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21806500000017

第17章 与器具有关的汉字(3)

“单”还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当读“shàn”的时候,则用于地名和姓氏。如“单雄信”。另外,“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的首领的专称,这里的“单”字必须读作“chán”。单于始创于匈奴着名的冒顿单于的父亲头曼单于,之后这个称号一直继承下去,直到匈奴灭亡为止。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至两晋十六国,皆改称为大单于的称号,但地位已不如以前。

另外,“单”还有个很特别的用法,即放在两个数量中间,表示较大的量下附有较小的量,相当于“零”。如:一百单八将。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干

【说文解字】

干,犯也。从反入,从一。凡干之属皆从干。

【汉字趣谈】

“干”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看上去像是一个前面带有杈头的木棒,这是一种先民们在捕获野兽时最常用的武器,与陷阱配合使用。当野兽落入陷阱之后,先民们就用这种上头带杈的木棍子处死它。金文在其上部又加上了一个大疙瘩。小篆的形体整齐化,还是像叉子一类武器的样子。“干”的本义为武器。《韩非子·五蠹》:“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其中的“执干戚舞”即拿着武器跳舞,比喻以美德代替武力来感化敌人。《三国志·魏志·苏则传》:“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辄戮。”意思是:于是清楚地发布禁令,有触犯的立即杀死。

动用武器就是主动冒犯别人,自然是对人的扰乱,这就是干涉。《国语·周语上》:“是时也,王事唯农是务,无有求利于其官以干农功。”意思是:这时候,天子把农业看成是唯一的大事,不要求那些官员干别的,以免干扰农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字义的演进,“干”字的意思发生了转化,由原本的进攻型武器转指抵御刀枪的防御性武器“盾牌”。如《韩非子·五蠹》:“执干戚(大斧)舞。”意即:拿着盾牌和大斧跳舞。《尚书·牧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尔誓。”意思是:举起你们的戈,摆齐你们的盾牌,竖起你们的长矛,我将向你们发布誓词。

“干”通“杆”时义为“栏杆”。如李白《清平调》:“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意即:春风消解了君王的无限怅恨,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着栏杆。

另外,当“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讲,即与“湿”相对的“干”,实为“乾”字的简化字。但“乾”读作“qián”时,不能用“干”代替。如“乾坤”、“乾隆”。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甲

【说文解字】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一曰:人头宜为甲,甲象人头。凡甲之属皆从甲。

【汉字趣谈】

“甲”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像是古代武士身上穿的铁甲片之间的“十”字缝隙。金文的形体也同于甲骨文。“甲”的本义就是古代武士穿戴的头盔和护身衣。如《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这句话的意思是:穿着甲衣,拿着武器。后来又泛指铠甲。如黄巢《不第后赋菊》:“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意思是:菊的香气向云天直冲,弥漫在整个长安城中。秋菊在这里栽遍,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从“甲”字的“护身衣”的本义又可引申为动物身上的“硬壳”,如龟甲。再如草木萌芽时的外皮也称甲,如“莩甲”等。《易》中有这样的句子:“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甲坼”的意思就是外壳裂开,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而发出芽头。也指人或动物的指或趾上的角质硬壳。如“指甲”等。

“甲”也用来表示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如苏轼《喜雨亭记》:“乙卯乃雨,甲子又雨。”甲子是干支之一,排在第一位。中国传统的农历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一年称为甲子年。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称六十甲子。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一甲子为一个轮回,也就是60年一个轮回。我们称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为花甲老人,就是这个原因。

由“甲”为天干的第一位可以引申为居第一、冠军。如宋代王正功的《鹿鸣宴劝驾诗》:“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这是赞赏桂林山水美居天下第一。人们常用“富甲天下”来比喻一个人的财富之多。

汉时课士有甲、乙、丙三科。《汉书·儒林传》:“平帝时,……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丙科二十人补文学掌故。”唐明经有甲、乙、丙、丁四科,进士有甲、乙二科。明、清通称进士为甲科,举人为乙科,即本于此。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曾

【说文解字】

曾,词之舒也。从八,从曰,声。

【汉字趣谈】

“曾”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古代蒸食的炊器。金文的形体则更加逼真,上为盖,中为腹,下面还加了底。“曾”的本义指一种蒸熟食物的器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汉字、汉语的演进,“曾”渐渐被借用为虚词。为了避免产生词义难辨的情况,人们又开始寻思创造新的“曾”字。由于上古时的甑多为陶制品或瓦制品,所以人们就在“曾”字的右边加了一个“瓦”字,创造出了形声兼会意字“甑”,专门表示“曾”字的本义。

由于蒸锅屉盖累叠,因此引申指重叠。《管子·轻重戊》:“有虞之王,烧曾薮,斩群害,以为民利。”意思是虞舜时代,火烧重重草木,消除群害,以此来为民兴利。杜甫《望岳》“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翻译为:山中的浮云一层层地生发出来,心胸因此得到涤荡;归巢的鸟远远飞过,只有极力睁大眼睛才能看见。

