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22232900000004

第4章 媒体实务(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追逐主要目标的过程中,会派生出次要目标与机遇,在大家都蜂拥而上抢第一落点时,去抢第二落点不失为明智之举。这个道理不仅在市场竞争中有效,对处于新闻媒介竞争中的群体也提供了新的角度和空间。

新闻的定义有很多种,但有一点是学者专家、记者编辑共同认可的,那就是承认并强调新闻的时效性。如果在新鲜性、时效性上丧失了价值,即使经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报道、传播,在被传播的当时也已经不是新闻了。各家媒体不惜花费血本争、抢独家新闻、第一时间现场报道。这正是出于对作为新闻最基本的性质——时效性、新鲜性的认可与追寻。由于时效性的这种极端重要性,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新闻报道的“第一落点”。

追求“第一落点”,即更快、更有时效性地报道新闻事件,理应是新闻机构的责任。但对于规模较小的地市级新闻机构来说,没有充分的人力物力去争分夺秒地“抢新闻”。那么,对于它们来说,舍弃争抢时效性的“第一落点”,转而征战新闻报道的“第二落点”就更有价值。

例如,目前国家出台了汽车“限小”的解禁政策。对此,地市电视台可能没有办法第一时间获取和报道该消息,但却可以从其他不同的角度来对这个新闻事件进行解读,如可以从小排量汽车的生存空间来说;可以从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修改过程和依据来说;可以条分缕析地挖掘原因、背景及相关的因素;也可以估算影响、意义、作用等。

四、致力于人才培养

竞争归根到底还是新闻人才的竞争。节目形态的推陈出新也主要来源于人的创造力。因此,电视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2004年以来,央视重奖主持人等现象说明人才在这一行业中的重要性开始受到重视。与报纸杂志一样,电视是经营“意识与理念”的媒体,人的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就目前来看的情况来说,国内电视对人才的注重还仅限于一些经常出镜的人物——主持人,但从长远来看,节目策划者之类的创作人员及专门的包装人员将成为电视台争夺的主要对象。其实就大的市场环境而言,整个电视市场的人才意识依然较薄弱,这与电视市场的整体市场化较低、生产方式以自给为主有关。

目前,国内媒体之所以对人才有了更大的兴趣,主要是与目前中国电视推动数字化建设及频道竞争越来越激烈有关。电视台要在竞争中塑造品牌,自然而然地就必须在人才机制上有所改善。随着多种媒体之间竞争的日渐白热化,整个新闻界对于人才问题的重视程度必然会越来越高。

区县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虹霖

在经营压力下,当前一些区县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出现了盲目克隆、报道止于浅层表现、新闻“娱乐化”倾向抬头等现象,使得民生新闻的发展空间受限。如何解决民生类新闻栏目潜在的危机和问题,实现其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我们在分析当前区县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将结合北京市大兴区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女子别动队》,探讨民生新闻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区县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题材狭窄琐碎

近几年一些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的内容大多比较琐碎,新闻价值不大。从业人员对“民生”的理解有失偏颇,把民生新闻等同于一般的社会新闻和市井新闻,以至于常常给人这样一种错觉:鸡毛蒜皮、天灾人祸、邻里纠纷、水管爆裂,这些负面的社会新闻和市井新闻就是民生新闻。

以某地方台2009年的一条交通事故的稿子为例:当天下午,在市区某十字路口一辆小车和一辆摩托车相撞。记者首先对事故现场进行了简单的描绘:远远地,记者就看到一位女子坐在路中间的一辆摩托车上,旁边的几位民警正在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也许是被撞痛了,这位受伤的女子一边不停地抽泣,一边述说着冤情。[同期声受伤女子:我朝前开着,他后面怎么撞上来的我都不知道。]站在一旁的小车司机也觉得自己挺冤的。[同期声小车司机:她是从这个车道开过来的,这个车道前面车很多,然后她想弯过来超车,超过去,就碰到了。]之后记者采访交警,后者给出了一些意见,这个稿子就算是完成了。很明显这是一个交通事故稿件,记者的目的是希望观众看完后能引以为戒,重视安全问题。其实像这样的交通事故记者经常会报道,观众也经常看到,而且稿子的写作方式大致都差不多,只是发生车祸的时间、地点、人物会有所差别。久而久之,观众对于这样的交通事故新闻已提不起足够的兴趣,想要通过这个事故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很难见效。

