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22231600000021

第21章 媒体记者的提问艺术(5)

采访提问时,有些记者总是提出“请您谈谈”,“您有什么感想”“您此刻的心情如何”这样的问题,范围太大且言之无物,缺乏具体的提问内容,使对方不知从何说起,甚至产生反感,达不到受众对记者采访提问的期望目标。特别在记者众多、时间有限的记者招待会上,这类的问题更显得笼统、宽泛甚至浅显。同时,这类问题的提出也反映出记者的惰性,没有做精心的提问准备,而是消极应对记者招待会,以不变应万变。当然,宽泛的问题并非绝对不可以用,而是应该尽量少用。在具体操作中,记者可采取先放后收的策略,即先给出一个较大的提问范畴,然后迅速转入具体问题。较大的提问范畴可以便于对方自由发挥,使记者获取意料之外的新闻信息,而具体问题的微观设计是为了避免提问对象泛泛而谈,并防止其出现离题、跑题、漏题和故意回避问题的情况。比如说,如果问“某项政策的进展情况如何”这类的问题就过于抽象,很容易被对方用“进展良好”一句话挡回,不如在此基础上提出“这项改革何时开始?分几个阶段实施?目前进展到哪一阶段?遇到那些困难”等具体问题,对方也会根据这些具体的问题相应地给出具体的答案。

二、抓住关键,击中要害。

政府记者招待会是联系政府和公众的特殊会议,其新闻舆论效果不言而喻。提问记者应该抓住记者招待会的重点,提出与政府设定的议题、媒体报道的目标以及公众关注的焦点紧密相联的关键问题,促使对方谈出有价值、有说服力的新闻事实。因此,有经验的记者往往从记者招待会的主要议题和公众关注的话题涉及提问。但即使如此,为在同行竞争的记者招待会上出彩,记者还需要在大范畴中寻找问题的最佳切入点。如何缩小提问的范畴,找到其中的最佳切入点,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提问击中问题的关键,突出提问的特色,成为记者提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提问记者应该充分研究政府记者招待会的主要议题,主办方的宣传动机,以及政府工作的分工、方式与特点,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才能提出恰当而精彩的问题,也能得到对方充分而翔实的回答。2000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是会议通过的唯一的一部法律,是关于国家立法制度的一部重要的法律,但却意外地在记者招待会上为提问记者所忽略。有人总结说:“但遗憾的是,这场本应受到重视、应该成为记者采访热点的记者招待会却受到了不应有的冷落。记者在关键问题上准备不足,在焦点问题上把握不准,导致了今年有些’两会‘记者招待会报道中在热点中出现了盲点。”2005年3月,在******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香港《南华早报》记者提问:“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政府已经连续三次注资国有商业银行,您会不会担心这样会发生潜在的银行道德风险?您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说,希望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三年内转变成真正的商业银行,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上市时间表会有所改变?”记者这一提问击中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要害。对此,******承认“存在的问题依然是严重的,主要是不良资产的比重较高”,讲到这场改革“一要确立走市场化道路的明确目标,二要制定保全措施和明确的责任”,同时表示“在这两方面确实也不太放心”,并提出“这次改革是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记者也就由此获得了有价值的新闻。另外,2000年两会期间,在******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为什么在朱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国民经济增长率的具体数字,而您的报告中却有具体数字?”******的回答简单扼要:“政府工作报告是综合报告,我的报告是详细报告。”该记者没弄明白政府工作报告与部门报告的区别,这个提问就属无效提问。相反,同场《经济日报》记者关于通货紧缩的提问,紧扣记者招待会的主要议题,成为各媒体报道的中心内容。据统计,从1998年到2004年两会期间7次总理记者招待会,共有来自国内外53个新闻机构的不同记者提出95个问题,其中有关政府及总理本人工作方面的15个,外交问题22个,国计民生方面的13个,经济方面的14个,台湾、香港和澳门事务方面的17个,其他问题加在一起才14个。记者招待会是政策议程与媒体议程共生的产物,内容关系着国计民生、内政外交,其议题集中、突出、鲜明。在记者招待会现场,记者如果围绕主要议题踊跃提问,通过问答互动向公众传递政府的声音,获得公众欲知的政府权威信息,就可以提出不少质量较高、吸引公众的精彩问题。

提问记者还需充分了解本地区、本媒体及受众的特点,并结合政府官员和政府工作的实际情况,才能抓住问题的要害。2005年3月,在******记者招待会上,台湾年代电视台记者问道:“在刚刚结束的人大会议上,我知道以非常高的票数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不知道******各机关在这部法律的架构之下,将要如何提出具体的措施,来进一步促进两岸的持续交流?另外,我们知道在大陆各个城市有很多很多的台商在这里做生意,甚至是安身立命,不晓得这个新的法律对于这些广大台商的权益是不是会造成任何影响;或者相反,而是对他们的权益有进一步保障?”这是一个广大台商普遍关注的问题。台湾记者代表本地区受众提问,凸现了该媒体的特点,也容易受到媒体受众的重视。对这一提问,******当场明确表示,“你的问题抓住了我们这个法律的一个要害。”

在政府记者招待会上,记者往往从政府工作的成败中寻找公众感兴趣的新闻,而政府官员则总想把记者引入自己可控的话题中。这就需要记者具有一定的判断力,舍去次要矛盾抓住关键问题。2003年4月3日,******举行防治“非典”的记者招待会上,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用大段的时间来谈防治情况。等张文康陈述完毕,第一个提问的UBI记者没有接过张文康当天的话题,而是联系张文康前一天的话题提问:“前些年卫生部一直讲爱滋病是外国的疾病,您昨天也表示,尽管广东最先报告非典型肺炎的病例,但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广东就是非典型肺炎的原发地。我想问这个病原体发生地在哪里?它是不是比’找到病因加以治疗‘更重要?”对于“非典”事件来说,找到病因加以治疗是问题的关键。因此这位记者没有从张文康报告的“卫生部如何抓非典防治工作”的谈话中寻找提问材料,而是联系张文康说过的话对关键问题进行提问。

