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21592100000017

第17章 东汉(1)

光武帝刘秀

(公元前6年~公元57年)

在位时间:公元25年~公元57年

曾用年号:

谥号:光武

庙号:世祖

安葬地:原陵

公元前6年,刘秀出生。

公元22年,刘秀和兄长刘縯在舂陵起兵,加入绿林军作战。

公元23年,绿林军在昆阳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王莽军队,敲响了王莽的丧钟,刘秀也因此战声名鹊起,威震四方。

公元23年,刘秀兄长刘缤被刘玄所杀。

公元24年,刘秀前往河北,得到当地豪强的支持,开始与绿林、赤眉分庭抗礼。

公元25年,刘秀称帝,东汉纪元开始。

公元17年,刘秀收编赤眉军,之后又花了10余年的时间,统一了全国。

公元57年,刘秀逝世,谥号光武帝,庙号世祖。

刘秀在历代皇帝中,文化程度算是最高的,在称帝之前,他已经是大学生了。因此,刘秀才能率众获得昆阳之战的大胜,才能在兄长刘縯被刘玄所杀后,还能隐忍发,韬光养晦。直到去了河北,得到当地地主豪强势力的支持,才称帝而取天下。

刘秀将他的军事和统治政策的核心定为以柔取天下,以柔治国,结果迅速地统一了全国,又迅速地解决西汉末年土地流失,生产滞后的问题,使东汉王朝的经济在短期内得以恢复,社会生产力也大为发展。但刘秀的这套以柔治国的思想,却为东汉王朝后来出现被外戚宦官相继专政的局面埋下了伏笔。

起兵南阳成名昆阳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祖上曾被封为舂陵侯。

公元前45年,袭爵的刘仁嫌舂陵潮淫,经汉元帝同意,把族人迁到了南阳郡蔡阳县白水乡。为了表明自己的皇族血统,刘仁仍把新居称为舂陵。刘秀的祖父刘回无爵可袭,只当了个都尉,而刘秀的父亲刘钦则只能当个南顿县令,后来刘钦去世,9岁的刘秀便由当萧县县令的叔父刘良抚养长大。

年轻时的刘秀,处事谨慎,讲信用,喜欢务农,性情温和。后来到京都长安,进入大学学习。此时刘秀也没有什么大志,有一次他在新野见到后来的阴皇后阴丽华,觉得长得漂亮,心中顿生爱慕之情,后来到了长安后,见到执金吾(负责监督、检查京都及附近地区治安的长官)出行时有很多车马随从,声势显赫,就大为感慨地说: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而他大哥刘缤却性情刚毅,不事家业,刘氏皇族的意识特强,对新莽政权极端不满,破产散财,交结雄俊人物,颇有取天下的野心。当年汉高祖刘邦喜好结交,不事家产,刘邦的二哥刘喜专心治理家业,刘縯就自比刘邦,以刘喜比刘秀。

新莽末年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刘縯和刘秀兄弟趁机于公元22年起兵,以重建汉朝为口号,大肆招兵买马。

这时,绿林起义军迅速发展到十余万人,但其中派系林立,无法统一号令,为了行动统一,将领们都主张拥立一个刘姓的皇帝,总算是统一了一回。但随后又为皇帝的人选争执不休,因为刘缤有威望,治军严明,南阳一带的豪杰人物,都认为刘缤最为合适,而新市、平林军的将领们大都喜欢散漫放纵,担心立了刘缤不得自由,于是就找到了既无兵权又胆小怕事的刘玄,拥立为“更始皇帝”,造成既成事实,刘缤和他的拥护者不得不默认。

更始帝刘玄即位后,派王凤、王常、刘秀进攻昆阳(今河南叶县)。他们很快地打下昆阳,接着又打下了临近的郾城(今河南郾城县)和定陵(今河南郾城县西北)。

南阳一带的情况使王莽震惊,调兵遣将;很快集结了43万人马,号称百万,命司空王邑与司徒王寻率领前往镇压。王邑、王寻从洛阳出发,旌旗车辆千里不绝。刘秀这边,驻守在昆阳的只有八九千人。有的将领在昆阳城上望见王莽的军队人马众多,怕对付不了,主张放弃昆阳,回到原来的据点去。刘秀非常冷静地向将领们说道:

“现在粮草无多,来敌强大。并力抗敌,还有打胜的希望,要是分散,必然被消灭,而且宛城还没攻下,来不了救兵,昆阳一失,一天之内,各军也就全都完蛋。现在怎么不同心同德,共建功名,反而只想看守自己的妻子和财物呢?”将领们觉得刘秀说得有道理,但是又觉得王莽军兵力强大,死守在昆阳也不是个办法。刘秀就决定,由王凤、王常守城,自己和李轶等13人骑马乘夜闯出城南门,召集在外的军队。王莽军没有防备,就给他们冲出了重围。

