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21565900000023

第23章

满庭芳

苏轼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上片写欲归去来却无处可归,只得在尘海中漂泊羁旅的抑郁情绪。首句以一当十地隐泄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接着词锋一转,以“吾归何处?”陡然设问,引出家在万里外的岷峨,欲归而不可归的感叹。“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是从时间的角度再吟归不得也的恨叹。古人常以人的一生限为“百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诗人当年已四十九岁,自认为已过了一生的一多半,故曰“百年强半”。“坐见黄州再闰”三句是“心为形役”、“惆怅独悲”的身世情怀的具体描述,诗人被贬逐黄州已过了两个闰年,自己孩子的口音已变成楚地方言;诗人还曾在江东一带任宦,当然孩童们也会唱吴地的歌谣。这几句写宦海的漂泊十分新颖别致,既有时间的跨度,又有空间的转换,把诗人羁旅异乡的萍踪浪迹点染得既含而不露却又淋漓尽致。这就为下片中“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作了伏笔。“处处无家处处家”,这雪堂、这东坡岂不也是我异日归来的他乡之故乡?这便是苍凉中见温馨,冷漠中透暖色,在思归、未归、将去、还留的矛盾心情中流露出了对乡亲们的真挚的缱绻和留恋,而这正是诗人豪放、豁达的根由之一——他看到了茫茫苦海中人性的光明。

下片感慨人生的飘流无定,预想前去汝州的境况,寄寓对雪泥鸿爪处的留恋深情。“云何当此去”是一个倒装句,意为当此离别远去还再说什么呢?将“云何”提前更突出了欲说还休的苍凉情绪。万语千言只能归结为一句“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底”,意为“何”或“为什么”,人生为什么要这般穿梭似的往来无定呢?自己的命运只能交给别人任意摆布,这是为什么?这一“天问”式的质诘道出了封建社会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对不公正的********的不平。诗人要归去来,但归去的不一定非是岷峨的家乡,而是要回到田园,回到大自然,回到有着纯朴的父老乡亲们居住的地方,要回到无蝇营狗苟的民间乡野,这就是这首词的主旨。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倔俭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上片写快哉亭远眺所见的苍茫秀丽之景。首二句总写登临所见,不仅点出时间、地点,而且一远眺,一俯视,实为全词上、下片之纲。只以“落日”来刻画“夕阳无限好”的远景,“水连空”写出了“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的壮观景象。次二句,词人笔锋一顿,转而写张怀民为迎接他所做的准备“新作窗户湿青红”,一方面点出题中的“赠张促俭”,一方面暗示出二人友情之深。同时,这一叙事之笔的插入,又与下面的写景紧密联系,正是由于朋友热情的接待,词人才生起了登临的兴致,并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长记平山堂上”以下五句,是对“落日”下“无限好”的快哉亭远景的具体描绘。词人并未从正面来写,而是从追想平山堂登临之胜落笔。写的是彼时之景和人,却不仅表现了对彼时的追念,也写了此时的景与人。其中的“欹枕”写出了观赏者悠闲自在,说明亭的位置选得恰到好处。

值得一提的是,词人把“孤鸿”的形象摄入景中,是别有深意的。在苏轼的作品中,不止一次地写到了孤鸿,“孤鸿”不仅表现了某种人生哲理,而且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具体说,孤鸿的超世拔俗,高举独行,正是恩师和朋友高尚品德的象征,也是词人自我人格的写照。此外,孤鸿的“杳杳”而没,也蕴含了一种人生如幻的哲理。这个“孤鸿”形象,确是一石三波,别有意味。

下片继续写景,承“亭下水连空”,写俯瞰所见。词人将目光从天际收回,放眼江面,这无边无际的一片,像镜子一样平展、净洁,碧绿的山峰倒映其中,山光水色,融为一体,秀色可餐,令人销魂。这是写江水的静态美。

“忽然”二句,转而写江水的动态美。江上天气变化无常,刚刚还风平浪静,忽然之间就浪涛汹涌,巨浪中一位白发老人从容不迫地驾驶着一叶扁舟,与风浪搏斗着,飞驶而来。老人雄健的风姿,深深感动了词人,他不由得大发议论,嘲笑“兰台公子”。这段议论,于上片“孤鸿”的形象中已经逗出,它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襟怀,带有深刻的哲理,是本词的核心所在。词人随手拈来加以驳斥,以抒写自己的情怀。这首词,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但叙事是为了引出写景,议论又是从写景中自然生发出来。这三者又都为抒情服务。因此,在本词中叙事、抒情,写景、议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结构上说,首二句总写,为全词之纲。上下片都由此而来,分合有致,给人井然有序之感。全词写景抒情都以快语出之,于达观中又充溢着豪气,是一首清旷与豪放两种风格有机结合的名作。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的矛盾过程。而前人却多妄解,说神宗读到“琼楼玉宇”两句,叹云:“苏轼终是爱君”,即量移汝州。此说与事实不符。苏轼移汝州在黄州之后,不能说因这词而“量移汝州”。