此外,记者需要对国内外重大新闻进行较为深入的观察,对政府以及政府官员的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对记者招待会的主要议题进行较为充分的研究,同时还需对公众议题和公共利益有一定的把握。结合以上各个方面,记者的提问才能达到“因时、因地、因人”,提出恰到好处的问题。2002年“两会”结束之时,在******总理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新华社记者提问:“今年我国财政赤字309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3%。请问总理,如何看待我国的财政风险,这对下届政府有没有影响?”这一提问获得了很好的回答,因其提问时机把握准确。当时,******正处于任期的最后一年,而国内外舆论对中国财政赤字数额相当担忧,香港报纸甚至送给******“赤字总理”的称号。******来对这一提问作了详细、有力的回答,借机澄清了外界不正确的看法。

三、注重准确,崇尚简洁。

(一)准确性高于一切

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提出“准确性高于一切”的原则。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伊塞尔在《文本的呼唤结构》一书中从语言学的角度将各种著作区分为一般性著作和文学著作。一般性著作使用的语言属于“解释性语言”,目的是为了说明事实或阐明道理;而文学著作的语言为了创造可感的艺术形象,必须使用生动的“描写性语言”。解释性语言追求的是明晰,描写性语言追求“意义的不确定性”。新闻语言属于典型的解释性语言,“它的本质是信息传播的语言、报道事实的语言、解释问题的语言、快速交流的语言。”新闻语言是新闻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意义明确的解释性语言,在这一前提下,记者提问必须清晰准确、意义明确,在提问语言上不能模糊、夸张和歧义。因此,提问记者需要对国内外重大新闻进行较为深入的观察,对记者招待会主办方特别是提问对象的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对记者招待会的主要议题进行较为充分的研究,同时还需对公众议题和公共利益有一定的把握。这样,记者的提问才能达到“因时、因地、因人”,提出恰到好处的问题。

记者招待会提问的准确性主要表现有三:

其一是用词用语的准确。记者招待会是一种现场的互动交流,其语言的传播必然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也成为众多媒体会后报道的新闻素材,所以,记者在考虑提问语言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谨慎用词。尤其在这种公开性、开放性很强的场合下,记者提问时如果用词不当,很容易激怒提问对象或遭致媒体受众反感。同时,记者应避免用词的模糊与歧义,否则会令提问对象难以理解而无从作答。

其二是事实陈述的准确。记者在记者招待会提问时通常陈述新闻事实作为题干,但一旦捕风捉影就会产生无效提问。例如,在2004年10月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英国一位熟悉中东事务的记者报道称,本·****有可能正在中巴边境中国一侧。你对此有何评论?如果本·****果真在中国,中方将如何处理?”章启月回答说:“我没有看到你所提到的报道,更不知道这样的报道有什么根据。我认为他写出这样的报道是不负责任的。我可以明确地说,本·****不在中国。”

其三是提问时机的准确。例如,2002年“两会”结束之时,在******总理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新华社记者提问:“今年我国财政赤字309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3%。请问总理,如何看待我国的财政风险,这对下届政府有没有影响?”这一正面提问获得了很好的回答,因其提问时机把握准确。当时,******正处于任期的最后一年,而国内外舆论对中国财政赤字数额相当担忧,香港报纸甚至送给******“赤字总理”的称号。******来对这一提问作了详细、有力的回答,借机澄清了外界不正确的看法。

(二)遵循简洁的原则

与一般性的采访提问相比,政府记者招待会具有时间有限、集体采访和现场提问的特点,因此,在提问上更应该遵循简洁的原则。20世纪80年代,一次记者招待会结束后,有记者问已经离场的******:“听说你要辞去副总理职务,是真的么?”******随口说:“我已经打报告了,正在等待中央批准。”一个简洁的提问带来了一条轰动全球的独家新闻。与此相反,美国《亚美新闻社》驻白宫记者朱莉·穆思采访邓颖超时,没有遵循简洁的原则,而是拖泥带水地谈自己谈了45分钟。结果,邓颖超只好请她先回去参看《中国建设》上国际著名记者爱泼斯坦对自己的访问记。

其一,政府记者招待会提问应进行语言的“反陌生化”处理,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使晦涩的语言变得通俗易懂、简单明白。“陌生化”即“使事物变得陌生,使感知重新变得尖锐”,“陌生化起到了把文学(即纯文学系统)与其他语言使用形式区分开来的作用。”然而,“新闻在语言方面追求的却是反陌生处理:新闻要面向年龄、层次、文化水平各异的广大受众,在语言上要兼顾大众的总体水平,不能追求用词的华丽与新奇,更不能有意地追求陌生化,而是要尽量选择受众容易理解的普通词汇、常用词汇。同时记者还要善于把一些可能会让受众产生困惑的专业术语转化为受众易懂的词加以解释,力求通俗化。”

其二,政府记者招待会提问讲究用语简短、措词精炼。记者提问要尽量简短,少用或不用长句提问题。在记者招待会现场,如果记者使用长句提问,容易使提问对象不得要领甚至答非所问。所以,记者提问应尽可能少地使用形容词、副词等限制词。一般而言,形容词、副词只起修饰作用,名词、动词才具备实质性内容。过多的形容词会影响和制约新闻语言的简洁美。美国新闻编辑斯坦利·沃克在《本市新闻编辑主任》中指出“形容词太多是危险的,不能因为某一个形容词具有闪电般的力量,就以为一个形容词能使一条新闻增色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