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三峡水文化研究
22237300000029

第29章 体现三峡水文化信仰的水灵文化(3)

开县跳端公有30多坛祭祀仪式,历时三天三夜。祭祀时,端公扮神、唱神、跳神,有许多舞蹈表演。有单人舞,如开路神舞中的“老八刀”、踩罡布诀中的“行罡步斗”、造枪织席中的“大鹏金翅鸟”、踩九州中的“踩八卦”等;有双人舞,如祭五猖中的“双人踩罡”、神枪舞中的“舞三洞王”等;有三人舞,如圆满送圣中的“三人花罡”等;此外,如“跑城穿花”则是集体舞,连观看的群众也可以参加到队伍中去一块跑。开县巫舞的基本步法有“禹步”、“罡步”、“便步”和“独脚跳”;技巧有车、旋、跳、转、筋斗及各种舞枪、舞牌带、舞旗、舞席、舞板凳的动作。要求稳、沉、直、圆。稳,就是动作要求稳健不飘、刚劲有力;沉,指的是感情深沉淳朴,动作粗犷大方;直,是强调人体上身要挺拔,不塌腰含胸,无论上身下俯多低,胸均要持挺拔的姿态,给人以阳刚之美感;圆,则指的是动作的走向、人体的动律以及队形的变化,都以太极图和“∞”字为轨迹。

开县巫舞的音乐由打击乐和唱腔两部分组成。一般是唱时不舞,舞时不唱,有时也舞唱结合,用打击乐器伴奏。这两部分音乐在开县叫“端公锣鼓”和“神歌”,有的地方也叫“神腔锣鼓”和“神腔”。

开县端公舞蕴含了较为丰富的灵巫文化信息,对研究巴文化尤其是巴渝地区的民间舞蹈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和《重庆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均收录有部分开县巫舞。

接龙仪式戏剧系流传于巴南区接龙镇广大民众在祭祀习俗活动中演出的戏剧样式。无戏不仪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与民俗祭祀仪式相伴而生,什么时候有民俗祭祀仪式,仪式戏剧就在那个时候产生了,因而历史十分悠久。

接龙仪式戏剧包括阳戏、庆坛戏、延生戏、丧戏、师坛戏、杂俗戏、祈丰会戏、贺神会戏、行业神会戏、祭祖会戏共10大品类和仪含戏因、代神演仪、扮神演仪、戏仪交错、戏仪相融、以戏演仪、将仪戏化、戏仪并行、隐仪显戏共9大艺术形态。它的声腔有包括“快板”、“慢板”、“垛板”、“一字板”、“梭板”、“慢二流板”、“快二流板”、“数板”、“抢板”和“阴腔”、“阳腔”、“师腔”、“慢腔”、“快腔”、“高腔”、“低腔”、“咏腔”、“静腔”、“秽腔”、“赞腔”、“吊腔”、“总圣腔”的“九板十三腔”,曲调有100余首。它的器乐主要是打击乐,乐队编制为5个人左右,乐器主要有小鼓、大锣、二鼓、大钹、小锣等,常用打击乐曲牌30余首。它的造型艺术大致包括表演场地、膜拜偶像、幡旗纸扎、面具神雕和服饰道具5个大类。

接龙仪式戏剧的演出团体称为坛班。据上世纪90年代调查,原接龙区共有坛班25个,从业者109人。2005年普查,全镇有坛班17个,从业者93人。

接龙仪式戏剧属中国仪式戏剧范畴。仪式戏剧与观赏戏剧是中国戏剧的两大艺术形态。抢救、保护接龙仪式戏剧,具有修正中国戏剧起源学说、丰富中国戏剧形态理论,甚至改写中国戏剧历史、重塑人们戏剧观念等重要学术价值。由于这种戏剧文化与祭祀仪式紧密相联,使它成为一种特殊的薰莸杂陈的复合型传统文化。在抢救、保护中,在剔除落后部分、保留有益部分的前提下,重点进行立档、研究,实现其在戏史领域中的学术价值,同时对内容健康有益、与现代审美需求相适应的部分予以传承发展,保留这种古老的民间戏剧文化,对见证中国戏剧的发展历史和形态面貌,亦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本土里的解读开发

以上所述,是就整个三峡地区而言,那么,三峡灵巫文化的发源地——十巫活动的巫溪的情况又怎么样呢?这个地方的政府领导、社会上的一些有识之士和广大民众,在改革开放、自由祥和的社会形势下,解除了过去较长时间的思想禁锢,他们在重庆远古巫文化学会的指导和重庆碧波艺苑公司的支持下,走近十巫,解读十巫,再现十巫,让十巫进入现代生活,活跃在“一谷”、“一画”、“一剧”、“一节”之中。

他们在荆竹坝建造了“汉风神谷”。荆竹坝座落在大宁河上段的荆竹峡,这里是远古群巫活动的中心地带,有古代蔡伦造纸的遗址,有规模宏大的古栈道,有年代久远的西汉岩棺群,是以灵巫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人类远古文明的见证地。这里设置有远古巫文化学会的研究基地,有蔡伦式造纸作坊模式生产观光区,有汉代悬棺古迹揽胜点,有古文化娱乐、休闲中心,还有国际旅游画家村等。此已成为远古巫文化研究基地展示、演出和旅游参观的圣地。

