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过程:双脚微屈,身体往前微倾,手掌向下抓握住铅球,然后松开抓握手使铅球下落,另外一只手由上往下快速抓握住下落的铅球,双手交替往复。
动作变换:单手持续抓握实心球。
注意事项:铅球下落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练习效果越好。注意脚的位置要避开铅球落地位置。
一次训练为6组,左右手各抓握16次为1组,间隔休息3分钟。
3.提捏杠铃片
训练目的:手的捏力。
设施器材:不同重量的杠铃片(不带边楞的)。
动作过程:双脚微屈,身体往前微倾,手掌向下捏住杠铃片,然后松开捏握手使杠铃片下落,另外一只手由上往下快速捏住下落的杠铃片,双手交替往复。
动作变换:左右晃动,隔1秒再去抓。
注意事项:杠铃片下落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练习效果越好。注意脚的位置要避开杠铃片落地位置。
一次训练为6组,左右手各抓握16次为1组,间隔休息3分钟。
4.引体抓小点
训练目的:手指触点爆发力。
设施器材:屋檐、斜板。
动作过程:抓握两个平行好抓的手点,脚踩一个两个手点正下方0.5米左右的脚点,通过手脚发力,去抓一个接近自身手长的距离的远侧小点,左右手交替重复。
动作变换:可以踩两个脚点或不踩脚点,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岩壁角度、目标点大小和距离。
注意事项:抓到目标点后,身体应该是充分伸直舒展。
一次训练为8组,左右手各抓握4次为1组,间隔休息2分钟。
5.跳抓小点
训练目的:手指最大力。
设施器材:岩壁。
动作过程:站在地面,跳跃起身抓握岩壁上设定的目标点。
动作变换:单手、屋檐、斜板、直壁,往下、往左、往右跳抓。
注意事项:通过高度、起跳位置和目标点的距离来调整难度。
一次训练为16组,抓握2次为1组,间隔休息1分钟。
6.无脚点横移、攀爬
训练目的:上肢综合能力。
设施器材:岩壁。
动作过程:在攀爬过程中只使用上肢发力来移动。
动作变换:可以通过身体能否蹭岩壁来控制训练难度。
注意事项:在斜壁和屋檐训练较好,练习时间越长越好。
一次训练为12组,15个移动为1组,间隔休息3分钟。
7.指点横移、攀爬
训练目的:攀爬耐力。
设施器材:岩壁。
动作过程:通过在地面的教练和队员指出相应的可以使用点来攀登。
动作变换:根据一次指点的多少和指出的路线难度来调整训练效果。
注意事项:注意节奏,一般一次指四至五个点为佳,注意控制难度,总体动作应在40个移动动作以上效果较好。
一次训练为6组,50个移动为1组,间隔休息8分钟。
8.手脚同点横移、攀爬
训练目的:攀爬时身体的伸展和收缩能力。
设施器材:岩壁。
动作过程:在攀爬过程中,每平方米的岩壁只能选择一个手点,而且脚只能通过踩手抓过的岩点的方式进行攀爬。
动作变换:横向和上下移动相结合。
注意事项:岩壁尽量多安装支点,攀爬中手点的选择应考虑到下一步的动作可行性。
一次训练为6组,20个移动为1组,间隔休息6分钟。
9.路线连续攀爬
训练目的:攀爬耐力。
设施器材:岩壁。
动作过程:准备大于三条以上的路线,一条条轮换连续攀登。
动作变换:路线可设定为多个风格和难度级别。
注意事项:一条路线如果在同一地方脱落两次则换下一条路线开始训练。
一次训练为6组,4条路线为1组,组间隔休息6分钟。
10.法式引体
训练目的:肩背力量耐力。
设施器材:单杠、指力板。
动作过程:双手与肩同宽,正握单杆做引体向上。先做三个引体然后上臂0度锁定7秒(尽可能的高),再做三个引体上臂90度锁定7秒,最后做三个引体后160度锁定7秒,共9个引体和三个角度锁定为一组。如此重复。
动作变换:可以采用反握或宽握等方法来练习。
注意事项:每个动作间不要有停顿,锁定时间要准确,一般21个引体为一组,最后几个引体动作要注意完成的质量。在力竭的情况下可以相互助力。每组完成的数量直接关系到练习效果,所以要保持每组完成规定的数量。
一次训练为4—6组,21个引体为1组,组间隔休息8分钟。
11.全程引体
训练目的:肩部爆发力。
设施器材:单杠。
动作过程:双手与肩同宽正握双杆悬垂,快速发力使身体上升,最终达到双手支撑于单杆之上。
动作变换:如果力量不足,此练习可以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引体翻杆,第二步双手撑杆。
注意事项:此练习需要很强的肩背爆发力。练习时尽量使动作一气呵成,中间不要有停顿。在早期力量不足时可以相互助力来完成标准动作。
