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怀a
杜牧
落魄b江湖c载酒行,楚腰d纤细e掌中轻f。十年g一觉扬州梦h,赢得青楼薄幸i名。
【注释】
a遣怀:抒发情怀。b落魄:潦倒失意。一作“落拓”,意同。c江湖:一作“江南”。d楚腰:用楚王好细腰之典。此处指身材苗条的妓女。e纤细:一作“肠断”,意为可爱至极。f掌中轻:相传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身轻,能为掌上舞,此形容妓女体态轻盈可爱。g十年:表示时间之久。杜牧从二十六岁进士及第一直到三十六岁,十年间基本在各大幕府中当幕僚,其中在扬州牛僧孺幕府三年。此概而言之。h扬州梦:杜牧在扬州幕府时曾留连迷恋声色歌舞,常出入娼楼妓院。事后回忆,仿佛梦境,微含悔意。i薄幸:薄情。
【译文】
十多年来我仕途偃蹇困顿,终日到处饮酒打发内心的苦闷,或者到娼楼妓院去欣赏红裙,与那些妖艳风骚的青楼女子日夜厮混。如今犹大梦初醒非常悔恨,不想再那样荒唐颓废而要振作精神,然而已经得到放荡轻薄的不好名声。
【评析】
本诗流传极广,得到世人尤其是文人激赏,宋词中多有运用此典者,元人则以此诗为题材创作杂剧进行演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本诗所表现的生活情景和思想情绪在古代文人中最具有普遍意义。
诗意不难,前两句刻画出一个活脱脱的风流浪子形象,一是酒楼,一是妓院,而这两点可以说是古代大多数文人心向往之的,故引起人的欲望而产生共鸣。后两句思想内涵比较丰富,人们又可以各取所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仔细体会,其中交织两种情绪:一是对于自己仕途困顿的不满和愤懑,政治不明,官场不公,害得自己整整荒废了十年的大好时光。这十年自己干什么了,只得到一个青楼薄幸的名声。简直如同大梦一般。二是对于自己的这段生活颇有后悔之意,不能再这样生活,这样颓废了,应当改变,应当奋发。若仔细品味,后悔中还夹杂点自我欣赏的味道,虽然不浓,但可以品尝出来。追求风流,欣赏风流,是古代绝大多数文人的共同心态,而痛恨政治黑暗,珍惜时间,追求事业功名也是古代绝大多数文人的共同心态,两者均可在本诗中得到,这便是本诗流传甚广的原因。
秋夕a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b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c牵牛织女星d。
【注释】
a秋夕:诗题一作《七夕》。b轻罗:轻薄的丝织品,这里指小扇的质地。c卧看:一作“坐看”。d牵牛织女星:《荆楚岁时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其一年一度相会。”
【译文】
白色蜡烛的光线映照在屏风的画面上色彩很冷清,那位年轻的宫女手持丝绸的团扇捕捉飞动的萤火虫。月光照耀着后宫的台阶冰冷如水,而那位小宫女却斜卧在台阶上观看天空中的牛郎织女星。
【评析】
本诗属于宫怨类,写一名失意宫女在七夕晚上的举止,反映出后宫生活的寂寞冷清,揭露封建时代后宫制度的罪恶。
前两句描写后宫生活的图景,白色蜡烛的光照在屏风的画面上,色调黯淡而幽冷。庭院里又飘忽飞动的萤火虫,一个宫女手持丝绸小扇去捕捉萤火虫。这一景有多层含义,萤火虫产生在腐草中的说法虽没有科学根据,但杂草丛生的荒凉之所才会有萤火虫则是生活常识,因此暗示出这是一个被冷落的地方。“扑流萤”是因为百无聊赖,无事可做,暗示出宫女的孤独寂寞。团扇到秋天则被冷落抛弃,曾被比喻女性色衰爱弛,据说汉代的班婕妤失宠后曾创作《怨歌行》抒发怨恨,其中有“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的句子,如今到了秋天,她手中的罗扇不也是其命运的象征吗?这一小的镜头意蕴如此深沉,后面两句意境更美,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一个人独自坐在台阶上观看牵牛织女星。牛郎织女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传说之一,一对恩爱的夫妻被天河阻隔,一年才能相会一个晚上,而这天晚上正是他们甜蜜幽会的时刻,可能正在缠绵吧?一年一度相逢,本来已经够不幸的了,但依然令宫女羡慕,因为她根本没有正常爱情的权利,可能这一生连一次和心上人相会的机会都没有,这不是更大的悲哀吗?这便是加倍的写法。
小诗艺术表现力很强,画面很生动,意境优美,横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坐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赠别二首(其一)
杜牧
