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21565900000073

第73章

惜红衣

姜夔

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见矣。丁未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簟枕”三句,言其坐卧竹簟纳凉,凭借琴书度日,睡余总觉精神不振、浑身乏力。“簟枕邀凉,琴书换日”,属对工整,写出他身无羁绊,仅以读书弹琴为事的日常生活。这种安闲的生活虽然高洁,但也太寂寞无聊了,故而他说“睡余无力”。

“细洒”二句,一转,写他乘船作江上游。船过处浪花微溅,如冰泉细洒;船在水面上划过,像剪刀将那使人感觉甘甜的碧波裁破。“并刀”,即并州之剪刀,古代并州出产的剪刀全国闻名,故以其锋利比快船破水。此处用两个形象的比喻,说出他驰舟江上所获得的那种清凉甘甜、赏心悦目的快感。“墙头”以下数句,再转,写其闻一声唤酒,又跌入感情寂寞的深谷。作者在此以唤酒声、蝉鸣声来写其寂寞烦愁。闻听他人喝酒的召呼声,自己便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再加上寂寞中传来令人烦躁的蝉鸣,让人怎能忍受。

上片,由独处寂寞,到泛舟一爽,再到触景生情的孤寂感,起伏间,将作者客居他乡无法排遣的苦寂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虹梁”三句,承上,写伤情人目中的景色:如彩虹般的拱桥,像画一般的小街从舟前闪过;鱼儿跳浪,晚风吹来阵阵荷香。但可惜的是时近秋初,荷花却红衣狼藉,多半败落。画桥、水陌、鱼浪、荷香,这是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的画面,但这幅画面中,却由于荷瓣零落而平添了一种令人感伤的色调。身处异乡,逢此秋季将临荷花衰落之时,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故旧的情绪,自会一齐涌上心头。

“维舟”以下数句,就抒写了这种心绪和感慨。把船靠岸系了,遥望家乡,“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可惜它远在天边。又可怜在这岸边沙堤外,不能与美人执手同游。更不知何时才能与老友相聚,一起吟诗作赋,歌咏这荷花景色。这里,“三十六陂”并非实指。

下片,以所见之景及系舟所思,抒发了对故乡、友人的深切怀念。

角招

姜夔

甲寅春,予与俞商卿燕游西湖,观梅于孤一之西村。玉雪映照,吹香薄人。己而商卿归吴兴,予独来,则横春烟,新柳被水,游人容与飞花中。怅然有怀,作此寄之。商卿善歌声,稍以儒雅缘饰。予每自度曲,吟洞箫,商卿辄歌而和之,极有山林缥缈之思。今予离忧,商卿一行作吏,殆无复此乐矣。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得与君,湖上携手。君归未久,早乱落、香红千亩。一叶凌波缥缈,过三十六离宫,遣游人回首。犹有,画船障袖,青楼倚扇,相映人争秀。翠翘光欲溜,爱著宫黄,而今时候。伤春似旧,荡一点、春心如酒。写入吴丝自奏,问谁识、曲中情,花前友。

“为春瘦”二句,起笔总囊全词,点出春天与友相别之感伤:为伤春而消瘦,何忍再看这绕湖的垂柳。为何不忍看呢?因为它会引起人们的离愁。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俗,故常以杨柳写离愁。本词中的“垂柳”也是用来写离愁的,不过说得更婉转一些罢了。点明正伤春时节,不忍与友离别。

“自看”三句,望远山,忆旧:我独自透过云烟遥望远山,记得不久前与君一起,曾在此湖上携手同游。“携手”二字,言其亲密无间。“自看”与“记得”两相映衬,表现出作者虽与友相别未久,却已甚感孤独。

“君归”二句,写相别未久,而风景已殊异于昨:你离此归去没有多久,可这里早已落红遍地,残香流溢。用一“早”字,作窜前夸张,极言光阴流逝之快、景物变化之速。初春与好友游湖、赏梅,还是“玉雪映照”,转眼间,却已是暮春,花落红残。真是光阴荏苒,不可复得。

“一叶”三句,言泛舟西湖所见之美:一叶小舟在碧波万顷的湖面上荡漾,飘飘乎如羽化而登仙。过了那三十六离宫,还叫人恋恋不舍,频频回首。

“犹有”以下七句,紧承上片末尾,极力渲染“遣人回首”的诸多方面:那美丽的画船上,半遮红颜的飘飘彩袖;那青楼上歌女们,俏脸倚扇,相映争秀。她们头上的翘翠,亮闪闪、颤巍巍像要滑落;她们梳妆成最时髦的样式,娥眉用宫黄(宫人用以涂眉的黄粉)涂就。一气写来,画船、青楼、团扇、美女,与西湖秀丽的山水,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情思摇曳,极尽娴娜,简直令人接应不暇,心驰神往。

