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菁华
2279800000037

第37章 贺若弼屡建奇功 (2)

然而到了第二天,陈后主却忽然说:“长期和隋军这么僵持着,不能速战速决,实在令人心烦,还不如让萧摩诃出兵前去迎战。”任忠跪地叩头苦苦哀求,不要出战。这时,忠武将军孔范却站出来说:“我同意我军与隋军决一死战,而且我相信我军必胜,到那时我将为陛下在燕然山刻石立碑纪念战功。”陈后主听从了孔范的建议,对萧摩诃说:“现派你替我去和隋军进行决战!”萧摩诃说:“我出兵作战,向来都是为了国家和自己,然而今日一战,还为了我的妻儿及家人。”听到此话,陈后主决定,用金钱财物作为奖赏,分配给各路军队。

二十日,陈朝命令鲁广达率军驻扎在各军的最南边,在白土冈摆开阵势。由南往北,依次是任忠、樊毅、孔范,而萧摩诃的军队在最北边。陈朝军队阵势浩大,南北长达二十里,美中不足的是,首尾军队的进与退互相都不能了如指掌。

隋将贺若弼率轻骑部队登上钟山,远远望见陈朝众军摆开的浩大阵势,便疾驰到山下,与他所统领的七位总管杨牙、员明等将,率八千兵士,也摆好阵势准备迎战。其实,萧摩诃一开始就不想为陈后主打仗,因为陈后主曾私通萧摩诃的妻子。所以,只有鲁广达率领部下与贺若弼的军队誓死抗衡,拼死力战。陈朝军队曾四次逼迫隋军后退,贺若弼的部下也战死二百七十三人,直到军队用烟火作为掩护,才得以摆脱困境重新振作起来。陈朝兵士获得隋军人头,纷纷向陈后主索要奖赏。贺若弼看到陈朝军队竟如此骄傲轻敌,于是又一次率军杀向孔范的军阵。这一次刚交手,孔范的部下便溃不成军。陈朝其他的军队看到此景,完全乱了阵脚,骑兵、步卒一起纷纷逃亡,导致互相踩踏,死了五千人。萧摩诃被隋朝总管员明擒获,随后被交到贺若弼那里。当贺若弼看到萧摩诃面对斩首竟然面无惧色时,便决定给他松绑并以礼相待。

任忠策马进入建康城拜见陈后主,向他叙说了决战失败的经过。然后说:“陛下还是好自为之吧,我等也是无能为力!”陈后主让他再募兵出战,随即给了他两串金子。这时,任忠却说:“当务之急就是陛下赶紧准备船只前往上游,与周罗等人统领的大军会合。我当誓死护送陛下。”陈后主相信了任忠,并命令他出外安排相关事宜。此时的陈后主还不忘下令给后宫宫女们,让他们也收拾行装,等待任忠,可是等了很久都不见任忠的踪影。谁曾想,任忠已经在韩擒虎率军从新林向台城进发时,率领部下及一些骑兵前往石子冈,打算投降于韩擒虎。

陈朝领军将军蔡徵当时率军镇守朱雀航,听说韩擒虎率军前来,他的部下都惊慌失措,纷纷逃跑。韩擒虎便在任忠的带领下,直接进入朱雀门。虽然还有一些陈军将士想进行抵抗,任忠却对他们挥挥手说:“我都投降了隋军,你们还抵抗什么?”于是陈朝军队也全都逃散。台城内的文武大臣也都纷纷逃跑,只有尚书仆射袁宪在殿内,尚书令江总等数人在尚书省府中没有逃窜。面对此情此景,陈后主唏嘘感慨!对袁宪说:“和对待别人比起来,我对你向来不好,可时至今日只有你还肯留在我的身边,让我非常的惭愧。造成目前的这种局面,不仅仅是因为我无德无能,和江东的那些士大夫们丧失气节也有关系!”

