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a去,惜与故人违。当路b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释】
a芳草:本义为香草,古诗中常比喻为美好的品德。此处指美好的处所,暗喻隐逸生活。b当路:身居要职的掌权者。《孟子·公孙丑上》:“夫人当路于齐。”朱熹注:“当路,居要地也。”
【译文】
科举落第谋职求仕又不成,终日寂寞寡欢,天天虚度光阴孤苦伶仃。留在京师毫无用处,不如去寻觅鲜花芳草的美景,却又有些留恋老朋友的友情。在位的人谁肯帮助我这样无利可图之人,知音更是稀少令人伤心。看来我这种命运本不该求仕应考,只该甘守寂寞返回园林,到家后紧紧关上院门,远离名利场中的滚滚红尘。
【评析】
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在四十岁时进京应进士考,落第后返归襄阳。本诗便是他离京前写给王维的。
首联写落第后的景象和心情。在封建社会,科举是读书人步入官场的主要阶梯。考中者扬眉吐气,落榜者心灰意冷。孟浩然考前非常自信,希望值太高,所以失败对他的打击也就更大。人们的冷落使他难堪,心灵上的空虚更难以忍受。他似乎做过谋职的努力,但结果令他完全失望了,所以他决心返乡。“竟何待”三字中含有怨怼之情,但更多的是辛酸。第二联扣题,写惜别之情,语浅意浓,表现出他与王维友情的深厚。第三联说明归隐的原因,语气沉痛,令人酸鼻。通过落第的打击和滞留京师间生活经历的磨炼,他切身体会到世态的炎凉。并没有人真正赏识人才,光凭才识和德行要进入仕途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他心灰意冷。在以钱财和权势编织成的无形的关系网统治整个社会的封建时代,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故本诗具有典型意义。尾联表明归隐的决心。“只应”二字,颇有深味。诗人内心很苦,他甚至觉得不该来应考,这是人生道路上的误会,于是他要“还掩故园扉”,决心隐居了。事实也是如此,此后孟浩然再也未踏进科举考场半步。
本诗语淡味浓,如话家常,毫无斧凿痕迹,却把落第后的凄苦、辛酸、失望、怨怼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颇为感人。刘辰翁评曰:“个中人,个中语,看着便不同。”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a曲,遥隔楚云b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c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释】
a襄水:汉水流经襄阳地界的一段称襄水。《清一统志·襄阳府》“汉水……自府城西北三十里白家湾抵城北,稍东而左.会唐、白诸河之水,亦名襄水。”b楚云:襄阳古属楚国,故云。c迷津:迷失渡口。用孔子使子路问津之典。
【译文】
北风呼啸,飘零的落叶纷纷扬扬。北雁南飞,一行又一行。小舟行驶在江面上,寒气逼人,身冷心更凉。我的家在襄水的弯曲之处,正是那遥远的楚云升起的地方。翘首眺望,云烟渺茫。客行途中,我十分思念我的家乡。我的眼泪将要流尽,可我的船依旧在遥远的地方。想要问清迷失的渡口究竟在哪里,但见日暮时的江面格外宽阔,江水无边无际,浩瀚汪洋。
【评析】
孟浩然四十岁进京,应举落第。回乡后心情抑郁,次年便漫游吴越以抒忧愤。本诗当是此行到达长江下游时所作。这时候他内心凄苦而又矛盾,既想归隐田园,又不甘心此生如此落寞,而且也有“苦无资”的忧虑,故尚想出仕求官。东游吴越或许也有求仕的动机在内。欲官不能,欲隐不甘,在人生歧路上徘徊,这便是作者当时的心境。
“迷津”之问活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从长沮、桀溺所谈的大道理来看,这两个人确是隐士。孔子则是积极想要从政的人,在人生道路上恰是两种对立的类型。子路所问本是现实生活中的渡口,而长沮、桀溺并未从正面回答,却嘲讽孔子到处周游,栖栖惶惶以求仕进的行为。显然,回答问题的角度已经变了,“渡口”的意义已经虚化,他们所说的乃是人生道路的迷失。孔子完全心领神会,所以发了一番慨叹。孟浩然也正处在归隐与求仕的矛盾中,徘徊彷徨于歧路,内心十分迷惘苦闷。他尚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末联仿佛在自问自答,最后还是没有明确的答案。“平海夕漫漫”的景色烘托出作者的迷惘茫然的心绪。
