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22769500000032

第32章 二次大战前黑人高等教育(6)

二、普通教育委员会

以不分种族、性别、信仰促进美国教育事业发展为目标建立起来的普通教育委员会,从捐助范围和数额上看,是黑人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慈善机构。基金会的捐助方针建立在被资助者自助的基础之上,在帮助被捐助者克服困难的同时,激发起被资助者自立、自强的意识,最终使其达到真正的自助、自立。如1928~1929年间,为解决黑人学校教师不足的问题,委员会将资助重点放在州立教师培训机构上,目的是通过资助,刺激各州对这些学院的投入。据委员会的年度报告,资助款项较大的学校有:阿拉巴马州朴瑞尔尤州立师范及工业学院75000~305500圆;阿拉巴马州立农业与机械学院10万~30万,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学校整体的改善。

北卡罗来纳州位于费耶特威尔的州立师范学校3.5万~7万,用于建设和装备一所实习学校。位于德汉姆的北卡罗来纳黑人学院4.5万,用于为行政楼和教室添置桌椅和其他设备。此外捐助阿拉巴马教育厅2.5万,用于为雪山师范和工业学院修建教学楼。给予阿肯色州教育厅3万圆,用于小石城的一个教师培训计划。委员会用于黑人院校的资助还有很多,如首家获得地区学院联合会“A”级认可鉴定的费克斯大学,仅在1928~1929年度获得的资助便达到8~12万。为了培养更多的黑人医务工作者,本已从医学教育领域撤出的委员会一直资助黑人医学院的发展,如1928~1929年,迈和瑞医学院获得总额为3.4万圆,为期4年的款项用于教师进修;为期3年总额7.5万圆用于日常开支。为霍华德大学医学院培训教师捐助8.5万圆。对于经费拮据,办学维艰的黑人院校来说,这些捐助无疑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能力。除了对黑人院校进行直接的资金援助,为了提高黑人院校的整体水平,委员会还通过为教师进修提供奖学金的方式来帮助黑人院校改善教师队伍的素质。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每年的资助额都在4~5万圆。这种资助加上朱利叶斯·罗森沃德的教师进修奖学金成为黑人教师获取资助的来源,这不仅解决了部分黑人教师无力进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使得黑人院校教师的素质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推动了黑人院校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朱利叶斯·罗森沃德基金会

我们在前文提到,朱利叶斯·罗森沃德基金会主要扶助南方乡村黑人教育,它通过与地方社区合作,将资金用于为乡村学校修建校舍。它对黑人高等教育资助相对较少,主要资助某些特定学校及帮助有为黑人学子。1929年6月30日前,资助黑人院校的款项为84725圆,用于校舍建设、设备添置、图书资料购买和日常开支。1930年资助私立学院和专业学院394607圆,发放研究奖学金86720圆。1931年给予州立学院10万圆,给予私立学院和专业学院505005圆,发放研究奖学金136692圆。受益的私立学院和专业学院主要有霍华德大学、费克斯大学、迈和瑞医学院、亚特兰大大学、斯白勒曼学院、狄拉德大学等。

虽然朱利叶斯。罗森沃德基金会主要的资助对象是南方农村黑人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黑人教育的发展也为20世纪上半叶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使得黑人院校拥有越来越多合格的生源。它对高等教育的捐助也帮助很多黑人院校解决了一些校舍及图书资料建设方面的难题。它对黑人学子学业研究的资助,不仅使这些人得以完成学业,而且也有助于这些被资助院校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气氛。

第五节黑人赠地学院

在黑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早期,黑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生力军是教会及私人机构。随着公立中学的发展,黑人学院承担中等教育的比例逐渐下降,州立学院也逐渐承担起教育黑人青年之职,这些学院为两次毛瑞尔法案所要求各州建立的以农业和工艺教育为主的“赠地学院”。

赠地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注重实用精神的体现。第一批赠地学院是1862年《毛瑞尔法案》的产物,法案规定由联邦政府拨给各州土地,其收益用于兴办农工学院以促进工农商业的发展。第一次法案中没有对资金的使用和分配在种族关系上进行规定,因此绝大多数南方州建立的是为白人服务的赠地学院,只有3个州遵从法案为黑人设立了赠地学院,它们是密西西比、佛吉尼亚和南卡罗来纳。

