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国际经济学
22188900000020

第20章 贸易保护理论(5)

(3)贸易转移。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关税同盟产生的可能是对己并不一定有利的贸易转向效应,而不是以上所说的对己有利的贸易创造效应。

假如把在分析贸易创造效应时所作的假设稍作改变,假定本国从来不生产某种商品,本国国内对该商品的需求一直是依赖进口的,其潜在的国外供给者不外是V国与W国(这里,关于世界是由三个国家组成的假设并没有改变),并且,在V国与W国这两个相互竞争的供给者中,W国的供给价格远比V国的低。

在本国与V国结成关税同盟以前,本国对W国与V国征收相同的关税t,从而该进口商品在本国的国内价格为P=(1+t)P,在国内对该商品的需求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其均衡点将出现在G点。这时,唯一能向本国提供该商品的只有W国,因为在从原点到Q1点之间的任何一个点上,W国的供给价格都要低于V国的供给价格。

现在,假定本国决定与V国结成关税同盟,那么由V国的供给曲线与本国的需求曲线所决定的均衡点将出现在A点。在A点,本国的进口将从Q1增加到Q2并全部来自V国,这是因为V国已经成了本国的同盟国,尽管V国的供给成本并未下降,但由于结盟后的V国已能与本国进行自由贸易,所以它的竞争能力现在要相对高于W国。对于W国来说,虽然其产品进入本国的关税已有所下降(这就像我们在前面分析贸易创造效应时一样,本国若与V国结成关税同盟,本国的关税就会从原先的t下降为t′),而且其供给成本也要比V国低得多,但是只要把P与(1+t)相乘,W国生产的产品在本国市场上就根本无法与V国生产的产品进行竞争。结果,与本国同V国结成关税同盟以前的情况刚好相反,现在是V国成了该商品的本国的唯一供给者。我们把本国在与V国结成关税同盟前后的这一贸易对象国的变化称为贸易转向。

在分析贸易创造效应时,所看到的是本国福利的增加,那么现在所发生的贸易转向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呢?在本国与V国结成关税同盟以前,本国从W国进口Q1数量的产品,可得(a+b)面积的关税收入。两者相减,本国的净福利是下降的。这一结果表明,贸易创造的效应要优于贸易转移的效应。贸易创造的效应之所以会优于贸易转移的效应,说到底,是因为在贸易创造的场合,本国是以低成本的供给取代了原先的高成本供给;而在贸易转移的场合,本国却是以高成本的供给取代了原先低成本的供给。

6.5.3贸易一体化的利弊得失

(1)发达国家的贸易一体化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一体化。一般说来,由于发达国家的贸易一体化会使贸易创造占压倒的优势,因此这类国家通过相互结盟而实行贸易一体化就很可能导致各国福利的增加。

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它们实行贸易一体化的结果主要是贸易转向,而不是贸易创造,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一体化不仅不能导致参与一体化合作国家的福利增加,反而有可能产生净福利损失。

1990年代美加墨共同市场的建立,开创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一体化的先例。其结果是促进了地区内产业间贸易的发展,但由此产生的究竟是贸易创造效应还是贸易转向效应,尚未得到明确的答案。

(2)发达国家贸易一体化的利弊得失。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一体化的意义并不是很大。这是因为:第一,发达国家相互之间的产业间贸易的分量并不是很大;第二,由贸易一体化所削减的关税不会超过10%。因此,为建立贸易一体化的共同体而必须支付的谈判与合约费用很可能会大于贸易一体化所带来的福利。

持相反观点的经济学家则认为,发达国家贸易一体化的好处,不仅在于它可以增加贸易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在于它能够发展差别产品的贸易,进而促进各种差别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从而使各国获利。

(3)发展中国家贸易一体化的利弊得失。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一体化有助于促进其进口替代的工业化。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贸易一体化所产生的主要是贸易转向效应,因此,新兴工业在该共同体内部的区位配置就将成为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对于新兴工业的所在国来说,贸易转向将使成员国对其新兴工业的产出需求趋于增加,从而可使其无法与发达国家进行竞争的幼稚工业得到有效的保护与迅速的发展。基于这样的原因,这个国家总是会千方百计地阻止该新兴工业向其他成员国扩散。