刘长卿
刘长卿(726?-786?),字文房,宣州(今属安徽)人,一说河间(今属河北)人。曾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天宝后期登进士第。官长洲县尉。因事下狱,两遭贬谪。天宝之后以诗名,与钱起并称“钱刘”,为大历诗风之主要代表。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尤工五律,自称“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
秋日登吴公台a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b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c,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释】
a吴公台:故址在今江苏江都。原为南朝宋沈庆之攻打竟陵王刘诞所筑之弩台。后来南朝陈将吴明彻围攻北齐东广州刺史敬子猷,增高其台以射城内,因称吴公台。b摇落:《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琴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后因指凋谢,零落。c旧垒:古堡垒,指吴公台。
【译文】
荒凉古老的吴公台,草木凋落后更显得死气沉沉。秋风萧瑟,登台远眺,更触动我的思乡之心。荒野外的寺庙香客稀少,对面的山峰隔水相望显得挺拔而高耸入云。夕阳的斜光映照着旧时的堡垒,寺中的石磬之音弥漫在空荡荡的山林。想到南朝时的纷纭往事令我惆怅,那些显赫一时的人物早已销声匿迹,只有眼前的长江奔流不息直到如今。
【评析】
这是一首咏怀古迹诗。首联叙事,点出时间、地点,扣实题目中的“秋日登吴公台”几字。“摇落”一词既切合“秋日”,又有肃杀萧条之气,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中间两联承前,写登台所见之景。颔联上句是近景,写来人稀少以状该地之荒凉。下句是远景,状深邃迷蒙之貌以增心境茫然之感。情景相生。颈联上句怀古,“旧垒”是当年战事的遗物,在夕阳映照下格外显眼,仿佛在述说着昔日的故事。下句写今,同一地点,同一空间,古今殊异。旧战场已成为出世的寺院,古时充满血腥之地如今却荡漾着祥和的钟磬之音,这便使尾联的抒情有水到渠成之势。“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把思绪从眼前实景引向历史,抒发沧海桑田,兴衰无常的感慨。“南朝”与“古台”、“旧垒”几个词切地切事,使此诗不能移易到别处去。切地切事是咏怀古迹诗之要义,无论作诗还是解诗,均须注意这一点。
从内容看,本诗在咏古中亦渗透着叹今之慨。刘长卿的中晚年曾两度在苏州、吴中一带生活,此诗当写于斯时。当时藩镇割据局面渐成,各镇帅专横跋扈,称雄一方。尾联中的深慨便有对这种政治局面的不满和对国家统一强大的渴望之情。思想倾向与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基本一致。
送李中丞a归汉阳b别业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c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注释】
a中丞:御史中丞的简称,为御史台之副职,位次仅低于御史大夫。b汉阳:汉水之北,指襄州(今湖北襄阳)。本诗题一作《送李中丞之襄州》。c三边:古代幽州、并州、凉州为三边,后泛指边境。
【译文】
失意落拓的即将南行的老将军,当年曾经统率指挥过十万雄师。如令被罢免而没有职业,真是缅怀留恋当年的清明政治。往昔曾威震边陲,独自统领大军而使三边安定,他视死如归的品格佩带的利剑才能确知。在这茫茫的长江汉水交汇的江面上,已到黄昏不知你要到哪里去?
