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译注评
22230100000059

第59章 万俟咏

万俟咏,字雅言,自号词隐、大梁词隐。终生不第。能自度新声,崇宁中,充大晟府制撰。词学柳永。有《大声集》,不传。有今人辑本。

三台

清明应制

万俟咏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清明看、汉蜡传宫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注释】

三台:唐教坊曲名,后作为词牌。有小令长调两种。本词属长调,三叠一百七十一字。清明应制:清明节应制而作。古人创作诗词,有应制、应令、应教诸名目。应皇帝旨意而作叫“应制”,应太子之命而作叫“应令”,应诸王之命而作叫“应教”。内苑:宫内园庭,即禁苑。凤阙:汉代宫阙名。此处代指皇宫。九陌:汉代长安城中有八街九陌。后泛指都城大路。斗草:古代一种游戏,一般为女性所玩,又称斗百草。饧:饴糖类食物名。用麦芽或谷芽熬成。夭桃朱户:化用崔护诗典故。清明看二句:韩《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槐府,贵人宅院,庭中植槐。阊阖:宫中之正门。此处泛指宫城之门。休务:休止公务,宋人语,犹言放假,停止办公。

【译文】

梨花还带着夜月的蒙蒙轻雾,海棠半含着清晨的雨露。皇宫内苑的禁门关不住美丽的春光,御沟里涨满了新水,暗暗通向南浦。东风和煦闲静,轻轻吹拂着垂柳的丝丝金缕。凤阁龙楼金碧辉煌,实实在在并不像仙境那样隐于烟雾。太平兴盛的时代,朝野到处一片欢娱,京师里的条条大路,到处喧响着太平的笙笛箫鼓。黄莺婉转的叫声断断续续,轻巧的燕子飞来飞去。清清的池水中,倒映着岸边的台阁亭榭。还有那些飞荡秋千的贵妇,斗百草的一对一对的靓女。踏青路上到处弥漫着麦芽糖的香气。携酒游乐的人群来来去去,大多都暗识人面桃花的红色门户。傍晚时,跨着雕鞍宝马的公子哥都往这里相聚。一个个醉意醺醺,衣襟上沾惹着片片落红,点点飞絮。正是轻寒轻暖天长的时日,又到了半阴半晴的日暮。在这禁止烟火的节气,青年男士们已开始试穿新式的春衣,季节恰恰到了三分佳处。清明时朝廷中传出蜡烛,翠烟缕缕,散入庭院植槐的贵人宅府。兵卫们尽行撤除,宫城敞开了千门万户。不再听到禁苑中传出诏旨,已经停止朝野官衙的一切公务。

【评析】

本词属应制词,当是徽宗时万俟咏任大晟府乐官时所作。全词用赋的笔法极力铺叙京城清明时的节序风光。如同一幅生动逼真的社会生活风景画。

上片写宫苑中的春景,由内及外,层层渲染。带春露的海棠、梨花,下垂的嫩柳条都表现出盎然的春意,满城繁华街道都是欢歌乐舞,属于大的场景描写;中片写郊外之游,在莺歌燕舞的衬托下,公园里以及郊野芳草地上到处是春游的男男女女,玩和吃成为主要内容,青年男女的幽会调情也是当时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这是个市民的狂欢节;下片写贵族宅院中的喜庆景象,全民休假,官府停止办公,一切巡逻的逻卒都不再到处游走,大门开放,任凭人们自由往来,真是个令人欢乐的时日。全词具有粉饰太平的倾向,但却客观上反映了北宋末期汴京清明时的繁盛热闹景象。绘景逼真,刻画生动,与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了北宋末期的虚假繁荣和风俗民情。全词平正和雅,工整自然,辞采清新熨帖,并没有庸俗的颂圣之辞。在应制词中不失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