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译注评
22230100000041

第41章 周邦彦(3)

【译文】

圆圆的月亮,在清澈的水波中荡漾。风吹秋树的残叶,沙沙作响,带来阵阵的清凉。大街之上,车马的声音渐渐消歇,一片寂静而没有声响。我和你悠闲地依偎在井栏旁,说着悄悄话,心情格外地愉悦欢畅。你笑着去扑飞动的萤火虫,弄坏彩画的轻罗小扇,当时那种又娇又嗔的俏模样,实在令我喜爱怀想。如今我孤独凄凉,在静夜中久久凭栏凝望,忧愁悲伤而不想回房,站立着听那滴漏的声响。感叹年华转眼就已经逝去,如今来到千里外的穷乡僻壤。就连书信都杳无踪影,梦境也都是虚幻渺茫。空自听说你神情憔悴,鬓发见稀而心中胆怯懒得照镜梳妆。也无心追赶时髦,把自己打扮得容颜发光。此时梅雨潮湿,到处是青苔苍苍。一架蔷薇花也零落枯黄。有谁能相信我是为了你才如此惆怅,是了为你而像江淹那样才华消减,是为了你而像荀倩那样极度悲伤?只见银河迷迷茫茫,稀疏的几个小星在闪闪发光。

【评析】

本词抒写怀人之痛。上片通过今昔对比,表现环境的凄凉寂寞,追念当初的欢乐情景,虚实相映。下片前半设想情人为思念自己而无心打扮,后几句写自己的钟情,用典贴切生动。

周邦彦的词,最善长用一二笔勾勒便化实为虚,使虚实相互映衬、转换。周济说:“勾勒之妙,无如清真;他人一勾勒便薄,清真愈勾勒愈浑厚。”(《介存斋论词杂著》)本词前六句描写一个静谧温馨的夜晚,一对情人相互依偎调笑的生活细节,历历在目,如同眼前之境界。“人静夜久凭栏,愁不归眠,立残更箭”三句把前六句的写实变成忆旧,化实为虚,原来是词人夜间独自难寐,出外凭栏回忆,美人笑扑流萤之情景均是往事。下片转写两地相思。前四句设想对方思念自己之情,虚处实写。中间几句再插入眼前之哀景,用来烘托愁情。“梅风地溽”三句暗接上片“凭栏”之景,前后勾连,都是词人真正面对的现实环境,暮春时节,天地潮湿,蔷薇花凋残,一派衰败景象。江淹、荀倩两个典故运用得很妙,增加了词的抒情力度。尾句用明河侵晓星稀,暗示通宵未睡,抒情尤深婉沉痛。

花犯

周邦彦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翠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注释】

花犯:词牌名,为周邦彦首创。双调一百零二字。照眼:映入眼帘,非常显眼。净洗铅华:形容梅花淡雅素净,不同桃李之浓艳。冰盘同燕喜:指用梅子荐酒。韩愈诗:“冰盘夏荐碧脆实。”香篝:即熏香之笼。愁悴:即忧愁憔悴。翠丸:又作“脆丸”,均可,指梅子。黄昏斜照水:用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意。

【译文】

一道低矮的白色粉墙,一树梅花非常耀人眼目,那种神情风韵依旧同往年一样。花面上的露水晶莹发光,仿佛是洗净脂粉的美人,天生的丽质靓妆。去年梅花开放的胜景,我也是一个人独自寂寞地观赏。也曾经在酒宴之上,喜滋涟地把玉盘中的青梅品尝,更令人叹息而又难忘,雪中那高高的梅花树上,宛如覆盖着洁白轻盈的素被,被里仿佛是遍体芬芳的美人,放出一缕屡隐幽淡雅的馨香。今年赏花最为匆忙,相逢宛如有无限的恼恨和忧伤。见面时,梅花已面容憔悴,我也无限恓惶,相互依依惜别,满腹愁肠。我对着梅花久久地怅望叹息,眼看着一片片花瓣飘坠在青苔上。很快就会看到弹丸似的青梅再来下酒,而我正在空阔的江面上迎风斗浪。只能在梦境中缅怀追想,一支潇洒的梅花,照临着清澈的水面,日色已经黄昏。

【评析】

本词借咏梅以抒发自己宦游无定,到处漂泊的寂寞感伤之情。上片由眼前之梅联想追忆到去年之梅,下片由今年眼前之梅联想到未来的梅子。在赏梅中融进自己游踪不定之憾。黄升评本词曰:“此只咏梅花而纡徐反复,道尽三年间事。其词尤圆美流转如弹丸。”(《花庵词选》)

上片前六句写眼前“净洗铅华,无限佳丽”之梅花。“粉墙低”写梅花所在之院落,因为墙低才可看见梅花,又用白色粉墙衬托红色梅花,“照眼”写梅花的晶莹可爱,引人注目。“净洗铅华”则写出梅花的本色天香之质。后五句回忆去年独自雪中赏梅的情景。“香篝熏素被”描写雪中之梅的形与味,将雪想象为白色的被,状其轻软之形,将梅花写成“香篝”,既写出梅花的红色在雪的笼罩映衬下如同炉火般的艺术效果,而又将梅花特有的清香表现出来,想象出人意表,真是神来之想,极其精彩。下片五句又回到眼前,写赏梅匆匆,而梅已飘坠,最后四句跳到未来。想象江上以梅荐酒及梦中寻梅的情景。全篇处处写梅,而又结合自己的行踪,写出飘泊不定的生活。结构圆美流宕,浑化无迹。

