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MckinseyQuarterly建设世界级的中国企业
23303900000010

第10章 洞见(5)

然而,这一群体的客户需求并不相同。若想更有效地服务这些客户,保险公司应该围绕不同的仔细分群,如年轻白领或中年经理来明确价值定位,打造一个有分析支持的专业顾问模式,建立多渠道的沟通和服务模型,进行品牌塑造投资,清晰传递能被大众富裕客户识别的突出要素。保险公司也可以为大众富裕客户设计定制产品,如覆盖中小企业业主保障、储蓄和健康需求的全方位综合产品。

5.重点转为关注价值

要保证企业和股东价值的持续增长,保险公司应该将关注重点从规模转向价值,并重新考虑业务组合。最近的监管政策限制通过次级债务融资,并关注通过股票市场融资对股东的潜在负面影响,这意味着未来保险公司的资本成本会更高。企业应该优化产品和渠道组合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本,提高利润和增长的可持续性,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本报告全文请见:http://www.mckinseychina.com/zh/2012/06/15/growth_in_uncertainty_china_life_insurance_industry_trends_issues_and_outlook_2976/ )

白德范(Stephan Binder)是麦肯锡上海分公司全球资深董事;

倪以理(Joseph Luc Ngai)是香港分公司全球董事;

石磊是上海分公司全球董事。

作者们在此感谢费轶明和吴晓薇对本文作出的贡献。

中国带动亚太私募基金市场复苏

罗颐

Vivek Pandit

中国占到2011年亚太区新增私募基金量的45%,从而带动该市场整体复苏。

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引发持续三年的衰退之后,2011年亚太地区私募基金市场[7]迎来了复苏。虽然美国和欧洲为欧债危机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所困,私募基金市场未见回暖,但亚太区私募基金总投资额已回到2006年的规模,即约650亿美元,成为全球表现最强劲的区域。其中,单单中国,就占到新增私募基金量的45%,从而带动亚太市场整体复苏。目前亚太区私募基金量只占全球总量的21%,这一水平比亚太区占全球GDP28%的比例要低,低渗透率[8]也指明了未来增长的空间。亚太区:小型交易主导增长我们发现,整个亚太地区2011年完成的私募基金数量,比2010年翻了一番,但是平均的交易规模大幅缩小,即小型交易主导着亚太区的增长。

从交易数量看,亚洲以外地区仍处于停滞状态。欧洲2011年的交易数量仅上升2.1%,北美仅比2010年上升1.3%。两个地区均未回到2007年的交易规模。亚洲情况则大有不同。2011年该地区的交易数量翻了一番,主要是由于扩张融资阶段交易增长6倍。在增加的交易数量中,亚太区的独特之处也显现出来:少数股权交易仍是大部分亚洲市场的主流。除了澳大利亚/新西兰之外,亚洲地区少数股权交易的比例占总私募基金交易的2/3,印度则高达94%。即使发达市场——日本的这一比例也高达69%。亚洲投资的普通合伙人知道,不论是由于市场状况还是监管控制,在大多数亚洲国家有效控股一家公司仍然困难重重。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亚洲市场最重要的变化是小型交易的增加,交易价值低于1亿美元的交易量增加了2倍以上。然而,引人注目的大型交易(即超过5亿美元的交易)的增长则缓慢得多,仅从2010年的16笔增长到24笔,也低于2007年的37笔。

另外,考察行业的话,根据交易数量,服务(包括金融和非金融)和消费品行业明显是宠儿,主导着私募投资。

我们对亚洲地区资金募集的分析包括不分来源、所有对亚洲的资金募集。根据这一标准,亚洲整体的资金募集状况乍一看并不十分乐观。虽然亚洲的经济在全球增长最为强劲,但资金募集增长速度却最慢,仅比2010年上升了31%,而欧洲增长了111%,美国增长了87%。然而,正是亚洲的快速恢复能力导致了增长缓慢,欧洲和美国的高增长是由于2008~2010年的急剧下降。 2011年,中国是很多亚洲私募基金完成资金募集的重点市场。早期迹象表明东南亚和印度可能会获得更多关注,而中国则会持续扮演领导者角色。

大中华区:本土投资者崛起

如前所述,大中华区[9] 是带领去年整个亚太地区私募基金市场增长的动力。大中华区的交易量比2010年增长3倍,主要是由于扩张融资交易出现大幅增加,占总交易数量的约82%。2011年引人注目的交易包括Silver Lake在内的投资团体对阿里巴巴集团16亿美元的投资。带来的结果是中国的交易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值。正如一个大型的中国普通合伙人所说:“我们比过去的8~9年都要忙。”

三个要素可以解释目前的增长。首先是国内股市的低迷,使得获得公开资本市场融资更为困难,不仅是IPO,后期股权融资也是如此。同时,由于在美国IPO的中国公司自2011年中以来表现差强人意,很难开发海外市场。最后,中国房地产业的调控也减少了城市的土地交易,使得房地产企业需要寻找额外的融资来源。