他们创作了以十巫为题材的雕塑和绘画。这些雕塑和绘画,通过各巫形象的展示及其据名探其职司内蕴的开拓,配以十巫颂词,不仅让人们观到远古十巫具象的形,知其各巫具象的名,而且还能察其所司职事的意,给人一种惊喜、一种启迪、一种感悟。当你看到巫咸那老成持重、苍髯如戟的塑像,并配以象形成字的“咸”名,细读“中原逐鹿刀兵发,巫咸受命来卜卦。阴卦阳卦神显示,炎黄战后合一家。帝尧封咸产盐地,巫溪灵山施教化。香醇美味盐为先,以物易物出三峡”的颂辞,一个通晓天文地理、善知前事未来、精通制盐技能、广施道德教化的先哲先贤跃然面前。你继续看完、读完其余神巫塑像、具名和颂辞之后,那远古先哲们在天穆之野的灵山上下升降、通神接人、采药疗疾、纳福济世的群体形象,一定会把你带到遥远的神秘世界,领悟古老哲学天人合一的巨大神力,唤起你对未知世界上下求索的进取精神。

他们将远古十巫作前述的静态展示犹嫌不足,还根据远古巫文化时代人们特别注重以肢体语言表达思想的史前文化特点,编创了一台《灵巫纪源》歌舞剧,这些灵巫以奇特的造型、充满神韵的舞蹈,伴随着山灵灵,水灵灵,火也灵,土地灵,神也灵,人也灵,卦也灵,万物灵,人勤春早巫更灵,儿孙个个美灵灵的歌声,让造型艺术、音乐艺术、表演艺术有机组合进动态艺术之中,不仅让你在一个半小时内尽情欣赏,而且还将其融进定期举行的远古巫文化节,将你一次次带进古老的神奇世界,深切体察诗人感受到的“宝源灵山琼花开,阆苑仙客寻梦来。远古文化播新种,灵巫纪源唱高台。长江有浪入宁河,巫溪无悔济沧海。碧波激起千重浪,神女无恙巫咸在”的奇妙意境。

第二节原生图腾的龙蛇崇拜

中华民族是崇拜龙的民族,龙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图腾。龙崇拜源于蛇崇拜。记述南方和西方之域为其主要内容的《山海经》中的神多为蛇身,其中有不少是对巴地的蛇的记载。巴族与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对龙有一种更为特殊的感情。

一、龙蛇是巴民族的原生图腾

(一)古代巴人居住的地方蛇蟒众多

在古代巴人活动的洪荒时代,“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带巫山,更是蛇的世界,故《山海经·海内北经》有“蛇巫之山”之称。在大巴山一带,蛇蟒亦甚。所以,官于巴地通州的元微之,惊叹“巴之蛇万类,其大蟒尤甚”。《山海经·海内南经》更有“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的记载。其《海内经》还载有:“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郭璞注:“即巴蛇也。”毕沅校:“此似释海内南经巴蛇也。”《楚辞·天问》也讲:“一蛇吞象,厥大何如?”柳宗元也说:“巴蛇腹象。”《文选·左思〈吴都赋〉》则称:“屠巴蛇,出象骼。”李周翰注:“巴蛇,大蛇也。能食象,故杀之出其骨也。”宋人范致明在《岳阳风土记》中作了更进一步的叙述:“今巴蛇冢在州院厅侧,巍然而高,草木丛翳,并有巴蛇庙,在岳阳门内。”他还写道:“象骨山。《山海经》曰,‘巴蛇食象’,暴其骨于此,山旁湖谓之象湖港。”

在《山海经·海内南海》里,郭璞在“巴蛇食象”的注中说:“今南方蚺蛇吞鹿,鹿已烂,自绞于树,腹中骨皆穿鳞甲间出,此其类也。”在巫山,也有蛇吞鹿的记载。吴敬恒在《避巴小记》中转述了清代乾隆年间的一则笔记:“有人游瞿塘峡,时冬日草木枯落,野火燎其峰峦,连山跨谷,红焰烛天。忽闻岩洞间訇然有声,驻足伺之,见一物圆如大围,堕于平地。近视之,乃一蛇也。遂剖而验之,蛇吞一鹿,在于腹内。野火燃烧,坠于山下。所谓巴蛇吞象,信乎有之。”

上述可证,巴地蛇大。巴地蛇多,除前引“蛇巫之山”外,又有近代笔记为证:“栾巴寺在通江县西10里,相传栾巴真人所建,法座下有石穴。每岁仲夏,一蛇三尺许,先出。群蛇大小颜色不一,络绎随之,弥于殿堂几榻橱器之间,或至数日。不畏人,亦不伤人,人亦不相害。僧必具食以饲之。其先出者,先至****,俟群蛇毕入而后入。传有四万八千尾之多。今尚然。”笔者儿时也常听老人讲,余所居之重庆市巴南区山乡,常有“蛇齐会”事象发生。届时,各种蛇等聚集在田畴土坝,密密麻麻,成百成千,甚至累万。乡人备办酒醴,焚香秉烛,给予虔诚奉祀。近时尚犹如此,可见古代巴地之蛇确实不少。

