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宫人愤然魂断伤心,满腔的余恨实在没有消遣之处。于是化作哀苦的鸣蝉,年年栖息在布满绿荫的庭树。她刚刚在乍凉的秋枝上幽幽咽咽,一会儿又移到了密叶深处,再把那离愁别恨向人们倾诉。西窗外过去一阵疏雨,我很奇怪,为何你的叫声不再凄苦,反而如玉佩在空中流响,又像佳人在深情抚弄着筝柱。明镜已变得暗淡无光,你也无心打扮装束,而今又是为了谁,鬓发尚娇美如许?金铜仙人已经去国辞乡,流下的铅泪如洗,可叹她携着金盘远行,再也不能为你贮存清露。你那病弱的双翼害怕秋天,枯槁的形骸阅尽了人间荣枯,还能经受得几次黄昏日暮?凄咽的残鸣尤为凄楚,为何独自把哀怨的曲调反复悲吟,一时间变得如此清苦。你徒自追忆那逝去的春风,吹拂着柔弱的嫩柳千丝万缕。
【评析】
本词托物喻意,音调凄怆,形象幽渺,是一首乱世悲歌,词中数用宫廷遗事,显然寄托着黍离之悲和家国之恨。全词围着蝉的特性特征展开叙写,运用比喻象征等各种手段,舍貌取神,空灵缥缈,韵味隽永。
本词并见于《花外集》和《乐府补题》。《乐府补题》是宋朝遗民感愤于元僧杨琏真伽盗发宋代帝后陵墓而作的咏物词集。故此集中之咏物词多有寄托,词调均哀婉凄绝。又据载,一位村翁曾在孟后陵处得到一缕发髻,头发六尺多长,并有三枚宝钗。故集中咏蝉之作有可能是托意后妃的,本词也是如此。
还应指出一点,这里的孟后即南北宋之交的孟献太后。此人是哲宗皇帝的废后,因北宋后期激烈的党争而成为牺牲品,被废逐出皇宫,避过靖康之难。南宋初年被许多老臣拥戴,成为一个政治中心。在高宗被废,局势极严峻的关键时刻,她深明大义,大智大勇,转危为安,因其辈分是高宗的伯母,又深得臣心。故南宋初在稳定大局方面起到了他人难以取代的作用。她的陵墓被盗,她的发髻被发现。自然会引起遗民文人们的无限悲慨。本词所写肯定与此有关,只不过是不局限于此而已。开篇便用蝉为齐女所化的传说比拟南宋的后妃,写她化蝉之后向人诉说离愁的凄楚动人的情景。“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二句,暗指村翁发现孟后发髻一事。下片由蝉餐风饮露,运用金铜仙人辞汉之典,一典双用,既有亡国之意,又有承露盘迁走,没有清露,蝉更无以为生之意,构思妙极。“病翼”以下几句寄寓身世艰危,朝不虑夕的感慨。结尾二句忽作转折,追想当年盛时的欢乐,反衬目前景况的凄苦。盛时难再,寒蝉为之魂断,而词人也只有抱恨而终了。情致极为凄婉。
长亭怨慢
重过中庵故园
王沂孙
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掩。屐齿莓苔,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识西园凄婉。
【注释】
东皋:东面的高地,也泛指田野或高地。屐齿:木底前后带齿的鞋。一般指旅游时穿的鞋。风流云散: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绮疏:缕花的窗格。
【译文】
我独泛一叶轻舟,驶遍东皋去寻访他的故园。还记得当年,绿荫深深,门户紧掩。我们一同寻芳游览,屐齿印上了满地的苔藓。常常纵情豪饮,任凭酒痕把衣袖湿遍,当时只觉得赏心乐事无限。如今欲寻觅以往的踪迹,只能感到惆怅和幽怨。昔日的百花园,如今已变成一片凄凉的秋苑。从前共同赏花的友人,自从分别以后,如同风流云散。流水迢迢,多么悠远。怎知流水之外,是纷乱的群山,友人比那乱山更远。料想他独处天涯,归梦何其短暂,想是早已忘掉故乡的绮窗雕栏。抬望眼,所见到的只是斜阳冉冉。我轻抚着高大的树木,叹息自己的年华将晚。只有那数点落红,还在眷恋着凄婉的庭院。
【评析】
本词写重游友人故园的怀旧之作。上片写当年相聚的欢乐开心及别后的忧伤。下片设想友人忘记故园,隐含责备之意。结尾几句抒写年华已晚往事难再的怅惘。
本词题为“重过中庵故园”,旧注以为中庵系元曲家刘敏中。刘敏中号中庵,有《中庵乐府》。但刘敏中乃由金入元者,据其作品和其他史料看,似与王沂孙无关。故此中庵究属何人,有待详考。但有一点似应肯定,即此人与作者是故友,关系相当不错,很可能入元朝为官而未归故乡,故词有如此感慨。上片直叙其事,描写独自泛舟到友人故园,追寻以往的赏心乐事,并由眼前的人去庭空,故友星散而引发昔盛今衰之慨叹。下片“水远”三句设想友人遥隔千里,含有想念之意。“天涯梦短”三句隐隐责备友人忘记故国,责备中也有体恤之情,感情复杂而微妙。“望不尽”几句抒自己年华空老之叹。结尾几句借“数点红英”写出花落园空,时移事去,故人不归的极度怅婉。再度流露对友人忘记故园的轻微的不满。全词虚实交错,忽今忽昔,但线索分明,感情沉郁而笔调空灵。
高阳台
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王沂孙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是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说与年华。如今轻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
【注释】
