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21565900000025

第25章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这首词写于元祐六年(1091),这一年正月,苏轼迁吏部尚书,二月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三月始离杭州。词当作于未离杭州前。当时钱穆父罢越州守改知瀛州,来杭州看望苏轼。送别钱穆父时,苏轼写了这首词。

上片称赞友人旷达的胸怀和不为得失所动的生活态度。“一别都门三改火”以“一”与“三”相对照,从时间上写友人离京之久。宋代地方官三年一任,因此三年虽短,用在这里却表现出友人的一直不被重用。次句不说越州而说“天涯”,形象地写出了友人离京城之远,暗示出其失意之深。“踏尽红尘”将友人在外所经受的艰难困苦饱览无余,虽没具体说发生过什么,读者从中不难体会到其境遇的恶劣。一个“尽”字,言下之意,该经受的都经受了。这两句平平道来,其艺术概括力却是相当高的。

面对这样艰难的处境,友人能以平静的心情对待,“依然一笑作春温”,将这一切都付之于淡淡的一笑。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精神,在词人心中引起了深深的共鸣。“无波”二句,是对友人由衷的赞扬,也隐含着词人的自我写照。

下片写送行,以答语安慰友人,也是自慰。“惆怅”写双方离别时的心情。和友人相聚时,自是开怀痛饮,将百般忧愁抛之脑后,此刻分别,友人孤舟而去,自己也突然感到了孤独。这里的“孤”,不仅是写舟,也将词人与友人惜别时的心情传达出来,暗示了他们友情的深厚。离别已让人惆怅不已;“孤帆连夜发”,匆匆忙忙的离别,更让人产生聚少散多的感慨,而“淡月微云”也似乎在替人惜别、为人忧愁。真是景为情而增色,情因景而添伤。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已把别情写足,让人有此情此景,人何以堪的感觉。

这首词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以平淡的字句表现词人那种达观的思想。这种达观思想最能反映出苏轼的个性。表现这种思想也是苏轼词最为普遍的主题。这类词平淡、自然而清新,其中却蕴含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本词正是这样一首成功之作。

鹧鸪天时谪黄州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乌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上片以极富于视觉形象的语言线条和文字色彩描绘出一幅田园风光的美妙画图。前二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六组生动鲜明的意象:第一句三组意象是动态的,“林断山明竹隐墙”,一“断”、一“明”、一“隐”,写出了诗人刹那间的感觉印象:由于林带的中断而显露出山峦分明的岚光;由于山岚的映衬呈现出竹林掩映中的粉墙,由此也可见这三组意象并不是可以随便易位的叠加,而是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第二句与第一句的动态描写相对应采取静态描写。“高柳乱蝉椟”,乱蝉鸣于垂柳,树下必有野草,由于时届夏末秋初,蔓草约已披离,故名其曰“衰”,但并非衰草连天,落叶满地之“衰”。垂柳蔓草环绕着一泓清幽的池塘,点缀于林断山明,翠竹掩映的粉墙之前,不是更显出田园风光之美了吗?三组意象之间也有着不容移易的内在联系,从而又构成一个完整的、别具情趣的、美的画面。第三四句紧接第二句末尾的“小池塘”而来:翻空白鸟不时贴着水面掠翅飞翔,朵朵荷花飘散着细细的清香,还如同风姿绰约的处子临着明洁如镜的水波顾影自怜。由塘而水,由水而荷,由此可以看出诗人章法的严密:一组组意象群,绝非杂乱无章的堆砌,而是环环相扣地有着次第井然的逻辑顺序,这种逻辑不是思辨性的抽象思维逻辑,而是形象思维的特殊逻辑。

下片描写诗人在如许田园风光中的闲适心情和悠然陶然的行为活动。“村舍外,古城旁”不啻是对上片自然景物的一个形象的概括,它不仅在词的章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而且点明诗人在脱离闹市噌嘈后的愉悦和安适。村舍之外,古城之旁,在一般人的眼里该是荒凉索寞的了,而词人却乐此不疲,留连忘返。他拄着藜杖徐步徜徉,兴之所至不知道路之曲折和远近,以至当夕阳西沉,斜晖脉脉之际仍转游忘归,诗人对东坡一带自然风光的热爱已尽在“转斜阳”这一个特定意象所包含的境界中了。最后二句结尾意蕴甚深,表面来说是写夏末初秋黄州之地仍酷热难当,只因为夜来三更时分下过一场及时好雨,方使今朝一日得到适意的凉爽,上片描写的景象:林断山明、蝉鸣小塘、白鸟翻空、红蕖飘香,便是这雨后清明绮丽的写照。但这还仅仅是词的浅层涵义。诗人以这两行意近而旨远的诗句隐现了他贬官黄州后内心的不平和愤懑,同时也写出了他在大自然抚慰中的宁贴和平静。旷达,是对自我内心世界矛盾的超越和对生活、未来、信念的坚定的执着,这就是这首词在哲理性的深层次上给予我们的启迪和暗示。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开首两句写时间,点出了风细柳斜、春意盎然的景色,所以说:“春未老”。当诗人登上了超然台后,极目远眺,护城河里流着半壕清水,满城又处处万紫千红,多少人家被烟雾笼罩着。一个“春”字,双关了水色和季节;一个“暗”字,描绘了整个空间的氛围。上片写景,紧接着下片便抒情。“寒食后,酒醒却咨嗟”,又是写时间——清明时节,与上片首句相呼应。就在这传统的扫墓日期,自己却流落他乡,不能回乡扫墓祭奠亲人,只能借酒浇愁,嗟叹不已。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妻子王弗已经死去十一年了,“故国”在这儿是指故乡。就在这前一年,苏轼曾写了一首悼念亡妻的《江城子》,表现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真挚感情。这时他想开了,不再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了。而是“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了。“新火”,古代风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才举火,所以称“新火”;“新茶”,茶农多在谷雨或清明前采摘嫩茶,叫做“雨前茶”、“未明茶”,色味俱佳,特别新鲜,故云“新茶”。沏一壶茶,饮一杯酒,诵一首诗,以此来度过这美好的时光吧!