大酺

周邦彦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粘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频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

【注释】

大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双调一百三十三字。酺,聚会饮酒。旆:古代旗帜末端如燕尾的垂饰,此处喻指竹枝竹叶。润逼琴丝:空气湿润,琴弦松弛。王充《论衡》:“天且雨,琴弦缓。”邮亭:古时沿途所设供传达文书及旅客住宿的馆舍。流潦:雨后地面上的积水。兰成:庾信小字兰成。仕梁时出访北朝西魏,被留不得南归。为官异域,心怀故乡,创作大量词赋以遣悲怀。卫玠:西晋卫玠,有“玉人”之称。为人清瘦多病,风神秀异。平阳客:汉代马融,性好音乐,能鼓琴吹笛。卧居平阳(今属山西)时,闻客人吹笛甚悲,因作《长笛赋》。青芜国:指杂草丛生之地。温庭筠《春江花夜月》“花庭忽作青芜国。”红糁:红色米粒。此处喻指零落之花瓣。荆桃:樱桃的别名。秉烛夜游:《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译文】

夜色将近拂晓天,沉沉夜幕渐渐散去,如同云烟。天地间一片寂静,听不到鸟声喧喧,只有一阵阵的急雨,在屋顶上响成一片。新生的嫩竹探出墙头,青碧的颜色如玉制的流苏一般。皮上的粉霜已被冲洗净尽,柔嫩的竹梢在风雨中摇曳,相互碰撞摩擦纠缠。雨气潮湿,松了琴弦。寒气阵阵,侵入枕头帏幛之间。风吹着落满尘灰的蛛网,一丝丝粘上竹帘。在寂寥的旅馆,听着房檐的水滴声连绵不断,昏昏沉沉、迷迷糊糊,我独自困倦小眠。怎奈心中太苦闷焦烦,梦境也连连被雨声惊断,梦境又是那么恍惚轻浅,醒后难以记住星星点点,幽独的我只有自伤自怜。我这远方的游子归心似箭,最担心的是满路泥潦把车轮粘连,使我无法把故乡返还。怎奈我现在的情愫,就像当年滞留北朝的庾信,苦苦地思念着故园;就像瘦弱的卫玠,多愁多病而易伤心肝。困顿清闭,更容易忧愁伤感。难怪客居平阳的马融,听见笛声中的忧怨,就悲伤得泣涕涟涟。更何况在这长满青苔的客馆,萧条冷落,已被凋残的点点红花铺满。门外的樱桃已经结成豆粒大的果实,却没有人来与我共同秉烛赏玩。

【评析】

本词有的版本题作“春雨”,实则写由于春雨而被阻隔在驿馆中的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本是一寻常生活小事,却被作者写成如此一篇风神摇曳的名作,实在令人钦佩。上片从暮春的雨景写到途中阻雨的愁苦,以“自怜幽独”作结;下片再从雨阻归程写到落红铺地,春事消歇,寄寓惜春惜时的深慨。

开头“对宿烟”六句,渲染春雨的触目尽是,从声写到形。再刻画雨中嫩竹的姿态声色,与风吹残红不同。“润逼琴丝”以下写室内环境及人的主体感受。因琴弦松而不能弹琴遣愁,因“寒侵枕障”而难以熟睡。弹琴不成,睡也不是,孤愁焦躁之情充分表现出来。而这一切均由“雨”字生发,歇拍处“自怜幽独”,归结上片主旨。下片意脉与上片似断实连,最妙。因幽独才思归若渴,而雨水使道路泥泞难行又无法启程。故作者如数家珍般抬出三个历史人物来表现自己的现实状况。庾信被滞留异地而思乡,卫玠因清瘦而多感伤,那位汉末大儒马融也因客居而愁闻笛声,用历史人物的故事渲染自己触景伤心的意绪。结尾再出现雨后衰景,落红满地,樱桃已如青豆,而无人同赏,归结到思家怀人的主旨上。全篇从雨声、雨色、雨思、雨愁各方面曲折铺叙,把旅况之凄凉孤独描写得淋漓尽致。从朝雨恼人写起,至黄昏时暮雨初歇终篇。写了一天的所见所感。结构前呼后应,李攀龙说:“如常山蛇势,首尾自相击应。”(《草堂诗余隽》)

解语花

上元

周邦彦

风消绛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惟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注释】

解语花:词牌名,双调一百字。绛蜡:红色的蜡烛。一本作“焰蜡”。浥:沾湿。桂华:指月光。耿耿:光明貌。楚女纤腰:《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香麝:即麝香。放夜:开放夜禁。京城中平时禁止夜行,惟元宵节前后各一天金吾弛禁,谓之放夜。钿车:用金为饰的华丽车乘。暗尘随马:谓车后有人骑马跟随。苏味道《上元》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飞盖:轻便车。盖,车篷,代指车。

