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国际经济学
22188900000040

第40章 资本流动(1)

12.1导言

本章通过导入资本项目进一步扩展国际收支的调节理论。

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形势下,这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现在的国际交易额的2/3以上是与资本项目有关的。

虽然在当前的国际资本流动中不乏投机性的交易,但仍有大量期限较长的正常性的资本流动,而这正是本章所要研究的对象。

本章第一节考察实际资本流动及其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接下来的两节考察与证券资本流动有关的流量理论与存量理论。本章的最后一节讨论货币方法,这个方法旨在从整体上,而不是分别地就经常项目或资本项目来解释国际收支的平衡问题,并且还将通过分析表明,货币方法是一种与其他方法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竞争的方法。

12.2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的调节

12.2.1冲销政策下的国际收支调节

首先假设经常项目最初是平衡的。这时假如有一笔稳定的资本流入,那么一国的国际收支将会如何进行调节呢?这就要看该国是否采取冲销政策。

现在假定该国采取冲销政策,那么根据ΔH=ΔR+ΔD的恒等式,由国际资本流入所引起的ΔR的增加所造成的经济失衡势必需要通过ΔD的下降来加以平衡。这意味着那些通过国际融资,能够利用外来资本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单位的支出增加,将被另外一些因冲销政策所造成的国内信贷紧缩后不得不削减其支出的经济单位之支出的等量减少所抵消。

毫无疑问,这一调整虽然实现了国际收支与内部经济的平衡,但由于该国是通过冲销资本流入来维持其内部经济之平衡的,因此,未能使资本的流入产生收入效应。这也就是说,冲销政策必定会阻止实际资本的转移而使资本流入国的国民收入保持不变。在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在资本流入并实施冲销政策的场合,虽然不能产生收入效应,但却有可能产生结构效应。即一国可以通过引进资本再加冲销平衡的方法来调整其经济结构(包括企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借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率,增加未来收入之目的。

12.2.2无冲销政策下的国际收支调节

在外国资本流入的情况下,假如央行不采取冲销政策,那么资本流入就将导致支出的自发增加。这一结果可从以上给出的恒等式中清楚地看到。

假如这时该国的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那么最初的资本流入将不会被转移出去,即流入资本将全部被吸收,从而产生收入效应。

然而,随着该国的经济逐渐地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流入的资本又会被渐渐地转移出去。否则经济就将无法保持平衡。随着资本被转移,由资本流入而产生的收入效应也就会完全消失。

12.2.3保证资本内向转移与内部经济平衡下的国际收支调节

假定一国的金融当局采取不冲销的金融政策,并且试图在保持内部经济平衡的同时又能实现资本的内向转移,那么这时又该采取何种调节措施呢?

这可分为两种商品下的调节与三种商品下的调节这两种不同的情况。

先来分析两种商品情况下的调节。

纵轴为实际汇率,横轴为吸收。IB与EB分别代表内部经济平衡与外部经济平衡的轨迹。经济的初始点为图中的E点,在该点存在经常项目的逆差,即内部经济是平衡的,而外部经济则是不平衡的。资本流入将导致储备(R)的增加与EB线右移。由于央行采取的不冲销政策,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本的内向转移效应,因而R的增加势必会引起国内信贷(D)的相应增加。这时,为防止出现通货膨胀,有两种防范措施可供选择:其一是采取紧缩政策,但这样做的结果好比是采取了冲销政策,从而与原先预定的目标是相悖的;其二是采取削减关税的政策,这可使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得便宜,从而减少因国内需求增加而引起的国内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现在假定有关的政策当局选择的是后一种调节措施,那么,随着资本的流入,图中的EB线将会右移到Z点的位置上,而IB线则因关税降低与进口商品的输入,仍然保持不变。于是,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同时均衡就将在Z点出现。若将这一均衡点与调整前的均衡点E点相比较,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吸收A有了明显的增加,而这恰好意味着我们一开始所说的资本输入之内向效应的实现。

现在,再来分析三种商品情况下的国际收支调节问题。三种商品的模型实际上就是在以上有关章节中经常提到的依附经济模型,因而,关于这一模型的基本构造就不必再加以介绍了。对于三种商品的调节方法可分析。

假定经济的初始点处于内外平衡状态,P=C点。现有一笔固定的资本流入,并要求其在产生内向的转移效应的同时又能保持内外经济的平衡。这就必须同时采取增加吸收与提高非贸易商品价格的调整政策。这一调整结果将导致贸易品与非贸易品比价关系的变化,进而引起国内生产均衡点由P点向P′点的移动,以及该国消费均衡点由C点向C′点的移动。由此所产生的消费均衡点与生产均衡点分离的现象,正好表明该国有资本的净流入。并且,由于消费的均衡点位于该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所以该国的净资本流入实际上已全部转化为该国的吸收,因而可以断定流入该国的资本所产生的是内向的转移效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由于P′点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因而其内部经济是平衡的;另一方面,从C′点来看,高于本国产出能力的消费水平必须通过进口才能得到满足,进口显然意味着储备的流出,因而进口的增加将抵消掉因资本流入而引起的储备增加,结果该国的外部经济也将是平衡的。

事实上,以上的调整过程即使没有政府提高非贸易品价格这一干预行为,在货币机制的自动作用下迟早也是会发生的。这一自动的调整过程可以简述如下:随着一笔固定的资本流入,本国的储备(R)会增加;为保证资本流入能够产生内向的转移效应,金融当局自然不能采取冲销政策,因而,国内的信贷(D)也将随着储备(R)的增加而增加;在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这可从生产的均衡点始终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上得到证明),国内信贷(D)的增加必将产生物价上涨的压力;当贸易品的价格是由国际竞争价格所决定时,物价上涨的压力将全部被转移到非贸易品价格上去;因此,货币自动调节机制起作用的结果只能是非贸易品价格的上涨。随后所要发生的事情就与我们以上所分析的一样,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12.3流量理论

