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用爱发现你的孩子
22226400000021

第21章 孩子大了,怎么处理亲子关系?(3)

比如,明明已经了解了3~4岁的孩子处在刻板性思维的阶段,尚不能进行逆向思维,可仍常常看到爸爸妈妈们为孩子知道1+2=3后却不知道3-2=1而大为光火,觉得孩子实在是太笨太油盐不进了;明明知道4~5岁的孩子一来是前逻辑推理二来尚处在道德实在论阶段,却仍旧长篇大论地对犯错的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理解那些道理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并对孩子的“屡教不改”而痛心疾首……如今,绝大多数人都接受了这样的理念:“对牛弹琴”不是牛的错,而是弹琴的人分不清对象。但愿儿童的教养者们也能持有这样的观点。

当我们看到宝宝对着玩具或者家具或者什么也没有的空间喃喃自语时,我们实在忘了孩子的眼里“万物有灵”,他在和其他的生命体对话,然后又代替对方来解答,在他来看,这是个既认真又有趣的交流。

而儿童在假扮游戏中的能力更超乎成人的想象,这方面前面章节已有论述。

最后提醒父母A注意,虽然你们宝宝的表现是假扮游戏中“角色扮演”的一种,可从她表演的内容来看,父母要反思自己对宝宝的言行了。在这里,宝宝的言行是父母言行的再现,如果你们觉得那样是不美的,那么,先调整自己,从“我”做起,别在宝宝承袭了父母的不良行为后再去责怪宝宝。

儿童语言——这是薏米仁儿!

家里以前从没有吃过薏米,所以大家认为笨笨(两岁半)一定不会认识这些白乎乎的颗粒。这天妈妈心血来潮买了一些,所以晚上煮的小米粥里就有了薏米。

妈妈为了引起笨笨吃饭的兴趣,指着粥里的薏米说:“快来看,粥里煮了好多白胖子!”

笨笨跑过来看了,撅着嘴摆手道:“嗯?这不是白胖子!‘麻屋子,红帐子,里面坐着白胖子’——白胖子是花生——这个不是白胖子!”

“……”妻子改口道,“哦,那就叫小胖子吧!”

“也不是小胖子!”笨笨反对。

“……那你给它起个名字吧!”妈妈想试试笨笨的想象力。

“这是薏米仁!”

“……”晕倒!

(注:以上引自生活中真实的父亲手记)

解读:就宝宝的语言发展而言,只要宝宝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中,父母就不必去迁就他。

不过我这么说可不是为父母着想,而是为孩子着想,因为,往往父母善意的“迁就”换来的其实是孩子的“迁就”。

也即是说,如果父母不是试图去迁就孩子(大部分父母已经开始做了),孩子原本可以有更快、更好地发展。

有研究证明,当父母企图像语言教师一样教授孩子时,他们孩子的语言发展不是加快而是放慢了,父母越是想要干扰和指导孩子的自由表达方式,就越有可能阻碍孩子的进一步发展,并以失败告终。

儿童的模仿在单位词语学习中很有用处,但是不能解释语法结构的获得。没有证据表明儿童试图模仿成年人的句子;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他们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句子,并且按照符合他们特定发展阶段的方式去做。

语言的获得包括获取语音、语义、句法、语用4个方面的能力,并且每一个方面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技能。这项任务很复杂,让人吃惊的是儿童们很快都具备了这些能力;到5岁的时候,几乎所有重要的语言能力都基本到位。

本案例中两岁半的笨笨就已在父母都不了解的情况下,正确地记忆和确认:“这是薏米仁。”

所以,父母完全可以把孩子看做一个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语言无师自通的能工巧匠,而不是一个需要去俯就的弱者。

父母不必刻意指导幼儿语言还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学龄前幼儿正处于语言的敏感期,而父母已在敏感期以外,学习、吸收语言的能力与速度都是不同的;其二,科学研究发现,敏感期儿童学习语言的工作模式和成人是不一样的,所以,当成人以自己的模式去规范指导孩子时反而会和孩子的工作模式发生冲突,导致孩子处理语言任务的困难。

那么,是不是说父母们对儿童的语言发展就可以袖手旁观了呢?

