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用爱发现你的孩子
22226400000017

第17章 儿童总会活在父母的误解里(3)

解读:觉得宝宝“势利”还真是误会了宝宝,其实,你所说的现象并非你家宝宝独有,学龄前的儿童都有类似的表现,心理学上把宝宝这种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看问题的趋向称为“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对儿童思维作了长期的精心的研究后发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一大特质。皮亚杰认为:2~7岁(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是自我中心的,这个术语并没有贬义,跟自私也无关,它代表的意思是指儿童专注于自身所知觉的世界,不能区别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不知道除了自己的观点,还存在着别人的观点;他只能从自己的观点看事物,以为事物就是他看到的样子,不可能再有其他的看法。是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

在皮亚杰看来,自我中心是个广泛深入的倾向,在儿童行为的很多方面都能看出来。比如,问一个儿童他是否有兄弟,他会说“有”;然后问他的兄弟是否有兄弟,他便说“没有”。这是儿童不能从自己的角度转移开的一个例子。而同样的倾向也在儿童的谈话中出现,表现在集体独白上。当两个儿童在一起谈话时,儿童A会陈述某些事情,紧接着儿童B会说出一件话题完全不同的事,根本不是回答另一个孩子的问题等。如此看来,他们之间没有真正的交流,因为没有一个人会改变话题的焦点,其结果是两人都在独白。

所以,“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点,并不涉及道德品质中的自私,与成人的以“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和集体利益的自私自利也不是一回事。这种自我中心贯穿在儿童认知活动的所有领域,影响着他们的感觉、知觉、语言、行为和社会互动。

那么,该如何对待幼儿的自我中心呢?

第一,承认幼儿自我中心状态。

幼儿的自我中心有时可能促进幼儿喜爱神秘、冒险,幼儿在自己的头脑中假想出另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想象世界,在那里幼儿可以控制一切,感受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的自我中心是有益的。儿童在假扮******中的超常表现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尊重幼儿的思维特质。

“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是孩子思维发展的驿站,它在人的思维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成人应当尊重它,让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并给予良好的反馈。

第三,适当顺应,宜疏不宜堵。

幼儿身上的自我中心表现是多方面的,应不以外在的压力来强求幼儿改变其自我中心状态,以防产生不良后果,造成对幼儿自律和人格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四,因势利导,降低自我中心。

有实验证明两种因素可促使自我中心系数减少:一是儿童和他的同伴有着共同的兴趣,可以很自然地产生社会化的言语并指导着同伴间的协作;二是成人与儿童的交往,如成人对儿童游戏的参与及引导。

有关“智力”与“早期教育”

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有着这样的片段:

“父母总是只着眼于孩子的天赋,而不注重全能培养,对他们过分挑剔,要求太高,最终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压抑与怨恨。因父母施加的压力过大而半途而废的天才不是少数。”

许多知名的人在成年后都说过,他们年幼时曾受到父母的极度催逼,结果留下终生的创伤。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的父亲在他少儿时期就无情地催逼穆勒,不允许他有假日,唯恐破坏他天天刻苦学习的习惯。也不给他丝毫的自由,事无巨细都对他严加管束,不允许他有“随意的”爱好。穆勒在青年时期经常精神抑郁,终生都感到有心理障碍。

卡尔·冯·路德维希是一个著名而悲惨的例子。卡尔是一个学业天赋极高的孩子,但因为父亲不停地催逼他,一心想使他过早地功成名就,他半途而废了。

卡尔的父亲亲自教儿子高等教学,强迫他在醒着的每一分钟都得学习。他反对一切与学业无关的兴趣,体育、游戏、对大自然的探索对他来说无足轻重。卡尔8岁时父亲就让他上大学水平的数学课程,9岁时他就在学习微积分并尝试写剧本了。他不断跳级,仅用3年时间就修完大学课程,11岁大学毕业。他主修数学,大学的教授们预言卡尔会成为一名世界级数学家。

然而,开始的辉煌瞬间转为暗淡。卡尔上研究生院的一年后,对数学全然失去兴趣,随即转入法律学院,但很快也对法律失去了兴趣。最后他从事办事员工作,既不用思考,也不用担责任。

卡尔·威特认为:“这两个实例说明,正确的教育方法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实施了错误的教育法,不要说禀赋一落千丈的孩子了,就是拥有高超禀赋的孩子也会被扼杀掉。”

解读:据英国媒体报道,由剑桥大学完成、英国40年来最大型的独立小学教育研究指出,未满6岁就开始接受语文和数学等正规学习的儿童,长大后学习表现反而不及较迟读书的同龄儿童。同时也有专家指出,早期教育过犹不及,超前在认知上起步,会阻碍孩子的身心情感发育。剑桥大学这一研究,使人们对一直推崇为真理的“早教”理论,产生了质疑:到底早教是否真的需要?如何早教才是恰到好处的?

其实,若由剑桥大学这一研究结果去质疑“早教”到底需不需要,就如发现了毒大米后怀疑人应不应该吃饭一样,本身就弄错了事情的实质。

无论是卡尔·威特所举的事例还是剑桥大学的最新研究,实质上显示出父母在对孩子实施早教时,存在着两大范畴的误解。

首先,是对“早期教育”的误解。

1.对教育对象的误解

早期教育不只是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父母与养育者不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与心理素质,很容易将早教导向更大的误区。

2.对教育目的的误解

早期教育是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教育,开发智力是应该的,但学知识还不是它的目标。然而,70.5%的家长以为早教就是提前学习英语、识字与数学,结果,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小学就已厌倦上学。

3.对教育内容的误解

早教的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5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而很多父母很早就让孩子学写字,读英语,学画画,学钢琴,将这些视为早教。

4.对教育方式的误解

早教的教育方式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然而中国人长期习惯了灌输式教育,独二代父母们自己是被灌过来的,无法通过社会学习获得正确的育儿技能,因而只有一再地重蹈覆辙。

正是对早期教育的误解,让中国的儿童深受其害,他们不仅被变相剥夺了童年的快乐,更让人担心的是,错误的早期教育令儿童在人格、情感、心智、精神层面极度匮乏,对善、美、真缺少基本的感受力。这才是早期教育的最大隐患。

其次,对“智力”的误解。

智力是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构成智力的5种因素为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

而目前父母对儿童的过度早教大都狭隘地集中在对记忆力的轰炸上,且采用的是背离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相当简单粗暴的方式。其结果,即使这种早教取得了一些表面的成绩,也只是教出了高分低能的问题天才,伤害远远大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