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用爱发现你的孩子
22226400000016

第16章 儿童总会活在父母的误解里(2)

那么,当1974年的实验结果面世后,蒙台梭利的解释显然更值得信赖。

而皮亚杰对女儿1岁半时的记录恰恰证明了蒙台梭利的观点:当皮亚杰按照A、B、C的顺序去藏铅笔时,杰奎琳每次都会在C处找到它,不过皮亚杰却因为自己的设计目标正好也预期这一结果,便得出结论:这时的孩子具有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既然支持皮亚杰关于儿童“客体永久性”论述的几个实验都更符合其他的解释,那么,“客体永久性”这个概念究竟还有没有成立的基础?这就好比,如果一个看不到东西的人被证实是戴了眼罩,那么再去证明他失明到何种程度是不是就有点“搭错车”?

皮亚杰对儿童发展的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很长时间以来,他的理论都是解释儿童获取知识的方式中的主导模式,它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以复制或拓展这一理论的不同方面为目的研究。其结果便是:我们现在能够更容易、更清晰地评价和运用这个理论,认清它在许多方面对我们理解儿童所做的卓越贡献,以及各种各样逐渐显露出来的缺陷。

皮亚杰是个特立独行的开拓者,开拓者不可或缺的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他理论中的某些缺点也说明:让一个独辟蹊径的创造者保持审慎与克制与让一个墨守成规的保守者保持突破与进取一样的困难。

而眼下的中国恰是两端发热。要么呼吁古为今用,要么提倡洋为中用,然而,无论是国粹还是西化,冷静、客观、严谨地去付诸行动,才是真正需要具备的科学精神。

希望教养者在儿童面前能够保持谦逊,别用自己的眼睛去做判断,而善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

倾听孩子的心声,仿如倾听一场花开的声音。

会听的人才懂得看

“老师,我画完了,我画的章鱼。”幼儿园大班,5岁的杨昕画好了图画,高兴地告诉班级老师,希望老师欣赏他的画作。

老师走到杨昕桌前,与他同桌的孩子也不由转头打量他的画,脱口说:“你画得什么呀,黑糊糊的,好脏。”

的确,杨昕声称画了章鱼的纸上充斥着一团杂乱的墨渍,看上去脏兮兮的。但老师不改声色,依然轻柔地表示:“我想我们被黑色遮住了眼睛,看不清杨昕的画了。杨昕,你能把你的画向我们描述一下吗?”

“章鱼很聪明很聪明,遇到危险时它会喷出墨汁,它能一下子喷出6次墨汁呢,好多好多,把海水都染成黑色了,所以,敌人就找不到它了。我画的章鱼正在喷墨汁,你看,现在我们真的看不到它了,它用墨汁遮住我们就逃掉了。”杨昕很自信地解说他的画。

老师回以微笑:“你画的章鱼真聪明,把自己藏得那么好,逃得那么快,怪不得我们看不到它。”老师接着问,“你是不是也知道章鱼,会变色?”

“知道。”杨昕回答,老师注意到他的迟疑,却仍接口说,“你还知道章鱼会变色,一下子能变出6种颜色。你对章鱼这么了解,真是章鱼的好朋友,下次你能把会变色的章鱼画出来吗?”

“行!”杨昕果断地回答。

解读:在幼小的孩子面前,成年人如何放弃自己的固定经验,保持谦逊的心态俯下身来看孩子,是十分关键的。

当父母或老师的眼睛看到一张纸上满是墨汁时,别轻易下判断,因为你根本不了解真相。那么,真相在哪?真相在孩子的心灵里。

让我们看下此案例中老师的智慧:

首先,对看到的画面保持客观,向孩子请教,把诠释的权利留给孩子;(“我想我们被黑色遮住了眼睛,看不清杨昕的画了。杨昕,你能把你的画向我们描述一下吗?”)其次,在不使孩子感觉被挫伤、被贬低的前提下巧妙地向孩子传授新知识;(“你还知道章鱼会变色,一下子能变出6种颜色。”)最后,在保持孩子愉快心情的前提下,自然而然地提出进一步的作业要求,激发孩子继续学习的愿望以提升孩子的绘画水平。

(“你对章鱼这么了解,真是章鱼的好朋友,下次你能把会变色的章鱼画出来吗?”)谁影响了孩子的判断?