“曾”又借作副词,表示乃、竟,读“cénɡ”。如《列子·汤问》:“曾不若孀妻弱子。”意思是说:竟连那寡妇和小孩子都不如。

“曾”字后来最常用作“曾经”讲。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即: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元稹《孟子尽心上》中“曾经沧海难为水”,意思是:曾经接触过大海,从此就觉得其他的“水”若是跟“海水”相比,哪里算得是“水”。

“曾”还可以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如:曾孙。

“曾”通“增”,意思是“增加”。如《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即:以此来使他心理受振动、性格变坚韧,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凡

【说文解字】

凡,最括也。从二,二,偶也。

【汉字趣谈】

“凡”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是两个竖边夹着一个小方口的样子。据研究,这是古代用于铸造器物的模具的形状。金文中的“凡”字基本上承袭了其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只是中间的“口”的部分被拉大了。“凡”的小篆字形变化巨大,已根本看不出其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样子了。其隶书字形由小篆字形演变而来。此后,“凡”字的写法逐渐被确定了下来。

“凡”的本义为盘子,只是后世其本义消失了。盘子是用来盛东西的,故引申指概括之义,表示要旨、要略。晋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其中“发凡”是指揭示全书的要旨或体例。

“凡”用作副词,又引申表示数量的全部、总共。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凡六百一十六言。”意即:总共六百一十六个字。贾思勰《齐民要术·序》:“凡九十二篇,束为十卷。卷首皆有目录,于文虽烦,寻览差易。

“凡”还可以引申指所有对象无一例外、一切。《礼记·中庸》:“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意思是说,任何事情预先做了充分准备才能成功,不预先做好准备,就容易失败。明朝张溥《五人墓碑记》:“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意即:来自五湖四海的有志之士,只要路过这里,没有不下拜而哀哭的。

所有的就是普遍的,故又可以用作形容词,表示平常、普通。《孟子·尽心上》:“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这句话的大意为:等文王(那样的圣君)出现才奋发的,是平凡的人。至于杰出人物,即使没有文王出现,也能奋发有为。《三国志·诸葛亮传》:“尽众人凡士。”即:都是一些普通平常的人。其常用的引申义为“平庸”,如《资治通鉴》:“巨是凡人。”又如“凡夫俗子”。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工

【说文解字】

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与巫同意。凡工之属皆从工。

【汉字趣谈】

“工”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看上去就像是一把斧头之类的工具,上半段是握斧头的把手,下半段是斧头的锋刃。到了金文字形略有变化,变得很像一把铲子。到了小篆,为了书写方便,把斧头下面的那锋刃变成了一横,这就是我们今天写的“工”字。“工”的本义为古人夯筑墙时用的夯杵,引申指手持工具干活的人。《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字泛指有各种技艺的人,如矿工、纺织工、漆工等。这样,“工”字又指工作、劳动、工程,也就有了“工地”“工期”“加工”“施工”“竣工”等词。

工人做工要精巧细致,又引申指精巧、精致。姜夔《扬州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古籍中常见的“工女”,专指采桑、纺织的妇女。由“工”字的精巧等含义,又引申出擅长、长于的意思来,如:工于心计、工诗擅画。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个天神叫共工,为西北的洪水之神。《淮南子》:“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说的就是共工与黄帝族的颛顼发生战争,不胜,怒而头触不周山,使天地为之倾斜的故事。

“工”是个部首字。凡由“工”组成的字,大都与工匠、工具、技能有关。如“攻”、“巫”、“差”、“巧”、“巨”、“式”、“功”。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舟

【说文解字】

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凡舟之属皆从舟。

【汉字趣谈】

“舟”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金文都像一只带有隔壁的小船的形状。小篆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仍然可以看出船的样子,我们可以把上端的曲线理解为是船尾的舵。“舟”的本义就是船。战国·荀况《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意思是:乘坐舟船的人,不是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这个义项一直使用到现在,如舟楫、泛舟、龙舟、一叶扁舟、同舟共济、刻舟求剑、木已成舟、破釜沉舟、顺水推舟等词语,用的都是这个义项。

在古代,常见的船大多都是平底的。从船舷的上缘直到船底设有把船分成不同部分的结实的隔壁。这种结构在世界其他所造船只是看不到的。这些隔壁组成船的基体,横向支撑船舷,增强了船体抵抗水的横向压力和风浪的强度。

“舟”既是船,当它被用作动词时,意思就变成了乘船、用船运等。如《诗经·邶风·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意思是说:遇到水深的地方,就乘木筏或乘船摆渡过去。

有了“舟”,我们就可以在水上自由行动,这可以引申到其他地方,如善于在沙漠之中行走的骆驼被称为是“沙漠之舟”,又如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

“舟”是个部首字。凡由“舟”组成的字大都与船有关。如“舢”、“航”、“舫”、“舰”、“舸”、“舵”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