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播音主持艺术
22225100000012

第12章 发声与吐字(7)

在我的生活中有几位挚友,可以说都是中国声乐界的顶级代表人物。偶尔一次,听到其中一位朋友给他的学生上声乐课,使我顿有所悟。我曾经也一直探索着声乐艺术发声和语言艺术以及播音主持语言发声中的必然联系。在这次课上,学生发声时所表现出来的声音状态,可以感受到如前所述的“气柱”与“声柱”的感觉,声音亦觉通畅、直灌头顶,然而与其老师比起来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少了些什么呢?我琢磨着、感觉着……忽然,老师的一个换气的方式、一个气口的变化以及随之而带出的手势动作,使我一下子捕捉到了症结所在——原来是要“动”。同样是唱一个简单的“啊”音,学生表现出来的仅仅是“为了唱而唱,为了发声而发声”,声音虽然通畅,音色也很优美,但是声音中缺少生命的鲜活,缺少灵魂的表现。气息是运动的,体现在声音之中就是流动的,当声音随着旋律歌唱时,那就是一条流动的河。这种现象,在学习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中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哪怕仅仅是“a——o——e,i——u——ü”的元音练习,声音中表现的也一定是运动状态,是声音的流,流淌着的声音的河。

还有一次,我听到另一位朋友给他的学生上声乐课,他在授课中说的一句话,一下子唤起了我心中的共鸣。他要求学生,要像说话的感觉那样去唱,这使我回想起在课堂上不断要求学生的,要像唱歌一样去说。这二者异曲同工,都体现出了一个核心点:无论歌唱还是语言,要求的都是在一种运动的状态下流动的声音。在歌唱艺术中,声音是心灵与作品表达情感的融合,通过旋律来体现;在艺术语言和广播电视主持语言中,声音则是心灵与作品内容的融会,通过语言韵律来体现。

第三节吐字——关于口部控制

当我们对艺术语言及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呼吸控制方法、发声要求进行了探讨认知之后,就要进入到最为核心的部分——吐字。我们说,语言艺术创作区别于歌唱艺术的根本点在于,它是以字音为语言的基本单位进行艺术创作的。因此,在艺术语言及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发声与吐字的关系之中,气息、发声都是围绕着字音来进行的,都是为“字”服务的。在这一方面与中国的传统戏曲、说唱艺术十分相像。中国的传统戏曲、说唱艺术提出的“字领腔行”“以字带音”,以及“吐字归音”都对艺术语言的发声与吐字之间的关系作了经典性的总结。

艺术语言及播音主持艺术语言吐字,随着对呼吸、发声控制方面提出了要求,对吐字过程中口腔的保持及运动状态也随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即:后口腔保持吸气时打开的状态,“打牙关、挺软腭、保持半打哈欠的状态”;口腔前部,在面部肌肉整体保持相对松弛的基础上,双唇部位的力量要集中到唇的内缘,向中央三分之一部分运动用力。

一、播音主持对语言口腔状态的要求

1.口腔后部状态

我们前面提到,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在运用“胸腹联合呼吸法”吸气的过程中,当气流通过口、鼻、咽腔通道吸入肺底的同时,要求与配合呼吸器官同时运动的还有口、咽腔部位肌肉的打开动作(打牙关、挺软腭、半打哈欠的状态),从而人体的内部已经形成了发声的通道,这一“通道”内是以气流向内运动的形态出现,已经为发声做好了准备;而当吸气过程结束,瞬时转为呼气状态时,气流在呼吸器官肌肉制衡、对抗的作用下转为向外运动的形态,冲击声带发出声音。声音沿后咽壁上升,达到口、咽腔部位,此时的口、咽腔呈现符合发声吐字要求的打开状态,声音由此获得共鸣,当声音与咬字器官发生作用时,形成字音。随内容表达的要求,字音与字音相连形成一条语言的流,推出口外。

后口腔这一打开状态,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从发声这一角度来说,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要求,口腔后部形成并保持了一个声音的通道,使发出的声音通畅,体现出“立声”的作用。

二是,从共鸣的角度说,这一动作拉紧了后咽壁的肌肉,使声音在口咽腔得到共鸣,发出的声音响亮、柔和,能够获得丰富的泛音效果。三是,当声音运动到口腔部位经过成字器官的作用形成字音时,体现出来的字音饱满、富有张力,达到“立字”的作用。后口腔的这一系列动作“打牙关、挺软腭、半打哈欠的状态”,在我们运用胸腹联合呼吸法进行吸气的过程当中已经形成,是口腔后部肌肉随呼吸器官肌肉运动而产生的一系列协调动作。

在运用胸腹联合呼吸法进行声乐或播音主持语言呼吸控制训练时,有这样一种方法,有人将之称为“受惊吓吸气法”。其具体的意思是,当人受惊吓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倒吸一口凉气,而在此时,后口腔会随着吸这一口气产生一系列的动作,即我们所指的“打牙关、挺软腭、半打哈欠的状态”,而当我们将这一口吸入的气迅即转化成发声的状态时,要求后口腔依然保持着吸气受惊吓时的打开状态。这种受惊吓时的吸气状态和我们发声时所要求的后口腔打开状态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可以亲身去体会、感受一下,当我们受惊吓时,倒吸一口凉气,口腔不自觉地随着吸气的动作打开时,我们的一切负责呼吸器官的肌肉群组,都是在一种松弛的状态下的协调统一的动作,这时候口腔颌骨部位的感觉,有些近似于下颌脱臼的感觉,而软腭部位也似乎由于气流的运动被自然推动而抬起的感觉,使气流瞬时被吸入到体内深处的感觉,并由此转换成发声状态。而这种后口腔打开的状态,就是播音主持语言所要求的口腔后部的打开状态。

