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鸡鸣三不管儿
2292600000119

第119章

第119章

“你结婚,我也结婚,咱们一起办。”

“你也结婚?你跟谁结婚?在城里找的?是那个市场管理员吗?咋一点迹象都没有?”张昭一头雾水,有许多问号需要弄清,他的印象里,范小丫的朋友中只留下那个市场管理员的影子。

“胡说啥呀,谁跟市场管理员结婚?”范小丫首先否定,她的另一半不是早先认识的那个市场管理员,但也不告诉张昭她的对象是何方神圣。“那你就别管了,反正有人跟我结婚就是了。说好了噢,喜事一起办,不许落下我。”

“只要有人愿意娶你,我不拒绝一起举行婚礼。”张昭不反对范小丫凑热闹,只猜不出跟她结婚的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

那个跟范小丫结婚的人是谁呢?大家搓合过她跟孟三儿搞对象,她没答应啊。

听到张昭要结婚的消息,表示愁苦的人不多,惟刘苗最为强烈,虽说已知自己与张昭无缘,她还是禁不住那份存在心中多年的情感。

“这辈子就把他守在心里吧。”

刘苗抱定了忠贞之心。

沼气管道接入各家各户,再配上统一炉灶送上气,三不管儿的村民们,又品尝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看着炉灶上那闪动的蓝色火苗,人们议论这件做饭不用柴的新事物。

“真‘尿性’,不服不行。这玩艺一股气存在管子里,咔哒一拧,炉子上是眼儿就冒火,连打火机都不用。”老迷糊范仕鹏以个人方式,为新燃料唱赞歌。

烧火不用柴的新方式,在古老封闭的小村庄里实属破天荒,村民们都不敢尝试,或说基本上不知眼前新式的炉灶如何使用。为了让人迅速接受新事物,张昭在家里进行示范,村民们大多怀着新奇来取经。

“这你都不懂?真没见识。”拐拉腿刘贵决定用自己渊博的知识,给孤陋寡闻的老迷糊范仕鹏上一课。“沼气跟城里的煤气一样,灶也跟那煤气灶一样,都是电子打火,当然不用打火机点了。我在城里那会儿,天天用煤气灶做饭吃。”

很骄傲。

“所以,没整明白就失火了,还说是别人扔的烟头。”鬼子溜刘春池专打拐拉腿刘贵的麻筋儿。

“对得好。”顶门杠毕大荣以赞许的态度,表扬鬼子溜刘春池替自己丈夫解恨。“该,让人家端下巴颏了吧,你还显摆不了?当时咋没就手把你制成烧鸭呢,好歹是道菜。”

“死老娘们,哪儿都有你。”拐拉腿刘贵别无话说。

“大家都看明白了吧?”几分钟过后,一壶水沸腾着冒起气泡,证明演示取得成功,张昭用愉快的语调问。“如果都明白了,就赶紧各自回家去安装,以后用沼气做燃料,再做饭就不用费劲往灶坑里填柴火了,既省劲儿又环保。”

“这玩艺可太好了,给那些旅游住的小屋也配上呗。”鬼子溜刘春池积极建议。

碰巧可以获奖。

“不行。城里人来农村是为体验纯农村生活,烧这东西没意义,缺少农村味儿。”张昭说明不配的理由。

“这年头可真怪,农村人追着撵着学城里人,城里人反跑咱这来体验什么农村生活。”顶门杠毕大荣虽说近来接受不少新事物,仍然有想不通的地方。

“这也是一种差别,等什么时候这种差别消灭了,城乡也就成为一体了。”张昭用变化的眼光看待未来。

“不可能,到啥时候城里人和乡下人都不能一样。”老迷糊范仕鹏摇晃着脑袋,固执地予以否定。“乡下总也赶不上城里,人家城里人过的是啥日子呀?”

羡慕?忌妒?

“叔,你放心,咱这好日子刚开头,继续发展下去,肯定能赶上城里,甚至还会超过城里,比他们都强。”农村的发展毋庸置疑,目前已有许多乡村,经济生活和人文素质都达到了相当层次。“现在倡导集镇式乡村,将来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会有许多外地人来落户,到那时咱村可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儿了。”

“这话不假,现在就有城里姑娘嫁过来了。”顶门杠毕大荣承上启下,很自然地转移了话题。“要是咱村的小伙子都像这二侄儿,以后还不定有多少城里姑娘来求亲呢。”

“就是呀。二侄子啥时候结婚啊?日子定妥没?我们可都急着喝喜酒呢。”拐拉腿刘贵凭借那张嘴,多年来一直是本村当仁不让的婚礼司仪,可这一手有好几年没露了,急得嗓子都痒痒。

“快了。别急,喜酒保准能喝上。”提起娶媳妇,张昭妈脸上的皱纹都变成了文字符号,写出来就是个“乐”。

人们的注意力转到结婚上,七嘴八舌地议论一番,带着对喜酒的期待陆续离去。

村里的幼儿园开始动工了。根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总体原则,专门请建筑设计院,按照未来可以接成楼房的要求进行了设计。施工也找有资质的施工队,以便最大限度保证建筑质量。

“你既然心甘情愿做地道的农村人,大家又一致推荐你当幼儿园的园长,那就大胆地负起责任来吧。”水弈卓然乐意担当教育后代的光荣使命,张昭不客气地提出了要求。“我看你得先培训一批幼儿老师和保育员。另外,你还要经常到工地看看,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及时纠正。”

“前一个任务我保证完成,检查工地的施工,可是拿鸭子上架难为人了。你不是不知道,我学的专业与建筑工程一点都不沾边儿,一个外行能看出什么名堂来?”水弈卓然很有自知之明,负责任的外行不该接受管理内行的事。

“学呀,不耻下问,用上心没有整不懂的东西。”张昭既是鼓励也是逼迫。外行要不想永远当外行,唯一的路是刻苦学习。

“那你可得帮着我点哟,不许撒手不管。”

“那是自然。”

“不过,最近我还不能全面接手这项工作,得先回家一趟。”水弈卓然有大事要办。

“你是想说服你父母,心甘情愿地同意我们结婚,还是要强迫他们妥协?”水弈卓然曾保证拿来户口本与张昭登记结婚,可张昭不知她会采取什么手段。

“我会尽量说服他们。”

“用我跟你去不?”

“不用。”水弈卓然相信自己父母的开通,既然木已成舟,不如顺其自然。

女儿由城里人变农村人,尽管不如人意,竭力也反对不是明智之举,等于自讨没趣儿。

“那就祝你马到成功。”张昭送走水弈卓然,不知她此行成功与否?但愿是佳音。

当人被逼到极点时,要么跳下来摔死,要么安心地坐在上边,反倒能看见不错的风景。

人得喜事精神爽。最近,孟三儿的情绪莫名地高涨,不但尽心履行他的职责,更对生活充满信心,显著变化是他一改往日的邋遢,少有地注意起自身修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