2.娱乐化、庸俗化倾向日趋明显

有的民生新闻无视新闻传播的原则,津津乐道于奇闻逸事,搜索和报道没有新闻价值的稀奇古怪的事物,以迎合一些人的猎奇心理;有的民生新闻对一些严肃问题采用娱乐化的形式进行报道;有的民生新闻对个人隐私、情色、暴力犯罪这类煽情故事感兴趣,采用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情节和场面进行渲染和炒作,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窥视欲,如此等等,娱乐化、庸俗化倾向日趋明显。

3.同质化现象突出

由于地方的“民生新闻”基本上都是本地新闻,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同一地区的各个民生新闻栏目在内容构成上高度雷同,而且表现手法也雷同。完全原生态展现百姓生活,只是简单传递信息的浅层表现,成为民生新闻的通病。

二、区县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的对策

区县电视台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栏目品牌,实现民生类新闻栏目的转型、升级,使其成为电视主流舆论的重要阵地,承担起引领社会舆论的重要责任。我们仍以北京大兴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女子别动队》为例,对提升区县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的对策进行探讨。

1.跳脱琐碎事实,拓展题材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不能把民生新闻等同于负面社会新闻。尽管对民生新闻有种种定义,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尽管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有一定交叉,但如果把两者简单等同,就会把社会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搬上电视屏幕,失去民生新闻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本质。目前民生新闻栏目内容琐碎低俗、新闻价值含量低,与对民生新闻的这一不正确认识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民生新闻究竟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新闻形式呢?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根据新闻的这一定义,可以给民生新闻下这样的定义:民生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与百姓日常生活以及与市民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事实的报道。针对目前民生类新闻栏目琐碎、低俗、负面新闻比例过大的问题,我们应该压缩负面新闻的数量,加大正面题材报道的力度,增加时政、经济等主流新闻,把关注的视角上升到更高更广的领域。

大兴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女子别动队》对民生新闻的理解和处理就比较到位,既跳出了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的藩篱,又不局限于琐碎负面的社会新闻,报道的范围也就向更广更大的方向去靠拢,作出了既反映主题、又更贴近群众与生活的报道。

例如,针对夏天气温升高,记者没有简单罗列气温多高、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什么困难等事实,而是从单纯的事实中提炼出了一个主题,引导观众进行更多的思考。报道的主题是:怎样保证酷暑下人们的工作生活有条不紊、城市正常运转,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公众和政府面前。新闻的正文是这样写的:在经历了多年高温考验后,一些职能部门已经建立了有效的应急预案,保证群众的生活正常进行,市政府也出台了做好防暑降温的有关文件,这些都是让人高兴的消息。过去,面对高温,我们听到更多的是“战高温、斗酷暑”、“高温不下火线”的口号,所以我经常看到,尽管太阳暴晒、热浪滚滚,但建筑、环卫工人、交警等依然在烈日下继续工作。不光如此,高温也“蒸”出了很多被忽视的城市问题:热浪灼人,公交站台却酷热无“挡”、人行道上不见绿荫、菜市场内通风不畅、闷热难当等等。而现在,如何避开高温户外施工、什么岗位该领高温补贴、高温天气如何保障供电用水等等,这些与市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高温关怀”已经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盛夏来临,天气炎热,也许有人说,比起水灾、台风,天气热点算不了多大的事情。可是它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特别是对一些特殊人群的生命和健康,仍然会带来一定的风险。高温下的人文关怀,不应该只体现在领导的看望慰问、送饮料解暑上,也不是靠几个紧急会议、紧急通知就能解决问题,它需要的是把对群众的关怀体现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中,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把高温对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让人们能够安然、舒心地度过盛夏。在这条稿件中,记者一方面亲身介入其中,报道新闻事实;同时发起公民讨论,充分地听取意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并促使公共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用这种手法处理新闻,观众便不会觉得这只是记者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小区、一个集体的事情,而是大到管理者、小到民众都要去关注,也都会去关注的社会问题。这样,民生新闻就逐渐跳出了原来的“鸡毛蒜皮、天灾人祸、邻里纠纷、水管爆裂”的老套路,扩大了报道的范围,加强了报道的深度,从而不再是简单地传递信息。