“伤春”二句,总结自己这次游西湖的感触:面对春日西湖景象,既有昔日那种伤春惜别的感伤,又如微饮薄酒般,荡起一点春心。这复杂的感情,很有像饮酒时之感觉,既有些辛辣,又有一丝甘甜。这两句,将此次游西湖的感触,表达得精炼准确而又具体形象。

“写入”三句,结尾缠绵怅惘:我将此情写入乐曲自奏,可又有谁能理解我这曲中情意,又有谁能理解我这花下之友呢?“自奏”二字,照应序中所言,说出无友伴和而歌。以下则说,好友远离,无人理解我的心曲。自此无知音矣!

徵招

姜夔

越中山水幽远。予数上下西兴、钱清问,襟抱清旷。越人善为舟,卷篷方底,舟师行歌,徐徐曳之,如偃卧榻上,无动摇突兀势,以故得尽情骋望。予欲家焉而未得,作徵招以寄兴。(下即述此调来历,不录)潮回却过西陵浦,扁舟仅容居士。去得几何时,黍离离如此。客途今倦矣,漫赢得、一襟诗思。记忆江南,落帆沙际,此行还是。迤逦、剡中山,重相见、依依故人情味。似怨不来游,拥愁鬟十二。一丘聊复尔,也孤负、幼舆高志。水摸晚、漠漠摇烟,奈未成归计。

“潮回”二句,言其此时行止和处境。“西陵”,即序中所谓“西兴”。“扁舟”,小船也。这两句是说:沿江北归,潮回时,我过了西兴渡口;一叶小舟,仅能容得下我这放形山水的居士。船小、人孤,一叶扁舟任水漂流之态俱出,一副落魄失意、疲惫不堪之状。

“去得”二句,言其归经此地时所见风物与心情较前大不相同:此番前往剡中才几天啊,归来时,却已“彼黍离离”,大变模样;大概《诗经·王风·黍离》写的那羁旅离愁景象就像这样。此处,借《黍离》篇所写之情景,写此时羁旅乡思之情境,言简意明,甚为贴切。“客途”二句,言其急于归家之情及此行得失:客游他乡,长途跋涉,如今疲倦了;谋求安家剡中的愿望未实现(即序中所谓“欲家焉而未得”),只剩得满腔的山水诗思。诗人急于归家的原因,一则是久游他乡,太疲倦了;二则是欲求一新居而未得,越发思念家人。“漫赢得”,是“徒剩得”之意上片,写归途中,泊舟西兴附近的情景。

下片,则暗扣“诗思”二十二字,回忆游剡中时之乐趣及感慨。

“迤逦”四句,写剡中山水之美丽多情:那曲折连绵的剡中山水,很有些依恋故人的情味。当我重见到它们时,它们仿佛是“轻红流烟湿艳姿”(孟郊《巫山曲》)的巫山十二峰,面带愁容,埋怨我长久不来游,长久不来亲近她们这些神女。“一丘”二句,申足爱恋此中山水之意,表出追慕清高淡远之情。“聊复尔”,即姑且这样,或尚且如此。“孤负”,犹今言“对不住”。“幼舆”,是晋人谢鲲之字,谢鲲是个崇尚老庄、淡泊功名的高雅之士。这两句是说:这剡中的一丘一壑尚且如此多情,我若不居于此,很有点对不住它,也很有点愧对幼舆的淡泊高雅之志。作者甘愿避世隐居之志尽在其中了。

念奴娇

感怀呈洪守

刘仙伦

吴山青处,恨长安路断,黄尘如雾。荆楚西来行堑远,北过淮埂严扈。九塞貔貅,三关虎豹,空作陪京固。天高难叫,若为得诉忠语。追念江左英雄,中兴事业,枉被奸臣误。不见翠花移跸处,枉负吾皇神武。击楫凭谁,问筹无计,何日宽忧顾。倚筇长叹,满怀清泪如雨。

