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译注评
22230100000080

第80章 姜夔(1)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少随父宦游汉阳,父死,流寓湘、鄂间。诗人萧德藻以兄女妻之,移居湖州,往来于苏、杭一带。与张镃、范成大交往甚密。终生不第,卒于杭州。工诗,尤以词称,精通音律,曾著《琴瑟考古图》。词集中多自度曲,并存有工尺旁谱十七首。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诗说》《白石道人歌曲》等。

点绛唇

姜夔

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释】

丁未: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吴松:即今吴县,属江苏省。商略:商量、酝酿。第四桥:即吴松城外的甘泉桥。天随:唐代陆龟蒙,自号天随子。何许:何处,何时。

【译文】

春燕和鸿雁都无忧无虑,好像也没有什么意绪,在太湖的西畔伴随着云彩飞去。湖边的山峦清寂愁苦,缭绕着浓云重雾。仿佛在低声细语,商量着黄昏时能不能下点雨。我真想在第四桥边找个去处,和那位潇洒的天随子结邻而住。试问现在是什么世道?我倚栏远目,伤今怀古,不由得满心愁苦。只见衰败不齐的残柳,在西风中寂寞地飘拂。

【评析】

淳熙十四年(1187)冬,作者由杨万里介绍,到苏州拜访范成大,途中创作此词。小词清新蕴藉,寓情于景,即兴抒感,表达了怀念古人和伤时忧世的情怀,也寄寓着自己的身世之感。

姜夔一生倾慕晚唐诗人陆龟蒙,陆对当时的黑暗深恶痛绝,不赴朝廷征召,曾在松江隐居,这是本词抒情的出发点。开头以燕雁自况,且翻进一层。燕雁到处飘零,但它们不知愁苦。自己知愁苦却偏偏情同燕雁,这是本句的深沉处,细索可得深味。“数峰”二句是写景名句,用拟人化手法描绘山雨欲来的群山为云雾所遮仿佛背人私语的情状,化静为动,极有韵致。下片开头两句点地点事,表现自己的志节。结片三句抒发历史变迁、人事沧桑之慨,极含蓄清空。陈廷焯赞云:“感时伤事,只用‘今何许’三字提倡,‘凭阑怀古’下,仅以‘残柳’五字咏叹了之,无穷哀感,都在虚处,令读者吊古伤今,不能自止,洵推绝调。”(《白雨斋词话》)

鹧鸪天

元夕有所梦

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注释】

肥水:源出安徽合肥紫蓬山,东南流经将军岭,至施口入巢湖。种相思:留下相思之情。谓当初不应该动情,动情后尤不该分别。丹青:泛指图画,此处指画像。红莲夜:指元夕。红莲,指花灯。欧阳修《蓦山夕》(元夕):“纤手染香罗,剪红莲、满城开遍。”

【译文】

肥水滔滔向东流去,永远也无尽期。当初真不该种下相思的种子而令今日相思。梦里的相见总是模模糊糊,赶不上看画像更加清晰,而就连这样恍惚的梦也做不稳,偏偏又被山鸟的叫声惊起。春草尚未发绿,我的两鬓已成银丝。人间离别如果时间太久,悲哀往往会渐渐忘去。可不知是谁让我如此的相思,年年岁岁的元夕之夜,我们都在两地沉吟暗自悲啼。这种情味,只有我和你各自心领神知。

【评析】

本词是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元夕为怀念合肥恋人所作。上片写梦醒前后的感受,下片则写梦后的思念。情致深婉空灵,与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有些相似。

开头两句以自怨自悔的语气抒无限相思之情。肥水为当时与情人游玩寻欢之地,肥水东流不回又比喻相思之愁无尽无休与不可挽回,寓意丰富。“梦中”二句抒情尤妙,梦中的情人容貌不清楚,还比不上画像,这已令人遗憾。尽管不清,梦境中毕竟还可依稀看到,可山鸟又把梦惊醒,岂不更难堪。下片“春未绿,鬓先丝”六字有千钧之力,表现刻骨铭心的相思给他造成的精神痛苦。“人间别久不成悲”。是人间一般的道理,但最后两句感情再度扬起,则写出对情人“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深的思念。可见这种感情正是不一般的。上句的铺垫作用于此便可体会出来。但苏轼的思念属于悼亡,当然知道是无法再度相见厮守,而词人思念的对象是在世的情人,虽然见面的机会渺茫无期,但毕竟不是绝望,因此更撕心裂肺,更深沉。

