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诗歌史简明教程
22236800000041

第41章 新乐府运动与白居易、元稹(1)

新乐府运动的兴起及其诗歌主张

新乐府是与古体乐府相对而言的,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歌。所谓新乐府运动,指中唐贞元、元和年间,以白居易、元稹为核心,以创作新题乐府来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革新运动。这一运动始于杜甫,以元结、顾况为先驱,张籍、王建、李绅为过渡,到元、白形成高潮。他们以诗歌干预现实,讽喻政治,力求发挥诗歌的社会作用,具有通俗性的特点。

一、新乐府运动的兴起新乐府运动的兴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相应的社会背景。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统治阶级腐化,人民生活极端贫困,激发了士人的改革热情,在文学领域随即出现了古文运动和新乐府运动。其次是政治上层的合作。社会政治的中兴为新乐府运动提供了契机,白居易、元稹创作的新乐府,一度得到唐宪宗的奖掖和宰相裴垍的鼓励,这为新乐府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第三是有丰富的创作经验。由《诗经》开创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为新乐府运动提供了源泉,“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诗歌以及杜甫等人“即事名篇”的乐府诗,为新乐府运动提供了直接启示。而大历以来的形式主义的诗风,又激励着元、白等追求振兴风雅比兴。正反两方面的诗歌创作经验,为新乐府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二、新乐府运动的理论新乐府运动有较为系统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宗旨,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与元九书》、《新乐府序》及元稹的《乐府古体序》、《叙诗寄乐天书》等文章中。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宗旨。元白认为诗歌应如实反映现实生活,反对歪曲和粉饰现实。白居易鲜明的提出了“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的创作宗旨。元稹也有“雅有所为,不虚为文”(《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序》)的类似主张。这是元白新乐府运动的核心理论,对现实主义诗论有重大贡献。

2.强调诗歌补救时弊的功能和教化作用。白居易反对吟风弄月,认为诗歌应规讽时政,要求诗歌“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寄唐生》),充分发挥“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文”的功用。这对纠正逃避现实、放情山水的创作倾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要求诗歌语言的通俗化。为了实现诗歌的创作宗旨,白居易等不但主张诗歌主题要集中,即所谓的“一吟悲一事”(《伤唐衢》),而且明确提出诗歌的通俗化。这使诗歌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体,对新乐府运动的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然,新乐府理论是典型的儒家功利主义诗论,由于过分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必然忽视审美和抒情作用,导致诗歌表意直白而乏韵味,这是其不足之处。

张籍、王建与李绅

张籍、王建与李绅是较早从事新乐府创作的诗人,对新乐府运动产生过重要影响。张籍、王建的乐府,世称“张王乐府”。

一、张籍

张籍(766-830)字文昌,吴(今江苏苏州)人,贞元十五年(799)进士及第,元和元年(806)任太祝,十年不迁。长庆元年(821),经韩愈荐为国子助教,历秘书郎、水部员外郎,终于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张籍与王建、白居易、韩愈等人相唱和,白居易高度评价他的诗歌,称其“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读张籍古乐府》)。指出张籍乐府指切时事,皆有为而作,而风格坦易的特点。

张籍乐府题材广泛,深切关注社会现实,有些揭露繁重的赋税造成下层百姓生活的困苦,如“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野老歌》)有些则借古讽今,揭露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如《吴宫怨》:“吴王醉后欲更衣,座上美人娇不起。”与元白乐府重铺陈始终不同,张籍乐府善于提炼各种社会现象,语言精炼而富有深意,如《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表面上,它描写一位忠诚的妻子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礼貌地拒绝多情男子追求的故事。实际上具有深层的比兴意义,表达了不被藩镇收买、忠于朝廷的决心。王安石称“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集》),道出了张籍乐府语浅思深的特点。

张籍还善以同情的态度写思妇的幽怨情思。他的律诗清丽淡雅,极有韵味,《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借助一个富于包孕的生活片断——邮寄家书时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游子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被誉为“七绝之绝境”(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三)。张籍的律诗在晚唐有一定的影响。

