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穿着、形象上的讲究,这不仅仅是代表个人,可能还会代表一个公司、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哪怕就是普通职员,穿上了得体的衣服,心情才愉快呢。这就是文化。
重庆卡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吴颜冰
1998年,我从四川一所大学毕业,应聘到开发区一家房地产部门当助理,对我来说,这样的工作不尽如人意。工作一年多,我就辞职,来到成都市学习化妆、美容后,在当地的一家美容美体会所上班。看到老板的指手画脚,看到他那丰厚的收入,我动心了,不再满足于给别人当个下属。没有多久,我就自己搞美容美体,干得还算可以。2003年底,我离开成都来到重庆。
在重庆,凭着我的实力,很快应聘到了化妆品公司去工作,从美容老师、培训主管到营销经理、培训经理,一路走来,很是顺利。在工作中,我常与顾客交流,发现很多客户除了问到美容护肤上的知识外,还会咨询一些扮靓、着装上的问题,这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好歹干了七八年的化妆品行业,也使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新的认识:美容、化妆品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比较饱和了,这样做下去,没有多大前途。当然,要想将就过也可以,每月还是能拿到可观的收入。但这不适合我的追求。我有些不安分了,想了解一下新的路子,进行新的尝试。我一边工作,一边处于彷徨、思考之中。
个个拥有私人色彩顾问,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中国,把色彩、形象上升到一种高度。我越看越认为这是一个朝阳行业,可能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2009年6月,我辞去工作,毅然北上求学,到北京西蔓时尚培训学院和中国流行色协会学习。三个月后,在重庆“有形有色”色彩公司当形象顾问、讲师,又受西蔓开办的总公司的推荐,到了成都“美丽印象”当形象顾问,对学的新知识进行消化。过了一年,我又再次到北京进行系统学习,除了在顾问、颜色、化妆等方面巩固外,还在市场拓展、客户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恶补”,获得了优异成绩,并取得了相关的证书。我相信色彩搭配行业一定会在中国遍地开花。这时,我想独自创办一个公司的愿望,已经很强了。
创业的苦与甜
回到重庆,我把这个想法给家人、朋友讲后,得到了他们支持,使我下定了决心。决心下了后,开始是选址,这种行业应在商业比较繁荣、白领比较集中、各种单位领导多的地方等等。为此我跑遍了解放碑、观音桥、沙坪坝等商圈。但选好了地址还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很多很难的工作要去办,比如说工具的购买、技术的提升、人员的接纳、手续的办理等等。最关键的是资金匮乏。我一边筹资,一边办理各种手续。
一天,我去渝中区工商部门时,工作人员的答复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对符合条件办理微型企业的人员,政府在资金上要给予3-5万元的补偿。真是雪中送炭,我感动得几乎掉下了眼泪。
2010年底,我便以吴静的名字注册成立了“重庆卡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地址在解放碑都市广场内人员只有三四个。卡蕾,英文翻译中文大意是“色女郎”。
公司的面积只有一百多个平方米,里面摆放的东西不少,靠门口的右面放有一张电脑办公桌,桌子斜对面那一幅墙壁边摆放着一块长长的大镜子、用衣架挂着各种颜色的色布或者衣服,桌子后面安放着色相图、色调图、培训台,离培训台不远的是供客人坐的沙发等。
经过在北京、重庆的不断努力,我还聘请了一些大学的客座讲师。目前,公司经营的项目扩大了,计有:给各个商场、酒店、银行、公司、地产等的各种人士作时尚、礼仪、色彩的讲座;给爱美的、讲究形象的个人当色彩顾问,做色彩诊断,提供穿着上的咨询、建议;给学员作色彩搭配的培训等等。
公司成立起来后,开始并不顺。在这高高的楼上,在这小小的公司里,有谁知道?有谁会来?等了很多天,熬了好多日,没有顾客。这些日子,全靠我以前在化妆、美容方面的老客户,每月有不多的收入,公司实际上是亏起的。我曾经预料到有困难,可没想到会有这么大。怎么办?我反复思索,认为已经没有退路,这个行业知道的人很少,根本谈不上需求。对此,我便在报纸、电视、网路等方面做最价廉的宣传。
一天,我坐在公司的电脑桌前,在电脑上写微薄,准备把我公司的一些情况让更多的朋友来了解。突然,一位30来岁的男士来到门口站着,他中等身材、皮肤较黑、头发有些凌乱、上穿浅色的西装、下穿灰色牛仔裤。我问:“你好,有事吗?”他说话有些羞涩、声音也很小:“这是重庆卡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吗?”我说是的,然后,就邀请他进来坐坐。
