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圣经的智慧
2278700000020

第20章 犹太王国的覆灭

精明的领袖可以拯救帝国于危难之中,

但是,继任所罗门王位的人好逸恶劳、愚昧无知,

被奸诈的小人所迷惑。北方的十个部落反叛,他们任命君主,

成立了一个叫以色列的新国家。南方仍然效忠于合法的君王,

命名为犹大王国,定都耶路撒冷。

继承王位的是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是所罗门和亚扪部落的女子拿玛生下的。

他愚昧无知、心胸狭窄。

罗波安刚一登上王位,国家就发生了许多灾难,最终分裂成两个敌对的小国,但是,如果把责任全都推给他,并不是很公平。除了人们对国王的不满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原因。

自从犹太人站在历史的舞台上,就一直有犹大部落和以色列部落,他们分别居住在亚割谷的南北两边,这两个部落一直互相妒忌和敌视。

我们很难查清楚这些古代战争的根源。《旧约》的前十一卷(是我们了解这段历史的唯一资料)详细讲述了犹太人的传奇故事,但很少有准确的历史。而写这些编年史的人经常会把自己的偏见记录下来,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还会写一些与犹太民族真实的历史毫无关联的传闻。并且,在这些世纪里,犹太人的领土一直在发生变化。

大部分原有的居民不是被杀害,就是被迫臣服于犹太人和犹太宗教。但是,仍然有一些小村落和小城市一直保持半独立的状态。

因此,我们很难断定巴勒斯坦是在什么时候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犹太国家的。

我们在这一章中还会讲到许多类似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阅读,仔细研究。

在《旧约》中,我们会经常看到“犹大”和“以色列”这两个名字,但是,使用得并不恰当,经常混淆概念。

在《约书亚记》、《列王记》和《士师记》中,作者提起的以色列和犹大,表示的是“从迦南人、亚扪人和耶布西人那里夺来的土地”。有时,他们不小心把以色列写成犹大,或是把犹大写成以色列。

然而,对于生活在两千年前的犹太著名学者来说,“犹大”和“以色列”是两个有明显界限的词,他们绝对不会误导民众。

但是,那个世界已经深深地埋葬在两千年积累的历史尘埃中,我们根本无法精确了解到先知经常提到“城”或“河”是什么意思,而他们会经常自以为是地说“河对岸”的人摧毁了这座城市。

我们猜想,“河对岸的人”很有可能是指幼发拉底河对岸的古巴比伦人,“这座城市”也很有可能指的是耶路撒冷城。稍微动点脑筋,我们就会准确地猜到真实情况。但是,我们还是不能确定,因为当我们进一步研究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后,我们才会发现我们的猜测可能是错误的。

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只能粗略地介绍一下历史。

因此,我在这章中讲述犹太王国是如何在一个还没有完全具备帝国条件的情况下走向分裂的原因时,我的论点也是不太准确的。

我们不知道以色列人(雅各的后裔)是否比犹大人(他们说自己是雅各的第四个儿子和住在阿杜兰村一个土著妇女的后裔)更优秀。我们只知道以色列人之所以与犹大人不同,很有可能是因为以色列人住在北方大部分平原的村庄和城市里,而犹大人则住在全是岩石的山坡上,关于他们部落的族长制谁维持得时间更长,我们就不太清楚了。

但有一点是事实,差不多所有犹太领袖,约书亚、基甸、撒母耳和扫罗,直到洗礼者约翰和耶稣,他们都是在北方出生的。

除了大卫,南方没有一个犹太人的领袖。

我们想想,如果把所有部落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的领袖是北方人,会不会好一点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讨论的问题。但是,这种假设又没有什么意义。

但有一点非常肯定,当大卫成功地逃脱扫罗对他的迫害(扫罗或许因为大卫是“南方人”而有偏见)并变成了犹太国王以后,他采取了很多精明的安抚政策。

他迫不及待地消除自己对北方人的偏见,不惜得罪南方人,因此,他自己部落的人对他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但是,他统治的王国主张妥协,所以,在他晚年无力率军打仗的时候,照样能平息反叛的风暴。

在所罗门执政的前半期,他也曾经试图推行这个政策。

但是,他没有大卫那么仁慈。对于所有威胁到国家安全或是有危险倾向的人,他都会毫不留情地处死他们。

但是,他在外交方面要比自己的父亲更成功。

通过多次战争(这些战争全部由他的将军指挥,因为他本人不喜欢军营艰难的生活),他成功地保卫了国家的边界,赢得了短暂的和平与繁荣。在很短的时间里,他不但赢得了南方人的拥护,而且也得到了北方人的爱戴。

