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播音主持艺术
22225100000007

第7章 发声与吐字(2)

其二,胸腹联合呼吸法在歌唱艺术中作为一种歌曲演唱的呼吸方法并不排斥其他两种呼吸方法,即:“胸式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这三种呼吸演唱方法在声乐演唱艺术中同时存在,特别是“腹式呼吸法”,现在的声乐教学和演唱中依然沿用,并倡导“以腹式为主导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就中国传统的戏曲演唱方法而言,所谓“气沉丹田”“用丹田气演唱”,实际上就是腹式呼吸法的一种体现。而胸式呼吸法,被认为体现于中国传统的民歌演唱上。从声乐艺术对于不同“呼吸法”的定位不难看出,三种呼吸方法体现的是不同演唱方法、不同演唱风格、不同的声音支点、不同共鸣腔体运用所产生的不同声音色彩之别,而绝非简单的“呼吸”本体。而就演唱过程中对气息的控制状态来说,三种呼吸法都是一致的。

当下的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理论在将胸腹联合呼吸法确立为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发声基本方法的同时,还将这种方法与其他两种呼吸方法放到了完全对立的一面来理解。基于这种理解,对其他两种呼吸法表现出完全排斥、摒弃的态度。认为:“艺术语言发声忌讳采用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也不能算作最科学、最理想的呼吸方法,不能成为艺术语言发声的基本呼吸方法”“在生活中,主要采用胸式呼吸的人多见于女性,主要采用腹式呼吸的多见于男性,采用胸腹联合呼吸的多见于身体强健者。”①同时,为了进一步说明和证实胸腹联合呼吸法的正确,又将中国传统戏曲演唱艺术中所提出的“丹田气”的发声演唱方法也一并归于胸腹联合呼吸法之中。“近代,许多著名艺术家谈到了运用‘丹田气’的实际感觉。如戏剧家程砚秋将其形容为‘气沉丹田,头顶虚空,全凭腰转,两肩轻松’。歌唱家郭兰英说‘唱时小肚子常是硬的,唱得越高就越硬’,‘唱高音时须把嗓子放开、胸口放松、小肚子使劲顶着’。据考证、分析,可以说所谓‘丹田气’,就是胸腹联合呼吸的早期说法。汤雪耕说:‘所谓丹田之气,就是运用膈操纵的呼吸法。’舒模说:‘我们民族最早讲求的丹田法,实际就是用膈控制呼吸发出的声音。’”①在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不是因为运用了膈肌发声、演唱,就是运用了胸腹联合呼吸法。严格地说,膈肌的概念是从解剖学、生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说明其在呼吸中的作用。作为演唱、发声者直接感受的是腰、腹部肌肉群对气息的控制。实际上,膈肌作为呼吸器官肌肉群的一部分,在呼气发声时无论何种呼吸方法都是必然要运用的。歌唱艺术中的胸腹联合呼吸法(即膈肌控制呼吸法)无非是为了区分于腹式发声与胸式发声的演唱方法,其本身所包含的是:运用此种方法来控制气息发声演唱所产生的特种演唱的声音效果。而这种对的气息控制状态又来自演唱者对自身肌肉群控制的感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因而就有不同的解释。就美声唱法本身也是因歌唱者演唱时控制呼吸感觉的不同,对呼吸控制的解释也有所不同。实际上,就歌唱艺术本身对于呼吸演唱方法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

时下,很多声乐艺术论文都在引用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教授沈时文先生的一段论述:“……有关呼吸的理论存在四种学派:首先是贝塔佐尼派,即他的学生波拉提出的论点,通过腹部肌肉收缩导致腹部向里运动缓缓地进行呼吸。第二种理论则相反,认为肋骨、横膈膜充满气体后,通过放松腹部肌肉可以进行呼气,因此,可以看见腹部肌肉向外突出。第三种是芙雷妮和帕瓦罗蒂的萨瑟兰方法,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混合法。根据这种理论,歌唱家换气时应找到一种试图模仿婴儿啼叫的感觉,……第四种是布鲁斯坎蒂尼所使用的方法:想象用横膈膜来呼气时,使用的是胸腔后面肌肉的张力,甚至包括臀肌的张力。……”

著名声乐教育家潘乃宪先生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在变化的,在当前帕瓦罗蒂的唱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帕瓦罗蒂的音质优美,音色纯正,语言流畅,他所用的呼吸是腹式呼吸,他所用的共鸣是所谓的“面罩共鸣”,他的声音的位置是靠前而明亮的,他的吐字咬字是清晰的,他的风格及演唱是当前最具代表美声学派的特色的。