当然不是,父母可以依照这样的方式去帮助孩子:

出生~2个月

这时的婴儿会使用不同的哭声来告诉我们其需求,也会以不同的呼吸频率来表达其感觉,所以父母最重要的任务是观察记录他的声音,并做正确的回应,在回应时以适当的语言和他沟通。

比如孩子饿时,妈妈可以先说:“哦,宝宝饿了!妈妈知道了,妈妈准备一下,就来喂你。”每一次都说同样的话,相信孩子在听到时,就会开始安静下来,学习等待。当然妈妈回应的速度也得考虑孩子的天生气质,有的反应较强,依然哭得很大声,很急促,妈妈相对的速度也得稍微加快一些,或说更多的语言,让婴儿从中感受到安全感,并学习改变气质。

2~3个月

在这个时期,婴儿获得改变声调的能力。婴儿很喜欢和教养者聊天,尽管他只能发出喃语声,但大人反馈他的声音能给他很大的肯定,激发他练习发音。

3~4个月

这个时期婴儿对母音很敏感,是发出清楚母音的时期,也会跟着模仿,而心情好的时候,会自发地、悄悄地自言自语。除此,孩子的视力已发展到可以看清楚照顾者的轮廓,所以,每天抽时间和他四目相对地聊天,或念一些押韵的儿歌给孩子听是非常重要的。

5~6个月

这时,幼儿可以发出“d-m-n”等音,所以有些敏感的父母听到孩子重复这些音时,认为是在叫“妈妈”,其实孩子也会因着父母如此的解释而肯定自己发音的能力,并且制造更多不同的声音。

这个时期成人可以从自己的母语中,找出叠音语,正确地念给孩子听。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一种东西的名称或动作都以叠字呈现,如“穿鞋鞋、吃饭饭、戴帽帽、小狗狗”等,成人应使用正确的语言,如此孩子不必在长大后又得转换一次,也许因习惯改不了而显得幼稚。

孩子是使用另一套更有效的更自如的学习模式吸收语言,故此对他们来说,学习语言的任务并没有成人区别出的难易之分,再加上正值敏感期,所以正确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降低所谓的“难度”去迁就孩子。

7~8个月

此时,婴儿已经可以依大人的指令做出拍手、挥手、握手、再见等手势,有些口语智慧较强的孩子已经能用单字沟通。

这段时期最重要的是,当成人为婴儿做每一件事时,都应该用正确的语言说出来,比如帮孩子穿衣服时可以说:“妈妈帮蓉蓉穿衣服了,先穿左手,再穿右手,接着帮蓉蓉扣纽扣,一个扣子,两个扣子,三个扣子,好,穿好了!”

每次穿有3个扣子的衣服时,妈妈都这么做,孩子就会把语言和动作串连在一起,并获得正确的左右手认知。或许你会觉得,这样一来妈妈不成为一个喋喋不休的母亲吗?其实这只是短暂的时期,既可增进亲子情感,又可促进孩子的口语发展,相信是值得努力去做的。

1岁

孩子能用一个字或片语来表达许多不同的情况,或用不同的字表示相同的意思。比如孩子说:“妈妈,走。”其中有“妈妈,离开这里”“妈妈回家”或“妈妈,去散步”等不同的意思,需要依情况而定。再比如孩子说:“妈妈,我要吃……”其实孩子想表达的意思是:“妈妈,我要吃面包。”这时妈妈可以回应:“蓉蓉要吃苹果。”如此以后,孩子就会很清楚地说:“蓉蓉要吃苹果。”

因此,妈妈适当地解码,以完整的语句说出,并蹲下来让孩子看到说话的嘴形,是帮助这个时期幼儿语言发展很重要的态度。

1岁半~2岁

这是幼儿学习名词的关键期,幼儿将感受到万物皆有名,而且常常会指着周遭的事物问:“这是什么?”在幼儿的世界里,没有所谓难与易之分,虽然有些名词在发音或字数上会让成人觉得较难,但只要一再为幼儿重复,他将记在脑海中,当幼儿的发音器官发展完毕后,孩子会像连珠炮一般说个不停呢!

2~3岁

孩子两岁以后进入了“语言爆发期”,不但会自言自语,也特别会模仿成人说话,就如同模仿人说话的鹦鹉般。

两岁半以后,孩子的生活经验丰富了,友伴关系也随着形成,会使用主文和从属文的句子,也有我的概念,动词、形容词的使用愈来愈正确,更能叙述不在眼前的事物。父母可以收集孩子的照片或剪下一些孩子有兴趣的图案做成小书,是引导孩子进入阅读最佳的材料。当然字数不要多,语句的设计要简单、扼要、有趣。

儿童记忆——分享胜于独享

为了进一步了解语言在记忆的发展史上扮演着怎样一个重要的角色,不少学者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其中两名学者的研究:母亲与4岁的孩子在参观博物馆后的对话中,他们发现,儿童记住的那些由母亲和孩子共同讨论的部分,远多于那些单纯由母亲所讲述的,或者儿童所讲述的,以及那些没有被提及的部分。

