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22232500000010

第10章 电视节目分析(3)

一、栏目内容

《面对面》的定位是对新闻人物进行长篇深度访谈,进入《面对面》的人物都是重量级的,他们中有新闻事件中的焦点人物,有新闻话题中的权威人物,有时代变革中的风云人物,有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在电视节目日趋同质化的今天,节目的内容定位越来越被人重视。内容的定位就是塑造节目品牌,打造出节目有别于其他同类栏目的独特形象,增强栏目的核心竞争力。《面对面》又一次掌握了这一秘诀,以其足够影响力的内容再次最大可能地争取了受众。

当然,这就要求所选取的人物首先要有新闻性,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知情者,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再次要有思想性,能够通过访谈对象与新闻事件之间的关系找出某种必然联系,使访谈能够由现象层面上升到本质层面,使观众于思想深处能有所收获。

二、栏目制作

《面对面》是人物专访,访谈占据了节目的大部分内容,记者与新闻人物两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交谈,用纯粹的语言来吸引观众的注意,用一种质疑制造出谈话中的对立,让双方的观点发生碰撞,产生出一种戏剧性的效果,从而达到理想的收视效果。

所以栏目在摄像、照明、录音及剪辑方面显得不被重视,或者说不被受众所充分认识,较为明显的是灯光方面,拥有CCTV的强大优势,良好的灯光效果让这一栏目如鱼得水。

而在合成方面,栏目也利用CCTV强大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将图像、语言、美术、音响、音乐等多种电视元素按照一定的章法,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正是这种人才和技术支持让《面对面》更加地完善。

三、栏目特色

对于“面对面”栏目来说,新闻和“人”是节目构成的关键要素。用“人”来解读新闻,通过新闻来展示“人”,两者相得益彰,成为此栏目的最大看点。而在与充满争议性的新闻人物的交流过程中,主持人王志和嘉宾通过一问一答展现出来的思想交锋,无疑最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观众往往能在二者的攻守之间享受到快感。一档电视节目,只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说话,这样的节目靠什么吸引观众呢?王志说:“没有任何修饰的谈话节目,只能靠语言吸引观众,让观众在听到这些语言的时候感到刺激,想往下接着听。”王志的采访风格被同行们称作“质疑”风格,他自己对此也表示同意。质疑精神贯穿了节目的始终,成为“面对面”栏目的独特风格,同时也引发了采访者与被访者之间的一次次精彩较量。

《面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在探询中糅进质疑,用质疑来激发个性,在个性化交流中完成对新闻的读解。在这个过程中,采访者、被采访者和观众之间形成了耐人寻味的交流关系。首先,是采访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个性化交流。对话双方处于不断的相互作用之中,刺激与反应互为因果,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系统。面对面的交谈,不仅能听到对方说什么,还能看到对方怎么说,通过细微的表情变化,可以判断出对方的喜怒哀乐,从而有效地转换话题或调整角度,使交流顺利进行下去;其次,观众观看节目的过程也是与采访双方进行交流的过程。新闻人物访谈的时效性可以给予观众现场、现时的感觉,使作为“第三人”的观众始终处在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中,在屏幕前与记者一同“提问”,思忖采访对象如何回答,并咀嚼对话的个中含义,分析得出某种结论。

四、栏目主持人

《面对面》追求的是以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采访的虽然多是新闻人物,但王志却善于以巧妙的采访手段,勘探出这些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更让人称道的是,王志在采访政要和名人时绝非一边倒式的仰慕,而是有着鲜明的质疑和平衡,他总是与采访对象进行平等的对话,这种平等不光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发乎内心。

王志的采访很有一些技巧。有时候王志掌握了别人的心境,节奏感把握得很好。有时候留下一些停顿,他并不急于问第二个问题,善于倾听别人谈话,每一个问题的抛出,都是对采访深入的一次推动,决非可有可无,所以删无可删,这也正应了一个许多人都同意的说法,说得少的人,往往说得准。还有背景式的提问、细节的提问、假设性的提问、反面的提问,用了很多有益的方法,去探究对方心灵的精神;这样问,效果很好,带着细节去提问,对方就会还你一个细节,带着情节提问,就会还你一些情景,有时候,提问和回答都很有情趣。

然而任何一个主持人,都会有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王志也一样。攻击性问题,毫无疑问是王志的特色,但每期节目应该有个比例。以免造成“新闻”和“人物”两方面的偏离,访谈背离了栏目的基本定位原则,让观众觉得莫名其妙,而且根本无法发挥节目应有的优势、特色。

《面对面》的魅力在于,访谈因交流而深入,交流因质疑而生动。因此,希望《面对面》在今后的发展中,坚守栏目的定位,在解决“谁来说?”(即选题把握)、“说什么?”(即主题内容)、“怎么说?”(即节目样式)等问题的基础上,更好地将“为什么?”(即求证解读)作为采访的落点,在与新闻人物面对面的交流中,通过质疑去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对那些大家一看就明白的真相,还要从侧面、反面进行验证,探究是否具有其他可能性;对那些被遮盖的真相,要通过层层剖析,为观众揭开事实真相。只有这样,才能凭借清晰的栏目特色,始终保有观众的期待和喜爱。