从行业而言,几乎一半的投资金额都流向金融服务业,而制造业的份额从2007年的28%下降到2011年的11%。对自2004年以来主要普通合伙人的投资分析表明,投机仍是主导要素。一个领先的国外普通合伙人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在中国并没有明确的行业战略,我们会考虑潜在带来高回报的所有交易。”虽然增长迅速,但大中华地区也出现与亚太地区同样的趋势:交易价值并没有随着交易量增长,大中华区的总私募基金交易额在2011年仅增长了52%,交易平均规模因此大幅下降——从2010年的1.5亿美元下降至2011年的9000万美元。

对投资机构国别的分析显示,本地公司在大中华地区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本土普通合伙人占大中华地区总体私募交易价值近1/4,比起2007年的9%增长了近三倍。本土公司崛起的另一个强烈讯号是人民币基金的价值和交易数量都大幅增加:2008年共有52只基金,总金额34亿美元;2011年增长到约80只基金,总金额134亿美元。

中国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

虽然中国市场表现抢眼,但近期的一些发展趋势也强调了需要对备受追捧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十年”持谨慎乐观态度。我们认为,2011年对于中国持续性扩张的风险值得投资人关注。然而,那些愿意调整战略和发展新能力的从业者还会继续在中国和其他地区发掘机遇。

中国公司特别积极寻求私募基金公司的帮助。2010年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总额比2009年翻了一番。很多国内公司都希望私募基金公司能够帮助它们进行和管理海外并购。例如,当中国建筑设备生产商三一重工进行第一次公开海外收购时,公司请来中信的私募基金部门作为与目标企业德国混凝土机械巨头Putzmeister的接口。三一重工成为控股股东,中信产业投资基金成为少数股东。

2011年对中国的投资乐观情绪在消退,主要是因为担心中国迅速崛起是否具备可持续性。年中一家做空的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发布了一系列引起广泛关注的报告,对一些在北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令人失望的宏观经济数据进一步影响了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业绩,总体而言中国公司2011年下半年均表现低迷,弱于大市。

我们访谈的很多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都提到投资中国公司时需要更加谨慎。一家主要的国内公司代表说“今年大家对中国上市公司持更为怀疑的态度。”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甚至导致大规模的经济困境,加强尽职调查就更为重要。一家地区性有限合伙人评论说“对中国存在一些担心,包括可能的会计问题、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出现坏账的可能性。”

最后,我们注意到,两个金融环境要素对私募基金行业有着特别的影响。第一,亚洲各国在国际化进程中,公司海外并购交易的数量和交易额都显著上升:从2009 年的1593笔交易、1130亿美元交易额,增长到2527笔交易,2510亿美元总交易额。第二,股票市场的波动降低了很多潜在目标的估值。而亚洲区内的本土公司开始意识到,未来的增长将取决于其在本地及国际市场拓展营运的能力,私募基金公司在促进跨国收购交易中起到的作用更加关键。这两项要素都为私募基金公司提供新的投资策略。

(本报告全文请见:http://www.mckinseychina.com/zh/2012/06/11/private_equity_asia_pacific_is_the_boom_back_2983/ )

罗颐(Bruno Roy)是麦肯锡北京分公司全球董事;

Vivek Pandit是孟买分公司全球董事。

作者们在此感谢同事Ivy Kwan、Claire Ong和Timothy Ye对报告所作的贡献。

注 释

[1]******副总理、******深化医改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在全国深化医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根据政府官方统计数字, 截至2011年底,公共医疗保险已经覆盖了人口的95%;实际的数字可能没有这么高,因为拥有多种类型公共医疗保险的人群可能有时会被重复计算。

[3]摘自《我们增加女性领导人比例的经验》;企业领导人的一封信;www.hreoc.gov.au/***_discrimination/publication/mcc/mcc2011.pdf. 拉尔夫·诺瑞夫是签署此信函的15名澳大利亚高管之一。

[4]摘自《The Global Talent Index Report: The Outlook to 2015》;www.globaltalentindex.com/pdf/heidrick_struggles_global_talent_report.pdf.

[5]详见Kevin Lane及Florian Pollner合著《How to address China's growing talent shortage》,2008年7月。

[6]详见《Women Matter 2012: Making the Breakthrough》;www.mckinsey.com。此研究显示组织上下都清楚看到CEO及高管所给予的高度投入与决心的企业,其女性高管的比例也较高。

[7]本文中,私募基金投资包括并购融资、扭亏为盈融资、上市后融资(PIPE)、扩张融资和夹层融资/上市前融资;除非另外指出,私募基金投资数据由Capital IQ、《亚洲创业投资期刊》、Recof M&A以及Preqin提供。

[8]我们将“私募基金渗透率”定义为私募基金投资与名义GDP的比率,由Global Insight提供。

[9]虽然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和澳门,但中国大陆就占到交易量的94%。