【译文】

绛色蜡烛在微风中慢慢消减,芙蓉形的灯笼水色汪汪,宛如是沾露的红莲。街市上花灯锦簇,灯光互相映射,辉煌耀眼。月光仿佛在屋瓦上流淌,淡淡的纤云悄悄消散。月宫中的嫦娥,好像在羡慕这繁盛的景象,也要奔向这热闹的人间。再看那些南国的佳人,个个衣裳素淡高雅,风情翩翩,细腰纤纤。箫鼓声一片喧闹,人影参差错乱,街衢上到处有香气弥漫。看到这繁盛的场面,我不由得想起京师上元夜的夜晚,任凭人们彻夜游玩,通宵也不戒严,所有的城门都敞开而彻夜不关。千门万户全部开放,如同白昼一般。美男少女们尽情嬉笑,金银装饰的豪华车辆奔驰往还。车中的美女手持罗帕,仪态娟娟。碰着少年,便有暗尘飞起,骑着宝马跟随流连,节物风光年年如故,只是我年衰兴减。夜已深沉,我独自乘车慢吞吞归来,任凭人们欢歌狂舞直到明天。

【评析】

本词当是作者晚年在外地任职时所写,是宋词中咏元宵的杰作。上片描写今日在外任时欢度元宵的盛况,下片追忆昔日汴京元宵放夜冶游的欢乐。在抚今追昔中也流露出仕途失意的抑郁情怀。

上片开头三句写灯,前两句状形色,“花市光相射”渲染整体气氛。“桂华流瓦”三句写月。地面的花灯与天上的明月交相辉映,形成一个五光十色而又素淡高雅的氛围。“素娥欲下”增加了浪漫色彩。写天由少云转为晴空万里,委婉传达出喜悦之情。以下五句写人之姿容,鼓乐之声及满路的香气,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当地元夜的热烈气氛渲染出来。下片用“因念”转向对昔日京师元夜生活的忆念。其中“钿车罗帕”三句这一个小细节嵌入其中,值得注意。“钿车”写车之美,罗帕点明车中人物身份,“相逢处”点明是邂逅相逢,自有暗尘随马,暗示一位骑马之人偶遇车中美女便暗暗相随。这可能有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内,同时也表现出当时的社会习俗。结尾以厌倦罢游归来作结,表现出淡淡的感伤。整个下片一气呵成。陈廷焯评此词云:“后半阕念及禁城放夜时,纵笔挥洒,有水逝云卷风驰电掣之感。”(《词则·大雅集》)从全词看,上片从灯写到月光,写到欢乐的人群。下片开头回忆昔年京师元宵佳节的热闹繁盛,最后写自己的抑郁寡欢,以他人之乐反衬自己之寂寞,以往日之兴致反衬今日之无聊,层次井然。

蝶恋花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阑,轳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注释】

月皎:月色洁白光明。《诗·陈·月出》:“月出皎兮。”更漏:即刻漏,古代计时器。轳辘:井上汲水轳辘的器具。炯炯:明亮貌。徊徨:徘徊、彷徨的意思。阑干:横斜貌。

【译文】

月光皎洁明亮,乌鸦噪动不安。更漏将残,摇动轳辘汲水的声音传到耳边。这声音使女子的神情更加焦烦,两只明亮的眼睛泪水涟涟。一夜来眼泪未断,湿透了枕中的红绵。手拉着手来到庭院中,秋风吹着美人的鬓影。离别的双方恋恋不舍,告别的愁语让人不忍细听。楼上星光灿烂,斗柄横空。清露寒冷,伊人越走越远,偶尔传来晨鸡的报晓之声,与那远人的脚步声遥相呼应。

【评析】

本词写一对情侣清晨依依惜别的深情。上片从室外之声写到室内之人。些许声响便惊觉离人,心理刻画细腻入微。下片从室内写到室外,言别时之苦,情景相生。全词通过时间的推移,景物的变化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渲染别情。首尾呼应,意脉清晰。

上片前三句写室外之景,重点写清晨的声音,而且都很细小,取材典型。“唤起两眸清炯炯”一句状写女子之情。或曰“唤起”是从梦中唤醒,非也。这里的“唤起”有惊起的意思。因女子本未睡,只是泪眼凄迷罢了。她最怕天亮,而居然有乌鸦噪动之声,尤其是有人起来汲水,天不就要亮了吗?故“两眸清炯炯”,试想从梦中惊醒,如何能“清炯炯”?下句“泪花落枕红绵冷”,更证明这一点。这句暗示泪水流得多,时间长,几乎全夜中都在不断流泪,故枕中的红绵才能冷。此乃细微之处,不可不察。下片写离别之景,最后两句意境颇佳,声情并茂。黄蓼园说:“按首一阕言未行前闻乌惊漏残,辘轳响而惊醒泪落。次阕言别时情况凄楚,玉人远而惟鸡相应,更觉凄婉矣。”(《蓼园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