刘秀到郾县、定陵一带,把那里的军队全部集合起来救援昆阳。将领们舍不得财物,要求留一部分兵力看守。刘秀劝他们说:“现在咱们到昆阳去,把所有的人马集中起来。打败了敌人,可以成大事,立大功。要是死守在这里,敌人打来了,咱们打了败仗,连性命都保不住,还谈得上财物吗?”将领们被刘秀说服了,才带着所有人马跟着刘秀上昆阳来。刘秀亲自带着步兵、骑兵一千多人组织一支先锋部队,赶到昆阳。他们在离王莽军四五里的地方摆开了阵势。王寻、王邑一瞧汉军人少,只派了几千兵士对付。刘秀趁敌军还没有站稳阵脚,先发制人,亲自指挥先锋部队冲杀过去,一连杀了几十个敌人。将领们的士气随之提高,几路人马掩杀过去,杀敌近千人,士气大振,无不以一当百,王寻、王邑被迫后退。刘秀又率领3000敢死队,从城西直冲敌军的中军地带。王邑、王寻十分轻敌,下令军队各守营地,不得移动,只率领一万余人迎战.结果大败。大军不敢擅救,王邑被杀。

昆阳城里的王凤、王常见外打了胜仗,就打开城门冲了出去,两下夹攻,王莽军队四处奔逃,相互践踏,伏尸百里,水为不流,王寻带着剩下来的几千人逃回洛阳,刘秀缴获的军实辎重,不计其数,用了一月的时间没有收拾完毕。

昆阳一战,敲响了王莽政权的丧钟,刘縯刘秀也因此声名鹊起。王莽为之坐立不安,忧懑不食。海内豪杰蜂拥而起,杀掉州郡官吏自称将军,接受更始皇帝的年号,等待诏命。

正当此时,新市、平林军的将领们看到刘縯、刘秀兄弟的威名日益大起来,心中不安,劝刘玄除掉他们,甚至连本来与刘縯兄弟关系密切的李轶也转脸事新贵。

刘玄自然感觉到刘缤兄弟是榻旁之虎,于是,刘玄准备杀刘缤和刘秀。刘玄弄了个鸿门宴,准备杀掉刘缤,但这个刘玄也许想做当年的项羽吧,放了刘缤。不过刘玄并非项羽,他不过是因胆怯没有下手。刘縯总算逃过一劫,但不久后,他手下就把他带进了阴曹地府。这个手下是刘稷,倒有些匹夫之勇,听说刘玄想杀刘縯,便破口大骂。他的话很快传到刘玄那里。刘玄就把这个有勇无谋的笨蛋将军给抓了起来,刘縯前去说情,也被刘玄抓起来,与刘稷一同杀了。

按常理,刘秀肯定不会饶过刘玄,一定要找他算账,以报杀兄之仇。但是,刘秀自己有自己的考虑。他非但没有找刘玄算账,还赶紧跑到宛城请罪,面见刘玄,仍然是和颜悦色,压根儿就不主动提长兄被杀一事。他孝服不穿,丧事不单,言谈饮食犹如平时。而刘秀每当独居,总是不喝酒、不吃肉,以此寄托哀伤。身边的人发现他枕席上有哭泣的泪痕,叩头劝他自宽,他却否认说:“没有的事,你不要胡说。”

刘秀如果他不能克制,质问刘玄,很可能就被杀害,与其兄一样下场,那还有什么宏图大志可言。况且自己也是有功之臣。在昆阳大战中,他率十三骑突围求援,建立奇功。刘秀如果述说一下光荣历史,或许会讨好刘玄,增强他对自己的相信度。但刘秀却只字不提,自有他的高招。刘玄见刘秀没有反对他的意思,有些惭愧,拜他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

公元23年,刘玄的军队相继拿下了长安和洛阳。

刘玄打算以洛阳为皇都,命刘秀前往修整宫府。刘秀到任,安排僚属,下达文书,从工作秩序到官吏的装束服饰,全都恢复汉朝旧制。当时关中一带的官员赶来洛阳迎接皇帝刘玄去长安,见大红大绿,胡穿一气的刘玄将领们感到滑稽可笑,而见到刘秀的僚属却肃然起敬。一些老官员流着泪说:“没想到今天又看到了汉朝官员的威仪!”

经营河北一统乾坤

刘玄到了洛阳,需要派一员亲近大将代表朝廷去河北一带,宣示朝廷旨意,要那里的郡国遵守朝廷的诏命。

经过一番争议,选定了刘秀。

刘秀就以更始政权大司马的身份前往河北。刘秀在河北,每到一处,考察官吏,按其能力升降去取;平反冤狱,释放囚徒;废除王莽苛政,恢复汉朝的官吏名称。

所做之事,均都顺应民心,因而官民喜悦。

当时的河北最大的势力是王朗,他自称是刘邦的后代,号召力很大,结果很快被刘秀消灭。消灭王朗以后,在清理缴获的文书档案时,发现官吏与王朗勾结一起毁谤刘秀的材料有几千份。如果追究起来,会引起一大批人逃跑或造反。刘秀根本连看也不看,把官吏们召集起来,当面一把火烧掉,真正起到了“令反侧者自安”的效果,使那些惴惴不安的人下定决心跟刘秀到底。