【评析】
本诗借送别为李中丞这位老将抱不平,批评朝政昏暗,不恤功臣老将的错误做法,与王维的《老将行》在主题方面有相似之处。
首联用对比手法对老将军的处境表示同情,不满之意自在其中,奠定全诗的基调。“流落”一词统领全篇,强调这位“征南将”的失意萧索的现状,这本身就有讽刺意义。“曾驱十万师”极力渲染老将当年的赫赫声威,与“流落”形成鲜明的对比。颔联进一步写老将的现状。“无旧业”既表现老将终身为国戍边作战,不治家产的可贵品质,又批评了朝廷的刻薄寡恩。“恋明时”三字含蓄地批评现时朝廷的昏暗不明,用意显豁,措辞却很委婉。颈联转写老将的神威和忠心。“独立”即独当一面,表现老将当年声名远扬,威慑敌胆,可使“三边静”,功在不朽。“轻生”表现老将的耿耿忠心,为国可舍生忘死。“一剑知”语含心酸,老将之忠心与战功只有剑知,可见统治者昏聩和麻木不仁,埋没他人功绩到何等程度。正因如此,老将才会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待遇。尾联以设问收,余味无穷。江汉茫茫,暮色苍苍,具有象征意蕴,象征着老将晚景的凄凉和心境的迷茫。诗人明知老将所去之所,却偏问“欲何之”,化实为虚,扩大诗的内容含量,回应首句的“流落”一词,使全诗意境笼罩在阴暗的氛围中,增强了揭露与批判的力度。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a阔,挥手b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c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d。
【注释】
a烟水:江面上烟雾迷茫貌。b挥手:挥手惜别。晋刘琨《扶风歌》:“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c五湖:当指太湖。d白:水生植物,花白色。
【译文】
望着远去的帆影,只见烟波浩渺,我挥手向你告别,泪落沾巾。船越行越远,我在眺望出神,一只飞鸟不知在何处隐没,对面的青山也木然空对送别之人。在浩瀚的江面上你孤帆远行,将伴着落日到达充满春意的五湖之滨。谁能想见得到,在这水边的汀洲之上,一个人正在相思留恋,满面愁容地对着白。
【评析】
这是别具一格的送别诗,着意写别时和别后的心情,并把情寓于景中,构思新颖,不落俗套。
首联直接写告别,笔墨集中凝练。通过“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渲染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颔联上句实中有虚,可能确有一只水鸟在作者的视野中渐渐消失,但这只鸟影也正像他的友人一样不知“没何处”了。虚实相映,乃诗之妙境。下句移情于景,山本无情物,“空向人”是常理,但“空”字中有怨艾,衬出人之有情。颈联是对友人孤身远行的担忧和所去之所的向往。“五湖春”是美景,与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语意有相同之处。在对友人所去之处美景的向往中蕴含着不能同行的遗憾,委婉地传达出惜别的情怀。尾联纯写别后的相思和怅惘,更显出友情的真挚。
本诗按时间顺序来写,首联写别时之情,中间两联写目望相送之景,尾联写别后之忧伤,层次井然有序。在抒情手法上,“妙在全诗不见离别的字面,只写出饯别时的风景,将一片离情完全融于景中”(喻守真语)。
寻南溪常道士a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b。
【注释】
a常道士:一作“常山道士”。b忘言:陶渊明《饮酒》:“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译文】
闲着无事,想到南溪寻找常老道谈古论今。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上,竟能清晰地看出木屐的印痕。远远望去,道士的住处十分清幽,溪水环绕之处堆着朵朵白云。走到近前,才发现道士不在家里,只见芳草萋萋掩映着关闭的院门。一阵雨过后,我便仰观苍松的翠色,山回路转,我竟沿着溪流来到水的上源。溪水旁盛开着桃花,桃花的美丽芬芳中也充满着禅机妙趣,对着这种美景,我仿佛忘记了自我,更想不出形容这种妙悟的感受该用什么语言。
【评析】
这是一首寻人不遇而别有深趣的诗。“寻”字为诗眼,是全诗的抒情线索。
首联写寻人路上,“莓苔见屐痕”可见人迹罕至。表现常道士很少与人来往,住处非常清静。颔联上句写路上远望之景。此处的“渚”字应当灵活理解,不必讲成“水中小洲”,而当是溪水环绕的意思。这样,“白云”、“水源”等词语均好诠释。“白云”本有悠闲意蕴,再“依静渚”,更增幽静之气氛。“芳草”与尾联的“溪花”相映成趣,暗示出这是花红草绿的春季。“闭闲门”写道士不在,暗转下半首。颈联转折,寻人不见,便观览周围景色,以景衬人。通过环境的描写便可了解常道士之为人,亦可折射出作者的精神境界,属于以宾衬主之法。松翠泉清象征着主人的冰清玉洁的品格。尾联则以观溪花自然开放表现自己对人生宇宙之至理——禅意的妙悟,一片化机。寻人不见是失,但却寻到了人生的真谛,这又是得,均从“寻”字而来,妙哉!
全诗情景交融,景为情趋,情由景生,妙合无垠,自然浑成,有陶诗之风。结构上也独具匠心,喻守真分析得很精到:“本诗题眼在一’寻‘字,全诗就得从寻字着想。首二句是一路寻来,三句是远望,四句是近看。是寻到了道士隐居之处,而道士不在,用’闭门‘来表示。五六句是道士既不遇,看松寻源,亦有别趣。……末句以见溪花之自放,而悟禅理之无穷,将寻不见的意义,尽情结出。”(《唐诗三百首详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