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三峡水文化研究
22237300000047

第47章 升华三峡水文化境界的水艺文化(13)

扳桡拉纤,闯滩行船,本来就十分艰辛,在旧社会里,船工的劳作、生存等得不到保障,生活就更加悲苦。面对如此艰辛悲苦的生活,船工们为生活的重压而悲鸣,吐露出郁结在他们心头愤愤不平的怨气,喊唱出反映他们艰辛悲苦生活的号子。这类号子很多,有的是叙唱他们为生活所逼而弄船,有的是讲述他们所遭受的非人待遇,有的是叙说他们驾船劳作的艰辛,还有的则是陈述他们生存得不到保障的痛苦,等等。

他们为什么去当船工?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从他们所唱的号子里得知,有的是为了成家立业,担当起顶梁柱的责任:“冬时腊月天气寒,河湾淌水脚打颤。立家为人责任大,不然哪个来拉船。”有的是找不到其他好一点的生活门路,没有大的出息,弄船是出于无可奈何:“人生下地一尺八,爹妈奶水喂养大。没得出息来拉滩,打个光胴胴在地上爬。”有的是为自己找一条求生之路:“脚蹬石头手爬沙,为了活命把船拉。”有的是为了挣几个钱来养活生已养己的母亲:“脚蹬石头手爬沙,背上纤藤把船拉。风里浪里峡中走,挣几个钱来养活妈。”还有的则是为了整个家庭,上要赡养父母,下要抚育儿女,同时还要扶养妻子,以尽人子之孝、丈夫之情和父亲之责:

为儿为女把船拉脚踩石头手抓沙,为儿为女把船拉。走了一湾又一湾,闯了一滩又一滩。爬过道道石坎坎,淌过条条水湾湾。穿的麻布烂片片,吃的冷饭老梭边。为的儿女没长大,为的父母在人间。索索勒进皮肉里,脚板皮子都磨穿。望了星星望月亮,望了夜晚望白天。望了青山望绿水,望了石岩望沙滩。望到做人有活路,望和妻儿早团圆。

一句话,他们所以不辞辛劳去从事这种繁重而又低下的驾船职业,纯粹是因生活所逼。这类号子吐露出了船工们无可奈何的悲苦心情。

尽管船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地位又很低,但过去要谋到这么一个职业还挺不容易。那个时候,川江的木船业都有帮会,你要弄船,就要先求得帮主的同意,或者加入帮会,才能找船老板上船帮工。你要上船帮工,也得先向帮主交好处费。至于弄船的待遇,那是十分微薄。“十冬腊月天气寒,哥儿帮人去拉船,上水半月一斗米,下水十天一秤盐。”一斗米22.5公斤,一秤盐5公斤,其报酬之低可想而知。不过,这首号子反映的报酬还不算最低。请看:“老板打来老板骂,八股篾绳肩上拉。打霜落雪要下水,逢岩跳坎眼睛花。上水一月半斗米,吃饭只能吃锅巴。婆娘儿女光眼看,日子不如牛和马。”这首号子唱述的上水报酬较之前者降低了一半。

至于船工们吃的,一些号子里都讲是青菜叶子腌制的咸菜“老梭边”,睡的只是官舱锁辐木板,即“晚上睡的湿板铺,半夜吹得好刺骨”。

老梭边:用老萝卜、青菜叶腌制成的咸菜。

船工们劳作的艰辛,那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比的。

顺水行船遇到险滩急流,需操桡急划,灵活转舵,稍有不慎,便会触礁沉没。到了枯水季节,大小江河都会出现许多浅滩,船只每过浅滩,不是搬滩就是提驳。搬滩,就是滩上水浅,原船过不去,必须将货物卸下,由船工从滩上搬到滩下,待船只过滩后再装上往前走。提驳,分两种情况:一是提长驳,就是大船起航时,另雇小船分载部分货物,随大船行走,沿途视航漕滩险吃水深浅,陆续将货物并入大船;二是提短驳,即大船过浅滩时,临时雇驳船,驳运部分货物,过滩后再装上大船。无论搬滩或提驳,船工均需几次出舱装舱,劳动强度很大。尤其是一些小河支流,船工更为辛苦,在航行中不仅要驾驶船只,遇到航道淤塞走不通时,还得挖河淘漕,疏通一段走一段。