这一结论恰巧也由另一组学者的研究证实。他们记录母亲和儿童在特别活动之后的行为,这些活动包括赏鸟活动和冰淇淋店的开幕等。相同地,他们共同讨论的部分被儿童所记忆。

解读:在几乎所有的研究中,似乎都证明了:语言是一种最适合在记忆中表现经验的工具。语言可以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来组织经验,也可以帮助儿童以一种一致性的方式来储存信息以更有利于被提取。正如早先维果斯基所言,记忆这种认知技能起源于儿童与父母的社会互动,即是说,记忆开始是通过与父母共同参与的描述所建立的,并且是由于成人支持儿童对以往事件的描述所产生的。

语言互动具有特别的效果,比如,母亲说某个事物的名称之后,儿童予以重复,然后再做出解释。当与非语言互动(如父母与儿童共同操作一件物品)做比较时,语言互动的内容更容易被儿童所记忆,并且,儿童也更容易使用这些记忆。

显然,分享比独享更重要,也更有意义。

而当父母与孩子一起分享共同经历的时候,儿童的记忆又岂止是更牢固更清晰,还更美好。谁知道呢,也许分享带来的记忆成果本身就蕴藏着情感的力量。

儿童的秩序感——不爱新衣爱旧衣

小哲是个1岁4个月的男孩,继续了美女妈妈的优点,被大家赞为“贾宝玉”,当然,他还不懂得为此骄傲。某天,妈妈一位朋友来探望小哲,并送了一套童装。小哲妈妈一来为表谢意,二来也的确很喜欢那套童装,便欲让小哲试穿新衣。哪知道这臭小子一点儿不领情,俩小手紧揪着自己身上的衣服不让脱。妈妈觉得奇怪,心想,哪有孩子不爱漂亮衣服的呢?便一边哄劝着孩子一边继续给小哲换衣服,结果小哲大声地哭个不停,坚持抗议妈妈的行为。

解读:哪有不喜欢漂亮衣服的孩子呢?这是妈妈的想法。

有没有想过,也许孩子的确是喜欢那套衣服的,如果妈妈洗过澡以后给他换上,或者第二天早上给他换上,孩子说不定会非常乐意呢。

那么,为什么当时孩子不让换衣?难道说小哲的第一叛逆期提前到来了?哦,这是小哲妈妈的疑问。

其实,小哲的表现源自于这个年龄段孩子对秩序感的要求。

“秩序感”是孩子在一定时期内,内在的一种基本需求。这期间的孩子对事物的顺序、物品摆设的位置、人物的呈现,都有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执著。但孩子的秩序感与成人的又有所不同,孩子的秩序感具有刻板性,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秩序是不可更改的,过去形成的记忆模式是这样,现在也必须是这样。如果他的玩具换了地方,座位被别人占了,自己的小床睡了其他小朋友,就可能感到不安,性子较急的宝贝会出现大哭大叫的情绪反应。

对于小哲来说,以往的生活规律告诉他,只有在睡觉前和洗澡时妈妈才会让他脱衣服,所以,当妈妈想让他试穿衣服时,其实小哲并不清楚妈妈的意图,他只是觉得混乱,分明不是要睡觉和洗澡的时间和情景呀?为什么要脱他的衣服呀,这到底是干什么呀?孩子慌了,所以,拼命地抵制和哭闹来表示自己的不理解和不接受。

当父母觉得孩子的反应“不可理喻”时,并不了解秩序感对孩子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秩序感是幼儿安全感的来源之一,是幼儿对事物做出准确分辨与判断的基础,幼儿透过这个需求去认识自我,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当生活井然有序时,环境对幼儿而言便是熟悉的,有规律、可控制的,孩子可以去统合在他周围的环境,使他在环境中行动时,心里觉得踏实,有把握,不致张惶迷失;当秩序被打乱,生活便让幼儿感觉无章可循,失去控制,于是,幼儿产生恐慌和焦虑。

一般在3岁前,幼儿会一遍遍重复原有秩序,不断巩固安全感与稳定感,直到他们把握了这个秩序的恒定,内化了守恒概念,知道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变更与发挥并不会导致结果的改变。于是,幼儿对秩序感的要求便不再那么刻板,而变得越来越灵活,直至建立内在的秩序。这个过渡阶段非常重要,只有顺利地度过,孩子的心智才能进一步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秩序感对于儿童,犹如一个置身荒漠的旅行者所依赖的指南针。

父母应耐心维护孩子的秩序感,并通过孩子对秩序感的要求,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1.理解并尊重幼儿秩序感敏感期的特殊要求,尽量满足孩子对事物固定秩序与完美无缺的追求。在这个时期,不强求孩子分享自己的物品,保护孩子的物权意识。

2.有规律地安排孩子的生活。固定时间吃饭、外出、洗漱、讲故事、玩耍、睡觉。规律的生活给孩子安全感,有助于他们遵守规则。

3.当孩子的秩序感被破坏而哭闹时,要平静地陪伴他、倾听他,然后,协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