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性格的力量:成也性格败也性格
21804500000011

第11章 性格决定命运——为什么要打造好性格(2)

据说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某项民意测验中,有40%的人认为科学家是一群怪里怪气的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误解。

事实与人们的偏见正好相反,绝大多数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不但性格是正常的,而且是更为丰富、更为积极、更富有力量的。马克思为了创立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几乎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包括一切娱乐和爱好。但是只要当他和孩子们在一起时,他便会童心焕发,和他们一起折纸船,让它乘风破浪,让它“中弹起火”,看到纸船在水盆中熊熊燃烧,他和孩于们一样乐得开怀大笑。马克思很喜欢下棋,而且只想赢。有一次和他的学生、战友李卜克内西对垒,被对方将死了,这时天已很晚,马克思发火了,要求第二天早晨到李卜克内西的家里去下棋,非赢回这一局不可。

爱因斯坦工作起来那种专注的态度和无比深刻的思维,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但他却不是一个不谙世故的书呆子。他对生物学和哲学都有浓厚的兴趣;他喜爱文学,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席勒、萧伯纳的作品,都活跃在他的心中。他对音乐的酷爱更是有名的,他的音乐造诣之高,连有的专业音乐家也自叹不如。对于爱因斯坦,文学艺术绝不仅仅是娱乐和消遣。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恰如他献身于物理学一样,乃是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乃是他性格的组成部分。他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曾经告诉人们:“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真……要不是全神贯注于那个在艺术和科学研究领域永远也达不到的对象,那么,人生在我看来就是空虚的。”

是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没有自己的完整性格,没有自己独立的世界,也就是没有自己特殊的观察世界、理解世界和对待世界的方法,没有自己所憧憬、所幻想的世界,那他怎么会不感到空虚、单调、欠缺和失落呢?

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可以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增加知识的财富,可以与别人结成深厚的友谊,分享感情。因此谁都希望自己在交往活动中如鱼得水,深受别人的欢迎和尊敬。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实现这一希望的。有些人就常常得不到别人的接纳和欢迎,甚至遭到同伴的疏远、嫌弃,独自品尝着受冷落的滋味。心理学上把那种受到别人喜爱的人称为“人缘儿”,把受人冷遇的人称为“嫌弃儿”。

据调查,“人缘儿”具有如下性格特征:

对待集体方面:乐于为集体做事,有集体荣誉感;

对待他人方面:诚实,坦率,直爽,刚正,耿直,平易,温和,友善,慷慨,热情,豪爽,仗义,谦虚,真挚,纯朴,体贴人,同情人,帮助人,尊重人,表里如一,与人为善;

对待自己方面:举止大方,富有朝气;

对待学习、工作、生活方面:勤劳,俭朴,勤奋刻苦,有钻研精神;

情绪方面:稳重,开朗,活泼,风趣幽默;

意志方面:办事果断,有恒心,有毅力;

认知方面:聪明机灵,有才华,善于辞令,知识广博,成绩优异。

“嫌弃儿”具有如下性格特征:

工作作风方面:工作死板,官架子十足,爱打小报告,工作不负责任;

对自己的态度方面:自视清高,自命不凡,高傲;

个人生活作风方面:不爱卫生,流里流气,作风散漫,马大哈,不拘小节,娇气,乱用别人东西;

言谈举止方面:爱骂人,言语不美,爱说风凉话、大话,嘴不饶人,乱开玩笑,说话不顾场合,好耍贫嘴,经常背后议论别人,装腔作势,举止粗鲁;

气质方面:脾气暴躁,反应迟钝;

个人品格方面:自私,尖钻,虚伪,圆滑,忌妒,俗气,懒惰,不正直,爱猜疑,好表现,欺软怕硬;

学习方面:不爱学习,不求上进,还妨碍别人学习;

