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22231600000024

第24章 媒体记者的提问艺术(8)

2000年3月15日,在******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德国电视一台记者向******总理提问:“我们都知道在德国腐败的问题多年来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但是,在德国我们现在对于所有比较大的案子都进行了审理并且加以解决,原因是我们有一个独立的法院、独立的司法系统,我们有比较独立并且强有力的议会,而且有报界的新闻自由。您是非常有信心地认为中国能够解决腐败问题的,您是不是觉得如果中国不实现有关方面的制衡,如果中国不取消一党执政,如果中国不在这方面加以改变,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总理回答说:“******的问题是各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也不例外,但是我从来不认为中国政府是最腐败的政府。像某些杂志所排列的次序,从来不是这样。中国的腐败案件当然要多一点,因为中国人多嘛。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你们有我们那样依法处置了那么多人吗?中国政府和中国的司法系统对于贪污受贿腐败的案件是依法从重处理的。当然,我们对这个工作并不十分满意,今天刚刚通过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报告,2700多名代表中都有700多张票表示反对或者是弃权,也就是说人民对于我们的工作还不是很满意。但是,你必须看到我们******所取得的重大成绩。比方说打击走私,我们所查处的湛江海关的案件、厦门海关的案件。经过我们重重地打击走私,我们海关的税收去年比前年增加了一倍。我们拿这个钱给8400万低收入者增加了收入,这不是很大的效果吗?我看不出******的问题,跟一个党执政还是多党轮流执政有什么关系。你那里是多党轮流执政,不也是腐败吗?关键是法制,不仅要立法,而且要坚决地执法。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还要继续完善我们的法制。当然,我们在新闻的发布方面是落后于******工作的进展,这有种种实际的困难,我们正在改进。你可以看到,将来更多的案件会要在报上公布,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此例中,德国记者的提问动机是通过******问题质疑中国政府的政党制度、社会体制和新闻政策。但他首先从自己国家******的实情引入,“我们都知道德国腐败的问题多年来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然后,他简洁地谈到自己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成功经验,“原因是我们有一个独立的法院、独立的司法系统,我们有独立并且强有力的议会,而且有报界的新闻自由”,由此提出问题“您是不是觉得如果中国不实现有关方面的制衡,如果中国不取消一党专政,如果中国不在这方面加以改变,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这里,德国记者利用对比的方法提问,层层铺垫,把中德两国******问题联系起来,虽然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局限,但也显示了较好的提问技巧来和较强的语言功底。对此,******承认了“******的问题是各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也不例外”,但同时指出他“从来不认为中国政府是最腐败的政府”,然后用事实说话,说明******的关键在于法制,而非政党制度。

1998年3月19日,在******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法国《世界报》记者向******提问:“当中国在考虑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时候,正是韩国的大财团非常成功的时期,但是最近这些大财团纷纷出现了问题,有的还垮台了。他们失败的经历会不会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产生影响?特别是考虑到当前的金融危机,中国是否会放慢国有企业改革的速度?”******回答说:“我对于韩国企业的经验不作评论。但是,对于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中各个国家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很好地借鉴。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会影响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在三年内,也就是本世纪末,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的亏损企业大多数摆脱困境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我认为,外国舆论对中国国有企业的困难看得太大了。我们讲中国国有企业的亏损面现在有49%,这是按企业的个数来统计的。中国的工业企业有7.9万个,有的很小,只有几十个人。按这个数目统计,当然亏损面很大。但是,500个特大型国有企业向国家交纳的税收和利润占了全国税收和利润的85%。这500个特大型企业亏损面只有10%,也就是50个,我们认为,从总体上讲用三年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是能够实现的。”此例中,进行提问陈述时,法国记者把中国的国企改革和韩国大财团成功的情况进行了对比,提出“韩国大财团失败是否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产生影响”这一问题,却没有考虑到两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国情和相互关系。对这一提问,******先表示“对韩国企业的经验不作评论”,然后将话题转到“亚洲金融危机不会影响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

二、比喻手法的恰当使用

在记者招待会上,如果记者准备充分、考虑成熟,在提问时恰当运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便可以使两个不同的事物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术语简单化,从而使提问更加生动、形象、丰满,取得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但是,一旦这些修辞手法使用不当,反而会给对方抓住提问漏洞,直接或委婉地拒绝回答,从而影响提问的效果甚至可能使记者遭遇冷落或尴尬。