(二)古代“蛇”常称之为“龙”

许慎在《说文》里讲:“龙,鳞虫之长,有鳞曰蛟龙。”蛟似蛇,与巨蛇蟒相近。《山海经,南次三经》载;“祷过之山,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郭璞注:“蛟似蛇,四足,龙属。”蛇龙皆虫类,古人常以蛇龙连称,有的地名称谓也如此。如古代巴人活动地区的通州之南的170里处,就有蛇龙县。

《山海经·中次八经》载:“荆山之首曰景山(郭璞注:在今南郡界中;毕沅校:今湖北房县西南二百里),东北百里,曰荆山(郭璞注:在今新城标乡县南;毕沅校: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北漳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雎(郭璞注:出荆山,至南郡当阳县入沮水),其中多鲛鱼(郭璞注:鲛,鱼类也,皮有珠文而坚,尾长三四尺,末有毒,螫人)。”《中次十一经》又载:“荆山之首,曰翼望之山(毕沅校:山在今河南内乡县),湍水出焉,东流注于洧(郭璞注:今湍水迳南阳穰县而入清水),贶水出焉,东流注于汉,其中多蛟<;郭璞注:似蛇而四足,小头细颈,有白瘿,大者十数围,卵如一二石瓮,能吞人)。”其说之蛟,系四足之蛇,龙属。鲛,鱼也,虫属,与龙、蛇同类。

《说文》载:“鱼,水虫也,”将鱼也号为虫,进一步证明鱼与龙、蛇同类。《山海经·海外南经》载,“虫为蛇,蛇号为鱼。”郭璞注曰:“以虫为蛇,以蛇为鱼。”古代巴人的一支“蜑”,《说文》称之为“南方夷”。他们世居大巫山一带,故称“巫蜑”或“巴蜑”。《山海经·北次二经》载:“湖灌之山……湖灌之水出焉”…其中多蜑。《玉篇》云“鲤似蛇”,有四足,龙之属也。可见,人与龙、蛇的关系也甚为密切。《世本》在记载廪君争得部落联盟首领的事迹时写道:“廪君之先,故出巫蜑。”更见巴人与龙蛇之密切关系。

邓少琴先生在考证了巴岭山巴蛇之巴后,得出如下结论:“巴蛇之巴,盖就其所在自然界形象言之,人亦就物称之,如蜀为蚕,而以蜀名国,胸忍为虫,而以朐忍名夷。故夏殷称之为龙,以其为具四足之蛇;周秦称之为蛟,蛟亦龙也。《山海经》则总名之曰蛇,此大巴山而有蛇山之名也。”他还进一步指出:“蛇在殷世,则以‘龙’称之。甲(骨)文龙字作,像巨口长身之虫,盖即‘巴’字。龙为神化之巴,可无疑焉。”

以上所述,足以证明,先民巴人居住之地多有蛇蟒(将其神化和美化则为龙),而使其地得名为“巴”。当然,要确定其族之为巴族还需进一步论证。

(三)古代巴人崇拜龙蛇图腾

在原始社会中,氏族的初民们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与自己本氏族有某种神秘的关系,而把它作为标明本氏族的标志和符号而加以顶礼膜拜,即构成本氏族的图腾。氏族成员达到规定年龄,即举行图腾入社仪式;对图腾必须虔诚崇敬,遵守约定俗成的整套特殊祭祀礼仪;同一图腾氏族的男女禁止通婚……这种制度称为图腾制,这种信仰则称为图腾崇拜。

图腾是人类氏族社会的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我国古代巴人也不例外。据一些专家学者研究,龙蛇就是他们图腾崇拜的对象。说得确切一些,龙蛇是巴族初民的原生图腾。

彭邦炯先生对甲骨文作了深入研究,认为甲骨文中象蛇形的人在甲骨卜辞中的反映。笔者结合前述甲骨文中“龙”字的形象,冒昧地推测,近些年来,有的人认为是手捧“蛇头纹”。这是龙蛇图腾的一种曲折反映。

字有五种写法:①(《合集》33249);②(《合集》32879);③(《合集》21825);④(《合集》672正);⑤(《合集》14353、14354)。他在列举了作为国族、地名或人名使用的第五例蛇形繁体后,得出结论说:“此盖古代巴人在甲骨卜辞中的反映。”笔者结合前述甲骨文中“龙”字的形象,冒昧地推测,此乃马人龙蛇图腾在甲骨卜辞中的再现。巴蜀铜器特别是重庆市巴南区冬笋坝出土的巴矛的图饰,过去,一些研究者称之为“心手纹”,或曰“花蒂手”。近些年来,有的人认为是手捧“蛇头纹”。这是龙蛇图腾的曲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