在摆谈中,他说:“我是一个民营企业的老板,但在穿着的色彩搭配上是外行,也讲究不来,员工都说我没有精神。在报纸上看到你们公司的广告后,便来请教一下专家。”我听后,先把他带到镜子前照着说:“你的皮肤不是很白,身材不是很高,穿的这西装也不太合身,配的这条牛仔裤效果也不佳。”我根据他的肤色、发色、瞳孔色,以及脸型、身型比例,便去旁边的架子上把适合的专业色布拿来配在他身上,第一次不理想,又进行第二次,反复选了几种,才找到他的最佳用色。我又拿出专业的领型工具,找到了适合他的最佳衣服款式。为他营造出精准完美的形象。我把诊断的信息给他打了一个报告。他拿到报告,看后点头称赞:“没想到,色彩在人的形象搭配上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我说:一个人在穿着、形象上的讲究,这不仅仅是代表个人,可能还会代表一个公司、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就是一些职员穿上得体的衣服,心情才愉快呢。
他有些激动了,提出要求,请我陪他去购买服装。来到商场,我对他的需求已经很熟悉了,便选了两件衬衣、两件体恤、一件西装、两件休闲装。他试穿后样样都很得体,很满意说:“钱再多,如果没有色彩搭配顾问支招,不一定买得到好的服装。”
掘到了第一桶金,我很高兴,心里甜滋滋的。使我没想到的是,几天后,那老板来电说:“吴颜冰经理,你给我买的衣服色彩搭配很好,很出彩,穿起很精神,好多员工都我说变了,真正代表了企业的形象。我要带朋友来你公司,要求进行色彩搭配方面的服务。”
我真的笑了,笑得很开心。
努力走创新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业务也渐渐有了起色,来店咨询、培训、要求讲座的爱美人士也逐渐多了。
一天,公司培训台前坐着一位女学员,她身材不高、稍胖,穿的衣服显得有些臃肿。她是“完美公司”的一位经理。她的色感很差,进而审美感也不好。公司便对她进行“三天伴量”培训(三天培训并伴随着诊断、购物)。此时,她拿着一把小剪刀,正在一本杂志上剪着图形。她先剪下一个花色坤包,再沿着一个红色领花边缘剪着。她剪得小心翼翼,生怕把图片剪坏了。剪下来后,我又让她贴在一张纸上。这件事完成后,我又把她带到培训台旁边,指着那圆形的色相图、那鲜明的色调图,让她仔细看有那些不同。通过美学知识的培训,她在色彩的感知上得到了很大提高,认识到配色不仅用于穿着,还可扩大到食物、家具等等。她点头说:“今天很有收获,回去要慢慢消化,慢慢消化。”
培训结束时,我把她最先来的照片和结束后的照片给她对比。她看着,很兴奋地笑道:“感到前面的很土、很差,后面的很美、很有气质。我从来没有感受到这样时尚的东西,觉得自己变美了。”
后来,她在QQ上与我聊天,说:“吴老师,参加了你的培训,对我帮助很大,我现在知道了美好的形象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了。”还把她买的衣服拍成照片发给我看,征求我的意见,我看后指出:“你具备都市气质,在形象打造上要加入更多的时尚元素,如铆钉、豹纹图案、金属饰品等。”
目前,公司已经为龙湖地产、和记黄埔公司、重庆日报集团、现代汽车、远东百货等知名企业作过服务,并成为新世纪的长期合作伙伴和形象管理机构,效果不错,收入也渐渐多了起来。
2011年9月的一天,我站在一个礼堂的台子上讲课,台下数百个学员几乎都是白领、经理:“我讲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女士,刚找工作时,履历投了不少,然而面谈的机会为零,后来一个高手才向她挑明,问题出在她的穿着、她的形象上。中国现在很多名人都请过色彩搭配师,像****、******等,就是一般的人士也有很多,只是不出名罢了……”
讲课结束后,一个学员来到我面前说:“吴老师,我是宝婴公司搞推销的,很多女性在婚前很注意美的追求,但在怀孕和哺育期中,穿着不讲究、化妆不讲究、仪容仪表不讲究、说话做事也有些不讲究。她们对婴儿产品很感兴趣,也舍得花钱,但她们对自身的需求却不大买账。请吴老师给我指点指点。”我整理着讲稿,看了看她,感觉她的穿着与她的身份很不协调,便说:“你是什么文化?家住哪里?”她说自己大学刚毕业,老家在巴南区城里。我感到她的基础不错,城市的年轻人很多不愿做这样工作,喜欢找老师的学生总有好学的一面。我要求她把今天讲的课程好好领会。在以后的讲课中,她又来了,而且记录得很认真,作业完成得也很好。
几个月后,这位女士在QQ上告诉我:“吴老师,我要感谢您!”我问她怎么要感谢我呀,她说:“我销售业绩在没参加培训前,每月只有两三万,现在达到五六万了。”我为她感到高兴问:“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有了这样的业绩?”她回答:“就是听了你的讲课,注意了穿着方面的色彩搭配、形象方面的讲究,使自己在那些女性面前有了同等的地位,别人就愿意与我交流、购买产品了。”我说:“色彩搭配在我国已经作为一种新的职业,人民大学还办了研究生班呢。”
2011年11月3日,有几个来公司应聘的大学生,我给他们介绍道:“‘卡蕾’在重庆同行业中属于创业最晚的,但通过创新和实践以后,已成为技术最权威、服务最专业,顾客最认可的公司。它已被51届国际小姐中国大赛组委会授权为重庆赛区唯一指定的形象管理机构;被中国流行色协会指定为重庆招生代理机构;被重庆市微企协会确定为首批会员……”大学生们听得眼睛都睁大了,惊喜、希望的表情从脸庞上流露了出来。
我继续介绍说:随着中国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对美的追求、对形象的讲究越来越多。“卡蕾”要进一步提高员工的质量,加大技术投入,如条件许可,还要派员工去欧美、韩日学习,努力把公司做大做强,为顾客出言献策。让更多的女士成为“色女郎”,让更多的男士成为“好色之徒”。让所有爱美的人士用色彩来装扮,用形象来提升自己,使生活更加精彩!使事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