逆水行船,劳动强度更大。除长江、嘉陵江等部分大船备有帆,顺风时可适当利用风力外,其余河流全赖船工挽纤拉船。纤路既坏又险,有的在陡岩悬壁,有的为卵石河坝,有的水深齐腰,有的是溪沟岔流。船工终年****下体,涉水爬坡,翻山越岩,脚蹬卵石,两手爬沙,弯腰驼背匍匐拉船。倘遇凶滩恶水纤藤折断,或人力不胜流速,船只就要急速倒退,不是触礁打烂,就是冲退数里,才得将船稳住重新靠岸,系纤再拉,有时如此反复几次才得以过滩。同时,纤路也不是固定于河的一方,而时在河左,时在河右,渡河换纤路时,船更易被急流冲走。拉船的纤藤也需随时调整更换。船只离纤路远时,纤藤需放长,离纤路近时要收短,纤路高时需升纤,纤路矮时需降纤,过大滩时需换粗纤藤,过缓流时则易小纤藤。这种复杂的操作,艰险的劳动,随时有生命的危险。乌江每年都有一些纤工跌入河中溺死。尤其是遇到一些特大险滩,像乌江的五里长滩羊角碛,渠江的四九滩,金滩,丈八滩,光靠本船上的工人,是无法把船拉上去的,必须同行的几只船“换棕”,轮流拉船过滩,或者雇请滩工帮拉,每船要一、二百人半天到一天时间才拉过一个滩。所以乌江有“半年走一转,十船九打烂”的说法。

川江船工不仅劳作繁重、生活悲苦,而且他们的地位也十分低下。他们被人称作“扯船仔”、“船拉二”、“桡贩子”、“水爬虫”、“水苦藠”,在世人的眼里,他们更是死了没有埋的人。

船工们长年过着如此艰辛的生活,把艰苦悲惨的劳作融入号子之中,也就十分然了。这类号子特多,如《一年四季滩上爬》:“脚蹬石头手扒沙,八股索索肩上拉。打霜落雪把雨下,一年四季滩上爬。周身骨头累散架,爬岩跳坎眼睛花。谁要稍稍松口气,头佬打骂真凶煞。船工终年如牛马,不够糊口难养家。”如果说这首号子概括地唱出了川江船工上水拉纤的艰辛,那么,《乌江谣》就比较具体地痛述了船工生活的苦难。

乌江谣一

遍行天下路,难过乌江渡。隔岸能答言,相逢到何年?二住在乌江浊水旁,棕衣秧被挡风霜。终年多少血和汗,吸进把头大烟枪。三手爬悬岩脚蹬沙,赤身弓背把船拉。纤索挤肉三寸深,熬煎受罪难回家。四手爬悬岩脚蹬沙,成年累月把船拉。领纤管事鞭子打,老板狠心把油刮。穿的衣裳像刷把,吃的稀饭掺河沙。倒累死无人问,丢进河里喂鱼虾。

船工们成年累月跋涉在深沟狭谷,手攀悬崖,脚蹬泥沙,赤身弓背,纤勒肩肉,动辄就挨骂受打,他们的血汗被老板刮尽,只能吃河沙掺和的稀饭,穿襟襟索索的刷把衣,盖谷草做成的“草帘子”,葬浑浊湍激的大江!

还有一些喊唱南津关的号子,也让人听后痛彻肺腑。过去,一些广船运货出川,或到宜昌,或到武汉,卸了货物,就把船卖掉,船工找不着回头船帮工,就只有走旱路回川。远路迢迢,归途漫漫,更有那三峡天险,崖壁陡峭,只有猿路猴途,人何能行!运气好的可以讨口回家,运气差的就只有魂断他乡。因此,广船一出三峡,闯进湖北水域的南津关隘,船工们就悲从心起,禁不住恸呼:“眼望南津关,两眼泪不干。要想回四川,难上又加难!”怎么个难法?你听:

一出南津关,两眼泪不干。

要想回四川,背个破沙罐。

下去嗬哦嘿,转来岩洞歇。没有铺盖盖,扯把黄荆叶。没有枕头睡,石头也要得。

听后不禁潸然泪下!

过去,船工们的悲惨生活,何止于此!他们的生存权利得不到保障,稍有触犯老板、把头的利益,就给以残酷的处罚。要么在船工脸上刺上莫须有罪名的字样;要么抽掉船工的脚筋,使其终生残废;要么将船工放进趸船装有河水的舱里“坐水牢”;要么将船工手脚反缚,在桅杆上吊鸭儿浮水,他们称之“掌桅”;要么将船工置于两船之间,当靠把挤死,他们谓之“卡锚”;要么将船工背上绑上石头,沉入江底,他们称为“下锚”;要么将船工钉在门板上,放入江中,任其飘流沉没,此谓“钉活门神”。如此种种,真是骇人听闻。船工们在号子中愤然唱道:“哪个老板不黑心?哪个大爷不整人?天高河长无路走,地宽山多难立身!”