12.3.1有资本流动的IS/LM/BP模型

以上所分析的基本上还是与商品贸易有关的实际资本的流动。从这一节开始,我们将着手进行与证券投资有关的资本流动分析。我们的分析顺序是:先分析只考虑资本收益而不考虑投资风险的流量问题;然后,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不仅考虑资本收益,而且也考虑投资风险的存量问题。

流量理论认为,资本在各国之间流动的决定因素是各国之间的利率差别。

因而,流量理论倾向于把资本的国际流动看作是利率的函数,即F·=f(i+,i-)(1)式中的F是私人部门的国外净负债存量,因而加上一点后的F点(F)是资本的净流入;i+为国内利率,它右上角的“+”号表示它与资本流入正相关;i-为国外的利率,它右上角的“-”号表示它与资本流入负相关。由于这个方程式以资本流量与利率的关系为出发点,故被称为流量理论。

当然,还可以在(1)式中加入代表直接投资的自变量与代表债务偿还的自变量。但是,与利息和收入这样的内生变量相比,直接投资与债务偿还均为外生变量,因此,在构筑流量理论的基本模型时,可以暂时不予考虑。

接下来的任务是要把(1)式导入国际收支的恒等式,以便展开有资本流动情况下的国际收支调节问题的研究。把(1)式代入国际收支的恒等式以后,便可得到R·=TB(Y,eP/P)+f(i,i)(2)。

假如把外部经济的平衡理解为储备保持不变,即R·=0,并且假定作为外生变量的i固定不变,那么(2)式就将进一步演变为下式TB(T,eP/P)=f(i)(3)。

(3)式中的f(i)之所以为正,是因为(i-)的右上角的符号为负(见(1)式)。

由(3)式可见,TB与国内利率(i)正相关,这意味着导入资本项目以后的IS/LM/BP模型中BP线不再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而是一条斜率为正并随国内利率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据此,便可得到一个新的包含资本国际流动的IS/LM/BP模型。

12.3.2有资本流动的国际收支调节

当经济的初始点位于E点时,该经济将出现贸易逆差。在没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要同时实现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平衡,就必须动用米德所说的转换支出的政策工具,以便让BP线右移至IS线与LM线相交的E点。其理由是:由于在没有资本流动的模型中BP线与充分就业线都是垂直于横轴的,因此,除非BP线和充分就业线刚好与IS线和LM线的交点重合,否则就只能运用贬值政策,通过改变人们的支出结构来实现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同时均衡。

然而,在有资本流动的一般均衡模型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由于BP线现在不再垂直于横轴,所以就会有BP线与充分就业线的交点,这意味着无需采取使BP线右移的贬值政策,只需适当地选择内部化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或者让IS线右移,或者让LM线左移,就可使一国内部经济的平衡与外部经济的平衡同时得到实现。

从图1231的情况来看,要实现从E点到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都平衡的Z点之调整,不再需要借助于可能直接对他国产生外部效应的贬值政策,而只需利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就可以在IS线右移与LM线左移的合力作用下,在Z点实现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同时平衡的一般均衡。其中,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高国内的利率水平,吸引外国资本的流入;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增加产出与出口,以防止国内通货紧缩可能造成的就业下降,并保证将来有足够的外汇供给来偿还因资本流入而产生的国际债务。在没有其他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下,由此实现的一般均衡应当说是比较长期的。

12.3.3罗伯特·蒙代尔的指派模型

(1)罗伯特·蒙代尔模型的基本构造。

罗伯特·蒙代尔模型的基本构造分析如下:

横轴表示的是财政盈余(T-G),它实际上代表着财政政策向量,(T-G)值的大小反映的是财政政策的松紧程度,(T-G)值越大,也就是财政盈余越大,那么财政政策就越是偏紧,反之则相反。纵轴表示的是利率,它实际上代表着货币政策向量,利率水平越高,那么货币政策就越是偏紧,反之亦相反。

图中的IB线与EB线的含义与米德综合模型中的含义完全相同,即:IB线是内部经济平衡的轨迹;EB线是外部经济平衡的轨迹。但是,区别在于,这里的EB线的斜率与米德综合模型中的斜率刚好相反。对此,我们有加以说明的必要。

假定外部经济的均衡点与内部经济的均衡点一样也是出现在E点,那么一种紧缩的财政政策将增加经常项目的顺差(因为它减少了吸收)。这时,为了维持外部经济的平衡,就需要一种松的货币政策来配合,即:降低国内的利率水平,增加国内信贷。这种松的货币政策实施的结果不仅会导致进口增加(由吸收增加所致),而且还会导致资本外流(由利率下降所致)。于是,由紧的财政政策所产生的贸易顺差就将趋于消失,整个经济就会趋向于一般均衡。在这个调整过程中,一般均衡的实现必须要有(T-G)的增加与i的下降之互动,然而正是这种互动关系决定了EB线的斜率必定是向下为负的。

接下来的问题是,EB线的斜率为什么会小于IB线的斜率?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是:财政政策的影响力在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要小于货币政策影响力。简单地说,财政政策的变化只能对经常项目产生影响,而货币政策的变化不仅会对经常项目产生影响,同时也将对以利率为其自变量的资本流动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样,当政策当局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时,能够同时撬动两个变量的货币政策只需进行少量的微调,就可使经济调整到一般均衡的状态。于是,便产生了我们在模型中所看到的EB线的斜率要小于IB线斜率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