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21592900000058

第58章 花燕芳玉骨冰肌怨春风(2)

鸨儿领了卢“观察”之命,已将花的卧室作了一番布置。本来墙壁上就挂了名人字画,靠墙还有一架古筝,桌上整齐地摆置着文房四宝。鸨儿在花架茶几上又新摆了一盆吊兰和一盆芳香葱郁的水仙,地上铺了新地毯,显出书香淡雅与古朴,使人进入就感到一种舒适清新之感。书案上还摆了一对特大的龙凤大喜烛,烛光闪烁,香炉内正燃着的檀香袅袅香烟,清香入鼻。洞房花烛的气氛使得王闿运如入仙境,不由心荡神怡。

王闿运初涉花丛,面对着这位千姿百态的名花、才女,不免显得拘谨,莫知所措。而花已是情场老手,她羡慕王的才华,心情舒畅,百媚横生,设法挑动王的春心。

王正值中年,男子这个时候正是性的高旺时期,面对这年华正茂娇娇艳女,这位道学先生,毕竟不是傻瓜。

一种诱惑的本能冲动,只好由之摆布了。

第二天,卢“观察”特来祝贺,并送上五百两银子,以供王的开支。

王这时真正领略到“红袖添香夜读书”的乐趣。不觉度过了一个整月。

王与花的这段艳事,在衡阳,宝庆,湘潭及长沙一带不胫而走。连远在刚刚攻下太平天国首都南京的曾国藩,也集前人诗名寄来了一幅嵌入了“花”“燕”两字的对联:“无可奈何顽强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来祝贺。

紧接着,函邀他去南京,说有要事相商,并邀花燕芳同行。

原来王与花这场爱情,都是曾国藩幕后的一手摆布,卢观察只是幕前的执行者而已。

曾乘占领南京,颠覆了太平天国的政权之机,想抬高他所统帅的湘军的威望,以打击和压抑李鸿章所帅的淮军。特请王闿运编纂《湘军志》,而担心王不青应约,特密嘱卢某设下了这一花连环的圈套。

王闿运蒙在鼓里,哪知其中奥秘。待他一到南京,曾国藩盛宴之后,便把请他修志之事言明。王闿运答应曾国藩主编《湘军志》,曾国藩高兴,把他和花燕芳安排在南京最高级的旅馆住下,又送王闿运千两银子作为生活费用,另送五百两银子给花作脂粉之资。

王闿运本是个穷书生,虽然满腹文章,能今博古,其才识举世闻名。但长年是明月一肩,清风两袖,无一文积蓄。他平日为人作风极其检点严肃,从来不近女色,人对他素有柳下惠和鲁男子之称。这下在衡阳被卢“观察”所设的美人计,把他拉下了水,他迷上了花燕芳,尝到了甜头,心性也较前灵活了许多。

花是个心性灵巧的女子,她羡慕王的学识和人品。

自与之结合,对王更加崇拜,对他的生活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王对她是双重身份:一是情夫、二为老师。她平日求知若渴,这下与王比翼双飞、形影不离,每日除了继续深入学习诗词之外,还练习书法。其他时间读些经史,尤其是背诵古文和研究周易。

花天赋聪颖,学东西特别敏感,真有过目不忘的功夫。自与王结合后,知识长进颇快,尤其是诗词的造诣,明显的提高。把个王闿运弄得心花怒放,对她特别怜爱。

这次带她同到南京,曾国藩为他们送了生活费用开支,又为她添置了时髦的新装,把她打扮得更加入时、更加娇美。并带她游鉴南京的名胜古迹,花到南京后又写了不少新诗。他们玩得很开心,喜效于飞之乐。

曾国藩陪他们游览,让他们自由活动,估计也玩得够尽兴了,开始书归正传,要王开始修志的有关事宜。

既然要写志,志即是史。当然除查阅有关档案之外,还得深入调查研究。王闿运也是这样做的,白天翻查清廷档案及曾本人的记述;晚上则青衣微服,步到南京街头,但见家家店门都早已打烊,纵有几家茶社酒馆也是坐都廖廖。

他心想“秦淮自古繁华,六朝金粉之地,为何定乱之后却是这样萧条?”

