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用爱发现你的孩子
22226400000020

第20章 孩子大了,怎么处理亲子关系?(2)

在第三阶段明确的依恋关系,一直持续到大约第二年,有明确的证据显示,婴儿的个人交往已经形成为持久的关系。首先,从大约7~8个月开始,婴儿变得能够思念妈妈了:以前,婴儿与妈妈的分离毫不在意,还愿意接受其他人的关注。现在,分离时的不安和不愿与陌生人接触表明,一个依赖妈妈现实存在的关系建立了。这个关系还有一个持久的性质。人们不再是可以互换的:婴儿拒绝陌生人是因为即使在妈妈不在的时候也定向在妈妈那里,一个集中在特定人身上的关系形成了。这是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第四阶段,目标矫正的伙伴关系,两年以后,依恋关系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儿童的行为变得越来越有意图。以哭为例:当3个月大的婴儿疼的时候,为了回应疼,他会哭。而2岁的孩子哭是为了叫妈妈来处理疼。小一点的孩子对他行为的可能后果没有任何期待,而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预测到后果,因而故意通过哭来获得帮助。还有,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根据情境来调节自己的哭:比如,妈妈离得越远他哭得越大声。假如哭不起作用,其他的依恋反应会用来达到目的,比如叫喊或者跟随。同时,儿童开始理解他人的目的和情绪,并在设计自己的行为时把这些考虑进去。简言之,儿童变得越来越能够根据自己的和别人的目的设计自己的行为,这样,他们加入了目标矫正的伙伴关系。

在最初阶段,依恋主要是关于特定情境和期望的指引,具体表现为每天都体验到与依恋人物的交往和情绪,一旦形成之后,这些模式将指引儿童在以后所有亲密关系中的行为。

宝宝的安全感取决于依恋的类型

依恋的类型

类型陌生环境中的行为

安全依恋儿童显示中等水平的寻求接近母亲,母亲离开后不安,重聚时积极迎接。

不安全依恋回避型儿童躲避与母亲的接触,尤其是分离后重聚时,在和陌生人在一起时不是很不安。

不安全依恋矛盾型与母亲分离时很不安,母亲回来后不容易被安抚,既寻求安慰又抑制安慰。

混乱型儿童没有显示出对压力的一致性方法,对母亲显示出矛盾的行为,如在躲避后又寻求接近,表现出对关系的不解和害怕。

若宝宝与教育者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为安全型依恋,则宝宝具有安全感;其他3种类型都是不安全型依恋,宝宝的安全感便相应地呈现出各自的问题。

依恋关系的长久影响

依恋是个终生的现象,并不只是局限在生命最早的几年,汇总成人依恋访谈的资料,总结出个体在依恋方面的思维状态。包含下面4类:

自主型这一类个体坦率地、流畅地讨论自己的童年经历,承认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事情和情绪。所以他们可被认为是安全的,不像其他的三级。

排斥型这些个体似乎和童年的情绪割裂开来了,尤其是否认自我消极经验或者去掉消极经验的意义。

执迷型这些人过于沉迷在自己的回忆中,表现得如此受不了,以至于在访谈中变得不流利和迷惑。

混乱型在痛苦的经历之后,这些人表现出他们无法成功地重新组织自己的精神生活。

初步证明这4个分类分别与儿童依恋关系中的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混乱型相联系。就是说,母亲归到哪一类,她的孩子就可以归到对应的哪一类。

注意!

鉴于国内儿童心理研究的严重滞后,目前关于依恋关系的理论仍沿用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然而在西方根据此理论所展开的一系列实验结果,已在很多方面对依恋理论做出了补充及修正,尤其是“多重依恋”的观点和早年经历“社会性剥夺”的儿童一样能够形成亲密的依恋关系的研究结论,都向人们提示鲍尔比依恋理论的适用性问题。

在我国,就儿童依恋关系的阶段性来说,鲍尔比依恋理论对3岁前的低幼儿童适用性较高,但3岁后的幼儿则需要参考其他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3方面:

1.儿童开始集体生活后,可能形成的“多重依恋”对此前依恋关系的修正与弥补。

2.儿童具有自我意识后,对自我认识和评价也影响依恋关系形成的类型。

3.特别警示:国内儿童心理研究普遍忽视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3岁前的孩子缺乏自我意识,安全感主要来自于对依恋关系的评价,即,儿童是否具有对亲密关系的足够信赖;然而,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增加,安全感同时还来自于——儿童是否有对自我的信赖。而这在我国恰恰是个盲区。

