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我是这样创新的:重庆企业家经典创新案例
22234700000026

第26章 创新,给我们安上强劲的翅膀

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是打开征途上一切困难之门的金钥匙。创新,给我们安上了一双强劲的翅膀,让我们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张卫华

如果把我们的事业比作一部宏大的交响乐,那么,创新,就是它的华彩乐章。

重安公司成立于2002年,我们走过的道路,充满艰辛,充满挑战。但是,热情、智慧、勤奋、开拓的重安人,用他们构建的坚实的企业基础,用他们全力构建的创新机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胜利。我们为重庆乃至全国与世界的安装工程,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企业越战越强,道路越走越宽,社会与经济效益都大幅度提升。

企业的发展历程,雄辩地证明了一个共识:

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是克服征途上一切困难的金钥匙。

创新,给我们安上了一双强劲的翅膀,让我们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重安公司是由重庆第二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前身为建工部属安装企业)与重庆第一工业设备安装公司整体合并组成,隶属重庆建工集团。它具有机电安装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等三项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化工石油设备管道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消防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工程等5个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和GA1级+GB1级、GB2级+CC1级压力管道安装、锅炉安装维修一级等30余项业务资质。重安公司注册资本金1.9亿元,总资产15.7亿元,现有职工2431人,工程技术人员1337人、高中级职称338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75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86人。公司下设20多家分支机构、3家控股、参股子公司。在北京、新疆、内蒙、青海、深圳、云南、安徽、西安、宁夏、山西等省市及澳大利亚等国设有分公司,是重庆市安装行业协会会长单位。

公司坚持“立足重庆、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经营理念,施工足迹遍及全国,目前已形成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环保设施、冶炼设备、建材、新能源、钢结构、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拳头产品。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先后在伊拉克、肯尼亚、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苏丹、缅甸、斯里兰卡等20多个国家承建了多项国际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

近年来,公司被评为“全国建筑业先进企业”等国家、直辖市级集体荣誉奖51项,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8项、省直辖市优质工程奖72项、国家级工法3项、省直辖市级工法12项。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本,遵循“诚信经营、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竭诚奉献”的理念,以项目管理为核心,以BT、BOT、EPC承包模式为发展方向,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创建优质工程。

创新,涉及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伴随它奋斗前行的每一步足迹。就其主要方面,是观念的、管理模式的、技术工艺和经营发展模式的创新。

观念的创新,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创新,它的主体是企业广大职工,是活生生的人。而主宰人、指导人的,则是他们的思想、观念、智慧与品格,即是说,是他们的核心价值观与人生观。

说到这一点,我想先谈一谈我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感悟,这绝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为了总结一种人生真理。

许多人都不相信,我是从死亡线上硬挺过来的人。而且,在病愈后的2003年,被集团任命为九公司经理,2007年被任命为集团公司副总,2008年被任命为集团公司总经理,当时,我年仅39岁。为此,我深深地感谢非常信任我的上级领导,非常感激关爱我的集团公司广大职工。

要问我如何了悟生死,笑对人生的,我的回答是:

人最可悲的不是生命的长短,而是碌碌无为,被社会遗忘。人活着要追求生命的意义,获得生存的价值。我不想升官,不求发财,只想拥有一个贡献的人生。

重庆安装集团董事长张卫华

就身体健康来说,你专注于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就会忘记了病痛。其实,人拥有两个心脏,一个是生理的,一个属于心灵、思想与意志,也就是说,属于精神。而且,这第二颗心脏才是最终起作用的。

为什么要说到我自己,只是为了证明,人,是有精神,有灵魂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为社会奉献的价值观,将支撑起人的全部精神世界,决定着他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让他的人生健康快乐,充满阳光。

正是基于我的人生感悟,人生信念,基于企业的自身发展的要求,我们公司特别注重打造一支敢于创新,敢于拼搏,敢于打硬仗,善于学习的职工队伍,构建起企业的优秀文化,夯实了企业的基本理念。

我们采取种种措施,注重队伍的培养与塑造,让广大职工树立大局观、责任观与市场观。

我们逐步打造出企业的文化与宗旨,那就是服务、责任与发展。

关于服务:作为有影响的国企,我们的企业是为社会服务的,我们服务的对象大多是大型先进企业,而且,他们的要求是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服务中,要非常重视诚信,要注重差异性的、独到的服务。对于业主,我们的服务要贯穿它的安装、调试、后续生产的全过程,特别重视其售后服务。我们最满足的一件事就是企业如期投产,运行良好,运行安全。