再一深入民间采访,始知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破城之后,纵兵大肆抢掠民财、强奸妇女,任意枉杀无辜。再翻阅曾国藩审问忠王李秀成的档案,据李之亲笔书写的材料与曾上奏朝廷的表章,全不一致。李的记述中写了曾部湘军多次惨败的实情,而曾国藩的记述中却轻描淡写,甚至曾本人在九江惨败被迫投水自尽,被清兵及时救起一事根本不提。

王闿运在掌握了大量事实材料之后,按事实求是的原则,写出了提纲,请曾过目。当曾看到有些地方是在为他抹黑之时,不由说道:“先生,有道‘为贤者讳’,就请阁下把这几处不写上吧!”

“既要我写志,必须秉笔直书,何讳之有?”

“先生,你已文名久播。这在衡阳青楼寻芳,纳妓比翼双飞,如若阁下写一自传,难道也竟写上史册不成?如写的话,岂不有损令誉?”

这时,王闿运才大梦初醒,原来他与花燕芳之事,乃是他使的诡计。这下可中了他的圈套,他情知上当了,于是也回说:“这是我一生之羞,当然写上。历史是不容虚构的,现我立即命她回湘,与她从此断绝往来!你若要我写《湘军志》,这些铁的史实,我非写不可!”

“这……望先生权衡利害,如先生不忍有损湘军形象,本人愿以万金相谢!”

王闿运乃是个有骨气的人,不由淡然一笑:“大人,此事容我三思……”

当晚,他回到旅寓,心情沉重。花燕芳见他表情与往常大异,心知必有大事,花并未当即问他,安排他洗浴之后,她撒娇地要他为之讲解易经。

此外,她写了一首新词,要他为之斧正。他淡淡地瞄了一眼,苦笑着说:“大有长进了,唉!可惜!……”

他叹了一声长气,眼圈显得有些湿润。

花燕芳是个乖巧的女子,心知他心中所藏之事,非比一般。于是为他泡了一杯浓茶,渐而,挨着他的身旁坐下,娇声婉转地问他有何心事?……

半夜了,燕芳催他入睡,这是他们露水姻缘的最后一晚了,王不得不为之痛心、为之珍惜。往常,这等时候,他们早赴阳台之梦了。可是,他丝毫没有睡意,燕芳再三问他,到底有何心事,要他以实相告。

无奈,他把这事的详细始末向花说明,花一听嚎陶痛哭起来。王慌了手脚,问她为何这样伤心。接着,她向他也讲述了卢如何收买和威胁于她,要她以色相拉王下水。并说,这是曾国藩大人的密计,她说:“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何用意,只是我崇拜先生,想不到我真的爱上了先生。我愿终身侍奉先生,哪怕是做个使婢也心甘情愿……”越说,她越呜咽痛泣起来……

说着她哭得不堪收拾,王闿运也为之伤心落泪。他对燕芳说:“燕芳,我的性格造成了我人生的悲剧。我不愿出卖自己的灵魂,金钱也遮不煞我的眼睛。我是个天生的穷书生,曾国藩万两黄金收买于我,本来我拿了他这万两黄金,只需笔下为他省去几笔污点,这对于我无损,我拿了这万黄金两,可以带了你一辈子悠哉悠哉地好好受用了。可是,这事我做不来,我宁可乞食街头,也不愿把良心和人格出卖!”

“先生,您别说了!这都是我的不好,害了先生。您是文人中最为可敬之人,为此我敬重您!您是我的好老师,先生,我不配做您的妻子,可是作为您忠实的学生,您该不会嫌弃我吧!先生,我不愿你丧失气节,出卖灵魂,我明早走,决不连累先生!”

王闿运听着更加伤感,对她更不忍轻分,但为了不为曾的权势所诱,不为其利迷心,只好忍痛与之割舍。

他们彼此抱头痛哭……

王闿运乘夜秘密离开了南京,去到上海。

临行前,留了一书给曾国藩,表示他决不作御用文人,为他涂脂抹粉。并写了一首诗留给花燕芳,以示诀绝,诗云:

不堪回首去年冬,

一笑梅花记偶逢。

信有仙娥飞月下。

不期心底竟留踪。

石沉弱水三千尺,

恨杀蓬山数万重。

慧剑情缘今已矣,

灵犀一点喜相通。

花燕芳也回了一首诗:

轻阴漠漠雨朦朦,

惯送闲愁似梦中。

几度芳园歌窃窕,

一弯流水响玲珑。

由来冶艳君怜我,

审识繁华色是空。

岂为荣衰有离合,

玉肌冰骨怨春风。

王闿运离曾之后,仍依史实,写下了《湘军志》。

近代大名士杨度,当代大画家齐白石都是王闿运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