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鸡鸣三不管儿
2292600000102

第102章

第102章

“不行。”许介平果断否决。此前他曾与张昭探讨过公司与村委会的关系,后经深入思考,比较清醒的认识到:行政管理和经济运营的界线不能混淆,不能集行政与经济权力于一身,形成封建皇权式的管理体系,造成某种形态上的失衡。“你如果愿意,可以加入公司成为股东,但不能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除非你不担任支部书记这个职务,那还要看你有没有经济管理的才能。”

“为啥?他原来是个小屯子,自己搞也就算了,如果全行政村的人都参与,就该党支部亲自管起来,不然等于脱离了党的领导。”李文学相信,基层党组织放弃经济管理权,后果会很严重,没准会使公司改变性质而偏离社会主义轨道。

“你的看法不对。不让你直接参与管理,并非说不要党的领导,恰恰相反,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党的领导。”许介平见李文学愣怔,知道他没转过弯儿来。“咱们用句旁观者清的话来解释,就是说,你这个支部书记的职责,是对公司经营进行有效监督,保证他们在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框架下合规经营,良性发展。”

“那我直接管着不更好吗?还放心。”李文学这个问号比较尖锐,直观性理解更有力度更保险。

别人不放心。

许介平没直接理论,他起身走到办公室一角,从铁皮柜上拿下一把秋收时用过的镰刀,转而递到李文学手里。

“干什么?”

“你用这刀把刀把儿给我削下来。”

“这咋削呀?”

“看来你并不糊涂,明白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儿。那我就不多说了。”

“这是两码事嘛。”李文学似懂非懂但不死心。

权、钱是不该撒手的宝贝。

“两种表现形式,一个相通的道理。”许介平的表情很严肃。“咱不说你的党性和自律能力如何,也不说你有没有经济头脑和管理才能,单说自知之明,你能保证随时随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吗?能保证知错就改吗?假如你大权独揽再不自律,在无人能监督得了时,你会变成什么样的官?”

失控是腐败的温床。

“你把我给说糊涂了。”李文学此时才真正明白许介平的用意,不得已采取消极抵抗的态度。“行了,行了,我不管行了吧?”

“我再重申一遍,不是不让你管,而是让你从另一个角度管好。就是说:你要当好你的支部书记,及时有效地监督公司的各项经营,但不是取而代之。”

许介平的话让李文学左右为难,又要管又不让管,到底该咋办才好?李文学告辞回家,走一路都没想明白,把整个行政村都纳入公司还不让他直接管理,将来这个支书的头衔就成了公鸡头顶上那块肉。

股东范围的扩大,为“三不管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注入新的活力,有效缓解了公司当前发展阶段的资金压力和人员缺乏问题,使得两条秸杆颗粒燃料生产线顺利上马,很快投入生产。

三不管儿村的冬天变得热火朝天,人声喧闹机器轰鸣,再不是往年那样沉寂和萧瑟。

“冬季捕鱼的时候到了,今年还得干啊。”孟三儿表现出他独到的记忆功能,去年冬天那笔意外收入,给公司淘来了第一桶金,造成的喜悦始终让他无法忘怀。“这块肥肉可得早点整到碗里,动作慢一步,别人先下手可没我们的份儿了。”

“你听到什么消息啦?”孟三儿的话有一定可信度,去年捞的那笔外快,当时就让不少人表现出红眼病症状,这不能不让张昭警觉,不可麻痹大意。

“听人说,西屯有一家正置办渔网,百分之一百一要跟我们争食吃。”孟三儿准确地提出事实依据。“不能让他们抢先占了好地方。”

“既然这样,事不宜迟,今冬这项工作就由你具体负责,需要什么人任你挑,抓紧时间做好准备,争取三天内动手。”张昭果断下达了指令。“咱们既不缺工具也不缺技术更不缺人,只要抢在他们前边占据有利地形,就是占了先机。”

“还等啥三天哪,我看明天就开干,等他们明白过来,咱早把该整的鱼都整出来了,让他们那些人****都赶不上热乎的。”孟三儿用粗俗的语言表达了决心、干劲乃至于拼抢精神,只要能把鱼抢到手,需要玩命也在所不惜。

“你看需不需要让小丫再买一套捕鱼工具?”张昭征求孟三儿的意见,有意扩大生产规模。

“那赶情好。要有两套工具,咱能把泡子10里地之内全占了,别人想整就远点去吧。”孟三儿野心勃勃,只可惜其野心没多远,不超出10里地。

小农意识深入骨髓。

“好,你先去把现有的工具整理出来,争取早日开工。”冬捕是项大的活动,早下手早收益,这个道理张昭明白。“我马上打电话,让小丫再买一套工具回来。”

“好勒,捕鱼的事交给我办,你就放心?好吧。”孟三儿不用动员,积极性空前高涨。

说干就干。孟三儿叫上刘壮子和新近加入公司的吴迪,打开钱不足钱朴初家那个被公司用做临时仓库的小仓房,拽出去年用过的捕鱼工具一看,用傻眼来形容三个人的感觉和表情不准确,用喜忧参半来形容也不准确,还是直接叙述现场情况,读者自己感受他们是个啥表情吧。

冬季捕鱼有三大主要工具:鱼网、绞盘机、冰钎子。目前的现状,后两样由于自身品质过硬,擦去灰尘模样依旧,鱼网则不同了,团在一起还看不出异样,抖搂开才发现,许多网眼“合并同类项”了。

保管工作不到位,勤劳的耗子们极具破坏性,楞把鱼网当成柔软的安乐窝,生儿育女,舒舒服服地过了个夏天。

“真是坑死个人,鱼网根本没法用了,这可咋整?”孟三儿恨得牙根疼,想找耗子算账又没地方找去,那些小东西此时已搬迁进洞,正安安稳稳地过冬呢。

耗子不会放鞭炮,不然很可能向犟驴张海庆学习。

“生气也没用,赶紧补网。”吴迪比孟三儿冷静,知道下一步该干啥。“你们村那些打过鱼的人肯定会补网,马上找几个来连夜补,弄快了,明天差不多能整好。”

“对,我去找人。张昭他爹,于村长和我家老爷子都会。”刘壮子主动请缨,担负起补网人员的组织工作。“谁家有补网的线?我可没地方整那玩艺儿。”

“于大东以前常年在泡子里整鱼,他家应该有补网用的线,只不知能有多少,够不够用?”孟三儿果断应变,当即吩咐刘壮子:“好了,你赶紧去找人,我上大东家找村长连找网线。”孟三儿话音落地,人也过了那道矮墙。

距离近的好处是不用借助交通工具。

为了抢占捕鱼先机,必须争分夺秒。

范小丫根据张昭的要求,把新购置的捕鱼工具送回村里,同时还带回一个很有价值的专利信息:省“农大”研制出了秸杆颗粒燃料专用小锅炉,特别适用于农村取暖,且制作简单,先期投资也不大。如果能把这个专利买下来,市场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