1871年密西西比州从毛瑞尔法案中获得的款项为188928圆,州里将3/5的份额拨给了黑人院校——阿尔卡恩大学,2/5拨给了白人赠地学院——密西西比大学。由于阿尔卡恩大学获得的联邦资金及州拨款超出了其所需,几年后州里将联邦资金拨发给另一所黑人院校——牛津大学,1878年阿尔卡恩大学重又获得此项资助,并更名为阿尔卡恩农业与机械学院,此校一直是密西西比州黑人赠地学院。

1872年佛吉尼亚将赠地款285000圆的1/5分配给了汉普顿学院,将其作为本州的黑人赠地学院,这种关系持续了45年。1920年,州将享受联邦赠地拨款的资格授予皮特斯堡的佛吉尼亚师范及工业学院,后来此校更名为佛吉尼亚黑人州立学院。

重建时期,南卡罗来纳的州立法机构由黑人控制。1872年州立法机构将卫理公会自由民援助协会创办的克莱夫林大学指定为接受联邦赠地拨款的黑人赠地学院。由于学校没有将拨款用于教育,州政府曾取消其资格,后于1879年又恢复,但最终在1896年建立了新的黑人赠地学院——有色人种师范、工业及机械学院。

除了以上三州在第二次毛瑞尔法案颁布之前就为黑人建立了赠地学院外,南部其他州都是在1890年后相继为黑人建立了单独的赠地学院。1890年的毛瑞尔法案对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指出“任何州或准州都不得将该法案拨付的任何款项用于赞助或维持对于录取时以学生的种族和肤色加以区分的院校,但对于已建立和维持黑自隔离学院的州或准州,如果他们能将所获款项按规定平等发放,则被认为符合本法案规定。对于任何已执行1862年法律(第一次毛瑞尔法案)建立学院的州,以及已建立类似性质机构的州,或者也许以后建立,目前尚由这些州自己的收入维持,为黑人提供农业和工艺教育的,不管名称和类型如何,也不管迄今为止是否接受过法案所规定拨款的学校,这个法案都是一个修正。这些州的立法机构可以向内务部长建议和汇报前面所提的已建立的白人学院和有色人种学院在所获资金方面的平等合理的划分,这些资金要划分成两部分并相应给付,因此有色人种学院也有权享用这项法案的权益并接受此条款的约束……”

在第二次毛瑞尔法案的刺激下,南方各州相继为黑人建立了赠地学院(见表5.1),这些学校中的很大一部分原来是私立机构,而且这些学校直到1916年没有一所能提供学院级的课程,与私立的黑人学院相比在各方面都存在差距。到20世纪30年代,这些学校才逐渐发展成能够授予学位的四年制学院。1932年,南方15个州公立黑人学院学院层次的注册学生为7294人,与此相对应,私立黑人院校的学生为10118人。但公立院校由于有公共资金的支持,发展相对较快,1942~1943年,35所公立黑人院校中学院层次的学生数达到16046人,而59所私立院校中的学生数不过18427人。

1890年的毛瑞尔法案虽然为黑人接受高等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但一开始便注定了公立黑人高校无法与白人高校相抗衡的地位。

由于1862年法案并没有对赠地学院的教学内容进行硬性的规定,因此根据1862年法案建立起的白人赠地学院,除了提供农业和机械方面的教学,并没有排除其他学科的教学。在联邦赠地拨款和各州拨款的支持下,这些学院建立起了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在内的极为广泛的学术性和专业性的课程计划。而1890年的法案对资金的使用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即联邦赠地拨款不能用做他途,只能用于实用及技术科目的教学,这就使得黑人赠地学院在课程设置上陷入了被动。

