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用爱发现你的孩子
22226400000015

第15章 儿童总会活在父母的误解里(1)

序言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一句中国的老话。

第一个对这句话进行自省的人是孔子。

《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记载: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旋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飨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怠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大意是说,孔子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有7天都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由于疲倦不堪,便在白天躺着休息。后来颜回想办法讨回一些米煮饭。当饭快要熟传出米香时,孔子无意中瞥见颜回竟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过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起身说:“我梦到祖先了,就拿这些清洁的食物先祭祀他们吧。”颜回忙说:“不行!刚才有灰尘掉到锅子里了,我抓了出来,扔掉总不太好,所以自己吃掉了。”孔子感叹反省道:“原以为眼见为实,谁知实际上眼见的未必可信;凭借内心的想法来衡量事物,到头来也不一定可靠。大家要记住,想要真正地了解一个人,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啊!”

恰好,我一个朋友也有句被他视为座右铭的话:“任何人的眼睛都看不到真相,你能看到的永远只是现象。”

这句话也是他从亲身经历中得出的。

某天中午他家来了不速之客,他只有紧急到小区门口的小餐馆订几份菜,由于心急,他便老往后堂看是不是菜做好了,其间,恰被他看到厨师用勺子从锅里舀了菜往嘴里送。他即时觉得倒胃口,便找到店老板投诉,并一再声称他是亲眼看到厨师偷吃的,绝对是真相,不会有假。老板叫出厨师询问原因,厨师解释说:他烧糖醋排骨时被厨房其他人打了个岔,使他不确定糖到底放过了没有,就舀起点菜汁试试有没有甜味。厨师更补充了一句:“天天被油烟熏得都没食欲了,哪里还想偷吃呀。”

事后,外表粗犷的餐馆老板很认真地对朋友说了句让他觉得超有水准的话:“别太相信眼睛,眼睛是看不到真相的,只能看到现象。”

朋友说,当时他都顾不上羞愧了,只觉得这句话对他有醍醐灌顶的功效,让他觉得再出多少倍菜钱都值。

朋友是个刑警,他说从他把这句话当成座右铭后,他的侦缉水平跨台阶般地上升。

因朋友的职业身份,他的话不由使我联想到一个数据:“在这个世界上,每年还有3万人死于冤案。他们被人以‘正义’的名义杀掉,死后,还要为不是他们犯下的罪行背负骂名,甚至遗臭万年。”

这还只是指枉杀的人,被枉抓、枉关、枉判的人是多少呢?

生活中被错怪的人一定更是数不胜数了吧?

人们都认为“眼见为实”,亲眼看到的东西当然就是真相。其实,眼睛的本质功能只类似于摄像机,它“看”到的只是情景,情景是客观的,并不会自动判断附上结论。所以,我们认为的“真相”其实已是自己对“情景”做出的主观判断和评价,它可能非常接近真相,也可能与真相相隔甚远甚至背道而驰。

然而,颜回是幸运的,厨师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能够使用语言,他们可以通过语言的表达让人们了解真实情况。

那么,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尚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来传递意思的幼童时,我们会怎么办?

我们难道不需要比孔子更谨慎、更谦逊、更克制、更自省吗?

因为,如若不然,幼童便只能生活在我们的误解里,承受着本不属于他的过失和评价。日复一日。

想一想,他们原本是我们最爱的宝贝,我们何忍错待他们?

谨以此篇为幼童代言,写出他们的辩护词。

期待阅读了本篇的父母,从此不再是儿女的裁判员或法官,而成为他们的“律师”。

看不见即不存在

8个月大的杰奎琳试图去拿她被子上的一个塑料鸭子。但,小鸭子掉了,落在离她手不远处的床单的一个褶皱里。杰奎琳的眼睛追随着整个过程,她的手张开,也跟着动。但小鸭子消失以后,她就一点表情都没有了。我把小鸭子从它藏着的地方拿出来,在她的手边放了3次。这3次,她全都想抓住它。我后来把它放在床单下面。杰奎琳立刻收回她的手,放弃了。