(二)谚语中的航行经验

要在三峡水域里安全行船,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天气的好坏,因此,船工们特别是前、后驾长和号子工十分重视对天气的了解与把握。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不能运用先进科技手段预测和报告天气的时代,号子工就只能靠对气象的观察来了解和把握未来的天气状况,并采用简洁的语言将观察结果记载下来,代代相传,就形成了航行气象谚语。这是航行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航行气象谚语中,与行船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雨、晴、风、雾的谚语。船工们仰观俯察,从天象物象的情态及其变化中,探索到一些有关雨、晴、风、雾的规律。他们所取的视角方位颇多,归纳起来,大体有日月星辰、风云雷电、雾露霜雪、雨虹冰雹、岁时节令和动植物候共六个类别,观测、总结出若干有关雨、晴、风、雾的航行谚语。

1.有关降雨的航行谚语

雨对提高航行效益和保证航行安全有直接影响。船工们从岁时节令角度观察日后降雨情况,可对航行作些较为长远的安排;从天象物象角度观察远方特别是航道上游的雨量大小,可预知河水涨落,对航行作出应对预案;而对船行本域降雨情况的观测,更能直接采取应对措施。正因为如此,船工们尤其是前、后驾长和号子工都十分重视观测降雨气象,从多种视角方位进行观测,总结出了众多的有关降雨的航行谚语。

首先,从仰观日月星辰的角度,观测雨水降落情况。他们观察太阳情状及其变化,总结出多种降雨的谚语。“朝出红日,当天雨淋;早上云口出太阳,下午大小落一场”等,是对日出观察的结果;“日落云连天,必有大雨来;太阳落山起返照,明天大雨如瓢倒”等,是对日落观察的结果;而“日晕必下三天雨,月晕必吹一天风;太阳戴圈圈,落雨明后天”等,则是观察日晕对天气的影响所总结出的雨谚。

他们观察月亮情状及其变化,总结出的雨谚,主要是从月晕对天气影响的角度进行观测得的,如:“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月边长毛,大雨滔滔”等。

他们观察星星的情状及其变化,也总结出一些雨谚。“星星眨眼,雨打船板;毛星又毛月,船篷水不歇”,是直接与行船相联的雨谚,前者从星星眨星所观测到的只是一般的降雨,后者从对星宿和月亮的综合观察中,得知雨水降落的时间长久而不间断;“久雨见星光,明朝雨更旺;大星高,小星低,雨在当天半夜里”等,是一般的雨谚,驾船航行也可从中得到一些启迪。

第二,从观察风云雷电的角度,预测雨水降落情况。他们以风测雨,主要是看风的方向,从观察风向的东、南、西、北方位,总结出若干雨谚。观察东风总结出的雨谚如:“东风雨来临,南风要天晴;东风起响声,落雨不会晴”等;观察南风总结出的雨谚如:“南风一掉头,北风水长流;南风转北风,有雨在夜中”等;观察西风总结出的雨谚如:“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风起西北边,定是绵雨天”等;观察北风总结出的雨语如:“北风雨淋淋,南风天要晴;北风送九九,船儿停在后门口”等。

从观察风吹的时辰、态势等,也总结出一些雨谚,主要的如:“早风连夜雨,晚风大晴天;进山风有雨,出山风天晴;雨前刮风雨不久,雨后刮风雨不停”等。

他们以云测雨,视角的方位较多,主要是看云的形状、态势和方位,总结出若干降雨谚语。

“棉花云,雨快临;云如宝塔,大雨要发;天上砣砣云,地下大雨淋;天上泡泡云,隔日才雨淋;天上钩钩云,三天之内雨淋淋”等,是观察云的形状,总结出的雨谚,有的是即时降雨,有的是午后降雨,有的是日后降雨,得知之后,对驾船航行颇有益处。

观察云的态势,总结出的雨谚较多。“云叠云,雨淋淋;云绞云,下满盆;云乱翻,淋断山;天上乌云滚,暴雨不必等;天上乌云赶乌云,地上行人跑不赢;云下山顶将有雨,云上山顶好晒衣;乌云串天河,半夜就要落;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等,是对云的动态的观察。这些动态有“叠”,有“绞”,有“翻”,有“滚”,有“赶”,有“下”,有“上”,有“串”,还有“接”,其雨势,有正落,有将落,有快落,还有隔日落,一般都是大雨、暴雨,船工们可依此作出一些应对措施。

“火烧乌云盖,大雨来得快;云彩出了朵,下雨无处躲;乌云镶黄边,雨落三寸三;黑朵金边云,明日大雨淋;云起荷叶边,大雨顷刻间;红云变黑云,必定大雨淋;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等,是对云的形态的观察。这些形态,有的是整块云层,有的是云朵,有的是云边,其形态不同,降雨的快慢和大小也有差异。这样,即可观云态而知雨情,依雨情而应对行船了。

船工们在观察云的态势时,还特别注意观察天边云层的情况。云层很厚,密不透光,像将纸或布一层层地裱褙起来一样,其降雨的征兆甚浓,因而总结出诸如“西褙高,东褙低,来日必定雨兮兮;西褙不亮脚,有雨就要落;西褙亮了脚,有雨也不落;西褙张了口,大雨落得吼”之类的雨谚;“天边黑云扎脚,必有大水涨”,是船工们特别关注的,它也属此类云层态势而引发的气象结果。

他们也从观察云的方位,总结出若干雨谚。这些方位,主要指东、南、西、北四方及其相间毗邻之处,“云走东,雨不凶;云往南,雨撑船;云往南,水推船;云往西,雨凄凄;云走北,雨停歇”便是观察云层在这些方位运行而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