与此相反,对于该新兴工业的非所在国来说,由于贸易转向,它将从前者进口价格相对较高的产品,这意味着贸易一体化带给它的只是福利净损失。

为了改变这种对其极其不利的结果,后者就会在共同体中拼命争夺这一新兴工业的发展权。

由于新兴工业的发展权直接关系到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因而这种争论通常很难加以协调,所以,迄今为止,发展中国家贸易一体化成功的案例几乎没有。

本章小结

1.贸易保护可以分为关税与非关税保护两大种类。其中,非关税保护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进口限额、出口补贴、出口税收、国家垄断贸易、外汇管制、禁止进口,以及本地购买法等。在所有这些贸易保护类型中,关税保护是最常见与最基本的保护形式。

2.关税保护会导致本国的福利损失,并造成各种各样的经济扭曲。赞成关税保护的理由主要是: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调节国际收支、调节部门之间或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以及在大国经济情况下用来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反对关税保护的理由则认为:一国要实现以上各种政策目标完全可以采取比关税保护更好的经济调节政策。更为重要的反对理由是:关税保护有可能引起贸易战,从而导致整个世界福利的下降。

3.最优关税不过只是一种理论假设而已。这是因为:第一,小国经济原本就不存在最优关税问题;第二,即使在大国经济情况下,最优关税也是以本国的贸易伙伴国不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为其前提条件的,但这一假设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因此,迄今为止,最优关税只能是在教科书中说说而已。

4.与最优关税相比,在各国政府推行关税保护政策时,值得引起注意的倒是如何实现有效保护的问题。有效保护概念告诉我们,判断一个国家的关税保护是否有效,不仅要看最终产品的保护率,而且还要看进口中间投入品的保护率。此外,还要注意存在进口替代情况下的有效保护问题。只要有关税存在,即使该产品的进口已被完全替代,仍要考虑其有效保护的程度。

5.出口补贴可以达到与进口关税一样的保护目的,但却没有进口关税那么多的负效应。但是,考虑到进口关税可以增加政府收入,而出口补贴却要增加政府的支出这一不同的财政效应,任期有限的各国政府一般都偏好于关税保护政策,而不是从长远来看对该国发展更为有利的出口补贴政策。

6.进口限额几乎可以说是政府保护贸易政策篮子中最为拙劣的一种保护手段。这样说的根据主要在于:第一,由直接数量控制所造成的经济扭曲程度可能要大于间接价格控制所引起的经济扭曲程度;第二,当进口许可证实行无偿分配制度时,进口限额政策会引起进口商大量的寻租活动,从而导致巨大的社会成本。

7.关税同盟是将关税保护政策扩张到两个以上的国家。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别。无论是关税同盟还是自由贸易区,一经形成就会产生某种特定的贸易效应,或是贸易创造效应,或是贸易转向效应。贸易创造效应可以提高成员国的福利水平,而贸易转向效应的结果则刚好相反。

8.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的种类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全部由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共同体;二是全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共同体;三是由部分发达国家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共同体。一般而言,全部由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共同体的贸易效应主要是贸易创造,因而其成功的概率较大。

与此相反,全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共同体,由于其产生的贸易效应主要为贸易转向,因而其失败的概率居大。从这样的事实出发,发展中国家应放弃传统偏见,尽可能谋求与毗邻的发达国家结成贸易同盟,以便借此来获得贸易创造效应。

本章关键词

贸易保护、关税保护、幼稚工业、战略工业、经济扭曲、最优关税、有效保护、实际关税、出口补贴、出口税收、进口限额、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贸易创造、贸易转向

本章思考题

1.贸易保护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2.关税的福利损失是怎样产生的?它会对一国的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赞成与反对关税保护的理由各有哪些?你对此有何看法?

4.有效保护的含义及其计算?

5.大国的关税效应为什么会不同于小国的关税效应?

6.最优关税的含义及其实现的条件?

7.出口补贴与关税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是什么?为什么在很多国家里关税要比出口补贴更加受到政策制定者的欢迎?

8.为什么说进口限额是一种较为拙劣的贸易保护政策?它是如何造成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悬殊差别的?

9.判断一种贸易一体化的组织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0.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一体化常常以失败而告终?其出路又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