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成才主道是家庭
21595800000036

第36章 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3)

成绩良好的学生通常是相似的,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各有各的缺陷。主要缺陷不外乎两个,或是不够勤奋,或是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而后者的重要表现,或是重要原因,就是不善于总结和思考。他们似乎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但是很少静下心来研究、考虑所学的东西的内容和学习的方法与过程。他们认为这样耽误了时间。平常他们搞学习,往往是拿出试卷、作业本就开始做,做完了也没有片刻的驻足停留思考、琢磨,马上又做下一道题。什么重点、本质、核心、关键、规律等字眼,几乎在他们学习的“字典”中不存在;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框架体系,对他们来说从来是“荒郊野径”;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反省、思索,仿佛那是另外一个宇宙空间的事,跟他们自己当下的世界没有关系。

诗人说:如果人们了解云彩集结的方式,就不会惊异于阴霾天气的黑暗与沉闷了。

到达总结和思考这个山峰的目标,没有刻板、统一的道路。倘若我们经常梳理成功学子的经验,就会让这条道路越来越清晰,同时也会让我们不知不觉踏上这条道路。归纳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方法,也是总结和思考的基本内容,由于它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从而可以让人们以少知多、以个例知普遍,因此成为许多科学家进行知识获取、科学发现的重要方法。例如它就曾得到英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培根的大力阐释和发扬光大。2008年湖南高考高分考生、长沙长郡麓山国际学校学生王焱丹在谈及她的学习经验时说:“我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归纳最重要,特别是政治、历史这样的学科。”2009年湖南高考高分考生、怀化铁路一中学生徐金烨在回顾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时说:“多总结,将解题方法归类。”

不断去感悟、体验、琢磨知识点的核心和基本思想也是总结和思考的基本内容。清华大学学生陆喜在回顾自己中学的学习经验时说:“我开始摆脱‘学而不思’,听完一道题,看一道题后总要花上些时间去认真地想一下其中的思路与技巧,注意体会其中最本质的基本思想,并将其中一些基本思维转化为自己的一种信仰。做题不多,但却力求多多思考,认真体会。不要拘泥于具体一道题的解答,要明白其原因,真正去感悟其中的本质也就是重点。”

将知识进行梳理并且构建与过去知识的联系也是总结、思考的内容。这也符合记忆的规律。心理学家托尼·布赞在《完善记忆力》中写道:“如果你想记住什么,你要做的就是将它与已知的或已记住的东西联系起来。”2010年北京大学实名制推荐生、湖南长沙雅礼中学学生王琳在回答记者们的提问时说:“要整理某科目某知识点笔记,要制作某章节知识结构图。”北京大学学生丰光亚在回顾高三学习生活的文章《辛酸苦辣都是甜》一文中这样写道:“每过一段时间,比如说一周、半个月,我总要抽出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来,把这一阶段所复习的内容列个提纲,回想一下老师讲的典型题目,并翻看错题本,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北京大学学生余真理也说过,在高考前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她把数学书上的定理再系统地证明和梳理了一遍,头脑中那条“链”更加清晰了。

许多优秀学子还经常通过编写、整理、翻看、研究“错题本”的方式来进行总结、思考(本书将在后面的文章专门谈论“错题本”)。在错误中学习,在挫折中进步,是成功人士的基本经验之一。

善于总结、思考,能够触类旁通的人,自然可以比一般人节省更多的时间精力,因为他们往往能够闻一知十,举一反三。

当前在众多学生中有一种不良现象,就是常常陷入试卷、作业的题海之中,几乎没有时间停下来喘息。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老师们造成。每一门任课老师都希望学生在自己所教科目上考出高分,希望他们在这门科目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并且片面地认为主要靠一味的高强度的练习来增加考分,于是“拼命”地布置作业,各种试卷、复习资料“满天飞”,让孩子们不堪重负。其实,相当题量的训练是必要的,它可以训练孩子做题的速度和感觉,增加知识熟练度,了解各种题型,但是数量繁多的题量如果弄得孩子们疲惫不堪,以致没有什么时间停下来总结和思考,就意味着他们走出科学合理的边界了。