词的上片主要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句。接下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夜;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不知怎样的含意。下面“我欲乘风归去”三句,表面是说“我本来是神仙境界中来的,现在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但是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这几句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竞争激烈,难以容身。末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是说,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这里所谓“人间”,即指做地方官而言,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这样想通了,他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

词的上片叙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苏轼和苏辙,手足之情甚笃。

下片开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转朱阁”,谓月光移照华美的楼阁。“低绮户”,谓月光照着有离愁别恨的人,使其不得安眠。“朱阁”、“绮户”,与上片“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光,也写月下的人。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个人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去。“不应有恨”两句是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下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转为安慰的语气;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皆然,那是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了。惟愿兄弟俩彼此珍重,在远别时光里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婵娟”,月色美好貌。理解到远别的人可以“千里共婵娟”,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以美好境界结束全词,与上片结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一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

这首词的上、下片都带有人生哲学的意味,如上片结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下片的“此事古难全”。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是词调名。“赤壁怀古”是题目。这首词共分两片。上片“大江东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片,作者写的是古战场的景色。通过这种描写,读者就可以想像出当时打仗的情况。为什么要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呢?因为这样一写,就可以想像出当时战斗的激烈,同时也就联想起古代的豪杰。

下片“遥想公瑾当年,……一樽还酹江月。”作者颂扬周瑜是一个了不起的风流人物。但是作者自己的理想不能够实现,所以只好借酒浇愁。这首词一开始就写长江,就给人一种雄伟壮丽的感觉。词人从来不说抽象的话。这里说“长江的波浪像淘米似的把一些英雄豪杰都冲走了”,这就很形象。这种有形象的句子,人们通常叫它有诗意的句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是映衬上句的“赤壁”。把赤壁的形状描写出来,衬托了当时打仗的情况。“卷起千堆雪”又映衬上面的“浪淘尽”。在这首词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话是最好的句子。因为没有这三句话,就不能把古战场的雄壮景色描写出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这两句话是一副对联,而且对得很工整,很雄壮。“卷起千堆雪”的“卷”字用得极好。因为波浪最美的形态就像卷一张白纸的样子。

“小乔初嫁了”这句话也好,如果说“周瑜当年还很年轻”,这就不像涛句了。大小二乔都是当时有名的美人,说“小乔初嫁了”,就增加了词的风趣。

“樯橹灰飞烟灭”。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桨的一种,表现曹操的战船都给烧光了。这里作强大的敌人都被消灭了。

“羽扇纶巾”是写人的打扮,跟前面写景“乱石穿空”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故国神游”这句话很好,好在能承上启下。因为上面讲的都是神游故国的事情,人家的事情,下面要讲自己了。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如果单说“人间如梦”那就抽象了。所以把长江和明月用来衬托自己愁闷的心情,这就有形象有诗意了。

河满子

湖州寄南守冯当世

苏轼

见说岷峨慎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奠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词作开头,先说大好形势:“岷峨愤怆”,“江汉澄清”。二句语意双关,谓动荡不安之岷、峨一带,已出现太平局面,如江汉澄清一般。“见说”、“旋闻”,显示这一变化。这是作者的家乡,因触动其思乡情绪:“但觉秋来归梦好”。归梦好,雀跃欢欣,正是这种情绪的生动体现。这里,不说别的,只说“归梦”,显得更加亲切。接着,作者赞颂、勉励太守冯当世。这是上片,专说国家大事。下片转而叙述西蜀的风土人情。先说观赏花溪盛集,游药市。接着,以文君当垆及子渊教曲的故事,对太守表示美好的祝愿。作者以蜀地典故,祝愿太守遇好运,得晋升。上下两片所说,虽各有侧重,但还是互相关联的。因为西南有了长城,所以能纵情游赏,这是大前提;而风土人情之可供观赏,也体现了当时所出现的太平局面。

这首词为一般应酬之作,但其内容并不一般。其中,寄寓了作者希望为国家干一番事业的理想与愿望。

沁园春

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搞锦,朝露淳淳。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词作开头,作者绘声绘色地画出了一幅早行图。早行中,眼前月光山色,晨霜、朝露,别具一番景象,但早行人为了早日与弟弟联床夜话,畅叙别情,他对于眼前一切,已无心观赏。此时,作者“凭征鞍无语”,进入沉思,感叹:“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为此,便引出了一大通议论来。作者想:他们兄弟俩,“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整首词,除了开头几句形象描述之外,其余大多是议论,大量用典、用事,将诗、文、经、史融化入词;表面上写早行,实际上,借题发挥,成为一篇发牢骚的政论文。

上片写景:“孤”、“青”、“野”、“残”,点明早行时静寂、凄清的环境与心境。开头数句,便将温庭筠早行诗的意境融入,十分自然。“世路无穷,劳生有限”,把思绪由自然界带向现实人生。接着,词作由景物描写转入叙事、抒情、发议论。下片由上接“往事千端”引入,追叙往事。“用舍由时,行藏在我”,又把思绪由理想世界带回现实的社会当中来。结处,“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这是作者当时的实在心境;至此,矛盾暂归统一,作者的心情得到了暂时的宽慰。全词脉络清楚,上片的早行图与下片的议论贯穿一气,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