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悠久,历代都有丰富的天象纪事。大约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对日食和月食现象进行了记载。在河南安阳发掘出来的殷代最后都城遗址的文物——殷墟甲骨文中,记载着公元前1000多年前发生的日食和月食,这一记录比两河流域巴比伦王国的日食和月食记事要早得多。在我国春秋时期的242年里,至少记录了37次日食,经近代天文学家的计算,其中33次被证明是可靠的,成为古代最完整的日食记录。
我国古代人民不仅最早对日食和月食现象进行了记录,而且早在1500多年前就已进行过月食的预报。敦煌文献《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历日至十二年历日》为现知中国最早的月食预报材料且推算得相当精确。在太平真君十二年历日****提到2次月蚀,分别在公元451年4月2日和公元451年9月27日。经有关科学家的考证及推算,我国古代的这两次月食是月食预报而非月食记录。由于目前出土的历日中还没有这么早的月食预报,因此推断太平真君十二年历日上的这两次月食预报应是现知中国最早的月食预报材料。
中国历代有详尽记录天象观测结果的优秀传统。从汉代到元代就记录了596次日食,古代月食记录有2000次之多,月全食就有400次。国外关于日食的最早记录是在古巴比伦的建筑废墟当中,所记录的6次日食中最早的一次是在公元前911年。可是中国最早的日食记录却是在殷墟甲骨文中记载的,“癸酉贞,白夕有食,佳若?癸酉贞,日夕有食,非若?”那是在公元前1200年,在《春秋》一书中,242年日食的记录有37次,其中证明可靠的就有33次!中国的日食记录还特别详尽,对初亏、食甚、最大食分、复圆都有记录。古代的天文学家们还极其聪明地推算出了日食发生的周期,即交食周期为777个交点月(阳历月)、716个朔望月(阴历月)。这正是所谓纽康周期388.5个月的2倍。中国天文学家预报的日食准确度十分惊人,每到预报中的日食来临的日子,他们就教百姓置一盆水,以便在水盆中倒影里观察日食的全过程。西方科学家精心研究了中国天文学家的日食月食和其他天象的观测记录,建立了一门新的学科——历史天文学。
古代天文学家对月食的观测同样周密,记录同样详尽。最早的月食记录是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句诗:“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意思是发生了月食,这是正常的天体现象。这句诗指的是公元前776年8月发生的一次月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月食记录,古埃及出现月食记录是在公元前721年2月。关于月食发生的规律和成因,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也进行了探讨。古代的哲学著作《易经》说“月盈则食”,就是认识到月食多发生在满月的农历十五前后。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张衡(78~139)对月食的解释就更清楚,说月亮由于太阳的照射才发光,月食是由于地球挡住了太阳光的缘故。
月食都发生在望(满月),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这和每逢朔不都出现日食是同样的道理。
日食和月食统称交食。由日月食的原理可看出,交食的出现与日、地、月三者的会合运动密切相关,此会合运动具有周期性,所以日月食自然也应有周期性。交食的周期是古代巴比伦人发现的,叫做“沙罗周期”,为18年零11天多一点。即6585.32天。
中国古代的月食记载亦颇为丰富,最早在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上已发现有关于月食的记录,如“庚申,月有食”、“旬壬申夕,月有食”,等等。《逸周书》记有一次发生在公元前1137年1月29日的月食。更为可靠的月食记录见于《诗经·小雅》:“……彼月而食,则维其常;”发生的时间为周幽王六年九月望日,即公元前776年8月21日,比同年中国发生的那次日食早半个月。有人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月食记录可能是公元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所记载的月食事件。
对月食现象的探索同样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
中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公元78~139年)一生颇多著作,其中《灵宪》一书可算是他对天文学贡献的代表作。在该书中,张衡较为准确地阐明了月食发生的成因:“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食。”在这段话中,张衡不仅已正确认识到月球因反射太阳光而生光,而且指出了月食天象出现的科学原理:满月之时,本应该能看到一轮圆月,但有的时候却看不到,其原因是日光被地球遮去。张衡还测得太阳和月球的角直径约为29′5,这与现代测定值31′5已经相差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