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别让不会讲话害了你
21805500000021

第21章 领导讲话水平自我训练(7)

李卜克内西回忆恩格斯时说:“他在观察人们和事物的时候,不是用玫瑰色眼镜或黑色眼镜,而是用明察秋毫的目力。他的目光从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总是要洞悉底蕴。这种明察秋毫的目力,这种‘慧眼’,这种自然之母只赋予少数人的洞察力,都是恩格斯所有的。这一点我在第一次会见他的时候就觉察到了。”普·凯尔任采夫回忆列宁说:“他演说时的姿态,他的纯朴,而首先是他的一双目光炯炯能看到人们内心深处的眼睛——都使我觉得是非凡的。”

眼神的运用是通过目光注视来形成彼此间的沟通交流的。

听者的眼神黯淡无光,表明其内心有忧伤,领导讲话就不要神采飞扬;听者眼神突然明亮,表明其对自己或自己的表现产生兴趣,领导就应趁机表达自己的思想;听者眼神游移躲闪,表明其慌乱心虚,领导就应穷追猛击;听者眼神沉静坚毅,表明其成竹在胸,领导就不可轻率表态。

目光注视并不是说在交流中要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英国学者莫里斯说过:“眼睛对眼睛的注视,只在强烈的爱或强烈的恨时才发生;其他人在通常情况都不喜欢被人一直注视。”确实,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一对恋人彼此都会深情地注视对方的眼睛;两位情敌彼此也会狠狠地注视对方的眼睛。美国学者迈克经过试验认为,双方交谈中,如果彼此注视的时间超过交谈时间的60%,那就说明彼此互感兴趣超过了交谈本身。因此交流中,如果不是强烈的爱或强烈的恨,注视对方眼睛的时间应控制在60%以内。无论是讲话者还是听话人,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会使对方感到局促、难堪,甚至会产生被挑衅、被侮辱的感觉。为了避免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以及一点不盯对方的眼睛,可以将注视的视野稍加拓展:既注视眼睛,又注视面部表情,还注视手势、姿态等。

2.脸色

脸色,就是脸上的表情。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是什么样的,可以通过脸色来表达。《左传》中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别人要知道某人的内心活动,也可通过观其脸色来获得。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这就提醒人们:在讲话过程中应当留心别人通过脸色传递出来的信息。时下,老百姓形容一些党政机关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批评他们高高在上,不为或不热心为老百姓办事。当有的老百姓找上门去时,在他们的脸上表现出冷漠、厌烦、鄙夷、傲慢、拒绝等情绪,使人望而却步。可见脸色在领导活动中的影响。

脸色的构成,除了眼睛之外,还有眉毛、鼻子、嘴巴、肌肉、须发等,人的情感都可以通过这些构件表达出来。

比如眉毛:鲁迅说是“横眉冷对千夫指”,其横眉,既表示对敌人的轻蔑,又表示自己的无畏,传递情感是非常准确的。如果换成“扬眉”、“皱眉”、“竖眉”之类,就不恰当了。扬眉表示的是兴奋、愉悦,皱眉表示的是讨厌、为难,竖眉表示的是气愤、恼怒,展眉表示的是舒畅、宽慰,锁眉表示的是忧愁、哀伤,低眉表示的是羞涩、顺从,垂眉表示的是不愿、不快,挤眉表示的是挑逗、嬉戏等。

中国的成语、俗谚中,有不少就是表现脸色而使人获得其传递的信息的。如满面春风、喜笑颜开,表达内心的喜悦与兴奋;和颜悦色、笑容可掬,表达出对人的热情与友好;道貌岸然、冷若冰霜,表达出对人的高傲与冷淡;羞羞答答、面红耳赤,表达出内心的羞怯与激动;面如死灰、目瞪口呆,表达出内心的惊悸、恐惧;疾言厉色、凶神恶煞,表达出对人的威压与要挟;涕泪滂沱、向隅而泣,表达出内心的痛苦与悲伤;须发倒竖、鼻翼开合,表达出内心的震怒与愤然。

