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诗歌史简明教程
22236800000064

第64章 辛弃疾、陈亮、刘过、朱熹

辛弃疾

一、辛弃疾的生平和思想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著名的豪放派词人、军事家和政治家,南宋中叶最伟大的文学家,与陆游一起代表着南宋爱国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在词史上,辛词具有最崇高的地位,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的生平可分四期。先是南渡前沦陷及起义期(1140-1162)。北方沦陷时,因家族庞大,祖父辛赞决定留在北方,并受伪职,但报国之心不灭,辛弃疾深受其影响。绍兴三十年(1160),金主完颜亮被部下所杀,北方起义浪潮风起云涌。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二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起义军,任掌书记。三十二年正月,辛弃疾等受耿京委托,赴建康(今江苏南京)奉表归宋。归途中,知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即率50名骑兵直突济州(今山东巨野)金兵大营,生擒张安国,绑缚至建康处死,令朝野震动。

其次是南渡初期(1162-1181)。辛弃疾归宋之初,并未得到重用。孝宗时,奏《美芹十论》和《九议》,痛陈复国大计,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乾道八年(1172)以后,他先后在两湖、江西、两浙一带任提点刑狱、转运副使、安抚使、知府等地方要职,革除积弊,整军备战,累遭投降派掣肘,终于淳熙八年(1181)被劾落职。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第三是闲居带湖、瓢泉期(1181-1203)。此间,除光宗绍熙元年(1190)底至绍熙五年(1194)一度起用为福建安抚使外,一直闲居。这是他内心最为矛盾的一段时期。虽然过着流连光景、诗洒为乐的闲居生活,却心向北伐,并为自己的处境的深感不平。“莫说弓刀事业,依然诗酒功名”。但此期是创作的鼎盛期,数量大,题材广,风格也日趋成熟与多样。

第四是参与北伐期(1203-1207)。绍熙五年(1194)后,韩侂胄专权,准备北伐,辛弃疾被召出山。嘉泰三年(1203),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次年召廷对,陈北伐大计。其间与陆游有交往。四年,任镇江知府,在前线筹备北伐。但他并未真正得到韩侂胄的重用,次年调离镇江,又遭诬重回铅山。北伐也于次年告败。开禧三年(1207),辛弃疾忧愤以终。

辛弃疾乃“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范开《稼轩词序》),既是一个伟大词人,更是一个爱国志士。

二、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辛弃疾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却无力实现,一腔忠愤,寄托于词之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构成词的基本思想内容。首先,他在词中不断表达对北方的怀念,以炽烈的感情、激昂的音调,抒写山河统一的意愿。但因壮志无可实现,词里遂充满难以掩饰的不平之情。辛弃疾的使命感异常强烈而执着:“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满江红》)其次,辛词常显示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对那些勇于报国的志士,他由衷地加以赞美,与之同声相应,彼此勉励。像“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等,无不豪情飞扬。

第三,对庸俗圆滑、面对民族危亡无所作为的官僚,辛弃疾有一种出于本能的厌恶,勾勒了这类人物的丑态:“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千年调》)正是这种人充斥官场,把持权位,引导着一条苟且偷安的道路。他愤慨地写道:“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卜算子》)第四,辛弃疾怀着满腔热血,渴望一展宏图,却不料陷落在碌碌无为的境地,使他感到难以忍受的苦闷和悲愤,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在南归的第十二年重游建康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面对如画江山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在豪情壮志被激发的同时,大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构成全词的悲壮基调。

第五,闲居期间,他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而“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更于简朴中见爽利老到,所以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里说:“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三、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由于多年的征战经历,以及中年后的郁郁不得志,使辛词的豪放既有恣肆雄大的气魄,又有沉著内潜的气质,形成苍凉悲壮、沉郁雄浑的词风。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文为词。辛词的句子往往比较长,且大量使用散文句式,但仍能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节奏。如《水龙吟》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意义联贯而下,是很长的句子,却顿挫鲜明,铿锵有力,决不是把一段文章套在词的形式中而已。尤为突出的是广泛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词里。这本来很容易造成生硬艰涩的毛病,但以辛弃疾的才力,却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别有妙趣,正如清人刘熙载所说:“任古书中理语、廋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艺概》)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百余字的篇幅里,叙及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五个历史人物的事迹,而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意念丝丝入扣,不仅内涵丰厚,且语气飞动,神情毕露。当然,辛词时有散文化、议论太多,以及所谓“掉书袋”的毛病,但他确实把词大大地改造了。