我们的业主大都地处辽远的地方,自然条件极其艰苦。2005年,我们承接了我国的一个大型项目内蒙古阿拉善盟的吉兰泰项目。那是在大戈壁上,大冬天,临近年关,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八九度。其他企业的工程人员都回家过年了,我们企业却留下了一个做售后服务的综合配套小组,共有18名员工。我们出色的工作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评价。正因为我们真诚的服务,感动了业主,其后,他们又将60万吨电石厂、200万吨水泥厂的项目给了我们。我们就是这样靠真诚服务赢得市场的。

最近,我们又在内蒙古石什克腾承接了一个大型煤化工项目。那里已是冰天雪地,零下40度以下。我去检查项目时,感觉耳朵都快要冻掉了。但是,我们300多位可敬可爱的员工,却在这里迎风斗雪,紧张施工。

关于责任:作为拥有大型重装备的国企,首先,我们义不容辞地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特别是在国家出现重大灾变之时,正是我们报效国家与社会之时。

“5·12”大地震以后,我们迅即调集了5台大型设备,20多名员工,连夜赶赴灾区。在安县,我们迅速抢修重建了已经毁损的水厂,尽快恢复了供水。在北川,我们的员工冒死救出了两位遇险群众,受到了表彰。

由于我们企业承建的大多是容易引起爆炸与腐蚀的国家重点项目,所以,我们还必须非常注重质量与安全责任。我们要的效益,是质量和安全之后的效益,我们绝不要对社会有害的效益,绝不要带血的效益。

关于发展:我们的愿景是,要做到基业常青,要做成百年老店。我们的企业要做到西部第一,全国前列。为此,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地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创新管理,丰富业绩,丰富市场布局,不断拓展经营格局,不断培育职工队伍,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能力。5年以后,企业的国外市场要达到50%以上。

对于企业的一个员工来说,在物质层面,我们要激励先进,职工的工资待遇每年递增。在精神层面,要持续培养职工的能力,关注职工,特别是年青职工和新来的职工职业生涯的设计与规划,让他们的事业有平台,人生有目标。

管理创新,让企业高效有序发展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安装国企,绝不能沿用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管理,而要实现以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管理。这一点,对重安公司尤为重要。因为,重安公司的下属公司涉及很多省市,承接项目遍及国内外,所承接的项目,大多涉及腐蚀与爆炸等重大项目。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管理,远不能指挥、协调这样一个面广、点多、涉及行业复杂的生产安装系统。必须用一个现代化的管理系统,从体制上来保证质量与安全,保证生产指挥的健康与有序。

所以,我们下决心研发信息化管理模式与平台,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生产系统的突破性发展,坚持“目标管理、过程控制、资源合理、科学模式”,确保施工生产顺利实施。公司从2004年实施了OA办公自动化之后,又开发应用了PM项目管理、CAN质量管理等信息化管理系统。2009年,公司与用友软件公司共同升级了NC管理平台,开发了焊接质量管理运行模块,推动公司项目管理,使各级管理层更好地服务于项目。比如,安装中的焊接工艺十分重要,对焊口要求十分严格,达不到技术要求,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实现管理现代化以后,就可以全程监控焊接过程。

在生产管理上,公司积极探索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公司领导班子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出发,健全责任制,实行问责制,提高执行力,建立“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岗位责任制”。同时,组成了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公司重要管理工作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及时调整充实审计力量,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强调规范管理,倡导阳光管理,确保政令通畅,促进执行力加强。2010年,公司按照建工集团要求,从公司发展的本质愿望出发,在项目上推行“项目全额集体风险抵押承包”。公司领导带领各分公司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在试点项目组织现场交流经验,宣讲学习“项目全额集体风险抵押承包”的作用和重要性,有效的推动了“承包制”的执行。今年,公司上下围绕年初提出的“管理提升年”的发展定位,强管理、求发展,努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公司主要领导在公司制度化建设会议上对《企业基础管理制度体系化建设工作安排意见》进行宣讲,强调各系统一定要转变观念意识,要主动、积极、认真地推动工作;一定要落实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公司领导直接参与公司制度化建设的讨论和审定工作,共同建立制度、办法、细则共120个,40.34万字,内容涵盖了决策层到操作层,搭建了规范管理平台,奠定了规范管理基础,为创建管理型企业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技术工艺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技术工艺创新,对于公司来说,永远是一个重大的课题,犹如生命线一样。因为,我公司承接的都是国家重点企业的安装,涉及的行业非常多,而且,所需专业技术工艺随时都处于变化更新之中。为了适应这种状况,就必须以业主的需要为需要,随时学习新工艺、创新技术。特别是在吊装、焊接、调试三大骨干技术上,重点攻关,培养、储备专业人才。