给儿童看两排纽扣,纽扣排列得整整齐齐,让儿童能够清楚地看出这两排的纽扣数目是相同的。儿童的确做出了这样的回答。然后,研究者将一排纽扣的排列拉长,再问儿童两排纽扣是否一样多?学前期儿童会说长出来一些的那排有更多纽扣。当把其中一排的纽扣往里聚而变短,他们又说聚在一起的那排纽扣少了。

皮亚杰得出结论:这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形成守恒概念。

解读:“守恒”是皮亚杰给出的一个名称,用于表示对物体的某些基本特性的理解和认识。守恒能力即是指能认识到物体的外观变化不会影响它的本质。

皮亚杰创造了一系列的任务来证明儿童思维的本质特点,其中,他的守恒概念是最著名的。在数量守恒、长度守恒、质量守恒及容量守恒的每一个例子中,他都证明了儿童对事物的概念被其外观特征所左右,他们很容易被表面的变化所影响从而改变对事物的认识。但,年龄稍长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就可以认识到这样的变化对于事物的根本特征毫无影响,能够以不变的观念看待这些基本特征,即获得了守恒能力。

皮亚杰的任务程序都是一样的:先让儿童自己看,同意两个物体在一些方面是一样的,然后对一个物体的表面特征进行改变。问两个物体是否还是一样。

但是,多年后另两位学者重复了这个实验,但过程中引入了一个“调皮的小熊”,小熊向下弯腰碰到了纽扣上,不小心弄乱了一排,把它们变短了。虽然很少的学前期儿童在实验者破坏纽扣位置时,能够看出纽扣的数量不变,但大多数的儿童在调皮的小熊做时,却看不出来了。

如此一来,即便4岁的儿童也能在这种情况下看出数量不变,而在另一情形下则不能。

为什么会如此不同?根据学者的解释,原因在于儿童是怎么解释这种情形。当大人移动其中一排纽扣,让儿童比较纽扣数量时,学前的儿童相信肯定发生了变化,否则,就没问的意义了,而“调皮的小熊”不小心改变了一排纽扣的外观和排列时就不同了,没有他人加入的多余动作,在此时,儿童能够更容易表现出他们已取得的对守恒概念的理解能力。

这一例子说明实验程序变化可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很显然,儿童在实验任务中的表现取决于很多因素,不只是这样具体的任务。社会背景、儿童对大人意图的理解、采取的步骤、所用的测量方式——所有这些都影响所获得的结果,但皮亚杰没能考虑到这些因素。即便是在给出儿童指导语时,所用的语言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都应该加以考虑。

需要说明的是,皮亚杰的守恒概念是有价值的,也是成立的。实验结果的差异只说明了儿童可以更早地达成守恒能力。但儿童若要达成更成熟水平的思维不是向一个混沌不知的儿童灌输必要的信息就能够实现的。已有的研究的确证明,如果儿童尚处于前运算阶段的时候,训练他们守恒的概念几乎没有效果。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特点是前逻辑推理,它的特征之一便是“不可逆性”,而守恒能力的其中一个要素更是思维的“可逆性”,仅此一点便可知,问题的真正所在是,当儿童仍处在心理过程有待于提升到更高阶段的时期时,这期间,不论怎样的努力培训都不会使他们发展到位。

所以,提醒父母们要了解儿童认知水平所处的发展阶段,一味提前的施教只属盲目开发,对儿童的自身发展并无实际益处。

有关“第一叛逆期”

父母A:小雨妈妈最近发现2岁的小雨有些不一样了,以前温顺乖巧的小雨,现在动不动就和妈妈唱反调。妈妈不让小雨穿红皮鞋,她偏要穿;妈妈让小雨不要去摸鱼缸里的小金鱼,她偏把小手放在里面玩;妈妈不让小雨钻到床底下去,她偏钻进去;妈妈让小雨叫人时,她偏一声不吭;妈妈让小雨睡觉时,她却赖在电视机前不肯走。小雨妈妈纳闷了:为什么我们家小雨变了呢?后来有人告诉小雨妈妈:你们家小雨进入“第一反抗期”了!

父母B:我家晓菲2岁半了,不知从哪天开始越来越不听话了。你让干什么,她偏不干什么。以前她喜欢做的事情,比如练习使用筷子,帮我干活擦桌子等这些事情,她现在全不爱做了,让她做她就跺脚、发脾气,嘴里喊着“不”。而且,凡是一次做不成功的事情,她就开始较劲,发脾气了。孩子这是怎么了呢?按理说我也算是开明的母亲,我也能理解“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可我们并没压迫她呀,甚至都没有强求过她,孩子怎么还这么叛逆呀?真是伤脑筋!