2.口腔前部要求

在播音主持语言发声与吐字的关系中,声音所体现给受众的是张力的表现,而弹性更多是通过字音来体现的。

当声音进入到口腔部位以后,口腔控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成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吐字。对于广播电视语言的吐字要求,老一辈播音艺术家也为我们总结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提出“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需要增强口腔部位吐字器官肌肉的锻炼。唇、舌是成字器官中最重要的两个部位,由于其是灵活的、运动的、可控的成字器官,因此在汉语的吐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运动的形态不同,成阻的位置不同,使每个汉字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意义。关于唇舌的用力方法和训练要求,几乎所有的关于播音主持基础训练书籍中都有涉及,归纳起来,有如下两点:“唇的力量要集中到唇的内缘,集中到中央三分之一处。舌的力量集中,首先在发音过程中舌体要取收势,力量要集中在舌的前后中纵线上。”①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双唇的运动及用力:在面部肌①吴弘毅,实用播音教程——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第310页。

肉整体保持相对松弛的基础上,双唇部位、上唇部位肌肉采取收势向内缘中央三分之一处运动用力,下唇配合上唇肌肉的运动协调的共同作用,随上唇肌肉运动的方向、形态,向唇部中央三分之一处运动用力。这之中,上唇部分的肌肉运动更加主动、更为积极,处于主导位置。

在教学实践以及日常生活中我们观察、发现,没有经过专门发声吐字训练的人,在吐字过程中,几乎百分之百都存在着双唇对字音缺少控制力,同时舌部肌肉在发音时也缺少弹性。口部控制的重点就是吐字,唇舌通过与口部不同部位成字器官的相互作用,使声音转换成字音的形态表现出来,当我们将内心所要表达的意思以及意思中所蕴含的情感通过不同字音组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我们的语言。语言在表达的过程中,由于所传达的语言目的不同,情感色彩不同,从而体现出来轻重缓急、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有收有放的张弛变化。语言中所有细微的变化,都是通过具体的字音体现出来的,这种字音表现出来的变化,我们可以将其视之为字音的弹性。

在字音中表现出来的弹性变化,主要有两种形态,这就像弹簧所表现出的两种不同弹力一样:一种是被压力压缩了的弹簧,当压力一旦释放所表现出的弹射力。这种弹力体现在语言中,常常表现为语言非重要部分语速加快时的表达。这种语音弹性的表达形态,在新闻语言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新闻语言的总体语言节奏及速度较其他艺术作品中所要求的语言形态要快得多,因此,在播音主持语言中,语言弹性的表现就显得更加鲜明。当然,有时为了表达感情色彩的需要,在重点强调某一个字音的时候,也会运用到这种语音弹性的表达。

弹性的另一种表现形态,就像弹簧中的拉簧一样,需要两端的力量将其拉开,这一弹性的表现在语言中更多的是用于重音的表达。语言表达过程中,包括生活语言交流中,我们往往在突出某一重音时,是采用把这一字音“拎”(强调)出来的方法,而不是使出吃奶的力量,就像“砸夯”一样将其“冲”出来。同时这一富有张力的弹性表现,也体现在声音的控制上。记得,曾听到一位老师用拉簧的原理形容过播音发声与吐字的状态:发声就像拉簧一样,拉簧的两头各有一个钩子,钩子的下方挂在小腹的丹田点,钩子的另一方挂在唇舌上。这样,从小腹到唇舌,声音就像一个被拉开的弹簧一样富有张力。所以也有人形容发声状态,要有“拉开”的感觉,而挂在唇舌点的钩子,实际上就是我们唇舌作用到字音上的用力点,也就是字音里所体现出的弹性。

因此,在口腔控制中,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体现,一个是“立”,另一个是“力”。

立——既包含了立声的概念,也体现了立字的要求,它是通过后口腔状态的保持来实现的。

力——是弹力的表现。这一弹力的表现,是通过唇舌作用于相应的成字器官,在字音中体现的两种弹性状态。

二、发声与吐字的协调统一

1.对“情、声、气”的解读

在传统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发声理论中,对于发声与吐字的关系解释为用情、声、气三者之间的关系:

“情,指的是在播音过程中,播音员服务于播讲目的,由具体稿件或话题引发,并由有声语言表达出来,始终运动着的情感。情是我们进行播音创作的依托。

声,指的是播音员依据稿件或话题,使用发声器官,运用播音技巧所发出的表达思想感情,包容大量信息,并通过电声设备进行传播,经过科学训练的,规范化、艺术化的有声语言。

气,指的是在播音过程中,为使有声语言传情达意,播音员所控制自如使用胸腹联合呼吸法所获得的发声动力。”①“……那么现在我们把情、气、声组合在一起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情是内涵,是依托,

声是形式,是载体,

气是基础,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