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21565300000011

第11章 班级文化的建设(2)

宣传的时机可以灵活掌握。宣传并不是一定非要等到班集体形象系统形成之后才开始,在设计的过程中,学生讨论、争辩、修改也是很好的宣传。因为在设计中始终贯穿着学生对班集体形象形式和内容的思考、表达、辩护及提炼,班集体形象设计参与过程也就是学生对它初步理解、认同的过程。此外,学校开展的各种竞赛、活动、展示、交流,校外组织的各种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参观考察等,都可以成为对外宣传、展示班集体形象的舞台。再有班集体形象内部宣传的时机更为丰富,班会晨会、考试动员、活动总结,甚至是班级出现某种不良的风气,班集体建设遭遇到重大的挫折等,都是班集体形象宣传的很好机会。宣传的时间可以灵活把握。

宣传的方式也应该不拘一格,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对内,我们可以通过含义诠释内化、主题活动强化、日常教育濡化等方式进行宣传;对外,我们则可以通过书面材料、集体活动、班级交流等方式进行宣传。当然,采取不常用的方法宣传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我们不妨来看以下一则案例。

学生们自行选举本班“吉祥物”、设计班徽、制定班训,借此激发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和上进心。15日,挂在江汉区华中里小学每个班门口的“班级名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该校教师介绍,这些“班级名片”都是各班学生自行设计的。大家集体讨论选出本班“吉祥物”,利用“吉祥物”的形象设计班徽,并根据其象征意义提炼本班班训;老师再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师寄语”,并将这些内容共同浓缩在一张“班级名片”上。“吉祥物”的卡通形象造型可爱,班训寓意深刻,易于被学生接受,对激励他们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将班训、班徽、班级吉祥物、教师寄语等写在一张卡片上,做为一种集体的宣传方法把“班级名片”挂在教室门口,既可提醒本班学生注意,又可广泛对外宣传。这种宣传方式可谓一举数得,益处多多。

班集体形象打造要讲求实效

班集体形象在本质上讲是一种价值指向,是一个目标体系。它既是班集体的追求方向,更是班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发展目标。宣传主要是为了让师生更加了解班级体形象,取得思想上的共识和情感上的认同,获得目标追求的原动力。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通过各种行动,以达成并维持班集体形象。最终将其转化成现实。

班集体形象作为外在的行动准则和内在的精神表征,既有具体的发展要求,也有长期的发展目标。譬如,有个班集体的班训是“一勤二公,适应社会”,班主任将其陈述为:“做人其实很简单,一是勤奋二是为公。勤奋让人自信与充实;为公会使人加倍地尊重你。”这一班训是一种行为准则,也是一种精神境界(养成自信的心理品质,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同时,这一班训还兼顾了班集体近期发展目标(一勤二公)和远期发展目标(适应社会)。

班集体形象第一原则讲求实效。也就是说,作为一种总体发展目标,班集体形象都要高于班集体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如果形象打造不讲求实效,就会成为一个空壳!要实现班集体形象长远目标,需要合理确立目标阶梯,拾阶而上,逐步达成,不可急于求成。讲求实效还要处理好作为塑造与精神养成之间的关系,不能离开行为塑造而空谈精神养成,而应在行为训练中提高精神境界。例如,“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是一个不错的班集体形象设计,在形象打造中,就要引导学生养成正义、勤朴、自强、乐施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引导学生熟悉并学习一些“古今完人”的精神和事迹,并自觉以之为榜样。“习惯成自然”,在不断的行为实践中,学生自然便取得了精神上的提高。如果离开了这些具体的行为训练,“天地正气”便无从养起,“古今完人”也只能是一个虚无漂渺的东西。

班集体形象转型要循序渐进

班集体形象是班集体的精神核心。以往班级形象往往是一成不变的。这是不对的,班级形象要随着社会变化,教育发展,师生观点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小学生,其发展变化很快,小学的班级形象不适合高年级,因此,班集形象要适时调整。

班级形象变化是要在温和平稳的过程中过渡,不是急速变化。由于小学生心理素质较弱,班级形象转变要求平和,尽量避免给学生带来伤害。尤其在转形前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也要让同学参与到新形象的设计中来。让学生尽快接受新形象;在新旧互换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拖拖拉拉。在班集体转型后,立刻建立新形象,让其成为班集体的风向标。

班集体的不同文化

班集体文化远远强于亚文化,因此很容易忽略亚文化。事实上,在看似不居主要地位的班集体亚文化中,含有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缘,好的老师往往会发现、了解和引导它,兴利除弊,因势利导,让它对班级起到推动作用。

班集体亚文化的建立需要师生共同进行,但是,师生之间的基础是不同的,无论在文化视野还是在文化阅历上,班主任都占有主导地位。因此,在班集体亚文化建立中,老师是主体,承担主要责任。

理性调整

事实证明,在文化的花圃里,百花齐放远胜于一枝独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说明文化在交流和竞争中充满活力。强制执行是能让某种文化占主导地位,但它却缺少向心力,一旦外压的权力消失,它也就失去了意义,从而导致文化散乱和行为失去规范。

集体主义占主导时,我们都认为,即在班集体文化建设中,所有人都应该自觉自愿地和班集体主文化统合起来,甚至改变自我文化认识,尤其是与集体文化不同的部分。而在现在的主体性教育的背景下,人们已经知道学生虽然是集体中一员,但也是有独立思考和选择的个体。他们在这种多文化的文化氛围里,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班集体亚文化因此有了它存在的空间。

文化迅速变化的时代,师生之间经常存在分歧。而班集体亚文化又多是典型青少年文化,老师不能接受,因此很多老师就采用强制手段来打压。但是,班文化成立毕竟不是老师的个人行为,它要求老师以学生的立场来考虑和社会立场寻找到一种平衡。因此,在班级文化中,老师不要感情用事,要多加认识各种文化所处的环境及学生的需要,正确认识辅助文化存在的意义。用正确的态度接受它,让各种文化在班级里竞争存在,而使班级文化充满活力。

全面动态掌握

充分了解,掌握班级的辅助文化的发展情况,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指引。例如一位名叫李爽的班主任在接到家长关于学生沉湎于动画片、漫画书的“投诉”之后,决定“先来观测风向”,于是“布置了一篇半命题作文:我最喜欢的……”,并暗示学生说可以写动画片。结果,“作文本收上来了,果然有许多篇涉及卡通的文章”。接下来的几天,班主任又“格外注意到学生们的文具,上面是各式各样的卡通造型,就连课本上也贴了很多卡通贴画”。通过这种方式,老师对卡通非常了解,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而在班集体亚文化的探索中,老师要独具慧眼,全面掌握。

第一,要充分掌握好的亚文化。亚文化的种类多,潜伏性强,只有充分了解,才能尽可能地掌握全面而不被忽略。第二,全面掌握亚文化。没有一种文化可以单独用好的、坏的来衡量,都应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不要极端。

班集体亚文化具有流变性的特点,它的变化速度快,种类多,因此要正确全面掌握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