范文二:凤凰卫视当家节目《有报天天读》

《有报天天读》电视栏目评析

一袭唐装,一壶茶,一台笔记本电脑——杨锦麟就这样天天出现在电视观众的面前。《有报天天读》——一个简约却不失个性的栏目,自开播以来,不仅收视率大获全胜,且掀起了一股“电视读报”热潮,引得众家电视台争相效仿。的确,这档“形式可以模仿,个性独一无二”的栏目,在采、编、播上匠心独运,打破了传媒类型的壁垒,营造出了电视的全新话语场。

采:资讯丰富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任何一家媒体都无法单凭一家之力穷尽天下新闻,传媒资讯越来越呈现出“共享”的传播趋势。电视读报就是这样一种依托电视媒体将两类传媒类型加以融合的栏目形式。因此,对报纸新闻的采集、消化和融会贯通,就成为电视读报栏目的基础。《有报天天读》采集资料的丰富性主要表现两个方面:报纸种类的丰富和所选新闻体裁、观点的多样。

《有报天天读》的读报范围十分广泛,全球各地的主要报纸都是它选读的对象,以帮助受众获得更多的报纸资讯。《有报天天读》在选取具体的读报材料的体裁、观点上也不拘一格。就体裁而言,除了最常见的报纸消息外,还包括了大量有深度有见解的社论、评论和杂志专稿。新闻图片也被栏目用在“天天浮世绘”板块中,一来调节读报新闻的严肃性和紧迫感,二来有效地减轻了电视画面的单一性。就收集的观点而言,主播在坚持立场的同时也注重传达多种声音,对于观众全面了解事件真相提供积极的帮助。

这正是单一的报纸媒体所无法完成的。所以,创办这个栏目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它,每天从巨量的报刊中,帮助观众挑选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采集丰富的报纸信息为《有报天天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凤凰卫视凭借其多渠道的信息并最大限度地使用自己的话语权,开辟了信息传播的新窗口,开创了信息传播的新手段。

编:张弛有度

《有报天天读》不同于电视新闻,它不改变报纸新闻的原生态,因此,没有图象和现场的介入。那么,如何将40多种报纸的内容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内加以合理表现呢?主要是,它在充分体现报纸新闻的同时,也运用了电视栏目的声、画等手法,使得整个栏目张弛有度。

首先,内容大块化小。面对海量的报纸新闻,《有报天天读》将节目分成六个部分:“天天头条”和“天天有话”,主要是立足于世界范围的重大新闻事件的介绍;“天天两岸行”,重点关注两岸三地的政经要闻;“天天浮世绘”是主题新闻图片的荟萃;“天天焦点”是当日报纸有关中国事务的焦点话题;最后是用几个字来“总结”的“天天点题”。“天天有话”,还颇有点学英文的趣味在里面。它往往截取当日某位重要人物富有新闻价值的一句话,并把这句话的重点英文词汇打在屏幕上,慢读一次,让观众仔细品味其中是否“话里有话”。

其次,注重细节配合。杨锦麟读报点评是整个《有报天天读》栏目的主体,但是除此之外,还通过滚动新闻、声音、图片的元素加以补充配合。在整个电视画面中,左边三分之二的荧屏是电脑显示出的报纸剪报内容,右边三分之一是杨锦麟读报的情形。除此之外,在屏幕下方还添加了滚动新闻,内容主要是当天头条的补充,可以避免观众听新闻产生的误差。当然,电视读报在不改变报纸新闻文字化特点的同时,还运用了电视媒体自身的一些声音、画面的手段。如在“天天浮世绘”中配上背景歌曲,让受众在上一节紧张地听、看新闻之后,心情放松一下。栏目六个板块的剪辑衔接也编排得古香古色,或一节音乐行云流水,或一屡茶香若隐若现,营造出看书读报的幽然氛围。

可以看出,《有报天天读》一方面利用“峰谷技巧”进行节目编排,六个板块正好一张一弛,不断形成新的兴奋点,使节目有着较强的整体感和层次感;另一方面又通过细节的点缀,使栏目显得儒雅悦目,受众不致于产生收视疲劳,符合受众的收视心理,从而增强了观众的频道忠诚度。

播:个性独特

电视媒体品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主持人既是电视产品的制造者,又是电视产品的传播者,同时其形象还是电视产品的一部分。因此,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是频道品牌经营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增强频道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甚至,有时候一个主持人就是一档节目的灵魂。好节目和好主持人应该相得益彰。

《有报天天读》的主持人杨锦麟,用他质朴但却有力的读报语言,幽默尖锐的评述论说并配合丰富感性的肢体动作,塑造了栏目独特的播报个性。听杨锦麟读报,声音掷地有声,率性而来,真实质朴。

从报刊专栏作家过渡到电视节目主持人,杨锦麟以一以贯之的精深学识、独立见解和批判性研究,把报刊专栏评论搬到了屏幕上,为电视传播贡献了一个全新的范例。他的点评尖锐而不乏幽默,有时令人忍俊不禁,颇让人“读”出点鲁迅的味道。

在读报过程中,杨锦麟还不时摇头挥手在电脑上点点划划,间或呷一口茶,最后大笔一挥写点题词。他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有效地强化了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节目的感染力,传达出他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和深厚的文化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