贺新郎夏景

苏轼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微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词开篇,一幅清新恬适的初夏气息,扑面而来。刚从巢里飞出来的小燕子,落在有雕梁画栋的房子上。乳燕学飞,它一下来到一个广阔的天地,呢呢喃喃,但因“悄无人”,便如“鸟鸣山更幽”一样,愈显其静。桐树的影子逐渐转移,时间已到午后了。“晚凉新浴”,这时才由无人而到有人。从“转午”到“晚凉”,时间静悄悄地过去了。愈显出环境的清幽。

这人是一位美丽的妇女。写人,没有写她的姿容。先写扇和执扇的手。扇,是用生丝织成的白绸制的团扇。执扇的手和扇子都如美玉一样洁白。以部分代整体,暗示人是美丽的。而人与扇,不是“持”,更不是扇,而是“弄”;她只是像摆弄玩具一样。并且更加明确地告诉读者,她“弄”的是白团扇。团扇,在古典诗词里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所以在这里,从团扇暗示出这个妇女的身份;一个“弄”字,见出她心绪的寂寞无聊。她“新浴”之后,轻轻弄着扇子玩,渐感困倦,倚枕侧卧,就一个人寂寞地睡着了。周围的一切,是这样地静谧,后来,她入梦了,在有玉石砌成的楼台的曲折隐僻处,看来必是美梦。她的美梦的被惊醒,实际是“风敲竹”,不过在她的感觉中仿佛有人来推“绣户”。当她刹那之间明白不是有人推门进来时,所以才有“枉教人”的怨嗟,而“又却是”——像这样来惊醒她的美梦,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因此怨嗟更深!顿挫之间,真切地流溢出佳人的心愫。

下片前半写石榴。“石榴半吐红巾蹙”,一个“蹙”字把石榴写得更真实,也更形象。榴花半开,像一条紧束起来的有褶纹的红巾,含苞初放,清丽无限。“五月榴花照眼明”,到榴花开放的时候,那些冶艳的桃杏花都漂浮水上,随流而去。此刻只有多情的它陪伴着这孤独的人。上片写人的孤独很隐约,只从“枉教人、梦断瑶台曲”传出消息。“穰艳”两句,借榴花多千叶重叠而花又复瓣,写她与浮花浪蕊不同,是情有所专,意有所钟的。可是连这样的榴花到了秋天,也会凋谢,剩下的绿叶也禁不住秋风的摧残。花开花落,是谁也无法阻止的。那么,即使良辰美景,也终会消失。所以,纵便“君来向此”,重逢有日,那也是泪落簌簌,花落簌簌,“两簌簌”的凄凉景况了。

下片先咏石榴,后来咏物和写人结合了起来。写物既写出了它的外部形态——“半吐红巾蹙”,“芳心干重似束”,形象生动。同时,透过物的外部形态,表现出人的内心情态来——“又恐被西风惊绿。”这就不仅是在写榴花了,它表现出了人的精神境界,正是以秋风起,榴花凋谢,甚至绿叶也要片片落地,喻美人怕年华易逝而青春老去。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词作起势不凡,以钱塘江潮喻人世的聚散分合,充分地表现了词人的豪情。首二句写江湖“有情”而来,却终究“无情”而归,以有情而实无情。“几度斜晖”的发问,又写出天上阳光的无情。地下潮水无情而归,天上夕阳无情而下,则是天地无情,自然万物无情。“俯仰昔人非”写人世转瞬万变,如同梦幻,这又是社会人生的无情。对此无情的人生,词人的态度却很乐观,“不用思量今古”不必替古人伤心,也不必为现实忧虑,因而他能超脱时俗,“自首忘机”。这种达观的思想,在苏轼词中表现得极为普遍,而在这首词中则更明显,词人俯仰天地,纵览古今,得出的结论是“一切无情”。因此,他的“忘机”,就带有深刻的了悟性。

下片写词人与参寥的友情。词人看穿了古今万物,无意去名利场上角逐,但他并没有完全忘世,更没有忘情,他对生活的爱是执着而强烈的,他对友情是非常珍视的。回想起在西湖与参寥子和诗饮酒,饱览春山美景;谈禅说理,流连忘返的日日夜夜,词人不禁从内心深处对这位友人以知己许之——“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以“诗人”称参寥,正反映出二人志趣的投合。

“约他年,东还海道”以下五句,表现了词人归隐的坚定,进一步写二人的友情。

洞仙歌

苏轼

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门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这首词精彩地描绘出一幅君妃夏夜纳凉的图画,不仅使我们神游于那个月明星稀、水风送爽、花香袭人、更漏滴幽的迷人仙境,而且使我们看到花蕊夫人冰清玉洁的花容月貌和钗横鬓乱的旖旎风姿,以及一位风流皇帝携着宠妃洁白纤细的“素手”遥望星空、玩赏月色于龙楼凤阁、曲苑回廊间的惬意情景;不仅使我们谛视见他们比肩而立、挽臂而行的双双倩影,而且使我们窥察到他们留连光景惜朱颜,感叹流年倏易逝的心曲的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