这种在课程设置上的限制性和实用性倾向倒是与布克·华盛顿所倡导的教育哲学相应和,而作为1890年法案产物的黑人赠地学院在发展路径上也都遵循了华盛顿工业教育的理念。与塔斯克基一样,黑人赠地学院强调实用而非理论,虽号称学院但却极少提供学院级课程。就在黑人赠地学院忙于维持自己的预科部时,白人赠地学院已发展起了自己的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即使就农工教育而言,黑白赠地学院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白人农工学院所设置的专业课程为:农学、园艺、林业、兽医学、机械、电工、采矿、化学、铁路、卫生、纺织、工程学、建筑、家政、药学、普通科学及军训等;黑人赠地学院的课程为:农学、木工、机器场、铁器制作、制鞋、扫帚制作、制轮、制砖、油漆、印刷、马具制作、裁剪、缝纫、泥水匠、烹饪、洗熨、护理、面粉加工和军训。黑人学院的这些课程显然只适合于培养具有一定实用技能的工匠,而非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高级人才。这种课程设置无疑是当时黑人在美国经济阶层中从属地位的反映。

黑人赠地学院发展道路是极其坎坷的,它所受到的不公平的对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且不说1862年的法案并没有导致多数南方州为黑人建立赠地学院,即使是在1890年“公正及平等分配”的条款下,黑人赠地学院所获的赠地资金也不过占总数的28%。(D除了经费不足,黑人赠地学院常被忽视。1908年教育署的公告中收录了5l所接受1890年毛瑞尔法案资金的州立学院和大学,但17所黑人学院被排除在外。1911年公告中虽将这些学校纳入,但没有师资、入学数及学校资产的统计。1914年统计表中又没有了这些学校的踪影。这不是统计上的无意疏漏,而是表明教育署从未将黑人赠地学院纳入到赠地学院系统中来,同时也并不希望这些公立的黑人院校发展成真正的州立大学。

20世纪20年代,黑人赠地学院的功能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人们对其承担的多种教育功能褒贬不一。当时,由于南方各州普遍实行种族隔离的教育制度,黑人的入学机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作为惟一得到公共资金支持的黑人赠地学院便不得不承担起多种教育功能,它既是农工学院、又是师范学院、技术学院和学院的预科。黑人赠地学院的做法不过沿习了白人赠地学院最初的传统,但却受到教育署的指责,1911年教育署根据调查指出黑人学院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农工教育上,而是放在了普通教育和师范教育上。这样的指责虽有一定的根据(因为根据1890年的法案,赠地学院的功能应该限于农工教育),但遗憾的是这种根据在黑白赠地学院之间划定了界限。赠地学院虽为黑人提供了教育机会,但同时黑白高等教育在组织、结构以及功能上的隔离也逐渐确立。从20年代起,教育署长克莱克斯顿召集黑人教育年会,力求为黑人赠地学院明确目标和责任。与会者既有教育工作者,又有政府官员,既有黑人也有白人。在第一次会议上人们便形成了共识,即重申公立黑人学院的农工学院地位,并对公私立黑人学院的职责进行划分:私立黑人学院进行普通教育,而公立黑人学院要进行实用的农工教育。

当然对白人学生而言,这两种教育都可以得到州里的公共资金支持。

会议建议各州加大对黑人赠地学院的支持力度,并敦促联邦资金在黑白赠地学院间的分配应建立在人口的基础上,或“建立在其他不歧视黑人学校的平等基础上”。

每年一度的黑人教育年会成了公立黑人院校之间的联结纽带,促成了1924.年“黑人赠地学院校长会议“的成立,这个组织一直致力于为黑人赠地学院争取权益。

尽管黑人赠地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步履艰难,在1930年联邦政府公布的“赠地学院和大学的调查”中,黑人赠地学院依然被看作是一个“问题”,但20世纪上半叶还是有所发展,这表现在学校的物质条件有所改善,预科部的学生逐年减少,学院层次的学生逐年增多,教师水平不断提高,经费有所增加上。但这只是相对于黑人学院自身而言,由于黑人赠地学院的发展历史较白人学院为短,更重要的是,这些学校处在白人歧视的包围之中,隔离但不平等的教育制度使其难以取得像白人学院那样的成绩,但黑人们并没有放弃努力,在以后的岁月中有些学校还成了美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和科研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