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菁华
2279800000065

第65章 李旦重登皇位 (2)

随后,葛福顺把韦睿三人的首级呈献给李隆基。李隆基在灯下仔细查看后,他和刘幽求等人一起从南门出了禁苑。钟绍京带着二百多名手持斧子锯子的工匠,紧随其后。李隆基让葛福顺带领左万骑去攻打玄德门,派李仙凫带着右万骑攻打白兽门。李隆基与二人约定,两军在在凌烟阁会师后,以大声鼓噪为号。很快,两路人马都顺利攻克城门,进入皇宫。半夜的时候,率兵守在玄武门外的李隆基,听到了宫内传来的鼓噪声。他随即带着钟绍京和羽林军入宫。

当时,有一部分南牙卫兵在太极殿守卫中宗的灵柩。他们听到鼓噪声后,迅速穿上铠甲,拿好武器,投入战斗,以此响应李隆基。

韦后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在恐慌疑惑中,她慌慌张张地逃进了飞骑营。一名飞骑营的士兵发现了她,砍下她的头颅,献给了李隆基。安乐公主被一刀砍死的时候,她对着镜子,正在画眉。武延秀在肃章门外被砍了脑袋,内将军贺娄氏死在了太极殿的西边。

早先,上官婉儿推荐自己的表哥王昱,让他作了左拾遗。王昱曾劝过上官昭容的母亲郑氏,他说:“武则天死后,武氏一族势力不可能再恢复。现在婉儿把武三思作为自己的靠山,这是自取灭亡。希望姨母好好想想,劝劝婉儿!”于是,郑氏以此告诫上官婉儿,但是她根本听不进去。后来,太子李重俊起事,讨伐武三思时,曾到处找上官婉儿,要抓她。上官婉儿惊恐万分,这才明白了王昱曾经的劝告。从那以后,上官婉儿才死心塌地的跟着唐中宗。她和与安乐公主各成一派,发展自己的势力。中宗死后,上官婉儿起草遗诏的时候,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相王李旦辅政。但是后来,宗楚客和韦后等人改换了诏书里有关相王李旦的那部分内容。

当李隆基率军攻入皇宫时,上官婉儿带领宫人,打着灯笼迎接他。她把起草的遗诏底稿交给了刘幽求。刘幽求在李隆基面前替上官婉儿求情,但李隆基没有应允。最终,上官婉儿被李隆基在旗下砍了头。

殇帝即位后就住在宫中的太极殿。刘幽求说:“起事前大家曾约定过,事成之后,拥立相王称帝。现在不应该早点儿把这件事定下来吗?”李隆基闻言,赶忙制止他提及此事。李隆基下令清剿皇宫中,各宫各殿的韦氏族人。曾被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也都一并处死。等到天快亮的时候,宫内外的局势都已稳定了。

第二天,李隆基出宫,去拜见自己的父亲,相王李旦。他对自己在事发之前,没有把真相告诉父亲的做法,向父亲叩头请罪。相王李旦上前抱住李隆基,哭着说:“这次,多亏你才保住了李唐的江山社稷,这都是你的功劳啊!”随后,李隆基请相王李旦入朝,辅佐殇帝,并亲自领兵前去迎接。

李隆基下令关闭所有宫门和京师的各城门,让万骑兵在长安城内,全面搜捕韦氏一族和党羽。在东市的北边,太子少保、同中书门下三品韦温被斩首示众。中书令宗楚客骑着一头黑驴,身着丧服,带着自己的弟弟宗晋卿一起化妆出逃。刚走到通化门,他就被城门守卫认了出来。城门的卫兵摘下他的孝帽,问他:“宗楚客,宗尚书就是您吧!”说完就拔刀砍下了他的脑袋。宗晋卿也被当场杀死。

相王李旦陪着殇帝来到安福门,慰问安抚京城的百姓。当年,赵履温为了讨好安乐公主,不断地为安乐公主修建府邸和园林,为此,赵履温几乎耗尽了国库的钱财。他甚至穿着宰相官服,把自己的脖子套在车辕上,为公主拉车。得知安乐公主被杀后,赵履温跑到安福门城楼下,手舞足蹈,高呼万岁。但是未等他的声音落地,他的脑袋就被接到李旦命令的万骑兵给砍掉了。由于赵履温曾屡次增派劳役,百姓早已对他恨之入骨。看到他被砍了脑袋,老百姓争着上前,割下他身上的肉。很快,赵履温就变成了一堆骨头。