在此,潘乃宪先生直接提到了帕瓦罗蒂演唱时所是运用的腹式呼吸的方法。如果我们站在发声的角度看问题,抛开演唱方法的不同、歌唱与戏曲所产生的声音色彩及效果的不同,可以说无论歌唱艺术还是语言艺术都离不开“腹式”对气息的控制,因而也就没有必要牵强附会地非要把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方法的“丹田气”归附于胸腹联合呼吸法。实际上,“丹田气”就是腹式呼吸控制的发声方法。我们再来看看潘乃宪先生的另一段精辟论述:“传统美声唱法中的‘水平’唱法,抽调‘掩盖’部分,就会和中国目前的民歌唱法相同。京剧中的老生、老旦唱法,如果吐字自然一点,和现代流行唱法就通得起来。光就演唱本身的调节而言,三种唱法本质上‘同’大于‘异’,只是各部分的机能的‘组合’形式不同而已。……帕瓦罗蒂唱法得到普遍的承认,是否意味着唱法之间相互靠拢与相互沟通?任何唱法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它和一切事物一样,在演变,在发展。这就是潮流。唱法也不例外。”在这里,潘乃宪先生根据声乐在生理——物理方法上的“同”及在美学效果上的“异”,为我们揭示了:尽管美学概念和效果完全不同,但科学的唱法没有界限。

这就是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从歌唱艺术的角度来说,胸腹联合呼吸法相对于其他两种呼吸方法而言是演唱风格、演唱特点的区分,是一种存在的表现;而从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理论来解释,其他两种呼吸方法似乎仅存在于日常生活语言中所表现出的自发状态,且是一种病态的表现。既然是一种病态的自发状态,我们从专业学习、训练的角度来说,就大可不必时时将那两种呼吸方法拿来与胸腹联合呼吸法作比较,只要专一地练习胸腹联合呼吸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吗?可事情又远非那么简单,在人类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其思想的深邃、情感的丰富、语言形态的变化都与气息的综合运用有关。

实际上,当艺术语言与播音主持艺术语言借鉴、运用胸腹联合呼吸法之后,其气息控制及发声的基本状态与歌唱艺术的发声状态并无大的区别。艺术语言及播音主持语言的发声对气息量的要求,远不如歌唱艺术;然而,对于气息支持语言表达灵活变化的要求,又远远高于歌唱艺术。因而,当我们将关注的目光从歌唱艺术转回到播音主持语言艺术也同样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在借鉴、运用胸腹联合呼吸法的同时,作为主导播音与主持语言发声与表达的呼吸控制方法依然是腹式为主的呼吸、发声法。因为,只有建立在腹式对气息控制以及对发声支持的基础上,才能够满足语言表达的多变性。这一点,在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新闻语言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其新闻语言表现出的语速、节奏较之以前明显加快,新闻的语言形态也更趋于生活化。因此,在新闻播读的过程中,需要的是一种稳定气息控制下的语言运动形态。说得更直白一些,由于稳定气息控制下对声音的支持作用,在实际播读新闻时似乎已经意识不到胸腹对气息的控制(已经达到下意识的状态),更多关注的则是语言随着内容的推进。这就像生活语言的会话交流,谁也不会先想到呼吸、再开口说话一样的道理。而这种稳定控制的发声状态,恰恰需要腹式呼吸作用的结果。因此,如何正确、全面认识胸腹联合呼吸法在播音主持语言艺术中的运用,正是我们“再认识”的基点。

2.以“发声”为目的的吸气方法

呼吸,是一种状态下的两种逆向运动的表现形态,体现为:一吸和一呼。吸气为方法,呼气为控制的目的。

在人类生活语言交流中,支撑语言的呼吸是在一种自然、协调、自发的潜意识之中生发出的一种呼吸状态。当人类要表达自己内心的意思和情感时,大脑自然会调动控制呼吸器官的肌肉群组进行吸气和呼气,此时的状态,是一种自然、协调、统一的状态,是因意而生、因情而发的。然而当我们把某一种呼吸控制方法提出后,进行有意识的刻意训练时,就将呼吸与发声这一原本统一的整体割裂了开来。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当你在有意识的控制下吸满了气,再转换成呼气的状态时,原本协调统一的肌肉群组就会产生生理上的变化,某一部分的肌肉就会脱离开整体肌肉群的协调运动控制,产生独立的或紧或松的运动状态,这也就是我们在发声或练习时,常常会出现腹部僵硬、头发晕、气息不够、颈部肌肉紧张、声音发挤、压喉头、声音虚浮等诸多问题的原因。

