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菁华
2279800000068

第68章 甘露之变

唐文宗太和九年十一月初五,唐文宗任命大理卿郭行余为宁节度使。十二日,任命河东节度使、同平章事李载义兼任侍中。十六日,任命户部尚书、判度支王为河东节度使。十七日,任命京兆尹李石为户部侍郎、判度支,京兆府的政务暂时由京兆少尹罗立言处理。十八日,任命太府卿韩约为左金吾卫大将军。

郑注和李训原来的计划是,等郑注到风翔上任后,挑选几百名壮士作为亲兵,让他们每人手里拿着一根白色棍棒,怀里揣着一把利斧。二人商量好,二十七日朝廷在河边埋葬王守澄时,由郑注向文宗请旨,要求葬礼那天带兵去护卫,这样就能够带亲兵随从前去。同时请求文宗,让神策军护军中尉以下所有宦官,全部到河旁送葬。到那时,将墓门关闭,命令携带武器的亲兵杀死宦官。计划订好后,李训又担心如果计划成功,那么消灭宦官的功劳都属于郑注,于是和同党商量,让郭行余和王以赴宁、河东上任为由,多招募一些私兵,同时调动韩约统领的金吾兵和御史台、京兆府官兵,郑注之前在京城消灭宦官,随后再把郑注除掉。”宁节度使郭行余、河东节度使王、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京兆少尹罗立言和御史中丞李孝本等人,都得到李训的信任,所以李训把重要职位都安排给他们。这件事李训只和这几个人以及宰相舒元舆密谋,其他朝廷官员全不知情。

二十一日那天,唐文宗在紫宸殿召见百官。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没有按规定报告平安,而是奏报说:“昨晚在左金吾衙门后院的石榴树上有甘露降临,这是祥瑞的象征,我昨晚已经通过守卫宫门的宦官报告给皇上。”于是,行礼下拜称贺,宰相也率领百官向文宗祝贺。李训和舒元舆都劝文宗亲自到那里看一下,接受上天赐给的祥瑞。文宗同意了。接着百官都到含元殿候命。辰时刚过,文宗乘坐软轿离开紫宸殿,到含元殿升朝。文宗先派宰相和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到左金吾后院察看甘露。过了很久,他们回来了,李训奏报说:“我们去检查过了,那不像是真正的甘露,不能着急宣告全国,否则全国各地就会向陛下祝贺。”文宗不太相信,又派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率领宦官们再次去察看。宦官走后,李训急忙让郭行余、王接受皇上的圣旨。王害怕得不敢去,只有郭行余一人拜倒在含元殿下接旨。他们招募的私兵几百人当时都在丹凤门外整装待命。李训此前已经派人叫他们到含元殿来,接受文宗下达的命令,彻底诛除宦官。结果郭行余率领的河东兵来了,王率领的宁兵竟然没有来。

仇士良按照文宗之命,率领宦官到左金吾后院去察看甘露。韩约十分紧张,两腿直哆嗦,仇士良发觉不对劲,就询问他为什么会这样。过了一会儿,一阵风吹起院中的帐幕,很多手执兵器的士卒暴露在他们眼前,兵器碰撞的声音传入他们的耳朵。仇士良等人大惊,急忙往外跑,趁守门的士兵还没有把门闩关好前逃了出去。仇士良等人急忙跑到含元殿,向文宗报告说发生了兵变。李训当时正好看见了,他大叫金吾士兵说:“快来上殿保护皇上,每人都有重赏!”宦官对文宗说:“事情紧急,请陛下赶快回宫!”随即搀扶着文宗坐上软轿向北跑去。

李训拉住文宗的软轿不放,大叫道:“我还有朝政要奏报,陛下不可回宫!”金吾兵此时已经登上含元殿。同时,李孝本率领御史台随从二百多人从西边冲来,罗立言率领京兆府担负巡逻任务的士卒三百多人从东边冲来,一齐跑上含元殿击杀宦官,直杀得宦官血流如注,大声喊冤,十几名宦官或死或伤。文宗的软轿跑向北面的宣政门,李训紧抓软轿,呼喊更加急迫。文宗呵斥李训,宦官郗志荣乘机挥拳向李训的胸部打去,将李训打倒在地。软轿进入宣政门后,大门紧跟着被关上,宦官都大呼万岁。当时正在含元殿上朝的百官都被吓得四散而走。见文宗已进入后宫,李训知道大事不好,于是就换上随从官吏的绿色官服,骑马逃跑了,一边跑还一边大叫:“我没犯什么罪,为什么被贬!”因此,没有人对他产生怀疑。

宰相王涯、贾、舒元舆回到政事堂,他们相互商量说:“皇上过一会儿就会召集我们到延英殿商议朝政。”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来问王涯三人发生了什么事情。三人都说推说不知,把来人打发走了。得知道文宗参与了李训的密谋,仇士良等宦官愤恨难消,在文宗面前出语不逊。文宗羞愧惧怕,只好忍气吞声。

仇士良等人命令左、右神策军副使刘泰伦、魏仲卿等人,各自率领禁兵五百人,拿着武器、明目张胆地从紫宸殿冲出讨伐贼党。王涯等宰相在政事堂正要吃饭,忽然听报有一大群士兵从宫中冲出,逢人就杀,王涯等人急忙狼狈逃跑。中书、门下两省和金吾卫的士卒和官吏,总共有一千多人,都争先恐后地向门外逃跑。大门很快被关上,还没有逃出去的六百多人全部被杀死。仇士良又下令,分兵把各个宫门关闭,彻底搜查南衙各司衙门,逮捕贼党。结果,各司的官员、担任警卫的士卒、正在里面卖酒的百姓以及商人全部被杀,死者有一千多人,血流成河。各衙门的官印、办公用具还有其它很多东西都被捣毁或者抢走。仇士良等人又派出骑兵一千多人出城追捕逃亡的贼党,同时派兵在京城彻底搜捕。