2000年3月15日,在******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美国CNN记者向******总理提问:“现在外国人不太理解的是,中国政府表明如果台湾无限期或者拒不同意同中国大陆就实现和平统一来恢复谈判的话,中国大陆方面就要对台湾动武。但是,很多人觉得,中国方面如果说要对台湾动武的话,可能就会促使很多台湾的人希望能够实现同中国大陆的统一,他们觉得好像看不出这方面的逻辑。这是不是就像有的人和他的夫人离婚的话就威胁她说,如果你不回来同我团聚,再同我重续前缘的话,我就把你杀掉。您觉得这中间有什么逻辑呢?”******回答说:“关于台湾问题我已经没有更多的话要说。你讲的这个例子很风趣,但是跟我的讲话风马牛不相及。因为,我们一贯地讲清楚了,我们从来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但并不是针对台湾人民,我们是针对外国的干涉势力和台湾岛内搞’****‘的分裂势力的。”这是一个比喻失当的例子。此例中,美国记者用不想“离婚”对夫人进行“威胁”的情况,比喻中国政府对台湾地区“不承诺放弃武力”的立场,要求******回答其中的“逻辑”。而******则以“你讲的这个例子很风趣,但是跟我的讲话风马牛不相及”拒绝直接回答两者“逻辑”问题,并重申了在台湾问题上“不承诺放弃武力”的针对对象。

1996年,中央电视台记者黄虹在陕西省程安东省长的记者招待会上提问:“中西部经济发展问题是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很多代表认为,中西部应该采取’大合唱‘的方式来求发展。请问程省长,陕西省在这场’大合唱‘中应唱什么’旋律‘?”一名香港记者赞许说:“这个’合唱‘和’旋律‘用得好,比喻贴切,问得巧妙,又正好迎合了新闻发言人想谈的(也是大家关心的)主题,令人耳目一新。”这是一个在提问铺陈时比喻运用得当的例子。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记者没有长时间的认真积累和充分,就不可能有政府记者招待会上的精彩表现。1996年3月13日,“两会”新闻中心邀请地质矿产部部长宋瑞祥举行记者招待会。中央电视台记者霍燕原先准备的题目,意外地被新华社记者抢先问了。她想起中央电视台1995年报道的“小秦岭金矿乱采滥挖严重”一事,便在提问时结合这一事件,请地矿部领导谈谈中央及主管部门将采取什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以及如何对“九五”可持续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证。结果,这一提问获得成功。第二天出版的《经济日报》在头版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提问见功夫》的文章,专门介绍了这一提问。香港凤凰卫视记者吴小莉1998年采访******记者招待会,准备了9个问题。当被点名提问时,她提出了两个别的记者没有提过的精彩问题:一是“去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香港的危机也开始显现。现在香港经济回升,股市指数又创新高。请问香港如果出现困难,中央政府会采取什么措施帮助支持”;二是“人们称您为’********‘等,您对此有何感想”。以上事例说明,记者在政府记者招待会上的临场发挥,实际上是其平时积累的结果,也是其业务素养的表现。

在记者招待会上获得提问机会并不容易,但是,只要有一分的可能,也要做十分的准备。记者在提问前对设计出的问题首先要问一问自己,能不能接受、回答,是否不着边际、不到位或不得体,并要对题干中所要涉及的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个初步了解。记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所需要的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材料,就需要在会前有针对性多准备几个问题和同一问题的几个侧面。如果第一个问题被别的记者抢提了,还有第二、第三个问题或此问题的另一方面和另一角度做后备,并能在遭遇反问的紧急情况下从容应答。相反,如果记者自身理论水平较低,平时涉猎的知识领域狭窄,对应答官员的基本情况和背景材料掌握太少,对要抓的问题以及其相关联系的一些情况心中无数,就会在众多同行和直播镜头前遭遇尴尬。1989年11月14日,在****的记者招待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提问:“美联社报道说,上星期******被开除出**********,这对不对?”****回答说:“我想这位记者先生不是健忘的话,就是对中国的政治太关心了。解除赵的**********职务是6月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与此同时,记者要作好随时被应答者反问的心理准备。2005年3月,在******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台湾年代电视台记者发问:“在刚刚结束的人大会议上,我知道以非常高的票数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因为是刚刚出台的,内容引起相当大的关注。不过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这里面有相当重要的篇章是强调未来两岸持续交流的部分。不知道******各机关在这部法律的架构之下,将要如何提出具体的措施,来进一步促进两岸的持续交流?”这时,******没有立即作答,出人意料地反问了一句:“我想先问你一句,你看到这部法律没有?”

美国新闻学者吉尔兰德曾经提出一个关于提问的GOSS公式:(1)目标(GOAL)一一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呢?你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2)障碍(OBSTACLE)——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碍是哪些?(3)解决(SOLVE)——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和计划?(4)开始(START)一一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设想是谁的意见?这一公式可为参会记者在准备问题时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