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糖尿病科学保健指南
21581500000008

第8章 糖尿病的科学检查(2)

(6)对于早、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若因上午到医院抽血化验使治疗延迟,可以在抽血之后查一下随机血糖,如果血糖高,可临时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然后进餐。这样,既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治疗延误造成的血糖升高,同时又避免了检查当天早、晚两次“预混胰岛素”注射间隔太近。另外,对于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化验空腹血糖时若采血时间太晚而使得早晨的药和中午的药相隔太近,可以酌情减少中午的药量,以免因两餐的药物作用相互叠加而造成低血糖。

(7)对于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者,其降糖作用可以维持到次日8~9点钟,因此,化验空腹血糖的采血时间允许稍晚些。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整个诊疗过程当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血糖监测可以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指导临床用药。要想确保血糖化验结果的真实可信,就不能忽略上面这些细节问题。

掌握血糖的自我测试

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5驾马车之一,对于及时掌握病情,适时调整药物及饮食,提高自身的糖尿病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患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解答如下。

1.血糖值保持多少为宜

把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毫摩尔/升(80~126毫克/分升),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4.4~8.0毫摩尔/升(80~144毫克/分升),同时又不发生低血糖,即认为血糖控制良好。由于老年人容易发生低血糖,血糖控制标准可略高一点。糖尿病孕妇为了胎儿的健康发育,血糖要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2.监测以何时为宜

许多老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要监测空腹或餐前、餐后2小时血糖。

①空腹血糖。其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

②餐前血糖。其指早、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

③餐后2小时血糖。其指早、中、晚餐后2小时测定的血糖(注:从吃第1口饭开始计时);

④随机血糖。其指一天中任意时间测定的血糖,如睡前、午夜等。

3.血糖监测的频度多少为宜

对于血糖控制较稳定的患者,血糖监测的时间间隔可以较长。但对新被确诊糖尿病患者,近期血糖波动较大,近期有低血糖发生,治疗方案应有变动。妊娠、手术、运动、外出、饮酒等各种生活应激情况的患者,应增加监测频率。当近期血糖常常偏高时,应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它们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您血糖升高的水平。而当您近期经常出现低血糖时,最好注意监测餐前血糖和夜间血糖。可以尝试间隔一段时间,在某日的不同时间测4~6次血糖,了解一天中血糖的变化规律。另外,驾车时发。生低血糖是非常危险的,因此驾车前监测血糖十分必要。

4.餐后2小时血糖如何监测

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当前的饮食、药物等治疗是否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因此,在监测餐后血糖时一定要和平常一样吃饭、服药,才能真实反映日常血糖的控制情况。有人特意在监测血糖那天停止用药是错误的。餐后2小时是从吃第1口饭算起,不能从进餐中间或结束后开始计算。

5.血糖仪的操作方法

①调整血糖仪的代码使其与您现在使用的试纸的代码相同(因不同时间购买的试纸有不同的代码,所以必须先调整血糖仪的代码);

②洗手,用酒精消毒采血的手指;

③手臂下垂30秒,以便使血液充分流到手指;

④将针头装入采血笔中,根据手指皮肤厚度选择进针深度,刺破手指取适量血;

⑤待血糖仪指示取血后,将血滴在血糖试纸指示孔内;

⑥把血糖试纸插入血糖仪中(注意:有的血糖仪需先将试纸插入血糖仪中,试纸前端可以自动吸血);

⑦几秒或十几秒钟之后,从血糖仪上读出血糖值;

⑧在记录本上记录血糖值和监测时间。

6.自我监测血糖的注意事项

①血量不够、血糖试纸过了有效期、手指酒精消毒未干、血糖仪代码与试纸代码不同、电池的电量不足等,都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②手指消毒后,一定要等酒精挥发干燥后再采血;

③采血部位要交替轮换,不要长期扎一个地方,以免形成瘢痕(在手指侧边采血疼痛较轻,而且血量足);

④血糖仪要放置在干燥清洁处,不要让小孩、宠物触及、玩耍;

⑤要定期到指定的售后服务点校正血糖仪是否准确,到医院与抽血化验结果对比也可知道其准确性;

⑥妥善保管用过的酒精棉球、针头等,最好集中送到社区卫生站处理。

糖尿病病情的轻重判断方法

病情轻重是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患者甚至包括一些医生在内也并非十分清楚,他们往往片面地把血糖视为评价的唯一标准。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判断糖尿病的病情轻重呢?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以下几项指标来进行判断。

(1)儿童期发病的糖尿病一般比成人糖尿病的病情要重。儿童时期发生的糖尿病在我国绝大多数(>90%)为Ⅰ型糖尿病。由于胰岛β细胞严重受损使胰岛素分泌几乎丧失殆尽,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防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和死亡。也就是说,Ⅰ型糖尿病比Ⅱ型糖尿病的病情要重。

(2)糖尿病病程长的患者比病程短的患者病情要重。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明,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例如,糖尿病肾病的5年并发率是2%,10年为5%,20年为10%;糖尿病眼底病变的5年并发率为16%,10年为26%,20年为48%;糖尿病神经病变的5年并发率为15%,10年为26%,20年为40%。

(3)血糖长期居高不下者病情较重。长期高血糖、高血脂对血管内皮的毒性作用以及继发的血液黏稠度增高,易使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大、小血管病变。国内外诸多临床研究(如“DCCT”和“UKPDS”)证实,严格控制血糖可以显著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同时控制血压、血脂、吸烟等危险因素,对降低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有明显的效果。

(4)已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合并心、脑、肾、眼、神经、肢体坏疽等)者病情较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糖尿病治疗的重点就在于预防、减少或延缓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