在脸色中,最能体现传递信息、表情达意作用的,是笑与不笑。不笑,较为简单,传递的信息是很明确的。如受痛苦、悲伤、忧愁、苦闷、愤怒、激动、恐惧、惊讶、厌烦、仇恨、斥责、声讨等情绪支配时,就不会笑,也不必笑。而笑,则较为复杂,传递的信息不很明确。一个人喜欢某人某事时,他会笑;可他不喜欢某人某事时,也会笑。一个人心里高兴时,他会笑;可他不高兴时,也会笑。甚至有时一个人在本不该笑时,他也会笑。

在领导活动中,最能促成彼此沟通交流的笑,是微笑。微笑是不出声音,通过面部略带的笑容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脸色。这种脸色好似和煦的春风,使人感到温暖、亲切和愉快,营造出一种融洽和谐的交际氛围。《诗经·卫风·硕人》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就揭示了这种意境。

微笑脸色的语意十分丰富:高兴、愉悦、满足、乐意、友好、热情、亲密、欢迎、敬佩、赞同、鼓励、领悟,还有希望、企盼、请求,甚至还有自谦、内疚、致歉、否定、拒绝等。有人说,微笑是交际的灵魂,这是一点都不假的。

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画了一位几个世纪以来都令世人为之倾倒的女人,成为人们心目中最美好的形象。按照我们东方民族的审美观,蒙娜丽莎算不上漂亮,而且多少还显得有些臃肿。可她的惊人之处,正在她那永恒的微笑,使人看上去,总觉得心里舒畅、愉悦,产生好感。中国的商界很早就有句“人无笑脸莫经商”和“不会笑脸迎人,没有生意上门”的说法,老百姓中也有“拳头不打笑脸人”的俗谚。这些所指,就是微笑。当今各行各业都在大力提倡“微笑服务”,所看中的,就是微笑所蕴含的特殊魅力。

三、动作语言艺术

人的动作是受神经支配的,人的喜怒哀乐可以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所以,领导在讲话时可以根据对方的动作和利用自己的动作交流和传递各种信息。

1.头部动作

头部动作,就是用头部的活动来传递信息,表达内心的情感。在表现形式上,有点头、摇头、偏头、回头、仰头、低头、垂头七种,所含意思各不相同。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点头,表示赞同、肯定、鼓励;摇头,表示反对、否定、怀疑;偏头,表示岔移、犹豫、不解;回头,表示欣赏、留恋、不舍;仰头,表示景仰、傲慢、坚强;低头,表示娇羞、顺从、沉思;垂头,表示无奈、沮丧。

头部动作中,以点头和摇头最为多见。它们所代表的意义也很宽泛。尤其是点头,除了前面所提到的赞同、肯定、鼓励外,还可表示问候、致意、感谢、满意、理解、舒畅、表扬、拥护、放心、尊敬、佩服等。在领导活动中,可以根据现场的情景加以运用和予以理解。

比如,王秘书见到赵主任,谈起第二天将要开幕的博览会。王秘书问赵主任:“明天您要参加开幕式吗?”赵主任点点头,王秘书知道赵主任是在肯定,他要参加开幕式。王秘书又问赵主任:“老张要在开幕式上发言,您觉得怎么样?”赵主任又点点头,王秘书知道赵主任是赞同老张发言的。王秘书接着说:“对这事,我有点看法,不知……”王秘书抬眼望着赵主任,赵主任朝他点点头,王秘书知道赵主任是愿意听的,鼓励他讲下去。于是王秘书便打开话闸,谈了起来。王秘书在谈的过程中,他注意到赵主任频频地点头。这样,王秘书便谈兴大增,他知道,赵主任对自己所谈是感兴趣的、是理解的。王秘书谈完自己的看法后,又补上一句:“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意见,希望不要让老张知道。”赵主任朝他点点头,王秘书知道,赵主任是让自己放心。至此,王秘书便满意地挥挥手向赵主任告辞,赵主任朝他点点头,王秘书知道,赵主任在向自己致意。整个过程,赵主任都没有讲一句话,仅仅是点头,便把自己的意图清晰地传达给了王秘书,使沟通得以完成,并收到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