第二,在意象方面,辛词也自有特点。行伍出身的辛弃疾很少采用传统的兰柳花草及红粉佳人为点缀;与要表达的悲凉雄壮的情感基调相吻合,他笔下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派。他既熟悉军事生活,又时刻期待着重上沙场,因此,当“笔作剑锋长”时,刀、枪、剑、戟、弓、箭、戈、甲、铁马、旌旗、将军、奇兵等繁复的军事意象就自然呈现于笔端,如“千骑弓刀”、“倚天万里须长剑”、“嵯峨剑戟”、“却笑将军三羽箭”等意象频繁出现。又如“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水龙吟》)、“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满江红》)等意象群,连结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更能体现辛词的个性特色,也反映出两宋词史的重大变化,即男子汉气概的激扬,词中的女性柔婉美最终让位于血性男子的力度美和崇高美。

内容的博大精深,表现方式的千变万化,语言的不主故常,构成了稼轩词多样化的艺术风格。雄深雅健,悲壮沉郁,俊爽流利,飘逸闲适,秾纤婉丽,都兼收并蓄,在两宋词史上,辛弃疾的作品数量最多,成就、地位也最高。“稼轩体”确立了豪放一派,影响十分深远。与他大致同时的陆游、张孝祥、陈亮、刘过和韩元吉、袁去华、刘仙伦、戴复古等词人,或传其衣钵,或与其词风相近,都属同一词派。

陈亮、刘过

一、陈亮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其关心国事,喜谈兵论史,是北伐的支持者。光宗绍熙四年(1193)策进士,擢为第一,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未至而卒。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陈亮的文学以词为最好,内容以抗金复仇、救国安民为主,风格雄放恣肆、痛快淋漓,语言显豁,通俗明快。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鲜明的政治功利性和纵横开阖的议论性,所谓“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水心集·书龙川集后》)。如《念奴娇·登多景楼》:“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其爱国愤世之情慷慨激烈,气势磅礴,与辛弃疾词风相近。这类词尤以《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最突出: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全词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从本是可悲可叹的被动受敌中,表现出必胜的信心。陈廷焯说换头五句“精警奇肆,几于握拳透爪。可作中兴露布读”(《白雨斋词话》卷一)。

《艺概》卷四说“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但陈亮的词至大至刚,有时缺乏余蕴,艺术成就及其影响远逊于辛弃疾。

二、刘过

刘过(1154-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曾多次上书朝廷,屡试不第,漫游江、浙等地,依人作客,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交游,支持北伐,以布衣终身。有《龙洲集》《龙洲词》。

刘过以词闻名。其词写“平生豪气,消磨酒里”处甚多,但后期豪放、深沉,有不少感慨国事、大声疾呼的作品。如“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威撼边城,气吞胡虏,惨淡尘沙吹北风”(《沁园春》),“弹铗西来路”(贺新郎)等,都写得慷慨激昂、气势豪壮。另外,《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颂赞岳飞的业绩、痛斥朝廷奸佞诬陷忠良,跌宕淋漓、悲壮激越,十分感人。这些爱国词虽有粗率之处,但风格豪放,却是刘过词的本色。但偶而也有极见思致的作品,如《泌园春·寄稼轩承旨》: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照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传杯。白言“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爱纵横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不若孤山先访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全词以散文笔法出之,又极见情趣。刘过的词风并不统一。他的多数词写闺情、艳事、献寿、宴饮,甚至美人指甲、美人足等,语言风格也委婉缠绵,细腻密丽,两者区别甚大。刘过也工诗,诸体兼备。其诗多悲壮之调,如“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夜思中原》),“北固怀人频对洒,中原在望莫登楼”(《登多景楼》)等。其写山水景物,则清新秀美。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自幼受二程学说影响,通习儒家经典,曾师从理学名家李侗。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及第。孝宗朝初,力主修内政,任贤能,罢和议,收复失地,因主和派执政,未采其议。绍兴三十二年(1162)至淳熙四年(1177)间,杜门著述,成《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诗集传》等二十部著作。后知漳、潭州。宁朝即位,任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不久解职,聚徒讲学。韩侂胄用事,排除异己,列朱熹为伪学逆党之首和“道学之首”,肆意攻伐,忧愤而卒。朱熹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是孔孟以来最杰出的儒学大师。朱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天理”,又认为“理”在事中,“理”在物中,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等道德观、修养论。他的思想是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对中国社会有巨大的影响。

朱熹一生倡导义理,从道学家立场论文,以义理为诗文旨归,主张道本文末,强调诗文的思想标准。他的诗都是关心国事民生,抒写个人怀抱之作,多从寻常景象中感悟哲理,每每有理趣。

朱熹的词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但过于注重表现理学思想,使其美学价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