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鸡鸣三不管儿
2292600000027

第27章

第27章

“对这个问题,我谈点个人看法可以吧?”张昭见考察组长无意再说下去,征询各位领导的意见后接茬儿发言。“我们村目前的整体状况确实不尽如人意,但也有可利用的条件,我大致统计了一下,有12户人家的房子比较干净宽敞,稍加收拾,可以达到接待游人的标准。另外我们成立股份公司后,打算把入股的土地按总体规划开发,比如按一定的游园要求组织种植,使之成为乡村游的重要项目。还有,我们计划把村子周边那些私人养鱼塘也纳入股份制管理,将不同形状的水面整治成风格各异的景区。这样,就会使种植、养殖与旅游形成有机的整体……”

“我来这里之前,看过你们的规划图,很有想象力。”考察组长拍拍自己的大腿截住张昭话头。“不过,目前急需解决的是交通与食宿,基础打不好,其它都很难落到实处。”

“我想,基础不是等来的,好的基础要靠努力建设,就算前期条件不好,只要下力气加大投入,很快会有所转变。”张昭不同意考察组长的说法,甚至想直截了当地驳斥他:条件都具备了,用不着费劲招你来。所以没直捅肺窝子,还是不想刺激这位“大爷”或说“大爷”的使者。

“你根本不懂市场经济。”张昭不想过分刺激人,结果还是刺激了人。考察组长心里很不舒服,当场给年轻人下个定义。随后,以不屑的态度把目光转向几位主要领导。“看来,投资开发的事,还有许多问题必须先整清楚。”

要先整清楚什么问题?考察组长没明说。

现场一时陷入沉默中。大家都在思索,是谁大谁小的问题,投资规划问题,获利不出力的问题……除了“钦差”之外,其他人都感受到了盛气凌人的态度中所包含的意思,内心象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儿。不假,有钱是“大爷”,可大爷不能只顾高高在上享受供奉,总得做点实事。

“我看这样吧。”县长率先打破沉默,不卑不亢的说:“咱们双方都把应该解决的问题理一理,找个适当时机坐下来全面进行探讨。我想,如果有合作的诚意,事情就会办好,也一定能达到双赢的目的。”

县长的态度明确思路清晰,谈话也有理有节。合作讲究互惠互利,不要看作是谁在求谁,我们不是乞讨,你们也不是施舍,用不着摆臭架子装大瓣蒜。

讨论继续进行。

干勾鱼于得泉冷眼旁观,有些话他根本听不懂,如县长说的“双赢”是啥意思?打麻将时每次只允许一个人和牌,同和一张牌,后边的人会遭遇截和。“双赢”是哪家打法?不懂没关系,不影响于村长对事物的总体判断,起码他从中感受到气氛不太和谐,也认定矛盾由张昭那几句唐突的话引起。可见,嘴上没毛的人,办事就是不靠谱。

“牛犊子再胆大,也是老虎嘴的肉。鸡蛋再硬,也碰不过石头。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人家不收拾死你。”干勾鱼于得泉的内心涌现出一种快感,甚至企盼能当场打起来,如果出现秋天拐拉腿刘贵那种拿刀动叉的场面,张昭就难逃罪责,今后再也得瑟不起来了。

话不投机,观点上无法取得一致。最后,还是各自退一步,商定等考察组将报告提交公司董事会研究后,再进行具体协商。好饭不怕晚,耐心等待会有吃的。

考察草草结束了。大车小辆相跟着出村,一溜烟地绝尘而去,不知哪年哪月还能来?

买卖没定砣,村民们不觉得遗憾,遗憾的是没分清那一堆生人里谁是县长,高矮胖瘦全没印象。自古以来,县太爷可是父母官呀,臣民们不知自己的“父母”啥模样儿,应该遗憾。

经过充分酝酿协商,“三不管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名称得到最终确定,很快也注册成功了!张昭当仁不让地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至此,远大的理想总算跨出了正式的一步。

公司领导人选,按常规,范小丫投资额度最大,张昭建议她来任董事长,可她死不干。

“饶了我吧,你可别让我出洋相。”尽管如今董事长多如牛毛,范小丫也明白,自己还不具备董事长的素质。“你明知道我不是那块料还耍我,想逼老妹儿跪下给你嗑个响头啊?”

“这想法很好,来吧,嗑吧,我来接。”有便宜孟三儿就敢占,自动往前凑凑。

“要死的孟老三,看我怎么收拾你。”范小丫当即冲上去抓住孟三儿,劈头盖脸一顿打,打得他本能地使用招牌防御手段:双臂护头。顾头不顾腚的真实写照。

啥事干多了都有经验。

“死丫蛋子,你也就欺负我有本事。”挨完打,孟三儿幸福地抱怨,大有故意惹火烧身的嫌疑。

“我乐意,就专门欺负你了,咋的吧?有招使去,没招死去。”范小丫理直气壮。“你要不服气,咱再来一遍。谁让你惹我?别人都不吱声,就你嘴欠。”

“好了,好了,我惹不起你。现在我以股东的身份明确表态,反对丫蛋子当什么董事长,她除了打人连一点事儿都不懂。”孟三儿率先表决。

报复,人性也。

“你还说,气死我了。”范小丫跺着脚喊。

“别闹了,你们俩一打起来就没个完。”张昭阻止住范小丫的再次进攻,把讨论引入正途。

经过深入研究,大家一致认为:所谓公司控股一说,本村不适用,而且范小丫似乎也没达到理论上的控股标准。所以,还是脚踏实地以实为实,由张昭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全权负责处理一切事物。确定了统帅,其他骨干也都各自有权限分工。范小丫负责公关和市场开发;于大东负责项目建设;孟三儿负责安全保卫;刘苗负责技术设计;财务会计则非吴梅莫属。

象不象作笔成样。公司开张得尽管有些懵懂,总算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能否下蛋?看本事。

“昨天夜里,我粗略地起草了各部门的职责,你们各自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张昭拿起几张纸分别递给各位。“必须强调:今后公司的各项开支要实行‘一支笔’制度。”

“啥叫‘一支笔’制度?”孟三儿的提问具有代表性,其他几个人,除了吴梅都没听过这个词。

“就是公司每项开支都必须经过总经理的签字批准,否则不予支付。”吴梅闪着狐媚的眼睛代为回答。“这是最基本的财务制度,为了避免财务管理上的混乱。”

“那总经理要不在家,需要花钱时咋办,等着?”于大东对如此规定不太理解。“会不会耽误事呀?”

“如果总经理离开的时间短就没什么问题,如果离开的时间长了,可以通过电话请示口头同意,随后补签,也可以授权给第二人。被授权者在特定时间内签字有效。”吴梅解答的比较完整。“其实这只是最起码的要求,具体财务制度我们还得详细制定,不然没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