周草窗:周密,字公谨,号草窗。玉管春葭:古人为预测节气,将芦苇灰放入律管内,节气一到,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见《后汉书·律历志》。小帖金泥:古代风俗,立春日贴“宜春帖子”。帖子上或写“宜春”一字,或写诗句。金泥即泥金,用金粉粘着于物体。相思句:卢仝《有所思》诗:“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此处化用其意。满树幽香二句: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化用其意。银笺:洁白的信纸。
【译文】
庭院背阴处尚有残雪,寒气透过了帘幕,屋里尚有轻寒的感觉。玉管中葭灰飞扬,已到了立春时节。门前虽然也有金泥帖,却不知春光都到了谁家的亭阁?我对你相思若渴,夜梦中迷离隐约,无奈终究被天水阻遮。待醒来时,更加凄然伤心,只见满树幽香轻散,满地是疏影横斜婆娑。江南离别自是愁苦,何况在古道上策马奔波,都是在羁旅天涯,只见飞雁归落平坦的沙窝。又怎能在信笺之上,尽情把如何空度年华的凄苦诉说?如今处处都长满芳草,纵然登上高楼眺望,也只能见萋萋芳草遍布原野山坡。更何况,还能经受住几度春风,又见几番红花纷纷飘落。
【评析】
本篇如题,是和韵之作,词以残冬初春为背景,意象幽隐,曲折含蓄,既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也寄托了时移世换的兴亡之感。上片切合时令,写相思无奈,在梦境中都难以相见,深情绵邈。下片写同是羁旅,尚不如飞雁可归平沙。暗寓国亡家破的隐痛。末尾处以惜花伤春结,种种愁怀萦回纠结,更令人感伤不已。“结笔低回掩抑,荡气回肠。”(况周颐《蕙风词话》)
宋亡后周密湖州故家毁于兵火,终身寄寓杭州。作《高阳台》词寄越中诸友,抒发家国破亡,怀乡念友之情怀。王沂孙此词即为和作,以哀婉含蓄的笔调写出亡国后春天来临却毫无知觉的极端的精神痛苦。开篇以景入情,点明时令。“小帖金泥”二句幽怨颇深。自然之春可回,社会之春难返,不知春在谁家,反正我家中无有。状心中之苦。“相思”三句极写念友之情。“但凄然”三句,以极凄美的景象衬托梦后不见故人的怅惘情怀。化用前人诗句却浑化无迹。下片明言离愁之苦,何况自己也是背井离乡之人,流浪之苦不堪忍受,再加上思友之情,惜时惜春之情,层层加码,将哀伤之情推向极致。而这一切,正是国破家亡所造成的。“无限哀怨,一片热肠,反复低回,不能自已。以视白石之《暗香》《疏影》,亦有过之而无不及。词至是乃蔑以加矣”(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因本词为和作,录周密原作于下以备欣赏之参考。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鸥外平沙。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
法曲献仙音
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王沂孙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已消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注释】
法曲献仙音: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越女镜心、献仙音。双调九十二字。聚景亭:聚景园中之亭。董嗣杲云:“聚景园在清波园外,阜陵致养北宫,拓圃西湖之东,斥浮屠之庐九,曾经四朝临幸。”(《西湖百咏注》)层绿:指苔梅。纤琼:细玉、碎玉,形容白梅。夜深归辇:指孝宗屡次去聚景园探望高宗,深夜方归。暗指南宋盛时。
【译文】
长满绿苔的梅枝重重叠叠,白梅如洁白的琼玉点缀树间。千树梅花映照湖面,碧波更觉清浅。年华匆匆如过眼云烟,同样牵动人的惜春芳情,相逢时却已过了几个春天。记得从前,与酒朋诗侣共同寻芳的去处,梅花总是多情地开放,宛若美人褪妆最晚。近来凄凉黯淡,何况又把离情增添。应该忘却昔日的欢乐,夜深才归车辇。可惜辜负这一枝春色,恨东风之时,友人却在遥远的天边。纵然还有残花点点,飘落在我的衣襟上,正如点点粉泪落在胸前。我深情地折取一枝梅花欣赏把玩,聊以排遣满腔的幽怨。
【评析】
本词是次韵咏梅之作。上片描写梅开的盛状,下片抒怀友之情。其中隐喻着家国之思,情味悠远醇厚。
开头三句化用姜夔《暗香》“千树压,西湖寒碧”句意,描绘聚景园梅花盛开之美景。一状苔梅,一状白梅,精彩艳丽,再用一句总写。“过眼”三句宕开,感叹物是人非,景物如旧,而心情迥然不同,并由此接入对往日乐事的追忆,仍以梅花绾合。“盈盈褪妆晚”情景兼到,是生花妙笔。既有对梅花钟爱之情,亦含有对往事无限眷恋之意。下片抒发今昔盛衰之感,昔时盛况只以“夜深归荤”四字轻轻点出。笔调空灵疏隽,词意却极深厚,当年的繁盛自在想象之中。“荏苒”以下意转,江山易主,自身漂泊不定的凄怆,与友人远隔天涯的离愁,均借梅花无主含蓄写出,亦梅亦人,韵味极深厚。本词是和作,将周密原作附录于下,以供并参。周密《法曲献仙音》(吊雪香亭梅):“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枝春浅,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共悽黯,问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无语销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泠残笛,低迭数声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