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菁华
2279800000036

第36章 贺若弼屡建奇功 (1)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正月初一。

依照惯例,陈朝举行元旦朝会,百官拜见陈后主。恰逢大雾弥漫,陈后主感到呼吸很不舒服,又辣又酸,便昏睡了过去,直到太阳快落山才醒过来。

同一天,隋朝吴州总管贺若弼率军从广陵出发渡过长江。在此之前,贺若弼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卖掉军队中的老马,从陈朝购买了大量船只,却把这些船只都藏了起来,接着又购买了五六十艘破旧的船只,故意停泊在小河内。陈朝派人暗中窥探,误以为中原没有船只。贺若弼又下令,要求沿江防守的兵士们轮换交接时,一定要聚集到广陵。于是隋军即使在交接轮班时也大举旗帜,浩浩荡荡。陈朝以为隋军大兵压境,急忙调集军队加强戒备,后来才知道那只不过是隋朝兵士们的换防交接罢了,虚惊一场过后,便解散了军队。渐渐地,陈朝对隋军的种种举动不以为意,也就不再加强防备。贺若弼为了给接下来的渡江做好更充足的准备,还常常派遣军队沿江打猎,人欢马叫,虚造声势。所以当贺若弼渡江时,陈朝守军竟一点都没有发觉。庐州总管韩擒虎也率领五百将士从横江浦连夜渡过采石,那天,陈朝的守军们竟然全都喝醉了酒,隋军轻而易举就攻下了采石。晋王杨广统帅的大军也到达了六合镇的桃叶山,安营扎寨。

当时镇守采石镇的是陈朝主将徐子健,在得知采石失守后,立即快马加鞭,携带告急文书赶赴都城,将隋军已渡过长江的消息报告给陈后主。又过了一天,陈后主召集群臣进宫,商议应战事宜。

正月初四,陈后主颁布诏书:“隋军胆大妄为,侵占我都城近郊,肆意举兵逼近,犹如带有毒刺的蜜蜂,必须抓紧时间消灭。我决定亲自领兵出征,击退敌军。朝廷内外都要严防戒备,积极争取属于我们的领地。”随后,任命骠骑将军萧摩诃、护军将军樊毅、中领军鲁广达三人为都督,司空司马消难、湘州刺史施文庆两人为大监军。同时,又派南豫州刺史樊猛统帅水军镇守白下城,散骑常侍皋文奏镇守南豫州。陈后主还用重金作为奖赏,鼓励和尚、尼姑、道士等出家人服役。

正月初六,隋将贺若弼率军攻克京口,陈朝南徐州刺史黄恪被活捉。

贺若弼对军队纪律的要求非常严明,不允许将士们犯一点的小错误。有一次,贺若弼知道一个小兵在老百姓家里买了点酒,便立即下令杀了他。攻克京口后,隋军共俘获陈朝军队六千余人。贺若弼给了他们一些钱财和粮食后,全部释放了他们,遣送他们回乡,并让他们在沿途散发隋文帝的敕书。所以,隋军所到之处,陈朝军队都闻风丧胆,溃不成军。

陈朝南豫州刺史樊猛当时还在建康,所以南豫州的大小事务,由他的儿子樊巡代理。

正月初七,隋将韩擒虎率军进攻姑孰。半天时间攻占姑孰城,樊巡及全家也被俘获。大势已去的皋文奏,逃往到江南地区。江南地区的老百姓们对韩擒虎的威名早有耳闻,便昼夜不断地来到他的军营拜见。

镇守新蔡的鲁世真是陈朝都督鲁广达的儿子,他和弟弟鲁世雄一起率部投降了韩擒虎。随后,鲁世真派人拿着书信前去招抚他的父亲。正率军驻扎在建康的鲁广达,看到儿子鲁世真的劝降信后,便自己上表弹劾自己,还亲自来到廷尉请求治罪。陈后主对他好言相劝,并额外赏给他一些黄金,鲁广达才返回了军营。

樊猛和左卫将军蒋元逊率领青八十艘龙船,游弋在白下城一带的江面上,防止隋军从六合方面发动进攻。由于隋军俘获了樊猛的妻儿及家人,陈后主怕樊猛心怀不轨,便打算用镇东大将军任忠代替他,并让萧摩诃去说服樊猛。岂料,樊猛很不情愿,陈后主感到樊猛很难听从自己的安排,便放弃了这个打算。

与此同时,隋将贺若弼率军从北道,韩擒虎从南道,以夹攻之势进军建康。沿江镇守要塞的陈朝守军们闻听这个消息,立即四散奔逃。贺若弼为了斩断陈朝援军的通道,分派了一路人马占领曲阿,自己则率主力进逼建康。陈后主为了抵挡隋军,命令司徒、豫章王陈叔英率军守卫朝堂,萧摩诃驻守乐游苑,樊毅驻守耆寺,鲁广达驻守白土冈,忠武将军孔范驻守宝田寺。

正月十五,为了支援京师,任忠也率军从吴兴出发,并最终驻扎在朱雀门。

又过了几日,隋将贺若弼率军向钟山进发,到达白土冈的东面并驻扎在那;晋王杨广派总管杜彦与韩擒虎的军队会合,步骑共计两万人驻扎在新林;隋蕲州总管王世积统帅水军出战九江,并在蕲口一举击败陈朝的纪大将。陈朝将士们感到又吃惊又害怕,接连不断有人向隋军投降。

晋王杨广把隋军不断胜利的消息上报给了朝廷,隋文帝非常高兴,于是宴请和赏赐群臣。

陈后主生性怯懦,又不懂军事,本来建康还有军队十余万人,可他只知道日夜哭泣,所有军情要务都交给施文庆处理。将帅们都很痛恨施文庆,施文庆也心知肚明。他怕其他将士们建立功勋,于是奏明陈后主:“这些人平时对陛下心怀不满,总是不能甘心情愿服从陛下,现在到了危机时刻,就更不能完全信任他们了!”因此那些请求出兵的将帅,绝大部分都未获陈后主的批准。

在隋将贺若弼进攻京口时,陈朝都督萧摩诃曾请求率军迎战,但陈后主没有批准。等到贺若弼进攻到钟山时,萧摩诃又上奏说:“贺若弼此番孤军深入,立足未稳。如果我军趁机出兵袭击,可保必胜。”陈后主还是没有准奏。

萧摩诃、任忠被陈后主招集到宫中内殿商议军事。任忠说:“兵法上说‘来犯之军利在速战,守军利在坚持’。现在我们国家兵强马壮,粮食充裕,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当务之急是要固守台城,在秦淮河一带构筑防线,所以即使隋军前来攻打,我们也不要轻易出战。而是要兵分几路占据长江水路,切断隋军的后援道路。所以特请陛下命我率一万精兵、金翅战船三百艘,顺江而下,直取六合镇,打隋军个措手不及。那样的话,隋军一定会认为,他们渡过江的将士已被我们俘获,锐气自然就会受挫。此外,我以前就和淮南的那些土著居民很熟悉,如果他们得知是我率军前往,必定会群起响应。于此同时,我还会扬言将要率军攻占徐州,切断隋军的退路,这样以来,各路隋军必定会不战自退。待到雨季来临,江水上涨起来,上游的周罗等军必定顺流而下前来支援我。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战略计策啊!”可陈后主依旧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