在技术创新中,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技创新,以技术进步推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的企业。在公司取得盐化工、空冷岛、玻璃纤维、精细化工、110KV变电站、PVC装置、城市供水及水处理、大型油库等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对金属钠装置、军工项目、建筑智能集成、4万硝酸铵深化设计及成套装置、60万吨盐化工装置工艺的打包技术、非洲50MW柴油发电机组及变电站、铝焊接等专业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打造公司的技术竞争力,形成企业的行业优势。

2009年以来,公司对组织机构进行系列调整,成立了公司监督管理委员会;组建了国际工程公司;将工程部与技术部整合为工程技术部;组建了材料设备分公司,使公司管理体系更加符合施工要求。

公司实行了专业工程师负责制和委派工程师制。在工程部下设7个专业工程师,在专业技术上分兵把守,保证工程技术质量。强调做好项目前期策划、材料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有效利用了社会资金,降低了公司流动资金压力。

近几年来,公司创造的“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工法”,首次获得国家级工法称号。另外,公司还有3项工法获市级工法称号,8项工程获重庆市巴渝杯奖项。“鸡冠石污水处理厂”荣获2008年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2009年公司荣获重庆市“运达杯”第四届焊接技术大赛钨极氩弧焊团体一等奖、手工电弧焊团体一等奖,个人电弧焊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公司在全市焊工比赛中获奖很多,并在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焊工比赛的3个名额中占了两个。

公司重视企业技术投入,为了增强公司安装核心竞争能力,2010年,新添置75吨的汽车吊和国内先进的金属管道自动焊接预制设备,并参与了攀煤的100万吨/焦化煤气综合利用工程的5个工序管道预制施工,焊口预制率36.7%,无损检测合格率98.1%,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在铝镁复合材料的焊接中,公司邀请了专家教授,共同制定了新的技术质量评定方法,进行了生产模拟试验。将此项创新用于重钢的空分置装焊接上,合格率达到93%以上,属于全国前列。

公司承接了亚洲最大的重庆索特盐化股份有限公司100万吨/年真空制盐技改工程。一个重大的技术难题是,要把5个重862吨的蒸发罐吊离地面52米,进行安装。最后,我们研发了全国首创的自制双桅杆大倾角吊装技术,通过电动卷扬机,以及辅助机械,顺利完成了吊装任务。此项技术,在全国领先。

公司还在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40万吨/年聚氯乙烯工程中,完成了全国最大的复合板碱储罐非标设备制定任务。

公司努力锻造自主创新能力与自主研发能力,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目前,已经形成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环保设施、冶炼设备、建材、新能源、钢结构、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拳头产品。专业涉及化工(石化、盐化、精化)、公用、机电、热能、工业、土建等6大专业领域。

制定了公司鼓励创新的措施:提高技术人员待遇、增加技术研发经费、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创新产业化。

近年来,公司荣获了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8项、国家银质奖4项,中国安装之星10项,国家级工法2项,市级工法4项,省直辖市优质工程奖72项。

经营发展模式、市场开拓的创新,让企业永续发展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本,遵循“诚信经营、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竭诚奉献”的理念,以项目管理为核心,以BT、BOT、EPC承包模式、多元化发展模式为发展方向,不断强化自主经营能力,注重经营布局的前瞻性,积极开拓市内、市外及海外市场,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公司在新疆、内蒙、云南、西安、青海、安徽承接了大量的施工生产任务,在苏丹、斯里兰卡等多个国家承建了多项国际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信誉。

2005年,公司签约额6亿7千万元,2010年,已达到19亿2千5百多万元,利润3218万元。

在开拓市外国外市场上,公司2009年承接了6.5亿青海昆仑碱业100万吨/年纯碱项目以及国外苏丹项目安装项目施工工程(13120.66万元),斯里兰卡项目安装工程建设中的部分附属系统工程(1000万元)等,在建工集团对外开拓中,起到了领军作用。

公司制定了宏伟的5年发展总体目标:要做行业西部第一,站在全国前列。规模达到50亿元。国外市场份额达到50%。员工收入每年以15-20%递增。签约额达到50亿元以上,营业收入40亿元以上,利润1亿元以上。

创业无止境,事业永辉煌。

我公司广大员工,把成绩看做起点,决心沿着创新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继续开拓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