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不见a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b,海燕c双栖玳瑁d梁。九月寒砧e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f。白狼河g北音书断,丹凤城h南秋夜长。谁为i含愁独不见,更教j明月照k流黄l。
【注释】
a独不见: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类。一作《古意》,一作《古意呈补阙乔知之》。b卢家句:语本梁朝萧衍所作《河中之水歌》:“……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后世以“卢家妇”作为少妇的代称。郁金堂,以郁金苏合香为香料浸酒和泥涂壁的堂屋。一说,燃烧郁金苏合香料的堂屋。c海燕:又名越燕,产于南方滨海地区,春季北往,于室内营巢。d玳瑁:一种与龟相似的海生动物,甲黄黑相间,半透明,可制装饰品。e寒砧:寒风中捣衣的砧杵相击声。古代妇女一般在秋季捣衣赶制冬服,故捣衣声最能引起思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f辽阳:泛指辽河以东地区,唐时政府派重兵镇守,为东北边防要地。g白狼河:今辽宁省大凌河,流经锦州入海,古称白狼水。h丹凤城:此指唐京城长安。丹凤,相传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吹箫引凤,凤凰飞临咸阳城,因而以“丹凤”为城名。后人即以丹凤称京城。又,汉武帝在长安建凤阙,唐代大明宫前又有丹凤门,故相沿成习,呼京城为丹凤城。i谁为:“为谁”的倒文。为,一作“谓”,一作“知”。j更教:一作“使妾”。k照:一作“对”。l流黄:黄紫相间的丝织品,这里指帏帐。一说,指所捣的衣裳。
【译文】
卢家少妇的居室极其华贵,墙壁上涂抹着郁金苏合香,漂亮的玳瑁装饰着房梁,上面栖息着燕子双双。自从丈夫去镇守边防,每至九月寒秋霜降,满城的砧杵声仿佛在催促树叶飘落枯黄。思妇情不自禁地遥念起丈夫所在的辽阳。无法得到白狼河那边的音信,京师城南的思妇只觉得秋夜过于漫长。彻夜难眠的少妇已痛苦不堪,不知是谁,又让明亮的月光来映照这华丽的幔帐和这伤心的面庞?
【评析】
这是一首较早出现的比较优秀的七律,写京中少妇对久戍不归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曾被人推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声誉甚高。
本诗具有较浓的乐府民歌风格,主要表现在首联对少妇家居环境的描写上。从“郁金堂”、“玳瑁梁”等词汇的选用看,诗中女主人公似乎是位富家妻室,然而却不然,这里正运用了民歌中所常用的夸饰女子富有的传统手法,如《陌上桑》等均如此。本诗写女子居室华丽只是手段,其目的只为塑造她的美好形象,本意当不在“富”字上。另外需注意的是颔联应以互文手法释诗,如此才格外精彩。这位思妇是年年九月思夫,而不是在第十年的九月才起了思夫之情。如此解诗可大大加深对本诗抒情深度的理解。再就是颈联写情从男女各方落笔,如此更见双方情苦。后来高適《燕歌行》中的名句“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模仿的正是这种两地相思的笔法,甚至连“城南”也照用。另外,诗中选“白狼”为河名,带有险恶困危之意,说明男子在边地作战,生死攸关,前途难卜,令思妇十分担心,也该指明。
这首诗的主要特色在于情和景的高度融合。如首联的“郁金堂”、“玳瑁梁”,便是以夸饰之辞美化少妇之居室,其真实用意恐怕在于渲染一种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氛围,从而反衬我们的女主人公却徒自居住其中,岂不可惜?二句中的“海燕双栖”也是反衬。三句又以“九月寒砧催木叶”的凄凉气正面烘托女主人公的压抑心境,也很合宜。另外六句中的“丹凤城”,是以美文来反衬女主人公内心的愁苦,她本可在这座漂亮的丹凤城中同丈夫共度幸福快乐的时光,然而却不能,又多么令人遗憾。末句同样用的是反衬手法:屋宇中美则美矣,又有明月,又有流黄,然而人却不能成双,如此茕茕孑立,形只影单,岂不可悲?综上所述,本诗在情景关系上主要运用反衬手法,使情和景在反向上汇合,从而突现了女主人公的哀怨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