之所以存在这个盲区,源自于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若要使儿童信赖自我,必须在5岁左右对儿童进行“亲密剥离”,即需要拉开亲子间的亲密关系,使孩子自己面对分离焦虑,并在抵御分离焦虑和学习如何处理分离焦虑的过程中,形成对自我的信赖,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相信自我的力量。

西方的理论之所以并不对此进行专门研究,是因为西方的亲子关系及亲子教育里“亲密剥离”是个极自然的必由之路,根本不必要强调和提醒;而东方的文化却天然地缺少这一环节。

之所以做此警示,是因为目前这一缺失造成的恶果已愈加醒目:年长儿童对亲密关系的依恋已演变成依赖——这是可想而知的,如果个体只有对亲密关系的信赖却没有对自我的信赖,结果必然是紧紧依附在亲密关系中难以自处。而我们也别忘了,其他亲密关系的模式与儿童时形成的依恋关系有很高的一致性,其结果想必我们也看到了,便是不良婚姻关系中彼此难以剥离的依赖行为。

儿童安全感——游戏诊断与治疗

先做个区别说明:本篇中“躲猫猫”游戏与“捉迷藏”游戏并非同一种游戏。

躲猫猫游戏:指并非分开躲藏,而是用物件做掩体,反复地遮住脸又露出脸,以此逗乐孩子的游戏。

捉迷藏游戏:指由一人当寻找者,另一人或多人藏匿的游戏。

游戏背景

最先对捉迷藏游戏产生新的认识的并非教养者或教师,而是儿童心理治疗师,对捉迷藏游戏的关注与认识开始于现实中的真实情境,观察儿童如何在游戏室中进行这个游戏,很直观,加上室内甚至没有可以完全藏匿的地方,这使得研究者能清楚观察到孩子的动态。

在许多针对儿童的治疗情境中,治疗师发现有着大窗帘的游戏室中,孩子常常会在窗帘后消失,然后又出现,这其中有着许多的躲猫猫及捉迷藏的情境,这个经验让治疗师有继续研究这个治疗方式的动力,并且在设计未来治疗时增加了可便于儿童藏匿的地点。

游戏功能

从婴孩、学步的孩子到幼小的孩子的情绪发展顺序,包括从躲猫猫到追逐游戏,至最后的捉迷藏游戏。这些游戏背后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了:1.熟悉人际焦虑与分离焦虑;2.透过团聚经验分离个人及亲密关系,这些都引导情绪的管理及自我的整合。

躲猫猫以及捉迷藏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从需要父母在场,转变到在心理上建造一个内在的精神生命,来帮助他们在父母或是主要照顾者不在场时也能安心。这些游戏十分普遍,显见于各种孩子童年的游戏中,治疗师发现那些无法达成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特别是一些有着脆弱感情或是无法自行发展的孩子,都会长时间地重复这些游戏。在治疗师适当的引导下,捉迷藏这个游戏可以帮孩子重新定位自己的发展空间,面对焦虑,赢得控制感,并建立强壮的自我意识。

游戏方法

带领儿童开始这个游戏的方法可以先说:“把你的眼睛先闭起来”,或是“假装你看不到我”;许多时候甚至不用言语表达,只是在治疗者转过身时他们就躲到椅子下或门后。这种非口语的沟通方式就是一种进入游戏的邀请,在这些情况下,治疗师也可以利用口语或非口语的方式进入游戏。在游戏中儿童表现出了诸多感觉:儿童对身体的觉醒、被需要及被寻找的快感、惊异的乐趣、掌控与互动的权利、丧失感所带来的焦虑、重聚的欢乐与释放、对孤单的恐惧、对恐惧的征服、让成人困惑的极大欢乐,以及具有魔力的权利感。

在寻找以及找到孩子的过程中,治疗者必须强烈地用口语表达这些情绪:“喔,我看不到你(有一点儿惊慌)!”“我好想和你玩游戏(失望的口气)。”“如果我找不到你怎么办(有一点儿悲伤)?”如果我见不到你,我会好难过喔!“你在这里啊(很大的释放与喜悦)!”这些在角色对换时也有相同的重要性(使儿童能清晰地感受游戏所裹挟的各种情绪,感受的同时伴随着这些情绪的觉醒及儿童对它们的了解、控制和表达)。

这个游戏治疗技巧对于有多重丧失、被疏忽、父母离婚、亲人死亡、忧虑、多次搬家、自己或是照顾者住院,或是其他种类的丧失情况的孩子有着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在孩子有不被需要的感觉时更是如此。