教育专家尹建莉在其名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将老师布置的过多作业称之为“暴力作业”,她对其危害的论述让我深表赞同:“暴力作业对儿童信心、意志、品格等有全面的消极影响……它能改变事情的整个状态,让孩子罹患一种‘厌学’的慢性疾病,摧毁他们的上进心,吞噬他们的创造性,消磨他们的幸福感。”

作业布置绝不是越多越好。当然要给科学合理的作业量规定个明确限度也是不容易的。就我的认识,可以设两个指标为限度,一是保证孩子有时间来总结和思考,二是保证孩子在学习中精力的付出尽可能是最佳的状态(对于低龄儿童还要让孩子们有时间玩耍)。超过这两个限度的题量都不是恰当的。成绩优秀的孩子极少是在题海中“钻”出来的。清华大学学子朱少军说:“做题的重点不在做,而在想。”北京大学学子鲁伟在谈论高中学习经验的文章《坚持到底》一文中说:“我还想提醒大家一句:不要在题海中迷失了方向。题海无边,没必要全部去做,做题并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要有个‘度’,要做到恰到好处。因为除了做题之外,你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2010年湖南高考高分考生、长沙雅礼中学学生龙镜霓就跳出了题海,高中毕业时家里书柜里放的练习册好多都是新的,她说:“最主要的是保证解题的质量要好。”而同年的高分考生、长沙市一中学生、北京大学学子余韧哲也是如此。

在女儿学习的成长路上,加强总结和思考、避免盲目陷入题海,是我跟她强调得最多的学习建议和要求。朝着这个目标,我几乎调动了我所有的教育和管理方式方法,在本书提到的十种方法基本上都得已运用,赏识、批评、引导、劝慰等方式都充斥其中。同时其过程也承载着我比较强烈的希望、焦虑、着急、担心、高兴、欣慰等情感。我像一个春天播种的农民,满心期望着种子能够生根发芽;也像一个放羊的牧童,看到羊群走出了熟悉的地域而忧心忡忡;还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婆婆,围绕几句老话翻来覆去地唠叨。

譬如在“让孩子喊口号强化相关意念”这一教育方法中就有“不断总结,寻找捷径和方法”这么一句;在给女儿写小纸条开展教育的方式中就有“不要死板、呆滞的学习。要善于总结,适时调整和改变学习重点”、“一人的进步,源于他的积累、思考、总结和改变”;在平时生活中经常跟她强调“不要成为老师布置作业的牺牲品”;在写给女儿的信件中就有“只要你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你一定能成为获得想要生活的圆梦人”;在家庭会议上,就多次提到在学习上要经常检查总结;特别是我在2009年女儿准备进入高中就读时给她写了一段话(具体内容附后),重点谈论学习方法和总结思考等内容,要求她经常诵读,为她行为的扭转和强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女儿在高二下学期,班主任郭桂芳老师在学生中实行了一个学期的周总结制度,要求学生将一周的学习、思想进行全面总结,之后上交由老师进行批阅、指导并在全班讲评,使女儿在总结和思考的学习道路上越走越坚实,正如郭老师在她的周总结本上批注的:“在不断地‘钻’与‘悟’当中学习的感觉会越来越好!”

范例:写给女儿并且粘贴在女儿房间的一段话

学习上的重要和关键方法举隅

1.对知识经常进行梳理、归纳,从中找出重点、难点、薄弱环节(作记号,登录上错题本);

2.研究、思考、记忆重点、难点、薄弱环节(弄不懂的再作特殊记号);

3.多读相关课外书,适当做相关的课外题(将新知识点登录上错题本);

4.复习原来做错的理科方面的题目时,不仅要记住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要有体会和总结,研究和思考:①原来为什么没做出?②本题的知识点是什么?③本题的关键点是什么?(譬如作辅助线……)④本题的发散思维、立体思维、推理步骤……⑤本题的“中介”与“桥梁”……以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5.复习与回顾:经常快速而不遗漏地翻阅各类课本、练习册、作业本、试卷、参考书、错题本等;

6.经常琢磨学习的方法、技巧与捷径,以提高效率、效果。(譬如大声诵读;自己跟自己讲题;让知识在脑海中“过电影”等)