踏莎行

姜夔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注释】

沔东:唐宋时州名,今湖北汉阳(属武汉市)。丁未: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燕燕二句:燕燕、莺莺均代指情人。华胥:传说中的古国名。《列子·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后遂代指梦境。

【译文】

像燕子一样灵巧轻盈,像黄莺一样娇软的声音。我看得非常真切分明,在梦境中又一次见到你的音容。你嗔怪我太薄幸,不理解你在漫漫长夜中相思的深情。也不理解你在初春时便被相思所折磨的内心深深的苦痛。分别后你给我的情书尚在,我依旧穿着你分别时亲手缝制的衣衫。你的魂魄暗暗跟随着我,来到这海角天边。淮南清冷的月光,笼罩着万水千山,一片迷茫凄寒。你只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归去,也没有人陪伴和照管,真令我无比惦念,肝肠寸断。

【评析】

本词是为怀念合肥恋人而作。上片写梦中相见,迷离恍惚。下片写梦后相思,情深入骨。

姜夔年轻时往来于江淮间,曾热恋合肥一位擅弹琵琶的歌女,二十年后仍不能忘情,词集中为此女所作将近二十篇,可见其情之深笃。上片记梦中。前两句以燕喻其体态轻盈娇好,以莺喻其声音之温柔中听,第三句点明是梦境。“夜长”两句较含蓄,理解为梦中之景亦可,即梦中恋人对他的埋怨和嗔怪。下片写梦后,前两句睹物思人。结尾三句最奇妙精绝,不是自己做梦,而是恋人像《离魂记》的女子一样,魂魄跟随自己而来。自己梦醒,魂魄自然要归去,而归去的路上却“无人管”。梦境醒来多数在半夜或黎明,天地迷蒙寂静,人之精神也处在模糊不清而且比较脆弱之时,故其感情丰富而脆弱,同情心恐惧心最甚,故对情人的怜悯惦念就显得非常真实深切而且又很可信。由于意境极为凄黯,感情极为深厚,这两句已经成为传世名句,王国维说: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人间词话》)

庆宫春

姜夔

绍熙辛亥除夕,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铦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余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余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余解。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酒醒波远,正凝想明珰素袜。如今安在?惟有阑干,伴人一霎。

【注释】

庆宫春:词牌名。一名庆春宫。双调一百零二字。绍熙辛亥:光宗绍熙二年(1191)。石湖:范成大号石潮居士,别墅在石湖。后五年:宁宗庆元二年(1196)。俞商卿:俞灏,字商卿。张平甫:张盛,字平甫。铦朴翁:葛天民,曾为僧,名义铦。其后还俗。封禺:二山名,在今浙江省德清县西南。梁溪:古地名,今江苏省无锡市。采香径:《苏州府志》引《范志》:“采香径在香山之旁,小溪也。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水采香。今自灵岩山望之,一水直如矢,故俗名箭径。”明珰素袜:代指美人。

【译文】

绍熙辛亥年除夕,我告别隐居在苏州石湖的范成大返回吴兴。雪后的夜晚经过垂虹桥,曾写诗曰:“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五年后的冬天,我又和俞商卿、张平甫、铦朴翁从封山、禺山一道乘船去无锡。途中经过吴松,时正山风寒冷,天野空旷,云浪四合。半夜时我们相互吆喝着走过垂虹桥。点点下垂的星光与湖上渔火错杂辉映,北风劲吹,寒气凛凛,喝几杯酒也无法抵挡寒冷。朴翁把被子裹在身上,还一边走一边吟诗唱和。我因此写下这首词,大约过了十天,才涂改定稿。朴翁怪我如此费心没什么用处,然而我热衷于此,无法自己放弃。平甫、商卿、朴翁都擅长作诗,所创作的诗篇都奇丽诡异,我也勉强追赶学习他们。这次旅行回去,每人各创作五十多首作品。