对异性的态度方面:和异性说起话来没个完,在异性面前好出风头。

可见,造成“人缘儿”和“嫌弃儿”区别的主要原因在于性格特征之不同。好性格才能营造好人缘儿,有了好人缘儿,人活在社会上才会感到快乐、充实和富有价值。

人活着,感到幸福或不幸福,与自身的性格有直接的关系。一方面,适宜的性格可以创造幸福,比如顽强、勤奋、机智等优质性格就能开创人生成功之路;另一方面,适宜的性格可以善待生活,善待人生,因而也能更多地感受到幸福和欢乐。

4.好性格带来好命运

智力的高低并不是一个人取得成绩大小和主导命运的主要原因。那么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特尔曼等人的研究令人信服地证明,主要的原因是性格。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在20世纪20年代,曾经测试出1528名智商在140以上的智力超常儿童(在心理学上,智商100为正常,120为聪明,140以上为天才)。根据一般猜想,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应该取得比较好的成就。结果如何呢?特尔曼等人进行了长达40年的追踪研究。到60年代,这1500多名当初的“神童”,情形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乐观。他们之中,确实有20%的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60%的人却成绩平平,更有20%的人流到了中等人以下。那就是说,智力的高低并不是一个人取得成绩大小和主导命运的主要原因。那么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特尔曼等人的研究令人信服地证明,主要的原因是性格。

卧薪尝胆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是很熟悉的。越王勾践为了雪洗被吴国战败的耻辱,睡柴草、尝苦胆,十年如一日。他这种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精神,终于使他重振旧威。

负荆请罪的故事想必大家也是很熟悉的。赵国贤相蔺相如,面对武将廉颇的多次公开污辱,“隐车避匿”“称病不朝”。他这种克制忍让、顾全大局的品格,赢得了廉颇的敬佩,二人遂结为刎颈之交,也使赵国威名大震。

空城计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的了。诸葛亮面对司马懿的大兵压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这种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性格,令敌退避三舍。

相反的例子也数不胜数。项羽的刚愎自用、感情用事导致他乌江自刎;赵括脱离实际纸上谈兵,结果使40万赵兵遭到活埋。

性格与政治事业关系如此密切,而与科学事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的成才愿望,一个人在科学上干一番事业的雄心,没有良好的性格支撑是难以实现的。一位哲人总结了人类千百年的历史,深沉地说道:“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这就明白地告诉我们,“犹豫”和“怯懦”这两种性格是同科学无缘的。

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在成才和取得事业成功的道路上,第一个障碍就是看不到希望的曙光,似乎成才的路径从来就没有向自己开放过。可是,又有哪一位人才的成功道路不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呢?历史上许多杰出的人才在中学时代往往是不起眼的,甚至遭到别人歧视。爱迪生在读小学时就因学习成绩不好被老师揪住耳朵拖出教室,开除了学籍;达尔文幼时是个平庸的孩子,学习成绩比起他的妹妹来,远远地落在后面,被人瞧不起。爱因斯坦的情况就更为典型。他自己的感觉是“记忆力差,特别是苦于记单词和课文”。他没有优秀学生特有的敏悟,对所有的课程都愿意集中精力,有条有理地记好笔记,并且循规蹈矩地复习笔记。有一次他父亲问校长,这孩子长大适宜选择什么职业,回答是令人沮丧的:干什么都一样,反正他绝不会有什么成就。爱因斯坦投考过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第一次名落孙山。第二次再考,勉强录取。最后毕业时,别的同学都留校当助教,唯独他未被留校。有趣的是,这个成绩平平甚至在学业上被判了“死刑”的人,日后在科学上却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这其中的奥妙在哪里呢?就隐藏在他们的性格之中。这三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一些共同的性格特征: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自己钻研问题,等等。

什么样的性格会开创什么样的前途,或者创造什么样的业绩。因为任何成功都与人的兴趣、目标、毅力、权变和坚持精神有关系。所以,你不要慨叹命运待你如何,你应该首先思考你是用什么样的性格嫁接命运的?你用好性格善待命运,命运也会用好结果来善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