刘秀初到河北之时,兵少将寡,地方上各自为政,无人听他指挥,虽能“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但毕竟没有大量军队。他为王朗所追捕,曾多次陷A 窘境。后来,他逐渐延揽了邓禹、冯异、寇恂、姚期、耿纯等人才,又假借当地起义军的名义招集人马,壮大声势,并联合信都、上谷、渔阳等地的官僚集团,才算站住了脚。由于他实行宽厚的政策,服人以德不以威,众人一旦归心,就较为稳定。

更始皇帝派使节赶到河北,封刘秀为萧王,并命令刘秀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与有功的将领赶到长安去。这表明刘玄已经对刘秀不放心,刘秀便以“河北未平”为理由,拒绝应征去长安。刘秀与刘玄的裂痕从此开始明朗。

刘秀认为“柔能制刚,弱能制强”,他多以宽柔的“德政”去收揽军心,很少以刑杀立威。公元24年秋天,刘秀调集各郡兵力,先后在馆陶(今山东馆陶县)、蒲阳(山名,在今河北省满城县)等地击破并收编了铜马、高潮、重连等农民起义军。刘秀知道被收编的将领对他半信半疑,心怀不安,就“封其渠帅为列侯”,下令投降的将领各归军营整顿自己的军队,自己一个人骑马来到铜马军营,帮他们一起操练军士。铜马将士议论说:“萧王如此推心置腹地相信我们,我们怎能不为他效命呢?”

刘秀直到把军士操练好,才把他们分到各营。铜马义军受到刘秀的如此信任,都亲切地称他为“铜马帝”。由于收编铜马军,大大加强了刘秀的军事实力。

这时,以樊崇、逢安、徐宣等人为首的赤眉军,正迅猛地向长安进兵。刘秀认为争夺天下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拉开争夺天下的架势,并将河北事务一一安排妥当,便带领军队回到冀中、冀北一带。一路上将领们纷纷请求刘秀称帝,刘秀开始外假惺惺地加以拒绝,将领们连劝了几次,刘秀这才有些动心,但还是有些犹豫不决。正当此时,有个名叫强华的儒生,捧着赤符从关中来见刘秀,说:“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四七”是28,从公元前206年刘邦称帝至公元22年刘秀起兵是228年;火是指汉朝,按阴阳五行说汉朝舒火德。这表明,刘秀乃“受命天子”,要再不做天子,那就不仅违背属望,也要违背天意了。刘秀得了天时又得人心,终于答应称帝,于是在公元25年称帝,重建大汉。

刘秀即位后,首先派兵攻占据了五社津(在今河南巩县北)等要塞,然后下令包围洛阳,这时守洛阳的是李轶、朱鲔两人。这两个人都曾劝刘玄杀掉刘縯,是刘秀的仇人。李轶在刘秀大军的包围下,便来信说自己情愿归降。刘秀却把李轶的信交给太守、郡尉一级官吏传阅,消息很快被朱鲔知道了,他非常生气,于是派人刺杀了李轶,从而引起洛阳守军的混乱,士气也随之大落。

刘秀一箭双雕,既分化瓦解了敌军,又借刀除掉了仇人。

这时,刘秀又派原是朱鲔部下的岑彭劝朱鲔投降,并说:

“干大事的人不计较小的怨恨。朱鲔要是现在投降,可以保住官爵,怎么会杀他的头呢?我对着面前的黄河发誓,绝不食言!”岑彭去见朱鲔,把刘秀的话说了一遍,朱鲔相信了,于是投降。刘秀大喜,任命朱鲔为平狄将军,并封他为扶沟侯。进入洛阳后,刘秀下令严禁军队暴横抢掠,结果将军萧广违犯军纪,纵兵横暴,被处死刑,使得洛阳百姓很快从内心归顺了刘秀。

这时,刘秀最大的对手,就只剩下赤眉一支起义军了。这赤眉军毕竟是一帮流寇,没有战略眼光,因而抢了一城、吃了一地,放弃一地。在流动过程中一路受到刘秀大军的追击阻截,损失惨重。公元27年,疲惫不堪的赤眉军在宜阳被刘秀亲率大军包围,拥有10余万人的赤眉军竟然一时不知所措,只得投降。刘秀下令给饥饿的投降士兵发放食物;又把他们集合起来,排列在洛水岸边,骄横地对樊崇等人说:“是不是对投降后悔啊?现在放你们各回军营,指挥你们的军队,和我决个胜负。我不想强迫你们服气。”吓得徐宣等人急忙叩头说:

“我们出了长安,君臣就商量归降听命,只是手下愚昧无知,不能事先告诉他们。现在能够投降,就像走出虎口,回到慈母的怀抱,诚心诚意地欢喜,一点也不后悔。”

刘秀哈哈大笑,说:“你可算是钝刀中的快刀,庸人中的能人了。”

平定赤眉后,刘秀又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才最终结束了群雄割据、山头林立、刘邦的后代割据一方称王称霸的局面,取得天下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