惊慌失措的陈后主,想找个地方躲起来。袁宪却严肃地说:“我想,即使隋军进入皇宫,也不会对陛下有什么冒昧之举。况且事已至此,陛下又能躲到什么地方去呢?我恳请陛下依照当年梁武帝见侯景的做法,整理衣冠,穿戴整齐,端坐在正殿。”没有理会袁宪的陈后主从坐床上下来,一边飞奔着一边说:“兵刃之下,我岂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我自有办法!”于是,跟着十余个宫人仓皇逃出后堂景阳殿,看到一口井就要往里跳。袁宪苦苦哀求,陈后主依旧不听。即使夏侯公韵用身体遮挡住井口,陈后主也在极力相争很久后,跳进了井里。不久,有隋军向井里窥视并大声喊叫,井下无人回答,等到隋军佯装要向井下扔石头时,才听到井下有人呼唤。隋军向井里抛下绳索,打算往上拉人,却感到非常沉重,十分吃惊!直到把人拉了上来,才发现原来是陈后主与张贵妃、孔贵嫔二人一起顺着绳子上来了。而沈皇后却还像平常一样,一点也不惊慌。

当时只有十五岁的皇太子陈深,关上门,安然端坐,太子舍人孔伯鱼侍奉在一旁。隋军兵士推门而入,陈深依旧正襟危坐,甚至还对隋军说:“你们一路上鞍马劳顿,不知道有没过度劳累呢?”隋军兵士都纷纷向他致敬。当时有一百余陈朝宗室王侯在建康城中,陈后主怕他们发动政变,就把他们纷纷召进宫里,并命令他们聚集在朝堂,暗中严加戒备,并派遣豫章王陈叔英监督他们。一直到台城失守以后,他们才相继出来投降。

隋将贺若弼率军乘胜追击,攻打到乐游苑,陈朝都督鲁广达仍率残兵败将奋力抗击。一直到天快黑,共杀死和俘虏隋军数百人的鲁广达面向台城拜了三拜,忍不住失声痛哭,对部下说:“我没有能够拯救国家,实在是罪孽深重!”面对此番景象,他的部下也都痛哭流涕。最终还是放下武器被隋军俘获。把守台城各个宫门的卫士们也都四处逃散了,贺若弼烧掉北掖门,率军在夜间进入皇宫,得知陈叔宝已被韩擒虎抓住,就亲自前来察看。陈叔宝汗流浃背,战战兢兢非常害怕,连忙向贺若弼叩头跪拜。贺若弼却对他说:“按照礼节,你一个小国的君主,见了大国的公卿大臣,自当跪拜。但我大隋朝也注重仁义,阁下即使归顺了隋朝,也还是做王做侯的命,所以没有必要害怕。”

过了一段时间,贺若弼在得知战功在韩擒虎之下之后,便与韩擒虎发生争执,怒气冲冲地拔刀而出,威逼陈朝前吏部尚书蔡徵为陈叔宝起草降书,还下令让陈后主驾车归附自己,但都没有实现。于是贺若弼将陈后主置于德教殿内,并派士兵把守。

隋朝的高先进入建康,当时高先的儿子高德弘是晋王府记室参军,杨广就派他骑马前来拜见高先,同时传令留下张丽华。高德弘说:“古时候姜太公吕尚蒙面斩了殷纣王的宠姬妲己,今天我又怎能留下张丽华!”于是将张丽华在青溪斩首。

二十二日,晋王杨广进入建康后,得知陈朝中书舍人施文庆虽被委以重任,管理军事要务,却不能忠心操劳国事,反而谄媚为奸,蒙蔽天子耳目;前中书舍人沈客卿也横征暴敛,盘剥百姓,以此博取陈后主的欢心;太市令阳慧朗、刑法监徐析、尚书都令史暨慧景等人都是祸国殃民的奸臣。为了答谢三吴地区的百姓,杨广将他们在石阙旁一起斩首。杨广又让高德弘和元帅府记室参军裴矩一道收缴南陈地图和户籍,封存国家府库,而对金银财物分毫未动。因此,天下的人都认为杨广贤明,对他大为赞赏。裴矩是裴让之弟弟的儿子。

因为贺若弼先前率军与陈朝军队决战,违犯了军令,晋王杨广下令将他逮捕并打算移交给相关的执法官员。隋文帝听说此事后,派驿使传令召贺若弼入朝,并给杨广下诏书说:“正是凭借着贺若弼和韩擒虎二人的力量,这次我们才平定了江表地区。”还下令将布帛等物一万段赏赐给贺若弼。不久又赐给贺若弼和韩擒虎诏书,赞美他们二人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