(5)多次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或反复出现急、慢性感染(如结核)均属重症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其死亡率在美国为1%~19%(平均为14%),北京协和医院报道为21.4%。糖尿病患者的感染也是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寿命的重要因素,因为糖尿病患者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而感染的存在增加了对糖尿病控制的难度,两者相互影响。有学者认为,如果在一个患者糖代谢颇好的情况下突然发生恶化或失控,应当首先从感染方面寻找原因。

(6)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等症者病情较重。据wHO 报告,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占20%~40%,是普通人群的4~5倍;同时合并脂代谢异常的就更多。糖尿病患者若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其动脉硬化及心血管并发症(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率将大大增加。所以,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者也应视为重症糖尿病。

(7)体重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体重的患者病情为重。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可以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这不仅是Ⅱ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也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8)凡符合下列几点,无论其性别、年龄、糖尿病型、病程长短,均可划为轻型糖尿病:血糖长期保持稳定,无低血糖发生;无任何急、慢性并发症;体重正常,生活起居自如,能胜任正常工作。每个糖尿病患者都应明白,病情的轻重是相对而言的,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轻者若不能长期坚持正规治疗,将血糖等各项代谢指标控制在基本正常水平,就极有可能由量变到质变,由轻变重;而即使病情偏重者,只要没有严重的并发症而且脏器功能尚属正常,亡羊补牢及早开始正规治疗,病情就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至少可以使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展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和延缓。

归纳起来,在判断糖尿病病情轻重的众多指标中,最为重要的指标就是两条:血糖控制如何以及有无并发症。

血糖降不下来的原因分析

影响血糖降低的因素众多,涉及饮食、运动、心理、用药、监测等各个方面,具体到每个患者身上又不尽相同,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点。

1.饮食控制不当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无论是Ⅰ型糖尿病还是Ⅱ型糖尿病,不管病情轻重,有没有使用降糖药物,都需要饮食控制。饮食控制有助于减轻胰岛负担、降低血糖、减少降糖药用量以及控制体重。血糖轻度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单纯依靠饮食控制即可使血糖恢复正常;相反,如果不注意控制饮食,药物再好也难以使血糖保持正常。但饮食控制绝不等于“饥饿疗法”或是严重偏食,这样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者饥饿性酮症。饮食治疗就是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的量(指“总热量”而不是单指“主食”)与质(指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要求既能满足身体营养所需,又能有助于血糖及体重的控制。

2.运动量不足

运动本身就是一个能量消耗的过程,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肌糖原的分解以及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运动还有利于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降糖药物的疗效。运动还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减少血糖波动。因此,科学合理的运动有助于对血糖的控制。

3.不良情绪

情绪对血糖的影响很大,紧张、焦虑、气恼、失眠、大喜大悲、过度兴奋等情绪变化会引起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释放下降,致使血糖升高。因此,学会控制、调整情绪十分重要。另外,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也会引起血糖的波动。

4.应激状态

感冒发热、严重感染、创伤、手术、急性心肌梗死或中风等应激状态,女性处于妊娠期、月经期等,可使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削弱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导致血糖居高不下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

5.选药不合理

糖尿病患者用药应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糖尿病分型、胰岛功能状况,结合患者的年龄、胖瘦、有无并发症以及血糖谱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药物,以确保安全有效。时下大多数关于糖尿病的医疗广告实不足信,诸如“几个疗程即可根治”的广告宣传更是无稽之谈。事实上,目前还没有哪种对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堪称最好的特效药,用药应当个体化,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切忌盲目听信广告或偏方、秘方。

6.用药不足或过量

药量不足导致血糖不降很好理解,不再赘述,需要警惕的是用药过量。降糖药物用量过大,血糖降得过快太低,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反跳性增高。此时若继续增加药量,血糖反而更高,正所谓“矫枉过正”、“物极必反”。对于空腹血糖升高的患者,一定要先弄清是“降糖药用量不足”还是“低血糖后高血糖”,若属后者,则晚间降糖药用量应适当减少而不是增加。

7.药物用法不正确

降糖药种类很多,用法各异,用法不当,事倍功半。

例如,磺脲类降糖药最好于餐前半小时服用,这样药物的作用高峰与餐后血糖高峰恰好同步,从而使降糖效果达到最佳;拜糖平的主要作用是延缓糖类的吸收,应当与第1口饭嚼碎同服,空腹服药没有任何效果;再如,根据药物半衰期的不同,有的药需1天3次服用,有的每天1次即可。糖适平、美吡达等降糖药均属短效制剂,应当1天3次餐前服用,如果每天1次或两次口服,则很难使全天的血糖得到满意控制;而瑞易宁、格列苯脲等药物均属长效制剂,每天服用1次即可。

8.药物继发性失效

有些降糖药物(如优降糖、消渴丸等磺脲类药物)服用一段时间后,效果逐渐减退,临床谓之“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这是由于患者的胰岛功能随着病程延长逐渐衰竭所致。当患者胰岛分泌功能严重受损,则促胰岛素分泌剂(如优降糖、消渴丸、达美康等)的作用效果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无效,因为此类药物发挥作用有赖于胰岛功能的存在。临床遇到药物继发性失效,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药物或换用胰岛素。

9.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对于身体超重及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在病程的早期阶段,其血糖升高多是由于患者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并非胰岛素分泌量不足。对这类患者的治疗首选药物不是促胰岛素分泌剂或者补充胰岛素,而是应当选择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等具有胰岛素增敏效果的药物,通过消除胰岛素抵抗来改善对血糖的控制。

10.其他药物的干扰

有些糖尿病患者身患多种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其中有些药物可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削弱降糖效果,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噻嗪类利尿剂、雌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因此,有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在选用药物时,要全面考虑,尽量不用或少用对降血糖有影响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