在莼菜飘香的湖面,我们荡着双桨。稀稀落落的雨点,落在岸边的松树上。暮霭渐渐笼罩,天高水阔令人惆怅。我呼唤着盟友沙鸥,它们仿佛就要飞近我的身旁。忽然又背我飞去,掠过岸边的垂杨。记得那年归去,荡着云层般的雪浪,我们共同乘坐一只小船独自启航。我似乎又看到了当年的景色,青黛色的远山依稀隐约,宛如寿眉低垂而含有泪痕的模样。采香径里春寒袭人,我久久地流连彷徨。也不管是否有人应和,竟独自放声吟唱。西望正是垂虹桥,我们的轻舟飘飘然向远处漂荡。那种兴致平生再也难以遇上。等我从酒醉中醒来,船已驶出很远,烟波茫茫。我还在呆呆地痴想,她纤足上的那双白袜,她耳轮上的那对明珰。如今这一切都在哪里啊,只有桥上的栏杆依旧,可以陪伴我一时半晌。

【评析】

本词是重经旧地怀人之作。词之小序把写作背景、时地、缘由交代得较清楚。但尚须做一些补充说明,此词方可读懂,并理解其意蕴。绍熙二年(1191)除夕,作者从范成大苏州石湖别墅乘船回家时,范成大赠给作者一名侍女小红。作者兴高采烈地带着新人雪夜泛舟而归。过垂虹桥时作《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绝句。小序中是其中的一首,还有一首专咏小红的《过垂虹》诗云:“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此次与几位友人再经垂虹桥,作者睹景生愁,忆念起当年与小红偕伴而行的幸福情景。上片写傍晚时的迷蒙景象与悲凉气氛,下片写往时的欢欣快乐,反衬今日之孤寂愁苦。

上片从景起,开头三句的“莼波”、“松雨”、“暮愁”,或意新语工,或情景交融。日暮小雨,江面漂浮着莼菜,一叶小舟,显得极其渺小孤独。“渐满”写时间之推移,“空阔”展示空间之广阔,为全篇定下清旷高远的基调。“呼我”两句写水鸟都不肯亲近我,暗示心理之孤寂。如有小红在身旁,也就没有心去搭理鸥鸟了。如今小红不在,鸟也不肯亲近我。“那回”即指五年前与小红同归之事。暗转对往事的回忆。下片开头几句遥想当年在采香径中的赏心乐事。“酒醒波远”又回到现实。最后三句以现境的凄凉收束。“惟有阑干,伴人一霎”两句饱含酸悲,可以断定,“伴人一霎”的栏杆一定是词人当初和小红相亲相爱,温柔软语时倚凭的地方。如今只有栏杆陪伴我了。岂不令人凄怆?空灵蕴藉,情味也极深厚隽永。

文学作品还有一重要功能,即记录人之生活经历与感情经历,由于某种事件触发作者感情的闸门,使之发泄而为诗词文赋,一旦作品产生后便可记录瞬间的事件和情感,而这种记录与一般叙事不同,因为有强烈的感情的浸入,故有艺术感染力,如果没有这首词,我们今天焉能了解八百多年前词人与友人在除夕晚上的聚会与快乐情景,这也是文学记忆功能的具体表现。

齐天乐

姜夔

丙辰岁与张功甫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甫约余同赋,以授歌者。功甫先成,词甚美;余徘徊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注释】

齐天乐:词牌名。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等。双调一百零二字。丙辰:指宁宗庆元二年。张功甫:名镃,字功甫,词人好友。宋初名将张俊之曾孙。宋末大词家张炎之先人。中都:指北宋都城汴京。镂:雕刻。象齿:象牙。庾郎:指庾信,曾著《愁赋》以抒怀。铜铺:铜制的铺首。旧时门上用以衔住门环之铜器,多为兽面之形,故称铺首。伊:指蟋蟀。杼:织布机之梭子。屏山:绘有山水画之屏风。砧杵:捣衣石和捶衣棒。候馆:旅舍。离宫:帝王在京师外之行宫。豳诗:指《诗·豳风·七月》中写蟋蟀之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琴丝:琴弦。此句谓将蟋蟀写成词曲供人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