二、王建

王建(766-831)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弱冠识张籍,即一起从师求学,从事乐府创作。贞元十三年(797)后,曾有长达十三年的从军生涯,北至幽州,南下荆州,入幕为官。后居咸阳,过着衣食不足的生活。元和八年(813)前后,任昭应丞;长庆元年(821)至大和初(827),历太府寺丞、秘书郎、太常寺丞。与张籍、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有交往。大和三年许,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

王建一生职卑,生活清贫,又来往于南北,对民生疾苦有较深刻的了解,其《田家行》写农民辛苦种麦养蚕,“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到头来却被官府拿走,“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却仍然感到侥幸,因为可以免得卖牛抵租;结尾“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两句,写出农民任劳任怨的隐忍品质,也从侧面反映出官家的蛮横形象。《海人谣》写朝廷对“海人”的盘剥:“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恶波横天山塞路,未央宫中常满库。”流露出诗人的同情之心。《水夫谣》写纤夫的痛苦,“苦哉生长当驿边,管家使我牵驿船。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并表达了诗人的同情:“我愿此水作平田,常使水夫不怨天”。

以长期戎马生涯为基础的边塞诗或写战争造成的生离死别,或写征夫的思乡怀人情结,表现了善于多角度描写人物心理的特点。王建的一些诗还具有民歌的特点,如《望夫石》:“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诗人采用民间传说,来表现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充满一种感天动地的悲剧美。又如《古谣》:“一东一西陇水头,一聚一散天边霞,一来一去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麻。”则全从民谣脱化而来。

由于王建与宦官王守澄为同宗,由此了解到一些宫廷琐事,遂作《宫词》百首,广泛描述了宫廷生活的各个侧面,突破了宫词多写宫怨的传统,也是认识唐宫生活的重要史料,是别开生面的创新之作。

三、李绅

李绅(772-846)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人,迁无锡。元和元年(806)进士,历校书郎、国子助教;敬宗时被贬端州司马;武宗会昌二年(842)由淮南节度使入相,后复为淮南节度使。与元白交往甚密。李绅曾有二十首新题乐府,元、白皆有唱和之作。今李诗皆佚,仅存《悯农》诗两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歌质朴无华,真切自然,高度的概括性显得意蕴深厚、警策有力,千百年来被广为传诵。

白居易

白居易是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理论和创作都有非凡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白居易的生平与思想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太原,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十余岁时因避两河军乱,有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贞元十六年(800)进士及第,十八年与元稹同中制科,遂订交,后皆享誉诗坛,并称“元白”。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与元稹闭门累月,揣摩种种社会现实问题,撰成《策林》七十五篇,是反映白居易的政治态度和诗歌创作的重要作品。同年,再中制科,授盩至尉。元和三年至五年,由集贤院校理授翰林学士,迁左拾遗,此间,白居易表现出极大的政治热情,创作了《秦中吟》、《新乐府》等大量的讽喻诗,权贵为之色变。元和十五年,因被斥责越职上书言事,贬为江州司马。这次被贬是白居易思想的转折点,“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重题》),他的“独善”思想和佛教思想开始膨胀,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和伤感诗。后屡任中外,以德政惠民,会昌六年(864)卒。有《白氏长庆集》,存诗两千八百多首。

白居易“志在兼济,行在独善”(《与元九书》),以此为处世行事的准则。早年的白居易锐意进取,在《策林》中针对种种社会问题提出改革的建议,表现出儒家兼济天下的出世精神。被贬后,白居易转向独善远祸的吏隐生活,并在“病来道士教调气,老去山僧劝坐禅”(《负春》)的佛道思想中寻求慰藉和解脱。为逃避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他洁身自好,不随俗浮沉,只做拿俸禄的“闲人”。白居易思想的前后巨变,说明了文人思想的复杂性,更说明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