娉娉a袅袅十三余,豆蔻b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c,卷上珠帘总不如。
【注释】
a娉娉袅袅: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体态苗条,亭亭玉立。b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初夏开花,二月初尚含苞未放,故常用以比喻少女。后称十三四岁女子豆蔻年华,即本于此。c十里扬州路:唐代扬州有一条街,最繁华,是妓院集中区,长近十里。
【译文】
刚过十三岁的你美丽而苗条,好像二月初豆蔻梢头那含而不放的喜人的花苞。春风里走遍扬州最繁华的十里长街,所有的珍珠门帘都卷得高高,里面的美人在向游人舞眉弄眼卖弄风骚,但却无一人能够比得上你的姿容玉貌。
【评析】
这是一首美的赞歌,极力表现自己意中人无与伦比的美貌。首句正面描写女子的美丽,采取避实就虚之笔法,“娉娉袅袅”是体态轻盈美好,“十三余”是说芳龄,只七字,一位美貌动人的少女形象便呼之欲出,非常高明。次句用一精彩贴切的比喻,便为后世创造一个“豆蔻年华”的成语,更是神奇。豆蔻产于南方,花呈穗状,初生时在嫩叶中包裹,叶渐展开,花从中伸出渐渐开放,颜色由深红转淡。南方人称其含苞待放者为“含胎花”,常用来比喻处女。以此花比喻十三余的女孩,极其贴切,而且此花在梢头随风轻轻摇曳,其神韵也酷肖开头的“娉娉袅袅”四字,可见此句之妙。后两句是加倍写法,写诗者称之为“尊题格”,即强此以弱彼,加强自己描写对象的某一方面,而弱化其他,用对比手法给人造成强烈印象。为突出意中人之美,先描绘一个可以参照的背景,以明媚的春天为时间背景,以最繁华热闹闻名天下的扬州十里长街为舞台背景。这里是美女荟萃的地方,但所有的美女都将自己屋门的珠帘卷起来,向人们展示其美,却“总不如”。不如谁,不言自明。能在荟萃美女的十里长街中站住脚的所有美女都很美,这是一层,而在如云美女中,诗人的意中人又是其中翘楚,其美便可称天下第一了。这便是加倍法。
赠别二首(其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a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
a蜡烛有心:蜡烛有芯。心,谐音为芯。
【译文】
本来多情的人却好像总是无情,只是端着酒杯想笑也笑不成。蜡烛有芯还知道珍惜离别,好像在替我们俩一直流泪到天明。
【评析】
本诗与前一首为组诗,前首重点赞颂美,本首重点写惜别。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情人分别时的场面。有人认为是反语,其实不然,此乃人之常情。人在最动情之时,往往反而不知说什么好,反而木然。简练的两句诗便写出了一种情境。后两句用蜡泪衬托人泪,抒情极其强烈。蜡烛流泪,自人眼中看出,实际便是人垂泪。而“垂泪到天明”暗示一对情人彻夜未眠,守蜡而坐,难舍难分的情形历历在目。
金谷园a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b,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c。
【注释】
a金谷园:西晋富豪石崇所建园林,极其豪奢,在历史上非常著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石崇《金谷诗序》:“余有别庐在河南,界金谷涧中,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物备具。”b香尘:《拾遗记》载,石崇将沉香木之屑铺在象牙床上,让他所喜爱的舞妓践踏身轻无迹痕者便赏以珍珠。c醉楼人:指石崇爱妾绿珠。据《晋书·石崇传》载:石崇爱妾绿珠,美艳过人,善吹笛。孙秀向石崇索要,石崇说:“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孙秀矫诏收捕石崇。石崇对绿珠说:“我今为尔得罪。”绿珠哭曰:“当效死于官前。”于是跳楼而死。
【译文】
繁华的往事已经伴随着香尘散去无影无踪,流水没有感情,无声无息依旧在日夜流淌,草木不懂悲哀,春天一来照旧一片葱茏。黄昏时节,顺着春风传来几声鸟鸣,其中隐隐约约好像有悲哀的怨情,那慢慢飘零的花瓣,就好像是当年跳楼而死的美人。
【评析】
这是即景怀古咏史之作,抒发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对于绿珠之守节殉情表现出很复杂的感情。