2.关注真善美,提升民生新闻的品位

要提升民生新闻的价值含量和品位,就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负面新闻上,而应该从整体上展现民众生活的亮色,把镜头聚焦在普通民众的真善美上,表现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新观念,不只是反映他们的物质生活,更要反映他们的精神生活。普通人身上并不缺少真善美,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发现。例如某区县电视台节目中用平实而自然的语言播出了《四个小矮人开店身残意坚志气高》,该报道的解说词是这样的:四人也根据性格、特长的不同进行了分工。大郎阅历丰富文化高、又办过企业,由他负责店面管理;二郎人缘好、口才棒,由他招呼顾客;三郎做事认真,手脚利索,就由他来卖饼;四郎头脑灵活算账快,他就负责收钱。四人相互配合得十分默契,生意也越来越红火。现在一天的营业额能达八九百元。每人每月也能拿到600块工资,一提到未来的生活,4个人都充满了信心。这段解说词娓娓道来,令人印象深刻。虽然我们看到的都是小人物的生活,但他们深深打动了观众。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在他们身上体现了质朴、真挚、深沉、美好的道德理想和精神追求,他们的精神与大众的精神追求相当贴近。一句话,在他们身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无论从收视率考虑,还是从社会效果考虑,积极寻找和发现普通人身上的真善美,都是一个值得努力的追求。

3.以“陌生化”打破“同质化”

电视业一直信奉“内容为王”。在同城民生新闻的竞争中,各家采集到独家新闻的几率越来越少,获得相同信息的情况十分普遍。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这需要在节目制作上寻找与建立差异点,由差异点产出附加值。

建立差异点、破除“同质化”的第一个手段是“陌生化”叙事。民生新闻中大量的日常生活小事,昨天的与今天的没什么不同,今天的与明天的差异不大。如果按照一贯的模式来报道,必然导致千人一面、千事一面,令人生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记者在叙述新闻时不妨采用“陌生化”方式,用第一次或最后一次的眼光来看待经常发生的事情,使原本熟悉的东西显得陌生,使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件重新获得新鲜感,从而给受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如何报道这样的新闻,让这样的新闻有别于以往这类新闻的报道呢?例如在某地消防栓被撞、水流满地的新闻中,记者单纯叙述事实,则导致这一单个事实与以往所有水管爆裂新闻并无二致。但在这条新闻中其实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细节:抢修人员不顾冬天的寒冷,为了关掉水阀毅然冲进水柱中间,硬是在水底找到并关住了水阀,赢得在场市民的称道。记者并没有留意捕捉到这个细节,因此新闻流于一般,个性化没有凸显出来,报道也就没有力度。这方面的例子提示我们,要实现民生新闻的“陌生化”,首先要求记者提高采访功力,善于在相似的新闻事件中发现其各自的不同特点。

此外,“陌生化”还强调编排艺术。除了采访报道的视角之外,新闻编排——如随时插播最新事件求时效,或定时插播交通信息求实用等——也能体现出新闻栏目的个性。现在各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不少,但很少有民生新闻栏目的编辑直接参与的影子。如果能在这个方面加以强化,将有助于打造更有特点的民生新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