这说明当儿童看不见物体时就认为它不存在,因此不会再去找她要的东西。

皮亚杰认为儿童“不见即不在”的反应说明此时的他们尚不具有客体永久性。

解读:“客体永久性”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J.皮亚杰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使用的一个概念,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比如与婴儿做“捉迷藏”游戏时,你藏起来,不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

皮亚杰的3个孩子在婴儿期都玩过藏东西的游戏,这个游戏不但对他们来说好玩,而且对他们的父亲——皮亚杰认识儿童发展富有启迪。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对这些游戏的反应方式不同,在皮亚杰看来,婴儿对于消失的玩具是置之不理还是继续关注表明了玩具的概念还在不在他们头脑中,不找则不在,找便已存在,就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世界是由外部事物组成,这些事物是独立的实体,它们的存在不依人的意识而改变。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这一看法如此自然以至于我们很难去相信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一些观点。

而皮亚杰的杰出之处就在于,他认识到婴儿看待世界与成年人的方式有极大的不同。婴儿看世界完全是转瞬即逝的感觉印象,事物的存在完全取决于婴儿自己对它们的意识。每样事物——响亮的声音、家人、瓶子、玩具,或者其他婴儿接触到的事物,都只是在婴儿能够看到、听到或者玩时才存在着;婴儿一旦与这些事物失去接触,他们就认为没有这件事物了。

不在眼中,就不在心中。

因为知道从眼中消失的事物依然存在需要一种能力,运用这种能力把不同时间产生的不同的印象连接起来,而幼小的婴儿尚未具备这种能力。

皮亚杰还从实验中得出,虽然客体永久性首先出现在幼童1岁末的某段时间,但一直要到1岁半以后儿童才能以成熟的方式认识到:无论他们当时是否意识到,事物都是客观地存在着,并将持续地存在着,此时,儿童才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由于是实验的结果,人们便很自然地接受了这一观点。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有更科学更先进更直观的设备运用于实验。于是,1974年,由其他学者通过测量婴儿的心跳频率作为婴儿是吃惊还是不吃惊的指标,来验证更小的婴儿对消失的玩具是否有印象。

实验的对象是才3个月大的婴儿,实验情景是先出示给婴儿一个很吸引人的玩具,然后将这个玩具藏于一个屏障的背后,接着分两种情况:1.屏障撤除后玩具不见了!2.屏障撤除了玩具变了,不再是此前见到的那个玩具了。

结果仪器显示的结果是:婴儿的心跳频率在看到玩具不见了时有很明显的变化——这表示婴儿在玩具看不见的时候,也预期它在原位。同样地,面对情况二,婴儿看到了一个不同的玩具取代原来的玩具时,比看到玩具不在那儿表现出更大的“吃惊”——这表明婴儿能够区别两者的不同。显然,他可不认为早先看到的那个玩具是根本不存在的。

就这样,通过一个更容易的实验,依靠视觉而不是手动的实验,我们就能看出婴儿开始理解客体永久性的年龄段要远远早于皮亚杰的实验得出的结论。

那么,为什么?皮亚杰在实验中究竟是遗漏掉了什么细节,还是根本就意会错了?

如果,你远远望见一个彪形大汉踉跄着边走边吐,你怎么想?

不少人回答:这家伙喝醉了!

但是,难道他不可以是食物中毒?

难道他不可以在稍前的斗殴中被人打中了某部位?

不可否认,这两种情形也会令他边走边吐。

可见,并不是一种答案固定对应着某一现象,事情往往总有其他的解释。1974年的实验就给出了“其他的解释”,并且这一解释更具说服力。

那么,如果皮亚杰的实验结果对于客体永久性的解释是错误的,它其实说明了什么呢?

