”是班里92名学生中最淘气的,经常被选上,我问他们爱说闲话的同学选出后怎样称呼好,他们说:“叫‘说话大王’有点伤自尊心,不太好听;叫淘气包也不太好,听着有点小家子气;叫‘闹将’更是不妥,”将“字是个褒义词啊。老师,叫‘周退’好不好?意思是本周纪律有退步的同学,这样联系不上过去,使每个人在本周都使劲地往好里表现。”

“这个名字不错。”我说。这个名字我们使用了一年多,后来,因为不是太好理解,“退”的概念内涵太丰富,那届学生毕业以后,新一届的学生入学,就开始改叫“闲话能手”了。

班集体检查监督,也并不只限于选举说闲话的人,所有危害集体带有普遍性、流行性的错误苗头都能够选。

如一届新生刚入学,有的喜欢背后议论人的缺点,这既容易伤害同学之间的感情破坏团结,又容易使议论者本人变得心胸狭隘。于是我便事先打个招呼,说:“下个星期我们开始选举班内最能背后议论别人缺点的人,希望有这个毛病的同学尽快改正,过去议论的不算,就选本星期内的。”

有的班主任问:“这么说了,不就没人超过10票了吗?那还惩罚谁?选举还有什么意义?”

选举、惩罚并不是目的,使同学进步、激励后进生前进才是真正的目的。事先打预防针,学生们,改正了,没有人超过警戒线,没有人被惩罚这是大好事。

我向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反复地强调,到哪个时候,我们班级都在5票以下了,那才真的是没有明显说闲话的人了。最理想的境界就是,确实在无法选出明显后进的同学了。真到了那样的境界,我们就不再选举闲话能手了,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

选举的结果并不一定都公布。比如选刺激性较强的错误代表人时,我就向同学们公开地讲明:“这次选举结果不公开,只作为老师了解情况用。相信入选的同学心里已经有了改正的计划,改好了,下次票数就下来了,如果不改票数不下来,老师就要找你谈,帮助你改。”例如选背后说闲话能手、逃避劳动能手、搬弄是非能手、心胸最狭窄的人等等,我都不公开选举结果,但是却收到了发现问题,纠正不良风气的作用和效果,常常是在选举后不久,这些不良的言行就迅速收敛了。选举也不仅是限于后进,更多的还是引导同学们向好看,向前看。我们班级经常选举最关心班级的人、做好事最多的人、心胸最开阔的人、本周进步最大的人、本周注意力最集中的人、本周最有毅力的人、本周帮助同学最多的人等等。

以周作单位,每周评选用时少,发现问题及时,改错的期限短,使学生充满信心,向先进学习的目标明确,下周就可以付诸行动。这种激励方法对心理不够成熟的“小大人”更为合适。

设立“说话接力本”

十几年来,每届学生对上自习课说话的利与弊都要讨论一下。讨论结果,一致地认为自习课说话,包括商讨学习问题,都是弊大于利。如果说话的人多了,大家就会不自觉地提高音量,这样自习课就显得很乱,学习效率就会降低。另外,一节自习课只有45分钟,遇到一点问题就向邻桌询问,不仅打扰别人学习,也容易使自己不深入思考,从而变得浅薄。

这样,自习课不许说话就作为制度一届又一届地坚持下来了。

那么怎样进行监督检查呢?除了上面提到的方法以外,我们还使用过一种很是有趣的监督办法,即设立自习说话接力本。

这个本子由一位同学管理,大概有64开日记本那么大,在上面打上格,分成姓名、说话时间、接交人姓名、惩罚方式等4个栏目。

上自习时,这个接力本由管理人拿着,他边学习,边听是不是有说话的声音。有人说话,他抬头一看,是孟凡强正在和别人研究题,他便走过去,把自习说话接力本交给他。孟凡强登记以后,接力本暂时属于他了,他又接着开始观察,找寻自己的下一个接班人。