从发声原理上来看,气息作为动力冲击声带,使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经过共鸣腔体的放大,形成我们听觉器官所能感受到的声音。然而,作为动力系统的“气”,并不能够主动运动,而是由创作者——人对于肌肉的主动控制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气流运动形态。然而,由于我们对发声原理中气息的动力作用过于关注,使得我们对胸腹联合呼吸法的认识,更多地偏移于“呼吸”本体,也就是说更多地关注了呼吸器官与“气”的作用关系,在此之中,尤其更加关注了吸气的过程。

气,作为发声的动力,需要首先将其吸入体内才能够发挥其作用。而作为艺术语言表现形态的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发声,是通过呼吸器官肌肉群组(不局限于胸部和腹部肌肉)的整体协调运动来实现的一种以“呼气”为核心的控制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呼气过程的控制,以达到对声音的控制。在这一过程中,人体担任呼吸控制的肌肉群组每一部分都在发挥着它的作用。其中虽然胸、腹部肌肉感觉最为明显,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腰、背部肌肉的协调运动。然而“膈肌”在这一过程中是我们无法主动感觉和控制的肌肉,即便你可以有意识地去练习这一部位,所能够感受和控制的依然是外部肌肉(腹肌、胸肌、腰肌等)群组的运动。因之,我们应该将对于“胸腹联合呼吸法”理解的思路放宽,从胸腹联合呼吸法中字面所表现出的“呼吸”的概念中跳出,将我们的关注点转向其所要作用并达到的终极目的——“声音”。当我们将注意力、关注点摆脱了“呼吸”概念的束缚,我们会发现播音主持语言艺术运用“胸腹联合呼吸法”吸气过程中的肌肉运动群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呼吸器官的肌肉,而是与发声过程所要求的口、咽腔部位的肌肉形成了协调统一的整体运动。

在我们运用胸腹联合呼吸法“吸气时,胸廓扩张,同时,胸部与腹部相隔的那层膈肌也收缩下降,腹腔里的脏器位置也下降,腹腔内压升高,腹壁稍向外凸出。”其“总的感觉应该是:随着气流从口鼻同时吸入,两肋向两侧扩张,同时腰带感觉渐紧,小腹控制渐强”。①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在运用“胸腹联合呼吸法”过程中的吸气状态,除了书中所述呼吸器官肌肉这一系列的运动状态之外,与呼吸器官同时运动的还有口、咽腔部位肌肉的打开动作(打牙关、挺软腭、半打哈欠的状态)。也就是说在吸气过程中已经为发声做好了准备,当气流通过口、鼻、咽腔通道吸入肺底时,在人体的内部已经形成了发声的通道,而这一“通道”内是以气流向内运动的形态出现。而当吸气过程结束,瞬时转为呼气状态时,气流的尾端停留于口腔,通过唇、舌与口腔中相应的成字器官成阻,为发声、吐字做好准备,此时体内所充实的是一根“气柱”的形态。

综上所述,我们在运用胸腹联合呼吸法吸气过程完成时,已经为呼气过程的发声吐字做好了如下的准备:

第一,从心理的关注到生理的感觉状态,全部转向并集中于呼气的控制过程及其发声的状态。

第二,发声吐字所要求的后口腔的状态——打牙关、挺软腭、半打哈欠的状态已经形成。

第三,发声的通道已经打开,并以“气柱”的形态充实其中,蓄势待发;吐字的成阻阶段已经开始。

从以上三点的形态,我们又可以澄清两个问题:一是后口腔打开的状态,不是在发声(呼气)过程中的口腔运动状态,而是在吸气过程中已经完成并保持的一种状态;二是在吸气过程中,发声的“通道”已经形成,当瞬时转为呼气的发声状态时,呼吸器官肌肉开始产生抗衡、对抗的作用,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呼气时要保持吸气的状态”,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呼气发声通道的畅通。

吸气的过程,根据所要表达内容、情感的需要所需时间很短,有时是两三秒,有时表现为极短的瞬间;在呼吸方法上有时是以胸腹联合呼吸的方法吸气,有时又表现为用胸式的方法吸气(这一点,我们在“以胸式为辅的换气方法”中详加论述)。至于选择何种方法吸气,则完全决定于其所要表达的内容及内容中所蕴含的情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