秘书监汴王李邕的妻子是韦后的妹妹,御史大夫窦从的妻子也是韦后的亲属。于是,二人分别杀了自己的妻子,把首级呈给了相王李旦。在得知李隆基起兵发动宫变的消息后,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韦巨源拒绝出逃避祸,他对家人说:“我身居高位,怎么能朝廷有难时,独自逃跑呢?”说罢,他便走到大街上。结果被兵士杀死,他死时已有八十岁。

韦后的尸体连同马秦客、杨均、叶静的首级被暴尸街头,以示民众。崔日用率兵前往京城南边的杜曲,诛杀居住在那里的韦氏家族其他成员。为了斩草除根,崔日用连婴儿也没放过。同在杜曲的有很多杜氏族人也被崔日用错杀了。

这一天,殇帝下诏,赦免天下的犯人。诏书说:“如今,妄图谋反叛逆的主要成员都已经伏法,不再追究剩余徒党的罪责。” 临淄王李隆基被改封为平王,统率万骑兵,并掌管内外闲厩事务。薛崇被赐封立节王。殇帝让钟绍京接任守中书侍郎一职,刘幽求升为守中书舍人,允许两人参与商议政务。麻嗣宗被任命为右金吾卫中郎将。到了这个时候,整个武氏家族的成员,或被诛杀或被流放,几乎灭族。留守洛阳的纪处讷和张嘉福,虽然逃出洛阳,但最终都被捕获斩首。

少帝派使臣携带皇帝的诏书,分别前往十道,安抚百姓。另外,派人到均州,安抚谯王李重福。同时,下令废除公主府中的所有官属。殇帝又下令,将朝廷中被韦后提拔的一些官员贬职出京。

二十三日,太平公主传达了殇帝的旨意,决定将皇位让给相王李旦。李旦拒绝了。殇帝对李隆基等众位皇族子弟任命了具体的官职。又任命黄门侍郎李日知和中书侍郎钟绍京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训升任右千牛将军。

李隆基身边有两个武艺高强的奴仆,王毛仲和李守德。平日里,这两人一直跟随在他身边,做贴身侍卫。当李隆基进入禁苑的时候,王毛仲没有露面,躲了起来。过了好几天,时局稳定之后,王毛仲才又回到李隆基身边。李隆基并没有处罚他,仍破格提拔他做了将军。

刘幽求对宋王李成器、平王李隆基说:“以前,相王就曾做过皇帝。在当时,就是民心所向。现在,民心动荡。皇室国家的事是头等大事。相王为什么要拘于小节,不早日登基呢?只有相王登基,才能让国家真正安定下来啊!”

李隆基回答道:“相王向来淡泊名利,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他曾经做过皇上,但还是把皇位让了出去。更何况当今的皇上是相王的亲侄子,他怎么可能接任帝位呢?”

刘幽求说:“民意不可忽视,即便相王想置身事外,但也要考虑大唐的江山社稷啊!”

随后,李成器和李隆基前去拜见相王,就此事极力劝解。最终,相王答应重登皇位。

二十四日,太极殿中。相王李旦站在中宗的灵柩旁边,殇帝在大殿的东面就坐。太平公主问殿中的大臣们:“皇帝打算让出皇位,让相王即位,可行吗?”

齐幽求上前跪拜,答道:“陛下仁爱。在国家危难之时,陛下学尧舜禅位,把皇位让给相王,是大公无私之举。相王取代陛下,挑起江山社稷的重任,这是叔叔对侄子的爱护。”

于是,齐幽求依照殇帝的圣旨,让相王李旦继承了皇位。此时,殇帝还坐在龙椅上,太平公主对他说:“相王做皇帝是民心所向,你已经不能再坐在这把椅子上了!”说罢,就把殇帝拉下了龙椅。

相王即位,即唐睿宗。他亲自登上承天门,下令大赦天下。殇帝李重茂被回复了温王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