石崇是西晋首富,也是荒淫奢靡生活的倡导者和领袖,这种豪奢的贵族生活,历来是文人们的话题之一,评价不一。杜牧咏史诗以见识高拔深刻见长。前两句景中带情,繁华豪奢如同香尘般会随风飘散,一去不返,而自然山水依旧,草木自清水自流。对于人间的喜怒哀乐根本不理睬,“自”字很凝练,写出自然无情,反衬出人之有情。后两句则转出鸟与花之有情。本来,春天的鸟鸣不应当有幽怨,但诗人听来好像是在哀怨,实际是人以怨心听声皆哀怨,而飘落的花瓣就是自然陨落,但诗人却把它想象成当年坠楼而死的美人绿珠,表现对于绿珠的叹息和赞美。像绿珠这样侍妾一类的女性,在封建时代是权贵们的玩物,可以随便给来给去,而石崇宁可自己获罪也不肯将绿珠交出,可见其对绿珠是倾心真爱,正是出于这一点,绿珠才以死殉情,死亡是人之最难过之关,绿珠作为一个年轻女子,又不是什么有名分的妻子,能够如此刚烈,确实难能可贵。对于一切人,我们都应当将心比心,用常态去分析评价,石崇暴富骄奢淫逸,是该批判,但其对于绿珠之真情也应给予一定肯定。绿珠之殉情也当如是评价,最起码是值得我们同情的。花瓣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绿珠也同样,那随风飘落的花瓣与那无奈坠楼的绿珠不是很相像吗?比喻自然贴切,借鸟鸣落花委婉表达对绿珠的惋惜和缅怀,很有人情味。
夜雨寄北a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b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c,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a寄北:寄给北方的亲人,指妻子。诗人当时在蜀地巴山,长安在巴山之北,故云。一作寄“内”,内,即内子,妻子别称。b巴山:即大巴山,又叫巴岭,山脉横亘于今四川、陕西两省边境。一般泛指今川东地区。又,唐代有巴山驿,在今湖北巴东县大江北岸。c剪烛:剪去蜡烛结的灯花,以使其更亮。
【译文】
你催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现在还无法预期。巴山夜间的秋雨很大,秋水已经灌满外面的水池。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里,我们在西窗下缱绻相依,一边共同剪掉灯花,一边倾诉今日雨夜的刻骨相思。
【评析】
关于本诗的写作对象,有不同说法。有的说是写给妻子王氏的,有的说是写给朋友的。从感情和语气来看,当是写给妻子的。
首句一问一答,包含妻子来信催促和自己暂时无法回归两方面的内容,是全诗情感的出发点。次句以景托情。巴山的茫茫夜雨,绵绵细密,淅淅沥沥,烘托出诗人愁绪的缠绵悱恻。后两句拓展时空,由目前的巴山联想到将来长安的团聚,以未来相聚的幸福反衬当前两地相思的孤独痛苦,情味绵长。本诗之妙,正在于此。盼望“共剪”,则此时思归之切可知,而一人守着蜡烛寂寞无聊之景可见;盼望“却话”,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百无聊赖也可想而知。诗人的思绪飞回到妻子身旁,指向未来的团聚,再返回现状,则凄苦之状自现,相思之情更苦。抒情回环往复,缠绵细腻,感人至深。“共剪西窗烛”化用杜甫《月夜》诗尾联“何当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的意境而更洗练。此情此景只有夫妻关系才会出现,故此诗是寄给妻子之诗当无问题。
寄令狐a郎中b
李商隐
嵩云秦树c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d旧宾客e,茂陵f秋雨病相如。
【注释】
a令狐:指令狐,李商隐年轻时同学兼朋友,令狐楚之子,行八。b郎中:官职名,唐代六部各下设四司,各司长官称郎中。c嵩云秦树:比喻,李商隐当时住在河南,嵩山属河南,令狐住在长安,属于秦川,故用嵩云和秦树代指双方。d梁园:汉梁孝王刘武的宫苑。司马相如因不受景帝赏识,辞职到梁孝王国中,成为座上宾。李商隐早年三入令狐楚幕府,深受令狐楚器重。e旧宾客:将自己比作当年在梁园的司马相如。f茂陵句:司马相如晚年失意,“尝称病闲居,被免除孝文园令之职,遂家居茂陵。作者此时也患病,故云。茂陵,汉武帝陵墓,在今陕西兴平东北。
【译文】
好像嵩山的云彩和秦川的树木一样,我们很长时间别离索居,承蒙您从遥远的长安寄来一封信书。不要打听当年在梁园时期的老朋友,我现在的情况就像当年秋天霖雨间困在茂陵的又穷又病的司马相如。
【评析】
这是会昌五年(845)李商隐在洛阳丁母忧时所作,是对令狐绹来信的酬答,在平淡中蕴含着真挚的友谊,在回忆往昔美好友情中也有对自己近况寂寞潦倒的喟叹。
会昌年间是武宗朝,当政者是干练能臣李德裕,李商隐在会昌年间虽然没有飞黄腾达,但比较顺心,对于李德裕的执政方略也比较赞同。而这一时期牛党失势,令狐楚已死,令狐绹也不得重用,比较郁闷。李商隐因丁母忧期未满,在家闲居,心情也很低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令狐绹的一封来信令他感慨良多,于是以诗为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