但是,当他到中年以后,开始犯许多错误,最后导致整个犹太王国的衰落。

也许是战略因素,耶路撒冷被定为犹太王国的首都。

虽然以色列人更希望在北方修建王宫和圣殿,但他们最终还是顺从了所罗门的意愿,走几百里路也要去耶路撒冷向耶和华献祭。

于是,所罗门开始在耶路撒冷修建各种建筑。当然,历史上有很多君主为了满足自己的心愿,大兴土木,把自己的子民搞得破产,但是,以色列和犹大这种“温和的君主”聪明地榨取了子民的每一分钱财。

开始,以色列人并没有反对他,他们认为自己应该为耶和华做些事情,愿意作出适当的牺牲。但是,当所罗门开始把宫廷开支浪费在修建摩洛、基抹等十多个异教神庙时,他们便公开表示出自己的不满。

最后,当以色列人真正被奴役,甚至成了为所罗门搬运金银的农奴时,他们开始威胁国王,要发动反叛。但是,在他们即将爆发反叛之前,一位先知告诉了国王人们的动向。

所罗门有一个手下,名叫尼八(属于以法莲部落),他有一个儿子,名叫耶罗波安,是圣殿工地上的一名监工。

有一天,耶罗波安在去往工地的路上,看见先知亚希雅正从示罗移居到耶路撒冷,他身穿一件新衣服。这些看起来很正常,因为先知都很穷,只穿得起破旧的骆驼毛衫。

当亚希雅看到耶罗波安时,脱下自己的新衣服,并撕成十二片,把其中的十片交给耶罗波安。这预示了耶和华会把十个以色列小部落交给耶罗波安,让他统治这些部落。

这件事被所罗门手下的一群特务知道了,所罗门立刻下令杀死耶罗波安。

但是,在耶路撒冷这种小地方,消息传得相当快,耶罗波安迅速逃到了埃及,埃及的第二十二代法老示撒保护了他。

示撒是个精明的政治家,他不希望犹太国家越来越强大,否则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很明显,他想利用耶罗波安,在所罗门去世后争夺犹太王位。

法老果真做到了。当示撒刚一听说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继承了王位,他就资助耶罗波安,让他回耶路撒冷与罗波安争夺王位。此时,犹太国已经实行了两代世袭君主制了,但是,士师时代的“选举”形式还依然奏效。

因此,当国王所罗门去世后,各个部落召开了选举新国王的大会。

各部落的代表们讨论国家大事,他们希望罗波安担任犹太国王,但是,在罗波安继位之前,他们必须定一个宪章或宪法,用来保证他们不被新国王征收太重的赋税。

罗波安是在后宫长大的,从来没有接触过一个臣民,他找来了辅佐父亲的几位老臣帮助。然而这些人却说,子民们已经背负了太多的负担,他们非常痛苦,国王应该答应代表们的要求。

然而,罗波安希望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不想听到削减宫廷开支的声音。于是,他找来一些和他一起长大的年轻人,听听他们对削减开支的看法。这些年轻人非常反感那些暴民,他们鼓励罗波安坚持自己的想法。

由于这个回答太可笑了,所以一直流传至今,并且与罗波安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罗波安这样回答代表:“我父亲给你们沉重的负担,看到这些我非常高兴,现在,由我来当你们的新国王,我打算给你们更重的负担。我父亲是用鞭子抽打你们的,而我将会用带刺的鞭子抽打你们。”

这个回答已经遗臭万年了,也是他说的最后一个没有意义的话。 犹太的十个部落不接受罗波安,他们推举耶罗波安当他们的新国王。只有犹大部落和便雅悯部落还在追随所罗门的儿子。

就这样,犹太民族分裂成了两个敌对的部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统一起来。

犹太人丧失了组建强大的中央集权王国的机会,而整个世界却在犹太王国的颠覆中吸取了教训。犹太王国(面积与现代的比利时王国一样大)原本可以发展成亚洲西部一个最强大的国家。

分裂以后,两个小国的势力都很弱,他们无法抵抗东面的强大邻国。公元前722年,以色列人完全被亚述人征服了。

一个世纪以后,犹大国也遭到了相同的命运,他们被迦勒底人征服了。犹太人遭到了驱逐,他们离开了圣殿和自己美丽的家园,但他们依然效忠于自己古老的约法。

他们没有忘记一切,也没有吸取任何教训。

但是,犹太先知们充分利用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他们扩大了自己的眼界,研究本民族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关系,这给他们创造了丰富和改变他们原有宗教观念的机会。

那个被摩西、约书亚和大卫深深崇拜的,一直生活在西亚一个农牧民小国的神——严厉的耶和华,也消失在一个被人遗忘的黑暗角落里了。

但是,先知们凭借自己的勇气和卓识,把这个希伯来神变成了全世界永恒的圣灵,这个圣灵变成了现代人眼中真理与博爱的最高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