不同的孩子,各自有着不同的依恋问题,他们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方式,最原始的方式就是在“躲猫猫”中表现出的对“消失”感到的焦虑,以及对重新有所接触的惊奇。这里有一种消失又重新出现的即时性。在游戏的初期或是结尾时,这是个即时性的反应可使治疗者比较儿童在治疗法初期或是结尾的亲密度,以此评价儿童游戏前后不同的焦虑等级。

捉迷藏游戏是一种比较有自我意识的游戏。对于顺从规则有着特定的强调,同时也可以对调角色,让孩子扮演被动或主动的角色(藏匿者和寻找者)。

治疗师们注意到一些在游戏中出现的反应模式,并将这些反应一一列出并附以适当的假设,治疗者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这些情况并解决这些问题。

情形A:孩子只想当寻找者。

假设:需要控制的感觉。

解释:你想当领导者……比较喜欢控制的感觉。

情况B:孩子不能忍受一直躲着。

假设:不能忍受孤单的焦虑和紧张。

解释:孤单的时候会紧张……或者害怕没有人注意到你或者找到你。

情况C:不想被找到的孩子。

假设:逃避亲爱关系,对愤怒和依附的矛盾。

解释:你很愤怒也不想让我看到……不希望任何人接近。

情况D:孩子想一直玩下去。

假设:无法满足内心对关注的渴求。

解释:你是否无法相信有人会真的关心你。

儿童经过捉迷藏游戏在治疗师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参与下,可以重新建构依恋的问题;1.表达出伤痛;2.了解相关的焦虑;3.获得被需要及和所爱的人重聚的感觉。这个治疗方式可以引导出一个既信任亲密关系又相信自我力量的内心。

宝宝们的独白

父母A:女儿不到3岁,最近两天发现她总是假设有个小妹妹在身旁,她不断用大人的语气训斥那个假想中的妹妹。不过你仔细听听,她好像自言自语说的都是大人平时批评她时所说的话,并且说起来没完,说的过程中不断变换着表情,能长达20分钟。这是病吗?

父母B:细心的妈妈发现3岁的果果特别喜欢跟自己讲话。有时小果果会一个人躺在床上或坐在桌子边,小声地对自己说着什么。她的神情好像在给别人讲故事,又像是与怀里抱的玩具商量问题。妈妈不禁有些担心:宝宝不会是有心理问题吧?

解读:个人以为,每个父母在看到自家的宝宝开始自言自语时,都有理由为自己高兴。因为:宝宝能够思考和控制行为了。

仅仅把语言视为一种表达就太低估语言的作用了。

语言是一种工具,对人类而言非常重要非常犀利的工具,这工具不仅用来交际,更是用来思考形成思维。

所以,当宝宝自言自语时,是的,他在表达;但他更是在思考,并在思考中调节自己的行为。

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宝宝的独白常常伴随着问题的解决及行为的控制。

“这块放这里?这里是烟囱。不行?放这里会倒的(指积木搭的楼房)。”

“这朵花用什么颜色好呢?红的……还是黄色吧。”

游戏中,伴随着操作活动需要进行很多思维活动。儿童会思考自己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本是一个无声思考的过程,但是儿童会把自己要做的一件件事情,像讲故事一样说出来。对于年幼的儿童而言,“说出来”有助于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知觉的清晰化。

也即是说,在心里想只是让他们察觉打算怎么做,伴随着“说出来”后他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和“能”做什么。

外部语言在这里起着整饬和决策的作用。所以,直到儿童早期的学龄期,针对自我的话语还能听得到,特别是儿童在面临一项较难的任务时,但是词语变得更简洁、更不容易听见,也更明显是指向自己。

其实,儿童自言自语的年龄段远比我们察觉的要长,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言语就从大声变成越来越难以听见的小声直到最后的无声言语。

两位心理学家的研究描述了这一过程。

仔细观察教室里独立做数学题的6~7岁的儿童,记录下来他们的喃喃自语和表达方式,分3方面进行:

是否包含与手中任务不相关的明显的言语;

明显的与任务相关的言语;

以听不见的喃喃声或唇动形式的与任务相关的言语。

连续3年保持观察记录。

结果是:儿童在学习时自我言语的整体概率非常高。

所以,有所担心的父母大可以舒口气了。

那么,这样的情形呢:

“我先给娃娃穿上衣服……然后洗脸刷牙……好,现在我们一起去散步吧……”

其实,儿童这样独白说明了什么呢?

主要是两点:1.万物有灵论;2.假扮游戏

在早教的实际教育教学中,教育者及教养者常有两个局限,(1)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有效地联系实际情况运用理论知识;(2)只能狭窄地一对一地看问题,而不能综合自己的已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