舒元舆换了衣服,一个人骑马从安化门逃出,被骑兵追上逮捕。王涯在永昌里的一个茶馆被逮捕,并被押送到左神策军中。王涯已年过七旬,因为无法忍受酷刑,只得违心地承认与李训一起谋反,企图拥护郑注为帝。王回到长兴里家中后,紧闭家门,派招募的私兵进行防卫。神策将前来搜捕,在他家门口大声喊道:“王涯等人谋反,您就是朝廷的下一任宰相,护军中尉鱼弘志派我们前来向您祝贺!”王果然中计,流着眼泪被神策将带走。到了左神策军中,王见到王涯说:“你参与谋反,为什么要把我牵扯进去?”王涯说:“当年你担任京兆尹时,如果不是你向王守澄透露宋申锡诛除宦官的计划,怎么会发生今天的事!”王自知理亏,低头不说话了。罗立言以及王涯的亲属奴婢都遭到神策军逮捕,被关押在左、右神策军中。

李训的远房表弟李元皋担任朝廷户部员外郎,其实李元皋根本没有得到李训的提拔重用,但也被逮捕杀死。前岭南节度使胡证是京城的巨富,他的财物引起禁军士卒的觊觎,于是禁军士卒找了一个借口,对他家进行搜查,他的儿子也被抓住杀死了。禁军又到左常侍罗让、詹事浑、翰林学士黎埴等人的家中掠夺财产。这时,京城的恶少年也都乘机报仇,随意杀人,无故抢夺商人和百姓的财物,甚至相互攻打,导致整个京城混乱不堪。

百官二十三日开始上朝。大明宫右侧的建福门直到太阳出来才刚刚打开。百官只被允许每人带一名随从进门,里面禁军严阵以待。到宣政门时,大门还没有打开。百官的队伍由于没有宰相和御史大夫的率领,非常混乱,根本就不成班列。唐文宗亲自到紫宸殿,询问宰相怎么没有来。仇士良回答说:“宰相王涯等人参与谋反,已经被逮捕投进监狱。”说完后,把王涯的供词上呈给文宗。文宗召左仆射令狐楚、右仆射郑覃上前辨认王涯的供词。文宗很伤心,问他们二人那供状是不是王涯的笔迹。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文宗说:“如果这是真的,那简直罪不容诛!”于是,任命令狐楚与郑覃二人参与决策朝廷的政策。同时,又命令狐楚起草制书,把平定李训、王涯等人叛乱的事情宣告朝廷内外。在制书中,对王涯、贾的谋反事实,令狐楚只是泛泛而论,根本没有切中要害,由此还引起仇士良等人的不满,令狐楚因此也没有被提拔为宰相。

这时,京城街坊和集市混乱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改变。朝廷命左、右神策军将领杨镇、靳遂良等人各自带领五百人在街道的主要路口分兵把守,敲击街鼓来警告百姓,又杀了十几个罪犯,才使局面安定下来。

贾换掉官服后,躲在百姓家里。过了一夜,他感逃脱无望,于是就换上丧服,骑驴到兴安门,说:“我是宰相贾,被奸人陷害,你们把我抓起来送到左、右神策军去吧!”守门人随即将他抓住,送到右神策军中。李孝本把脸用帽子遮住,改换绿色官服,那是六品、七品官员所穿的,但他仍旧系着只有五品以上官员才能戴的金带,一个人骑着马狂奔,打算投靠在凤翔的郑注。当他到咸阳城西时,追兵将他逮捕。

二十二日,唐文宗任命右仆射郑覃为同平章事。

李训向终南山而去,投靠他的老朋友僧人宗密。本来宗密想为李训剃发,将李训扮成僧人藏在寺院中。他的徒弟们都认为那样做不妥。没有被收留,李训只好出山,打算到凤翔投靠郑注。周至镇遏使宋楚把他逮捕,戴上刑具送到京城。走到昆明池,李训清楚神策军的手段,担心会遭受毒打污辱,便对押送他的人说:“不管谁抓住我,都会得到重赏,从而变得富贵!听说禁军到处搜捕我,如果他们看到我,肯定会把我抢走。你们不如把我杀了,把我的首级送到京城!”押送他的人同意了,于是杀了李训,把李训的头送到京城。

二十四日,唐文宗任命户部侍郎、判度支李石为同平章事,仍兼判度支,前河东节度使李载义官复原职。

左神策军出兵三百人,带着李训的首级在前,押着王涯、王、罗立言和郭行余在后;右神策军出兵三百人,押着贾、舒元舆和李孝本,到太庙和太社献祭。之后将他们带到东、西两市游街示众,百官被命令前往观看。游街后,在京城独柳树下把他们腰斩,首级挂在兴安门外示众。李训等人的亲属,不论亲疏老幼,全部惨遭毒手。妻子女儿逃过一劫的,也被没收为官奴婢。观看的百姓对王涯主持茶叶专卖十分怨恨,有的人大声骂他,有的人拿瓦块砸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