一次训练为12组,6—8个引体为1组,组间隔休息3分钟。
12.引体攀爬
训练目的:背部力量。
设施器材:斜面岩壁、屋檐。
动作过程:在相应的岩壁造型上采用引体的方式进行攀爬。
动作变换:快速、慢速交替。
注意事项:手抓握的支点大,距离远,训练效果好。
一次训练为20组,10个引体动作为l组,组间隔休息3分钟。
13.双臂屈伸
训练目的:肩背力量。
设施器材:双杠。
动作过程:双手支撑于杆上,慢慢曲臂使身体向下移动,达到最低点后,肩背发力快速使身体回到起始状态。
动作变换:负重和减负。
注意事项:不要摆动借助惯性来完成训练。
一次训练为6组,16个引体为l组,组间隔休息3分钟。
14.举腿触点
训练目的:腹肌和下肢控制踩点能力。
设施器材:在单杆或屋檐里的大点上。
动作过程:双手悬挂在单杠上,收腹举腿去踩远端约2米左右的目标点,轻轻触碰目标点后慢速收回,换一只脚再重复做。
动作变换:可以曲臂锁定或横向踩远端点。
注意事项:去踩的动作要慢、要轻,不要借助摆甩的惯性来完成。
一次训练为8组,8个单腿触点为1组,组间隔休息4分钟。
15.钩点起身
训练目的:腹肌引身。
设施器材:单杆、屋檐、倾斜岩壁。
动作过程:将点钩在身体正上方的可钩挂位置,慢慢放下身体,直到身体全部放下舒展,然后再收腹将头往上触碰膝关节,缓缓放下为完成一个动作。
动作变换:交替触碰左右膝关节。
注意事项:采用更加稳固的方法固定钩挂脚可以取得更好效果。
一次训练为6—8组,12个起身为1组,组间隔休息4分钟。
16.单腿起跳
训练目的:腿部蹬起力量。
设施器材:平地。
动作过程:单腿蹲地,脚发力,依次快速完成起身蹬跳动作。
动作变换:扶墙、负重。
注意事项:最好要有起跳腾空的动作。
一次训练为6—8组,6—8个起身为1组,组间隔休息6分钟。17.双摇跳绳
训练目的:前脚掌和小腿弹跳力。
设施器材:跳绳、攀岩主绳。
动作过程:脚尖着地,往上跳起,脚离开地面的同时手中的跳绳在脚下绕过两次为一个动作,如此往复。
动作变换:每次跳起时跳绳在脚下通过三次(三摇)。
注意事项:每次起跳时,前脚掌要充分发力,跳起后,脚尖指向地面。
18.平地脚尖走
训练目的:脚尖和脚踝力量。
设施器材:攀岩鞋。
动作过程:竖起脚尖在地面行走,像跳芭蕾舞一样行走。
动作变换:编排动作,动静结合。
注意事项:在塑胶地面和木板地面训练较好。
一次训练为12组,30个移动为1组,组间隔休息4分钟。
19.走75度坡面
训练目的:脚踝力量。
设施器材:攀岩鞋,75度坡面。
动作过程:用脚尖着岩面,利用攀岩鞋的摩擦在大倾斜面上走动。
动作变换:可以负重、不用双手等方法增加难度。
注意事项:根据坡面的角度和脚踩处的难易程度来调整训练动作。
一次训练为6—8组,50个移动为l组,组间隔休息8分钟。
20.脚跟回钩力
训练目的:脚跟向心发力或向下发力。
设施器材:翻屋檐造型。
动作过程:在翻屋檐的部位,找到间距12米左右的两个点,一个支点手抓,一个支点脚跟钩挂,然后把身体放下到最低位置,然后脚跟用力往下发力,使身体向上移动达到最高点,重复。
动作变换:可以结合攀岩的挂脚顶膝的动作来练习。
注意事项:练习时着重脚部向下发力,发力速度要快。
一次训练为6—8组,12个起身为1组,组间隔休息8分钟。
身体训练后的恢复
恢复是攀岩教学训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运动后的恢复与训练中的负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没有负荷就没有疲劳,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没有恢复也就没有提高。在正常的训练计划实施过程中,疲劳如果未能恢复,就不得不调整训练计划,这是一种不科学的跟着疲劳走的被动训练,无法保证攀岩训练的连续性和能力的提高。因此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主动的加速疲劳恢复的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1.肌肉系统的恢复