其实,恰好有其他两组概念可以用来解释皮亚杰的实验结果。

一、“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是巴甫洛夫学派生理学专门术语。巴甫洛夫认为,大脑皮质最基本的活动是信号活动,从本质上可将条件刺激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现实的具体的刺激,如声、光、电、味等刺激,称为第一信号;另一类是现实的抽象刺激,即语言文字,称为第二信号。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质机能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是动物和人共有的。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质机能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或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和人类的语言机能密切联系的神经活动,在婴儿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从出生后的七八个月起,以词语为信号的第二信号系统开始活动,通过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产生对现实的概括化,出现了抽象思维,并形成概念、进行推理,不断扩大认识能力,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发现并掌握它们的规律。

七八个月前的幼童之所以不再去关注从眼前消失的玩具,是因为1岁前的婴儿期是第一信号系统发展的时期,第一信号系统是以现实事物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婴儿看到有吸引力的玩具后很高兴,伸手要去抓,玩具在这里是具体刺激物。

但是,当玩具被遮蔽时直观的刺激物消失了,而对不在眼前的东西如何反应是第一信号系统所不能胜任的工作。此时若要求幼童仍然去关注消失的玩具,前提必须是:幼童大脑皮层的发育已能够使他在脑中形成事物的表象,并且幼童同时具备对脑中的表象进行有意注意的能力。

所谓表象,即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那么有意注意是什么呢?

由此再看第二组概念。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

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对特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由第一信号系统支配调节的注意叫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不受意识控制,它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对那些强烈的、新颖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所表现的意识指向和集中,是注意的初级表现形式。

有意注意指的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有意注意是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第二信号系统支配调节的,它是一种意志的注意,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一种高级的心理现象。

从目前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成果来看,1岁半左右的幼童才可能具备有效地运用第二信号系统保持有意注意的能力。

所以,皮亚杰实验结果更可能的解释是:出生七八个月之前的更小的幼童之所以对遮盖的玩具不再注意,一来是因为消失的玩具尚无法在他脑中留下表象,二来是幼童的第二信号系统还未能启用。

但无法追踪玩具不等于认为它不存在(后来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或者,这样的补充说明更方便理解:

在记忆形成的步骤中,分下列3种方式处理资讯:

1.编码:获得资讯并加以处理和组合。

2.储存:将组合整理过的资讯做永久记录。

3.检索:将被储存的资讯取出,回应一些暗示和事件。

不再找寻消失玩具的幼童其实已将玩具进行了“编码”和“储存”,只是尚不具备主动“检索”的能力,所以,在后来者的实验里,当紧随而来的“编码”和“储存”与前次不一致时,原有的内容被激活并产生冲突,于是,幼童表现出他的吃惊。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皮亚杰继续记录了女儿杰奎琳10个月大时的表现:

杰奎琳坐在床垫上,上面没有任何东西干扰或分散她的注意力……我从她的手中拿过玩具鹦鹉,连续两次藏在她左边的床垫下,在A位置。两次杰奎琳都立刻开始找,然后找到了。之后我从她手中拿过玩具鹦鹉来,在她眼前慢慢移动,移动到她右边的相应位置,床垫下面的B位置。杰奎琳很认真地注意着我的动作,但玩具鹦鹉消失在B位置的时候,她转到她的左边,看着它以前所在的A位置。

与杰奎琳8个月时的表现相比,她客体永久性的概念无疑是发展?e008了——她能够在玩具消失后去寻找了。但是,尽管她亲眼看到玩具被藏到一个新的地方B,为什么仍然去注意旧的地方A呢?说明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对她来说还有局限,她对消失玩具的寻找仅仅是在重复她以前所做的:物体仍然跟她自己的行为有关,还没有被看成真正的独立实体。

这是皮亚杰得出的结论。

解读:在蒙台梭利生活的年代,尽管还没有1974年新的实验来推翻皮亚杰关于“客体永久性”的结论,她仍然对皮亚杰由“A/B错误”做出的结论提出异议。

蒙台梭利依据的是儿童在此阶段表现出的强烈的“秩序感”。所谓秩序感,是指儿童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等顺序的适应性。蒙台梭利认为,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外在的秩序感有助于发展内在的秩序感。

所以,当皮亚杰把玩具鹦鹉改放在B处时,杰奎琳却坚持把目光再转向A处,以此告诉他的父亲:你把鹦鹉放错地方了,你应该把它放在这里!

虽然当时并没有新的实验结果来支持蒙台梭利的解释,但她有更多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她对儿童“秩序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