在整整一堂课中,没有人说话。第二节,他更努力仔细地寻找,好,常江说话了,孟凡强马上走过去,请常江登记。常江就在接力本上写上这些项目说话人:常江;说话时间:1989年12月24日;移交人:孟凡强;惩罚方式:写500字检讨书。常江放学前如果能够找到接力本的接班人,写500字检讨书就可以了。如果找不到,那检讨书就需要写1000字,交给接力本承包人,而且第二天还要接着由他继续找。

常江仔细观察同学们上自习,极盼望能有一位同学小声地说一句话,可是没人说,大家都在静悄悄地忙着学习。越来越临近放学的时间,常江也越来越着急,观察得也越发地细致,可是他失望了,同学们都各自在做作业、思考、读书,教室里似乎越发地沉静。一直到放学,常江也没有找到接班人,只好按规据写了1000字的检讨书。

在检讨书的结尾处常江这样写道:“我过去特别讨厌自习时别人说话,嫌他干扰自己学习,这回地位变了,我如果找不到说话的接班人就要受加倍惩罚了。不知不觉间,我变得特别盼望别人能说话,真的,就像盼望听到最崇拜的歌星唱歌一样,盼望有一位同学能停止学习,说一句话,哪怕是小声地说一句两三个字的话呢,都算把我救了。可是一直盼了两堂课,到了放学也没盼来一句话,只能写了这份1000字的检讨书。最难过的是明天我还要接着找接班人,但愿明天我能如愿,一旦这倒霉的说话接力本传出去,以后自习时我再出不说话了。上自习课说话,既损人又一点不利己,何苦呢。”

常江若是总交不出去怎么办?那他就要每天都写1000字的检讨书吗?不是。按班级规定,交不出去要连着写3天,第四天时交给承包这个接力本的同学。那这位同学不就加重了负担了吗?他天天注意自习时别人是否说话,自己怎么能静下心学习?有办法,班级规定允许他采用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放松一节两节,一天两天,这样就比较容易发现说话的人,他就能把自习说话接力本交出去了。

有的老师曾问我:“用了说话接力本,能保证自习没有人说话吗?”我说:“不能保证。”“那为什么还用呢?”“虽然它不能完全保证,但却能起到20%左右的作用,在我们还没有百用百灵的灵丹妙药的时候,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多用上几味药,还是有好处的。”

这也如同是做菜,一道好菜,要有油盐酱醋、葱蒜姜椒等各种调料。能保证有了这些就能做出好菜来吗?当然不能保证,但是对好的厨师来说,有了味精,多了某种调料,做出的菜味道就会更好。而不会做菜的人呢?不分冷热火候、数量,把味精一味地往锅里倒,还可能把菜做坏了。

自习说话接力本是有用的,但不是百分之百的管用,只用这一个方法,不间断地使用,就如同做菜只放味精,弄不好会出现不管用的局面,甚至还可能产生副作用。

结合实际,可以用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再配合干部监督、学生互助、集体抽检等方法综合应用,这样自习课的纪律就必定会逐渐好起来。

糖衣药片与顺耳忠言

张一楠头脑聪明,兴趣广泛,也贪玩好动,为了到我这班,特意决定从小学五年级跳级到中学。

他父亲是市交警队的一把手,对自己和队里同志都要求极为严格,威信非常高。对刚满12岁的孩子他也总想像要求自己那样进行要求:要他胸怀开阔,要他学习刻苦,要他沉稳持重,要他志向高远……张队长跟我讲:“我总觉得孩子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懂事,能够吃苦,回家我就批评他,可批评多了他还不服气,总说你们那是什么年代,别忘了现在都九十年代了。我看他不服气,就把他过去所犯的错误都一件件地提起,想堵住他的口,但也没太大效果。虽然在口头上不反驳了,但心里并没真正接受批评。魏老师,他很听你的话,以后你得多批评他。”

“我批评多了,他一样不会听。”我对自己的孩子,过去也有过类似的批评,有时话说得过重,孩子不高兴,表现出不满,我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于是也批评得越厉害。为了让孩子失去防守能力,把他以前的错误再重提一遍,这样虽然孩子无话可说了,但心里并没有增大战胜错误的能力,倒是伤害了自尊心。