解读: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第一叛逆期”或称“第一反抗期”的说法,并不是基于全体儿童的一种普遍性、一致性的看法,而是带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区域特征。

本土的“第一叛逆期”起始于儿童第一年末自我意识的逐渐明确。但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必然地导致儿童的叛逆,而是视儿童自我发展的愿望有没有获得支持。如果有,儿童则会在这期间获得自主感,如果没有,而是被阻碍、被压制,儿童便出现叛逆行为。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指出,1岁半~3岁儿童需要解决的是“自主性对羞怯或疑虑感”。此期间的发展任务主要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或怀疑感,体现着意志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坚持的能力和自主的能力。

我想,当我们清楚了这个年龄段的儿童需要进行和完成的任务后,我们也便大体上明白了为何会有中国特色的“第一叛逆期”。

目前的情形是,无论是成人为儿童提供的环境还是对儿童实施的教育行为,几乎很少能够促成儿童去完成他的任务,相反,总是令儿童处处掣肘。

第一,自我意志难以实现

从孩子能够走路开始,他便总会给成人的生活制造“麻烦”,于是,儿童不停地收到父母的忠告与禁令。这些忠告与禁令一方面固然是为了孩子的安全,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不愿或不懂如何去配合孩子的步伐。

当儿童第一次伸出小手去触摸东西时,代表着幼儿想洞察世界的自我努力,他本应该得到父母惊喜的关注,然而成人却害怕那双小手制造“破坏”,总是反复地告诫孩子:“安静!乖!不要动手!不要乱走!”

儿童有价值的行为居然比不上有“价格”的物件。一个连活动都受到限制的生命如何才能获得意志的体现?

第二,缺乏坚持的机会和体验

其实,中国的儿童岂止是缺乏坚持的机会,根本上来说,他们常常被剥夺坚持的权利。

本想自己扣扣子的儿童,手脚慢一点家长已不耐烦,三下五除二地替他扣了;明明搭积木搭到一半,父母告诉他吃饭时间或者别的活动的时间到了,必须从事另一活动了;刚把一个杯子拿手里,父母就赶忙喝止或从手上劫走,因为怕他摔碎了。

然而,在他无法专注、持久地去完成父母布置的任务时,父母开始指责他三心二意,半途而废了。

唉,难道我们培养过孩子的专注和坚持吗?甚至在孩子有此自发的良好行为时,我们给予过尊重和欣赏吗?

明明种的是瓜,为何期待收获豆?

第三,无法获得良好的自主感

中国的孩子并非没有自主的时候,问题是,他们常常只有通过不良行为才能赢得自主。比如,耍赖、纠缠。更普遍的是,以消极态度和行为迫使父母做出“贿赂”性的奖励和让步,在父母的奖励和让步中得到自主感。

可惜,这是一种被扭曲的自主感。

但这并非孩子的错,如果和成人相处的经验是“点头不算摇头算”,孩子自然就学会了摇头。任何行为模式都不会单方面养成,它一定是互动的结果。

第四,成人与儿童的互动不对接

所谓互动不对接就仿如专业不对口,在儿童的教养问题上,成人不是用错工具就是用错了劲,用北京人的老话说:“我说前门楼子你说机枪头子。”而广东人的话最贴切:“鸡同鸭讲。”当沟通都成问题时,反抗自然随之而来。

第五,被忽视的儿童情绪

自我意识觉醒后,儿童的情绪愈加复杂化和多样化,加之1岁半~3岁的孩子口语表达能力有限,当孩子被负面情绪困扰时,他不懂也不能作出适宜的应对。儿童很大一部分的“叛逆”或“反抗”行为,其实都属于情绪的宣泄,这也是为什么父母觉得孩子“不讲道理”的原因,因为讲道理的是“理智”而非情绪。如何理解孩子的情感情绪,如何引导儿童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应该成为父母一个重要的课题。

宝宝是“势利鬼”

案例:宝宝是个“势利鬼”

宝宝3岁多,已经上了半年幼儿园了。入园之前的两年多宝宝是由姥姥姥爷带的,老人的隔代疼大家想必都知道,宝宝难免也就有些小毛病:比如有些自私、任性、霸道,我们本以为等孩子入园后过上集体生活,又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这些毛病自然而然就会好转。所以,当宝宝告诉我们佳伟是他的好朋友,因为“他送我卡片”时,我们为宝宝得到同伴的友情而感到安慰;当宝宝告诉我们他喜欢郑老师,因为“她亲了我”时,我们也为宝宝有个呵护他的老师而感觉高兴。可是,昨天我的一个闺中好友来访,和宝宝嬉闹中问宝宝最喜欢哪个阿姨——即我的一帮时常走动的女友,结果宝宝选了“凤萍阿姨”,问其原因,答曰:“她送我嘟嘟熊。”好友戏称他:“你这个小势利鬼。”好友是开玩笑说的,不过我却上了心,此时再联想起此前宝宝向我们传递的信息,就有了另外的感觉:好像宝宝的确都是根据别人带给他的“好处”来做标准的哦……难道真像好友所说,这孩子是个“势利鬼”?若是,怎么才能让孩子不势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