攀岩训练是局部肌肉群和关节大负荷、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因此,训练后对肌肉系统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常采用的恢复手段:(1)温水浴。温水刺激,可放松肌肉、安抚神经。温水浴的水温以42℃±2℃为最适宜,淋浴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每天不要超过两次。(2)推拿按摩是通过身体各种信息反馈,来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实际上可概括为信息自控与反馈系统。应用反馈控制原理,利用一个系统或一个部位的穴位达到治另一个部位疾病的方法。从整体探索局部信息,从局部治疗达到整体效果。从中医的理论来说,按摩具有调理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淤、通利关节等作用。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具有调理气血、胃肠的功能和增加抗病能力以及促进血液循环。攀岩训练上肢肌肉和关节承受的负荷大,肌肉疲劳出现得早。训练后对上肢肌肉和关节的疲劳恢复更为重要。起初可用揉捏大、小臂肌群和足踩体肌较大的背部与腰部肌肉群,然后再针对上肢的重点穴位、关节进行有目的的按摩、推拿,尤其是对指关节的按摩更应该加强重视。
2.心血管系统的恢复
许多练习者都有在岩壁上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表现,但这并非表示练习者的心肺功能达到极限。而是因为当练习者做困难动作时,腹部肌肉紧绷加上心情紧张屏气后才加速呼吸补充不足的氧气。当练习者腹肌紧绷时,也会升高血压造成较快且弱的心跳。由于攀岩不像一些耐力型运动需要大肌肉群做持续性的动作,因此不至于对心肺造成过度的负荷,有氧训练也无法直接改善攀岩的能力。但是适度的步行、慢跑、游泳、韵律操等有氧运动,特别是在剧烈的攀登或是重量训练之后,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肌肉中乳酸的移除,缩短训练后的恢复期。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有氧运动也能够有效地燃烧体内多余的脂肪,提高肌力与体重的比例,但通常要持续运动25分钟后才开始产生效果。此外,有氧运动也可以减轻精神上与生理上带来的压力。
3.科学膳食
攀岩教练员要给练习者灌输科学膳食的理念,适当合理的饮食有助于训练期间体力或身体热能存量的恢复。体力恢复后才能适应持续激烈的训练,不断的训练才会导致身体对高负荷的适应,身体适应后体能即会突破,因此平时要注意正确的饮食方式。训练时饮食摄取量要考虑身体的需求,特别要考虑足够碳水化合物的补充,以维持肌肉内肝醣的储存。在激烈训练时,如摄取较少的碳水化合物,则会导致低肌肉肝醣含量,肌肉肝醣含量少,要接受规律的训练是很困难的。训练前应吃含有低升醣指数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苹果、橘子、优格、牛奶。每日训练后,要尽快补充能源,因为在训练期间内要补充能量的时间很有限,且肌肉恢复肝醣能力最强的时间是运动训练后第一个小时(应吃含有高升醣指数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运动饮料、蜂蜜、白米、白面包)。安排妥善的进食时间,在训练期间要尽量设法补充食物,不要因不方便而放弃饮食机会。如没吃早餐就去训练,在训练后上午九十点左右要吃含有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水果、全麦面包)。如在傍晚训练时,在下午三四点左右要吃一点东西,然后于训练后再吃正餐。在教学期间,一星期至少要有一天休息。留一些时间让练习者在激烈训练后恢复体力或肌肉能源是必要的。休息方式亦可采用训练三天后休息一天,而后再训六天后休息一天的方式循环。吃更多的新鲜蔬菜(特别是根茎与绿叶蔬菜)、水果(特别是酸性水果)与谷类食物(如全套面包、豆类、糙米等)。强调淀粉性食物(复合性碳水化合物)的摄取,而不是糖类食物(单一性碳水化合物),不要依赖太多糕饼或甜食来补充碳水化合物(训练结束后第一个小时除外)。不要吃过多的肉类,肉类最好选择较瘦的肉或鸡鸭肉,要减少肉类的摄取而增加复合性碳水化合物的补充。尝试每日吃一餐不含肉的食物,平时餐饮要确定选手已补充足够水分和新鲜的果汁(含高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于训练前或中绝不能有脱水现象,平时要养成规律的饮水习惯。减少摄取炸或咸的食物,尝试用蒸煮或炒的方式准备食物,不要加过多盐,以免造成脱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