这天晚上,张队长又来学校,跟我谈教育孩子的问题。我这样对他说:“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我要是犯了一点过失,领导批评我时,就将我过去的失误全都搬出来,批评一通,我一定不会服气,不仅不会下决心改正错误,有可能还在一气之下,不再继续干教书这一行了,何苦来……辛辛苦苦地没人说,有个小的过失,就不依不饶,我想孩子们远没有我们成熟,可能更会产生逆反心理。”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话是真理。它告诉我们,要站在理智的角度,在较高层次上思考良药与忠言。实际上,人们达到这一境界绝非易事,这要求被批评者具有相当高的水准。

另一方面,从批评者来说,不能让自己的良药是苦的,忠言是逆耳的,而应该想出办法使良药不苦口甚至是甜口,让忠言不逆耳甚至是顺耳。

坏人腐蚀好人往往用糖衣裹着的炮弹,这样容易将人打中,让其接受。我们在转变人的过程中,为什么不研究一下糖衣,也使人易于接受一些呢?

现在的许多良药早已被制药厂制成了糖衣片,过去许多又苦又难吃的中药也加上了蜂蜜和香料。那么,我们在教育子女、教育学生时如果还停留在忠言逆耳的观念上,就落伍了,不会受欢迎了。

近两年,我在批评学生的同时力求也表扬他,在指出他的不足时指出他与之相对立的长处。这样做并不是怕学生不接受批评,而是这样才与学生的实际相符合。

学生的错误,以其自觉不自觉的角度来分有两类。第一类是不自觉犯的错误,第二类是自觉但无法自制的错误。学生的错误绝大部分属于第一类:不知不觉脑子溜号了,不知不觉上课迟到了,不知不觉搞坏了公物,不知不觉违犯了校规班法……这时他心里已经懊悔、难过,需要的是想出纠错的方法。这个时候,及时地指出他的优点,用平时这些长处去战胜偶发的短处,比较容易取胜。那些因坏人引诱或不良环境的诱惑而犯的错误,就更需要帮助他找出心灵中真善美的一面了。说到底,要靠这部分好思想去改变学生。不对这部分思想进行肯定、表扬,只是一味地批评,那不等于把学生往错路上推吗?现在话再回到对张一楠的教育上来。“我说话,或批评他,他能肯听,是我在批评他时,对他的成绩也同时肯定,说你如肯用七分成绩去战胜、去征服、去排挤三分缺点,就完全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张队长也说:“孩子每天五点半就起床,为了投奔您,每天来回往返有40里路,可他每天都是信心十足,不怕苦累,仔细地一想,这精神确实可嘉。”

我说:“你还要看到,他是跳级生,每天在路上用去很多时间,可他在全年级441名学生中,最近八科统考,位列到第77名,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在他后面的那些学生大部分也很用功,可为什么赶不上他,这除了因为他头脑聪明,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确实用功了。你批评他缺点时,如果不肯定这最基本的长处,他当然不会服气。”

我对张队长,也是对全体家长建议,同时也包括我自己,在批评孩子时,想一想糖衣的良药,想一想让自己的忠言顺耳,想一想在指出他的不足之前,能不能先指出他的一点长处。

信为心声与心桥

心相通的人若在一个班级,说几句话,或打个手势都能表达自己的心声,抒发相互间的感情。要是离远了呢?表达心声的好方式显然就是书信了,它成为沟通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已经离开班级的同学来信了,我组织同学们写作文,题目是《给××同学的一封信》。怕信多增加读信同学的负担,便从中选出了十几封寄给远方的同学。

阎秀君同学离班走了以后,已经来了几封信,开始时,谈到对新环境不适应,大家写信鼓励她。我在送给她的日记本上,油印了这样的一行美术字。

把对我们的怀念变成你征服科学高峰的勇气和力量吧!

你的同学们她果然记住这句话,开始稳定情绪。时间不长,在沈阳的班级里成绩也名列前茅了。这个时候,我又去信告诉她班里的同学都发奋地学习,以激励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