5.做时间的主人——会珍惜和把握时间

时间是世界上神奇的东西,无始无终,无踪无影,渗透与包含于所有事物之中,操纵着自然和社会变化的规律。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在诗中说:“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它那横扫的镰刀。”这不免让人们觉得感伤和无奈,埋怨时间的无情。然而,实际上时间又是一位极为懂得感恩的天使,对于善于珍惜的人会给予丰厚的回报。世间那些善于珍惜时间、利用时间的人,往往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一代文学家鲁迅说:“我哪里是什么天才,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孩子的学习当然得依托时间而存在,这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样。不仅如此,通常来讲,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其时间付出成正比,只要这种付出没有超过孩子心理和生理的承受程度,并且没有妨碍孩子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我们平常所说的学习勤奋、学习刻苦,实际上就是说把尽可能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绝对多的时间付出肯定带来绝对多的收获。这就像渔民捕鱼,他在河边捕鱼的时间越多,他收获的鱼儿一般也会更多。当然这也不是由此否定技术和方法的作用,勤劳者并不等同于聪明者。“勤能补拙”,很多勤劳者也比很多聪明者收获得多。

很多孩子还不会懂得珍惜和利用时间。他们没有像成人这样看到时间的价值和匆匆流逝。孔子在河边发出的“逝者如斯夫”的感叹,少年人是无法理解的。他们心目中还没有时间的概念,感觉时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要说到他们的时间利用,可能就是他们琢磨着如何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他们感兴趣的、觉得快乐的事情上去。其实这也无可厚非,这就是儿童天真、快乐的重要表现,是令人向往的人类萌始阶段的没有功利色彩的纯粹幸福。如今多少疲惫的中老年人,不都在追求一种类似的、感觉不到时间存在的幸福、悠闲与宁静吗?

但是孩子不能永远停留于这个阶段。没有哪一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一直躺在摇篮里享受天真,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能够努力地学习各种知识。而在知识的殿堂,时间不再跟外面一样,它有了量度,有了限度,有了意义和效率的维度。

要让孩子懂得珍惜和利用时间,就得使他们明白时间重要性的道理,使他们知道:一份时间付出,才会有一份获得;在学习上只有投入更多时间,才会有更好的成绩;不懂得珍惜和利用时间的人,绝不可能成为成绩优秀的孩子。名人珍惜和利用时间的故事、名言,都可以成为教育引导的材料。我国古代车胤“聚萤读书”的故事,居里夫人珍惜利用时间的故事(为了不使来访者拖延拜访的时间,她在会客室里从来不放座椅),都可以给孩子某些激励和触动。

当然要给孩子在时间珍惜和利用上的最大激励与触动,莫过于让孩子树立目标和理想。伟大的人生都从立志开始。立志会让孩子进入人生的新境界,会让他产生强大的前进动力。这种动力会驱使他真正认识时间的价值并且逐步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让孩子学会珍惜和把握时间,基本目标是孩子能够把尽可能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上,并且科学有效地利用和分配时间。这个目标当然不是要否定孩子的休息和娱乐——它们可是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休息和娱乐还会促进孩子的学习。

珍惜时间的基本习惯是,做什么事情都有时间观念,设置时间限度。孩子由于年龄小和自控力差的关系,通常在生活中没有多少时间概念,好玩的事情、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譬如看电视、玩游戏等做起来往往没完没了,而像写作业、读书等事情则要家长提醒才去做。这种行为习惯必须加以改变。初期家长可以给孩子规定时间限度,然后逐步过渡到由他自己控制。2009年湖南高考理科高分考生、慈利一中学生柴云子的作息时间表是精准到小时甚至分钟的,每天几点几分要做什么,都在她的脑子里被精确地网格化。2013年湖南高考文科状元、湘钢一中学生周之恒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上面记载了每天的时间表,精确到了分钟。

珍惜时间还体现在对零散时间的利用。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大量零散的时间加起来就会成为大块的时间。生活中存在许多的零散时间,譬如吃饭前、出门前、等车时、等人时、睡觉前等,惜时人都会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宋代诗人陆游就能做到“待饭未来还读书”,在他的柜子里、书桌上、床铺边都放着书,陆游正是凭着这种不浪费一分一秒的精神,一生读了许多书,写下了近万首诗。19世纪世界哲学界的两位泰斗级人物约翰·密尔和斯宾塞,其职业均不是哲学研究,都是靠利用业余闲暇时间而成就其辉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