上片写形势,开头“吴山青处,恨长安路断,黄尘如雾。”从江南的山峰(吴山)北望,烽烟(黄尘)弥漫,往汴京去的道路已经不通。“荆楚西来行堑远,北过淮堙严扈。”“淮埂”,即淮河上的宋金边界,戒备森严。“九塞貔貅,三关虎豹,空作陪京固。”边界上的要塞、关口,都有勇猛善战的战士在守卫着;况且,我们不仅只是为了防边,而且还要进攻中原,收复失去的国土。下片抒情,抒发作者立志报国的豪情壮志。换头三句:“追念江左英雄:中兴事业,枉被奸臣误。”紧接前片,怀念中兴名将岳飞,被人杀害,韩世忠投闲置散,北伐大计被秦桧等奸臣所阻挠。接着,“不见翠华移跸处,枉负吾皇神武。”不见徽、钦二宗移跸的所在(汴京),使你皇帝空有神武的威名,不图恢复中原,就不能称之为有为之君。但是,“击楫凭谁,问筹无计,何日宽忧顾。”谁能如当年击楫中流的祖逖那样,担当起北伐重任,挥师中原呢?拿不出恢复中原、收复国土的计划和措施。哪一天能兴师北上,收复失地,可以不再为国事担忧了?想到这里,“倚筇长叹,满怀清泪如雨。”拄着筇杖长长地叹息,忧思难平,泪如雨洒。一位爱国的人的赤子之心,剖自在读者的面前。

沁园

春忆黄山

汪莘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

当年黄帝浮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谁知此,问源头白鹿,水畔青牛。

头两句根据传说写成。相传黄山炼丹峰炼丹洞里,有二桃,毛白异色,为仙家之物,“洞里桃花”即指此。

“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这里用“亲曾见”三字,先作交代,表明后两句所写奇景并非耳闻虚传,而是曾经目睹的实在之景。所说“龙潭”,即白龙潭,在桃花溪(逍遥溪)上游白云溪白龙桥下。在那里,白云溪受容众壑之水,泻入白龙潭。每逢大雨滂沱之时,潭中之水有如雷辊霆击,虎啸龙吟,其势汹涌腾跃,如海潮翻滚,白浪蹴空,令人魂魄摇散,不敢逼视。诗人用“海涌潮头”四字加以描绘,笔法简洁而形容生动。

这片两句,用“当年”二字提引,点明回叙之意,仿佛黄帝浮丘确曾栖真黄山:“当年黄帝浮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谁知此”三字,是就上句所问再作腾挪,而不即刻作答,像是“千呼万唤始出来”,饶有韵味。究竟有谁知道这些服丹成仙的事呢?诗人说只有问源头的白鹿和水畔的青牛才知道。显然,这白鹿和青牛定非寻常之物。原来,相传浮丘公曾在黄山石人峰下驾鹤驯鹿,留下了驾鹤洞、白鹿源的遗迹。诗人所要问的源头白鹿,大概就是当年经过浮丘公驯化的,自然会知道仙人的灵秘。那么,水畔的青牛呢?它也有一段非凡的经历。相传翠微寺左的溪边有一牛,形质迥异,遍体青色,一个樵夫看中了,想要前去牵回家,忽然间青牛入水,渺无踪影。从此,那条溪水便称为青牛溪,至今仍在。这头青牛,看来也多少知道些仙人的故事。诗人用拟问的语气点出白鹿青牛,作为词的收结,词尽而意未尽,含有无穷的趣味,使美丽的黄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纵览黄山风光,领略祖国河山之美,冥想这些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也足以尽其游兴诗情了。

风入松

俞国宝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上片写春景。一起两句:“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自然香逸。“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盛况非也。先写游人之豪兴,花边买醉,席上听歌;次记车马之纷繁,白马如玉,骄嘶湖边。一个“醉”字,直贯篇末。“惯识”句,从晏几道《鹧鸪天》“梦魂惯得无拘检”脱胎,紧承“日日”,细致生动。“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描绘湖上之美景,摹写歌舞欢乐之实情,香茜芳隽,嬉春景象,形容殆尽。

下片写恋春惜春的情绪。换头:“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云鬓偏。”仍承上片,写游人之钗光鬓影,绵延十里之长。“丽人天”,指踏青游春的时节。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花压云鬓,花插满头,杭州习俗,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花。当地俗语说:“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这两句,描写西湖的春色,是上片的承接,又是下片的铺垫。“画船载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写人们恋惜春光的情绪,飘渺多姿,风致妍秀,十分动人。这是这首词的核心,是画龙点睛之笔!

歇拍“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起应篇首,结束全篇,余波袅袅,饶有韵味,绮丽动人!“重扶残醉”,原本作“再携残酒”,据《武林旧事》载:高宗(赵构)笑曰:“此词甚好,但末句未免儒酸。因为改定云:‘明日重扶残醉。’则迥不同矣。即曰命解褐云。”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